王爱民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
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王爱民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2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对若干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近年来我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及对若干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中一个优秀群体,其合理、及时、充分就业,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辽宁省为例,目前全省共有开展高职教育的院校83所,其中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院校45所。招生人数从2006年的8.2万增加到2010年的9.7万,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的39%;在校生人数从2006年的23.8万增至2010年的27.8万,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2%,净增加4万人[1]。
1.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订单式”培养是指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根据企业对人才的数量、规格、素质等方面的需求,与企业签订定向学生培养订单,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定向培养。其核心是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实现产学的深度合作。即学校保证按需培养人才,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用其所学。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人才在输出上要更多地与地方经济结合,使所传授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和素质与相应的就业岗位要求相吻合,所培养的毕业生实现“零过渡”上岗。“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校企合作提供了载体,为工学结合创造了条件,是典型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现代职业人才培养观和教育价值观。它将企业和学校通过“订单”的方式紧密联系起来,直接缩短了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之间的距离,使学校与企业、生产和教学形成一个相互作用、互补互利的“育人联合体”。
2.1 课程设置与岗位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由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尚未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缺乏实际经验的积累,因此校企之间在“订单生”培养等诸多方面并没有完全达成共识,突出表现在很多课程落后于企业当前需要或尚未开设企业真正需要的课程方面,最终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产业发展,校企之间无法实现真正无缝对接。有些高职院校尚未建立人才供需调研机制,缺乏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准确了解和掌握,造成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也存在为迎合企业需求,教学内容针对性过强,导致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一旦发生“跑单”现象,学生可能因其自身知识和能力不足而面临就业困难[2]问题。
同时,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十分匮乏,缺乏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他们接受过传统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且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职称评定制度促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此外,由于兼职教师缺乏工作稳定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2]。这势必造成现有教师队伍无法适应和满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2.2 “订单班”教育、管理和培养机制滞后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完成“订单班”的组建并不意味着学校的任务已经完成,而是意味着大量教育、管理和培养工作的开始,需要校企双方密切合作,紧紧围绕“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专业性教育和职业化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相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但目前“订单班”学生教育和管理机制明显滞后,主要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主,依托于学校现有的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缺乏一个专门负责的综合协调与组织管理机构,学生进入“订单班”后以为就业已有保障,放松了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最终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由于相应的教育和管理制度跟不上,学生进入企业初期会出现岗位不适应、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与企业文化不能很好融合等多方面问题,最终订单协议到期后,留在企业的人可能寥寥无几,更有甚者以中途毁约方式退出[3]。
同时,很多企业参与度不够,以为签了“订单”就大功告成,或者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没有实质性介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种人才培养机制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很难满足企业需求,从而影响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
2.3 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单一
目前,“订单式”人才培养评估主要从企业与学校两方面着手,但双方的评估机制都存在不足之处。企业评估主要看培养的学生在规模上是否达到了企业的要求,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倾向;而学校评估主要针对教材内容和教师课堂讲授内容进行理论考核,很少进行实践考核或者实践考核所占比例较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不难看出,现阶段企业和学校“订单式”人才培养评估机制过于简单,且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尚未形成合力,不能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还存在诸多待解问题,如短期行为、信息不对称、廉价用人、违约现象屡有发生等,这些都对“订单式”人才培养造成负面影响。
3.1 提高校企合作意识
校企双方要多方位、多角度提高合作意识,通过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确保“订单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订单培养”不只是一种短期投入,更是一项长期投资,可凭借高职院校雄厚的专业理论教育,为企业排忧解难、为长远发展储备优秀人才。为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企业不仅要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而且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对学校而言,可凭借良好的育人环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真正实现“出口畅、入口旺”的良性循环,保证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岗位针对性强,核心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因此,学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承担教学任务和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按照反向设计原理,以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为参照,设计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要求,构建可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的课程体系及技能训练框架,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设计“订单班”专业课程。学校要在理论教学、日常教育和管理、操行评定中发挥优势,企业应在安排实习、指导实习、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体现长处,使理论教育与实践形成衔接和反馈机制,互促共进,最终取得学校、企业、学生多赢的效果。
3.2 采取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办法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双方最终考核标准就是培养的学生数量、质量是否达到了企业的要求。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必须改革考试制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变单一的考核体系为多元化考核体系,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向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并重转变,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又注重实践技能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的培养和考评,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如采取企业课程与校内课程、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学分相互置换模式,以证代考、变论文写作为实习总结、课程置换等多种考核方式,使企业参与考核。一方面使校企双方更加了解学生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通过引导、督促、测评和激励等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就是有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明确指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因此,高职院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现代化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切身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使教师的科研方向符合订单企业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从订单企业聘请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到“订单式”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选拔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实践型教师的不足,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3.4 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既是为人之本,也是从业之要。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由于前期准备和积淀不足,一些经过“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在生产实习后,对企业岗位工作加深了了解,反而对企业产生厌倦情绪,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对企业的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毕业后不愿去订单企业工作,出现违约现象。还有的学生到企业后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明显表现出缺乏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信念、职业意志以及良好职业行为和习惯,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诚实守信品德、敬业奉献精神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融入企业、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学校及企业要加大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及其家长对企业和“订单培养”有充分了解,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准确定位职业,将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工作愿景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作为自己施展才华、创造价值、实现抱负的舞台,不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总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企业需求,消除了供需脱节的弊端,实现了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同时,它又避免了纯技术能力观的人才培养误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技术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达到了突出职业综合素质、岗位应用技能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唐国华.全面落实《纲要》和《意见》精神,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6):3-9.
[2]王莹,王华,贾纪萍,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7):18-19.
[3]张迎.高职院校“后置型”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外教育研究,2011(12):14-15.
G710
A
1671-1246(2015)13-0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