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宾状语句的认知参照点分析*

2015-03-17 21:14
外语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状语宾语语句

杨 静

(四川大学,成都 610065)

指宾状语句的认知参照点分析*

杨 静

(四川大学,成都 610065)

汉语中的指宾状语句可用认知语言学的参照点模式来解释:宾语属性和谓语属性在事件中的关联以及两者凸显程度的不同导致说话人以宾语属性为认知参照点引导听话人认识谓语属性。在事物属性与动作属性的不同联系中,指宾状语对谓语的参照能力不同:在因果关系中指宾状语参照能力最强,影响关系次之,呈现关系最弱。不同类型指宾状语参照点能力的不同与其数量分布成正比。

指宾状语句;参照点模式;属性参照

1 引言

指宾状语句的特殊之处在于谓词的直接成分——状语与宾语发生语义联系。按照指宾状语句的形式,可把它分为两大类:出现在主谓宾句式中的指宾状语句和出现在存现句中的指宾状语句。前者又可根据语义细分为制作类、感知类和呈现类。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分析主谓宾句式中的3类指宾状语句。

指宾状语与谓语如何在缺乏语义兼容性的情况下组合,这一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回答。传统研究范式(张力军 1990,董金环 1991,张国宪 1991,高万云 1993,曹志彪 1996,郑贵友 2000,张世才 1999等)致力于描述指宾状语句的语义句法特征,却未解释该现象。生成语法学通过成分统制(c-command)、VP壳等理论回答上述问题,但他们的方案无法对上述指宾状语句实施统一解释。为此,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理论重新考察上述问题,统一解释3类指宾状语句。

本文语料除来自阅读外,主要通过如下方式获得:从《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郑怀德 孟庆海 2003)获得表示物体属性的形容词(简称指物形容词),该《词典》标注每个词条的“功能”、“中心语”、“重叠”、“语句例”。凡“功能”栏中同时标有【定语】和【状语】的指物形容词词条,全部收录,由此得到151个指物形容词。然后将这些形容词录入北大语料库(CCL),人工遴选出合适的语料,共获710条指宾状语句。

2 生成语法对指宾状语句的研究

根据生成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先行词的必需成分统制空代词(Chomsky 1981,Li 1985)。因此对于生成语法而言,指宾状语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指宾状语的论元Pro(空代词)如何得到先行词(宾语)的成分统制。生成语法的文献显示有两种策略:(1)直接排除指宾状语句的句法地位,认为它无法由句法产生;(2)设定各种条件,使指宾状语的论元Pro在深层结构受宾语成分的统制。

使用第一种策略的有王立弟、顾阳(2000)和陶媛(2009)。他们认为,指宾状语句是一种语用现象,不能由句法产生。但“语用说”无法解释指宾状语句丰富的数量和多样的类型。并且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用-语义-句法呈连续体(沈家煊 1999:237)。

更多学者尝试“和解”指宾状语和生成语言学理论的矛盾,其中刘伟、李哲认为,指宾状语句中存在使役性轻动词,状语处于动词补语位,状语和动词嫁接形成复合动词,当轻动词吸引动词及其补语结构移位时,就可生成指宾状语句(刘伟 李哲 2011)。但问题是并非所有指宾状语和谓语间都存在致使关系(如感知类和呈现类),可见VP壳理论无法统一解释指宾状语句。

有人把具有致使义的指宾状语分析为动词补足语,表宾语的结果,如例①a;把不具有致使义的指宾状语分析为动词附加语,表动作的方式,如例②a.

① a.[CausP[那和尚][Caus’[▲] [Caus] [BecP[一壶茶i][Bec’[Bec] [VP[Proi酽酽的][沏]]]]]。

b.那和尚酽酽的沏了一壶茶。

②a.[CausP[他][Caus’[Caus] [BecP[一杯茶i][Bec’[Proi热热的][Bec’[Bec][vp[喝]]]]]。

b.他热热的喝了一杯茶。

在第一种策略中,形容词移位到致使范畴后的三角形位置,得到如例①b的制作类指宾状语句。但他并没有说明移位的动因及位置的确定,这两个问题若得不到说明,移位就有特设的嫌疑。第二种策略适用于感知类指宾状语句,它把状语分析为动作的方式(如例②a),为满足成分统制原则,该句型必须能转换为相应的“把”字句和“有”字句,且状语只能位于“把/有”与动词之间。因此,例③-④的存在是例②b成立的前提。

③ 他把茶i[Proi热热的]喝了。

④ 桌上有一杯茶i[Proi热热的]放着。

该分析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很多感知类指宾状语句无法转换为“把/有”字句,如例⑤-⑥b/c就不成立。

⑤ a.他大大小小地摸到几块石头。

b.*他把几块石头大大小小地摸了。

c.*路边有石头大大小小地放着。

⑥ a.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个“大”字。

b.*他把“大”字清清楚楚地看了。

c.*黑板上有“大”字清清楚楚地写着。

如果例⑤-⑥a无法转换为“把/有”字句,空代词就无法接受宾语的成分统制,该理论的推导面临挑战。

其次,有人认为例⑦不成立,因为它违反成分统制理论,先行词“蔬菜”不能成分统制Pro.

⑦*他生着吃过很多蔬菜。

但他未说明例⑦中的“生着”为什么不能像例②中“热热的”那样被解释为动词的附加语,使先行词成分统制空代词。该文未对先行词的成分统制进行限制,因而使这两个论断矛盾。

综上所述,指宾状语句不但无法在生成语法框架中得到圆满解释,而且还给生成语法的成分统制理论带来挑战。本文转换思路,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分析指宾状语句的特点及理据。

3 认知参照点理论的不足及扩展

3.1 认知参照点理论

参照点最初源自物理学,指在机械运动中人们设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并以该物体为基准参照其它运动物体。Max Wertheimer将其引入心理学,提出有些“理想种类”充当感知参照点(anchoring points in perception)(赵永峰 2013)。认知心理学家发展这一理论,Rosch通过实验证明范畴中原型成员是人们认知非原型成员的参照点(Rosch 1975)。

首先把参照点理论引入语言学研究的是Langacker.他指出,认知参照点指通过一个事体从心理上建立与另一个事体联系的认知能力;人们在参照点模式中首先激活参照点(突显事体),通过它认识目标(不太突显的事体);认知主体首先激活参照点,通过它认识目标(Langacker 1991:171,1993:5)。

Langacker认为,参照点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能力(Langacker 1993:25)。大量研究表明,很多语言现象都受认知参照点的影响,如转喻和领属结构(Langacker 1991,1993)、偏正结构(刘宁生 1995)、名物化现象(沈家煊 王冬梅 2000)等。这些研究使人们认识到认知参照点对语言的深刻影响。

3.2 认知参照点的不足及扩展

尽管参照点模式可为很多语言现象提供统一解释,但现有研究大都局限在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参照上,即参照点和目标都是实体,而未考虑到一种属性对另一种属性参照的可能(指宾状语句就体现一种属性对另一种属性的参照模式),我们认为参照点理论应该突破限制,以增强其解释力。

Langacker认为,事物和动作的凸显程度不同,事物是具体的,可单独存在,因此名词是自主成分;动作是抽象的,蕴含在事物中,须要靠名词填补其详述位,才能使语义完整,因此动词是依存成分(Langacker 1987:183)。同理,事物和动作属性的凸显程度也不同,事物属性具体可见,动作属性较为抽象。并且在同一事件中,事物属性和动作属性通常有联系,因为人们常通过感知事物属性的变化来感知动作的发生(Langacker 1999:178)。

本文认为,指宾状语句形成的认知机制是宾语属性与谓语属性凸显度的不同及两者在事件中的联系导致人们借用宾语属性参照(认知)动作属性。在指宾状语句中,宾语(事物)属性比谓语(动作)属性具体,两者在同一事件中有联系,人们自然会借助宾语属性认识动作属性,这也是参照点能力的体现。通过把认知参照点范围从事物间的参照扩展至涵盖属性间的参照,如指宾状语句这样的形义扭曲现象就能得到更合理的解释。下文将运用该模式分析3类指宾状语句的认知机制。

4 指宾状语句中的参照点现象

4.1 制作类指宾状语句

对指宾状语句的研究多集中在制作类上,学者们(卢建 2003,张国宪 2005,孟艳华 2011等)普遍认为该句型表示施事制作受事,并有意使受事具有某种性状,由此得名制作类指宾状语句。在句法层面,施事实现为主语,受事实现为宾语,受事的性状实现为指宾状语。例如:

① 大娘薄薄地烙了张饼。

② 她长长地做了一条裙子。

③ 这村里大大小小几十个男人中,只有栓子的爷爷手巧,一块普普通通的废铁到了他的手里,就能结结实实地锻造成一个锄头或其他用具。

④ 他在木桩上浅浅地刻了一个记号。

例①表示施事“大娘”制作烙饼,并在制作行为发生之前对制作对象的属性有一个目标,该目标促使她调试行为以实现它;例②中“她”在做“裙子”前对其长度有个期望值,该期望值会影响并决定其行为;例③-④可做类似分析。由于目标产生于行为之前,所以它位于动词之前,符合时间象似性。因此,有的学者(如卢建 2003)提出,用时间象似性原则分析指宾状语句。但时间象似性无法解释所有的制作类指宾状语句。在例①-④中,指宾状语都表示宾语较为正面或中性的属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以表示宾语负面的属性。例如:

⑤ 在展览会的观众留言簿上,一位刚刚识字的幼儿歪歪斜斜地写道:“太吓人了!”

⑥ 在一串长长的名字之后,马锦泉龙飞凤舞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例句中的“歪歪斜斜”和“龙飞凤舞”都表示“字”的负面属性,不是施事有意为之。有两个原因可能造成结果具有负面属性:(1)施事自身不具有赋予宾语正面属性的能力,如例 ⑤中“刚刚识字的幼儿”;(2)可能是施事在执行动作的过程中较为随意,缺乏努力,如例⑥中“马锦泉”。可见,通过宾语的属性不仅可以了解施事的行为属性,还可以推知施事制作事物时的能力大小和努力程度。这表明施事的意图并非指宾状语与谓语组合的必要条件,一旦如此,“时间象似性”的说法就站不住脚。

用参照点理论解释指宾状语句可以规避上述问题,因为参照点关系不受时间象似性的限制。在制作类指宾状语所表事件中,动作导致宾语属性的产生,两者是因果关系,且宾语属性比动作属性更凸显,通过宾语属性听话人就可以推知动作的相关属性。如在例③中,通过宾语属性“结结实实”,听话人就可以明确地知道为实现该属性所需的行为属性,如“锻造”的力度、强度、技巧以及持续的时间等。在例④中,通过宾语的属性“浅浅”就可以获知动作属性,即动作比正常的用力程度低。总之,指宾形容词调至状位后,由于认知参照点能力的作用,它临时凸显动作属性义,其自身的事物属性义背景化,由此使它与谓词具备语义兼容性,使两者具有组合的条件。如果指宾状语表示宾语的正面属性,如例①-④,说话人强调施事的努力;如果指宾状语表示宾语的负面属性,如例⑤-⑥,说话人强调施事不具备完成该行为的能力或施事的懈怠。可见,参照点模式不仅能解释正面的指宾状语属性,也能解释负面的指宾状语属性,比时间象似性的普遍适用性更强。

我们认为,制作类指宾状语除参照动作属性外,还具备以下语用效果:(1)可精细化表达事物属性与动作属性的联系,通过把两者置放在一起,使它们的关系更加凸显。(2)实现语言经济性。在制作类指宾状语所表达的事件中,为使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施事须要使其行为具备很多属性。如在例③中,要使“锄头”具有“结结实实”的属性,就需要施事在锻造过程中注意很多问题,如火候的掌握、锻造的力度及强度等。如果一一明示这些行为属性,那么语言就会显得冗长,交际缺乏效率。通过指宾状语句,听话人可自动启用其百科知识,想象要使锄头具有“结结实实”的属性需要动作具有何种属性。这样,指宾状语句既表达谓语与宾语属性间的关系,还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实现语言交流的经济性。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人对如何使事物达到相关属性的条件的理解会有些不同,但这种不同基本趋于一致,这种粗略的一致性是人们成功使用指宾状语句进行交流的前提。

4.2 感知类指宾状语句

感知类指宾状语句表示感知者对对象的感知,在该过程中,感知对象的某类属性影响感知行为。在句法层面,感知者是主语,感知对象为宾语,感知对象的属性则实现为状语。人有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5种感官,感知类指宾状语句也可以分为这5种。例如:

⑦ 他酸溜溜地喝了一大碗番茄汤。(味觉类)

⑧ 他的肘部冰凉地触到一个物件。(触觉类)

例⑦表示通过味觉器官获得感知对象的味觉属性,例⑧表示通过触觉感官获得感知对象的触觉属性。

在感知类指宾状语句所表事件中,感知者对感知行为几乎没有控制力,因为事物的属性客观存在,不因感知行为的发生而改变。这种控制力的缺乏具体表现为感知者无法决定自己是否能够吃到、摸到、听到、闻到或者看到某个感知对象,感知对象的属性虽然不因感知行为的发生而改变,但它可以影响感知行为。因此,在感知事件中感知对象属性与感知行为之间主要是影响关系。

感知类指宾状语句中亟待解释的问题是宾语属性为何可以作谓语的修饰语——状语,但感知类指宾状语句的上述特点导致前人的分析方法(如时间象似性,VP壳理论等)与结论无效。在该类指宾状语句中,表示感知结果的成分位于动作前,自然不符合时间象似性。另外,VP壳理论的使用建立在轻动词的基础上,轻动词的存在以句中具有致使关系为前提,但在感知类中,没有这样的致使关系,所以VP壳理论也不适用。

我们认为,认知参照点理论可以对该句式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在感知事件中,感知物的属性影响感知行为。通过该关系,说话人借用宾语属性引导听话人认识感知行为属性,由此形成感知类指宾状语句。由于篇幅限制,此处重点分析味觉类指宾状语句(如例⑨-⑩),其它感知类指宾状语句均可作类似分析。在味觉类中,宾语属性原本存在,不因感知行为而改变,但它影响感知行为,该影响关系使听话人可通过宾语属性推断相关感知属性。不同的味觉属性给人不同的感受,进而影响人的感知行为。如例⑩中,面包的属性“硬梆梆”与“软绵绵”给感知行为带来的影响不同,“硬梆梆”的面包需要感知者施加更大的力量,而“软绵绵”的面包则不需要。说话人通过该类句型凸显感知物的某种属性对感知行为的影响,听话人则通过该影响关系推测出感知行为的相关属性,实现交际。

如果宾语的属性符合感知者的期望,句子强调施事在执行动作时的正面感受,说话者表达感知者执行动作时的畅快。如果宾语属性不符合感知者的期望,句子强调该属性为感知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说话人表达该属性给感知者带来的负面感受,听话人据此可以想象感知者在执行动作时的勉强和痛苦。总之,宾语的味道属性参照动作的感受、频率及速度等属性,由此味觉类指宾形容词与谓词就具备语义兼容性,两者可组合形成味觉类指宾状语句。

值得注意的是,味觉类指宾状语必须在味觉器官能感知的范围,包括温度、硬度等。

⑨ 可是到了这一会儿,两人唯一的、共同的希望是:进了家门第一件事就是热热地喝上一碗面汤。(温度)

⑩ 他硬邦邦地啃了一块面包。(硬度)

如果逾越该界限,句子便无法接受。例如:

食物的价值属性(如“名贵”)不在味觉直接感知范围内,因此“名贵”不能做感知类指宾状语。可见,与定语相比,感知类指宾状语对宾语属性更具选择性。

触觉类、视觉类、听觉类、嗅觉类指宾状语也可以作类似分析,但它们均受感官能感知范围的限制。

知觉的不同感知范围影响不同指宾状语的数量:在收集到的91条感知类指宾状语句中,味觉类占52%(47条),触觉类占24%(22条),听觉类占2%(2条),嗅觉类占8%(7条),视觉类占14%(13条)。它们的数量分布从高到低呈以下等级:味觉类 > 触觉类 > 视觉类 > 嗅觉类 > 听觉类。该分布具有体验基础,对物体的接触味觉与触觉最为直接,通过它们能感受到的事物属性种类最多,因此这两类指宾状语句的语料也较多。视觉类较少的缘故则是由于视觉动作的瞬时性与指宾状语句强调过程的语义特征矛盾,该矛盾导致能用在视觉类指宾状语句中的属性偏少。嗅觉与听觉的感知对象分别是气体和声音,它们都是无形的,其可感知程度很低,在参照点模式中,人们很少用无形的事物做参照点,因此嗅/听觉类指宾状语较少。总之,感知类指宾状语对感知行为的影响使其可作为认知参照点,引导听话人认知相关的动作属性,这是该类指宾状语句形成的认知基础。

4.3 呈现类指宾状语句

语料中还有少量的呈现类指宾状语句。与制作类和感知类指宾状语句不同的是,该类指宾状语句表示通过动作的执行,事物属性得以呈现或凸显,动作与事物属性之间是呈现关系。例如:

由于使用频率较低,呈现类指宾状语句少有人关注,无法在现有理论模式中得到解释。但认知参照点模式可以为其提供有效解释,呈现类指宾状语与谓词之间的呈现关系是它可参照动作属性的语义基础。同一事物,在不同场景凸显的属性不同,或者说为使受事的某种属性在事件中更为突显,就需要施事的行为具备某种属性。如此,听者通过该属性就可以推导出动作的某些属性,这种参照关系是它与谓词结合的认知理据。

但与制作类和感知类相比,呈现类中动作和宾语属性之间的联系微弱,宾语属性对动作属性的参照力非常低,有时甚至很难看出指宾状语到底参照何种动作属性。本文共收集到20条呈现类指宾状语句,仅占指宾状语句总量的3%。我们对这些句子做问卷调查,让被试(12个)根据可接受程度给句子打分,最高6分,最低1分,结果发现呈现类指宾状语句的平均分数为2.76,低于及格线3.6。可见在人们的认知中,指宾状语与谓语在事件中的联系是其能参照谓语属性的前提,而呈现类中两者缺乏必然联系,因此指宾状语的参照力弱,其可接受程度也就下降。

5 结束语

本文改进认知参照点理论,提出参照点模式完全可以扩展至涵盖一种属性参照另一种属性的情况。我们据此分析制作类、感知类以及呈现类3种指宾状语句,研究发现:首先,指宾形容词能作状语的认知动因是参照点能力——由于宾语属性与动作在事件中的联系以及宾语属性的高凸显性,说话人借用宾语属性参照动作属性,引导听话人推知相关的动作属性。其次,宾语属性与动作之间的不同关系使其对动作属性的参照能力不同,与动作具有因果关系的制作类指宾状语对动作属性的参照力最强;感知类指宾状语对动作属性的参照力次之;呈现类指宾状语对动作属性的参照能力最弱。最后,指宾状语参照能力的不同与其数量分布成正比。在收集到的语料(共710条)中,制作类占84%,感知类占13%,而呈现类仅占3%,这与3类指宾状语对动作属性的参照力是同构的。总之,本文认为,指宾状语构式的认知机制是认知参照点模式在语言中的映射,这与李洪儒(2007)提倡的知识型态与生活世界相对应的语哲思想不谋而合。

总之,参照点模式不仅为3类指宾状语句提供统一解释,还为不同指宾状语句数量分布的不均衡现象提供理据。与生成语法的解释方案相比,参照点模式不仅能解释指宾状语句,而且还能解释指主状语句(状语语义指向主语的句式)。

曹志彪.非副词的指名性状语浅析[J].汉语学习, 1996(2).

董金环.形容词状语的语义指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1(1).

高万云.指名性状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汉语学习, 1993(3).

李洪儒.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命题的搭配[J].外语学刊, 2007(4).

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J].中国语文, 1995(2).

刘 伟 李 哲.VP壳理论框架下指向宾语的形容词状语研究[J].汉语学习, 2011(6).

卢 建.可换位摹物状语的句位实现及功能分析[J].语言研究, 2003(1).

孟艳华.顺时观察模式下指宾状语句句式意义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1).

沈家煊 王冬梅.“N的V”和“参照-目标”构式[J].世界汉语教学, 2000(4).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陶 媛.谓词性指元状语句法制约条件[J].汉语学习, 2009(5).

王立弟 顾 阳.“宾语指向”的状语修饰语[A].陆俭明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张国宪.谓语状语语义指向浅说[J].汉语学习, 1991(2).

张国宪.性状的语义指向规则及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J].中国语文, 2005(1).

张力军.论“NP1+A+VP+NP2”格式中A的语义指向[J].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0(3).

张世才.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与在句中的位置[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1999(1).

赵永峰.基于RAB的现代汉语动前构式和动谓构式的认知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郑怀德 孟庆海.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郑贵友.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系”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Chomsky, N.LecturesonGovernmentandBinding[M].Dordrecht: Foris, 1981.

Langacker, 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Langacker, 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DescriptiveApplication[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Langacker, R.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 1993(4).

Langacker, R.W.GrammarandConceptualization[M].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Li, Y.-F.EmptyCategoriesandtheECP[D].Master’s Thesis, Shandong University, 1985.

Rosch, E.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J].CognitivePsycho-logy, 1975(4).

定稿日期:2015-08-03

AStudyofObject-orientedAdverbialsfromthePerspectiveofCognitiveReferencePoint

Yang J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The object-oriented adverbials (OA hereafter) can be explain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CRP hereafter): in the event, due to the different prominence of the attributes of object and predicate,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people use the attributes of object as CRP for the attributes of predicate.In different relations OA has different abilities in serving as CRP, among which the causal relation is the strongest, the second is influential relation and the last is displaying relation.This different ability as CRP is in proportion to their quantities.

OA; CRP; reference point between attributes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课题“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14ZDB155)的阶段性成果。

H0-05

A

1000-0100(2015)06-0084-5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6.017

【责任编辑王松鹤】

猜你喜欢
状语宾语语句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重点:语句衔接
宾语从句及练习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状语从句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