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斐 史 睿
(1.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2.中国传媒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北京1000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5000多年传统文明的精髓凝练,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不绝源泉。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及其工作开展要求。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持续升温,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观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化。
内涵的界定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准备。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争议仅在于1840年后的中华文化、革命传统文化是否属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限于精神层面的文化。
有学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研究观点分歧的原因更多在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理解的含混和分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1]有学者则提出,“价值性标准和功能性标准是判断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标准。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1840年以前创造的、并能够经过现代意义上的创造性转换而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包含物质形态层面,知识、技艺层面,行为、制度层面,文学、艺术层面和思想、精神层面等。”[2]有学者也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仅仅指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的古代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不包括近代(1840-1949年)以及现代(1949年至今)的中华文化,因为前者不符合“文化”形成的质量条件,而后者不符合“传统”形成的时间条件。[3]有学者则认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除了古代传统美德外,还应包含“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等优良革命传统。”[4]
当代价值的挖掘和提炼表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空超越性,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活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
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囊括对人的“三观”教化的个体价值,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振奋民族精神的民族价值,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与互鉴的世界价值。[5]有学者认为,“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传统、“革故鼎新”的改革创新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气度、“仁者爱人”的以人为本理念、“崇中尚和”的和谐共生文化是当代国人需以高度文化自觉深刻阐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价值资源。[6]有学者分析,解决市场经济道德悖论的一个重要资源和优势,就是要从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中找回强化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7]还有学者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决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放在合适的位置——非注脚式、非次要的、非派生——发挥其应当的作用。[8]有学者从创意产业语境出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创意产业的灵魂,丰富创意产业的内涵,塑造创意产业的中国形象,增强创意产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道路,成为影响整个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成分已是学术界的共同认同。有学者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强国战略中有着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基础;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传统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传统背景;增强国际文化影响力的传统元素。[10]有学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根基,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进程中应对文化全球化冲击、保持文化主体意识的基本因子;二是优秀传统文化为各国人民接受中国文化提供了文化心理认同;三是优秀传统文化对化解当今人类面临的矛盾冲突提供有益启示,能够为世界文明发展继续作出独特贡献。[11]有学者落脚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为深入挖掘其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当代价值,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渗透,提高我国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实力。[12]
《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学术界不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当代德育、素质教育等其他教育之间关系及融合研究,指出每个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都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而本文着重于对学术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身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研究。有学者指出,加强大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13]有学者认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有学者立足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认为其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15]还有学者以西藏地区为例,论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意义,即有利于培养公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有利于西藏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有利于增强各民族间的凝聚力,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研究。有学者认为习总书记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对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梳理和总结,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作出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进一步厘清一些相关的政策界限和认识界限。[17]有学者提出了重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十项建议: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研究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探究人才成长规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衔接;注意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力保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重视基础文科的建设;呈现方式多样,教育内容贴近社会生活;研究以儒家治国的成功案例,为我借鉴。[18]有学者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编写目标、教材结构、选文范围、文献阐释、问题设置五个方面都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9]有学者认为,应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一整套完备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模式。[16]有学者指出,高校应着重围绕家国情怀培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提升等维度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从大学生身心特点出发,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按照教育发展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实践全过程。[4]有学者认为,应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20]有学者认为,师范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从系统要素和习得层次两个方面分别建模并分析其效益,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本主义教育学原理,形成以学校为实施主导的可行方案。[21]还有学者认为,要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继承和创造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这方面研究的基本认识趋于一致,二者密切相关的客观性毋庸置疑。如有学者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和肥沃土壤、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支撑和道义支持、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22]也有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和“固有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性生长同频共振、相互耦合而形成的价值精神,也是普照当代中国社会的理性价值之光,二者有着历史继承性和内在契合性。[23]有学者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24]有学者从十二个方面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密关系,论证说明我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概括和对本民族先贤传统价值观加以发掘、总结的结果,但它并非对传统文化简单的照抄、照搬、照套,而是将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以揉合的科学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25]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有学者认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对接,应从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抓起,改革调整大学“两课”,思想品德课以“四书”为主;先修官德以育民德,各级政府带头倡导、带头践行;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公平正义社会;媒体积极作为,传播主流价值观。[26]有学者认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诠释与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融通效度。[27]有学者指出,青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对象,青年应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28]有学者还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价值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坚持把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24]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传承以“孝道”、“诚信”、“仁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理念,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佳切入点。[29]有学者则以大一统思想为例,认为“以‘一’为主、‘一’中有‘多’,将其发扬光大,就是要做到‘一’与‘多’的统一,也就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因此,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沉淀,在不同的时代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弘扬。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有学者提出,一些人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一种观点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弘扬封建文化;也有观点与前面的观点恰好相反,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恢复一些过去被人们公认为“糟粕”的传统做起;还有观点认为,现在提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过去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反差较大,不好理解。[31]有学者通过考析传统“民本”、“重义”、“贵和”的历史及其现代转化,认为“源原之辨”及“古今通理”(“价值对象性”)对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方法论意义。[32]有学者认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民间文化的建设、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33]有学者指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以确立并坚持科学的传统文化观为前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立足点,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为核心,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关键,以全民阅读为切入口,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为根本。[34]有学者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还要对激进反传统进行文化反思,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结合。[35]还有学者认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要深入研究和批判“普世价值论”思潮,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性、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持科学分析的态度,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关系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论定位。[17]有学者分析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利益导向机制、切实完善相关的政策保障机制、以产业化之路推进文化传承机制创新建设、完善依托现代传媒技术的传播机制。[36]有学者认为,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要进一步营造正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氛围,培养造就深谙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队伍,营造真正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氛围。[37]
综上所述,自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观研究探赜索隐,呈现出细致化解读、深层次分析、时代化提炼的研究景象,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观研究仍有尚待拓展的空间。
第一,加强衔接点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其价值和功用,必须找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衔接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应继续致力于衔接点的发掘和运用,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基本范畴、具体内容中,发现与当代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联之处;又从当代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表现、实践经验、核心蕴意中,发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和扬弃关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可能性和途径多样性。
第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一次性或一时性的,而是一个日久弥新、经久不衰的过程。这就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其中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党政领导机制、研究机制、传播机制、教育机制、创新机制等,既要具体研究某一机制的形成特点和意义,又要具体研究这一机制运行的途径和效果,不断推动各个机制的良性运行。还要从总体上将所有机制看作一个有机的系统来探讨,考察各个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共同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各机制间的协同能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大中小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教育目标研究、教育方法研究、教育内容研究、教学评价研究、教材体系研究、科研项目研究等,逐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通过实践调查研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动态发展状况。从而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体系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向度和价值追求。
[1]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J].学术研究,2013(11):35-39.
[2]王学伟.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 [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6):73-77.
[3]黎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J].学术论坛,2014(11):147-151.
[4]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 [J].思想理论教育,2015(4):64-69.
[5]孔宪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J].教学与研究,2015(1):76-83.
[6]刘水静.醅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J].湖北社会科学,2015(1):167-172.
[7]叶小文.在市场经济中激活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J].人民论坛,2014(9):24-27.
[8]江海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功能作用与价值定位 [J].理论月刊,2014(6):15-18.
[9]于霞.创意产业语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社会科学战线,2014(11):29-33.
[10]陆卫明,曹飞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地位 [J].求实,2013(9):71-75.
[11]张造群.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根基 [J].社会科学战线,2014(11):24-28.
[12]王姗萍,李资源.论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J].贵州民族研究,2012(6):164-167.
[13]张东刚.完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N].人民日报,2014-04-11(7).
[14]巴晓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72-75.
[15]郝佳彤,崔月英,朱红.中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J].教育探索,2015(1):107-109.
[16]周莹,胡云.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意义——以西藏地区为例 [J].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181-185.
[17]杨瑞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47-53.
[18]陈丛耘,孙汝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重建十策 [J].中国德育,2014(1):23-25.
[19]周耿.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要体现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14-04-25(7).
[20]周莉.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3-13(B03).
[21]张云,李玉龙.师范院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J].中华文化论坛,2014(6):178-181.
[22]王泽应.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伦理学研究,2015(1):6-10.
[23]刘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 [J].思想理论教育,2015(1):20-25.
[24]崔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J].道德与文明,2014(5):21-27.
[25]黄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亲密关系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1-5.
[26]王福生.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路径 [J].甘肃社会科学,2014(5):121-124.
[27]李金和.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诠释与马克思主义转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28-31.
[28]宋乃庆,贾瑜,廖晓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4):64-67.
[29]颜世元.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东岳论丛,2014(12):5-8.
[30]张鹏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人民论坛,2014(14):166-168.
[31]王小龙.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走出三个误区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07(A07).
[32]朱贻庭.“源原之辨”与“古今通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新探 [J].探索与争鸣,2015(1):68-72.
[33]倪愫香.论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途径 [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9-33.
[34]许青春.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 [J].山东社会科学,2014(4):178-182.
[35]郭建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N].光明日报,2014-07-07(10).
[36]李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 [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7]牛安生.党的思想建设的重大课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J].学习论坛,2013(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