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第一代学者成功之路的文字印记
——论卜庆华的散文

2015-03-17 20:04龙长吟
关键词:学者学报散文

龙长吟

(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 长沙 410001)



共和国第一代学者成功之路的文字印记
——论卜庆华的散文

龙长吟

(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 长沙 410001)

卜庆华先生的散文,以崇德、重学、尚义、明志为精神聚焦,念亲人,怀故旧,忆童真,写韶华,谈治学,体悟人生,臧否时事,闪烁着学者的睿智和老者深邃的目光,呈现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大境界,清晰地照见了共和国第一代学者的生命轨迹和成功之路。其散文擅长品评,精于哲思,纵横捭阖,又质朴含蓄,呈现出明性达理、才智并融的风格特征。

卜庆华;学者散文;第一代学者;成功之路

卜庆华先生是国内著名的郭沫若研究专家,也是湖南学报界执牛耳者,还擅长书法和散文。作为生命跋涉中的真实记录,他的散文从内容到形式都较繁杂,有学术自述的传记,亲友之思的人事实录,应酬唱和的散文诗般的联句,还有友朋往来的信札,学海泛舟的体验,可谓众体兼备、多元复合的大散文,散见于《鸿爪集》《郭沫若研究札记》《红豆集》《华人论坛》等书刊杂志中。卜庆华先生是我大学的老师,我们多年前结下的师生情谊历久弥坚。当我陆陆续续而又系统地读完那些华章时,那点点滴滴,那深植心田,连时间也淘洗不去的内化为生命源流的场景、细节与片段,都从心底汇集起来,连接贯通,清晰地照见卜师这一代学人的生命轨迹和成功之路。

你想知道成为一个真正学者的奥秘吗?爱默生说,相遇者皆可延以为师,学其之长,补己之短。卜师之所以成为一代学者的奥秘,他的散文长卷《学术自传》告诉我们,首先是他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左倾思潮泛滥的年代,延师向学,沉潜于学术研究,并恭请半生失意的李之透先生教他国学,特别是训诂,一学十年,从无间断,为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和出任学报主编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人所共知,鲁迅在教育部当佥事时抄了十年古籍,练就了他的国学功底;马克思坐在图书馆看书磨损了脚下的水泥地板,才有后来的《资本论》。任何一个学人,只要能看清他所处时代的弊端反其道而行之,只要他在思维最活跃的时候,选准课题,有多年潜心苦读的经历,后日不成为一个有建树的学者都不可能。读书不仅可增长知识,扫除研究中的知识障碍,使研究得以深化,而且,书本还会引领你结识古今伟人和名人,他们将激励你的志气,砥砺你的品行,开发你的智慧,拓宽你的人生成功之路。这些伟人与名人中尤其以你所研究的对象影响至深。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曾指出:学问可以变化气质,“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1]培根这类会心之语,曾国藩、茅盾都说过,卜师得其益矣。

靠着读书,卜师成了研究郭沫若的大家。郭老活得长,著作丰,涉猎广,建树高,乃当代少有的大师、通才,既有顶尖的诗歌、戏剧作品育人,还有短篇小说和散文名世,在甲骨文、考古学、历史学诸方面成就独步,还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为了准确透彻地研究郭沫若,卜师在十年苦攻文字学、训诂学的基础上,又在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等多方面下硬功夫,把郭老写的书,读过的书,学术著作中涉及到的重要书籍,全部找来通读、研读,字以亿万计。如此,卜师追随着郭沫若也成了一个通才。他的郭沫若研究,新见迭出,自成一家,开当代整体研郭之先河,形成“郭学”研究新的制高点。毋庸讳言,郭老才思敏捷、见地超凡,但也常常伴随着失误。一般人难以指谬,更难以正谬,最多指出其某一方面的错失。唯卜师则不然,他在考古、文字、历史、哲学以及郭老对儒佛道诸子百家的阐释等许多层面,都曾精准地指正过郭老的错讹,科学地评判了郭老的功过得失,为学界折服。那些学理兼情理的散文,情真意确,左右逢源,言之凿凿,文采涣涣,是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也是高质量的散文。

读他的《学术自传》,我们看到一代学者的生命光芒。他出任《湖南师大学报》主编16年,从工作中提取科研命题,用科研成果指导工作,相得益彰。他的5篇论“主编观念更新”的文章,既在学术观念、编辑职能观念、出版管理观念的更新方面锐意革新,又探索了一套充分发挥主编决策作用,高度调动编辑积极性的管理模式,融学术性、实用性、文学性于一体,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学报的质量,使一个普通院校的学报跻身全国学报“十佳”的行列,自身也被选为湖南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的副理事长。与此同时,卜师还致力于编辑学这一崭新学科的研究。他主编的《学报编辑学概论》,被同仁誉为“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写得最好的编辑学代表作之一”。为了学报评优和编辑评职的有序化与科学化,他为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起草制定了社会科学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评优标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减少差错,他又主编了《编校改错必读》。这些著述,有力地提高了编辑水平,提高了学报和学报以外一些刊物的质量。

最动人心的是卜师念亲人、怀故旧的散文。《忆满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楚地的闰土;《悼念三哥》,让我们想起巴金与他大哥的深情;《怀念恩师李之透先生》让我们想起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这些散文都是血肉之情凝成的花朵,生命之魂铸就的文字。最富有生活情趣的是晚年写童真、忆韶华的散文。尤其是《童年生活的片段回忆》,人生之成熟阶段追索幼稚之时的生活影迹,童稚之趣浓浓,在体悟人生、臧否时事时,又闪烁着深邃的老者目光。还有那掩抑不住的真诚与善良,感人至深。这些“朝花夕拾”般的追忆文字,于改革开放的时日反观左倾错误岁月的人事,几分苦涩,几分欣慰,几分恼怒,几分无奈,文辞朴实简洁,却自自然然地流露出当时的时代气息和复杂的人性人情。一位1926年入团,1927年入党,1949年与湖南名流共同起草、签署湖南和平宣言,为和平解放湖南奔走呼号的老革命,德高望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李之透先生,从未叛党,却在1956年莫名其妙地削去一切社会职务(实乃当年军职与地下党权利分配之产物),做了永远没有职称的高校普通教员;一个年仅15岁的中学学生会主席,被“模范”的桂冠引诱着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作无从查实的“交心”,向党“忠诚坦白”,可是时隔数天,这个学生会主席被革职,亦不知后来的人生之路如何。这些昔日的不平,卜师以温婉的笔调娓娓叙来,没有严词申斥,没有厉声反问,反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那一颗仁慈博爱的正义之心,那勃勃跳动的强音,搏击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多少情和意,都在难言中!卜师这一类散文,质朴而又含蓄,照见时代的面影,反映出建国后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写的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人与事,客观上丰富和充实了作者自我——共和国第一代学者的形象。

卜师还有许多诗赋风采的联语,多为览古、抒怀、唱和应酬之作,但因事而发,因时而作,言之有物,别具手眼。“勿以贬迁观太傅,须从治乱识英雄”开贾谊论之途径;“求同千事顺,合异万殊和”将平常庆贺婚姻的联语化为至理名言,法眼观世,高屋建瓴,神形兼备,字字珠玑。如此炼字成句,炼句成篇,考究而成熟,字与意合,意与境谐的佳句,比比皆是。又因诗一般的联语多作于“六十初度”后的晚年,“壮心未与人俱老”(卜师:《长相亲》)的主旋律,响彻各篇字里行间,它是卜师自身晚年心境的真实显现,也是建国后第一代学者“人生未尽意”“到老犹奋蹄”的精神写真。

卜师生于1938年,1960年大学毕业,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共产党自己培养的建国后第一代学者。卜师成为这一代学人中的翘楚,于苦读之外,还要克服更多的困难。比如说出身农村,没有家学渊源,没有童子功,没有起码的经济保障,建国前读小学时因交不起学费还辍过学。又比如说政治的负面影响。以暴力革命方式实现的政权更替,初期必然带着巨大的政治惯性,建国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和对知识分子的贬抑与打击,对所谓“白专道路”的批判,都严重地影响到建国后第一代学人的健康成长和成就高度。据《学术自传》透露,当时年届三十的卜先生问师、讨教,还名不正、言不顺,教与学双方都不敢声张。这与“80后”“90后”一代青年成长道路上所拥有的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的大环境截然不同。好在新政权到底给了农村人读书深造的政治保障与发放助学金的经济支持,这又是卜师代表的建国后第一代学人最大的幸运。而更令人欣慰的是,在他年届“不惑”之后,又适逢我国改革开放大好时机。卜师之所以能完成从农家孩子到学者的根本转变,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后的盛世,是万万不行的。但也不能因此否认,由于时代提供的条件,建国后的青少年受到的政治磨炼远远多于学术陶冶,第一代学者不但为数不多,其学术成就也远不如前代高,更不像同代从政之人建功立业那样,成就来得迅速而显著。透过他的散文,让同代人最佩服的,还是卜师自身较早确定了学术人生的大目标,舍弃做官的机会,舍弃物质生活的追求,对被世俗者弃之不顾的学问知识食之如饴,甘于清寂平淡,逆“官本位”而动,才有今日的成功。

作为一个学者,卜师的散文创作显示出学者的特性与优势:擅长品评,精于哲思。评价母亲只用了16个字:“性情宽和,待人宽厚,处事宽让,心境宽舒。”高度慨括,入骨入髓,典型的学者思维方式。写新至善村这个文化名村的历史兴衰,开头颇似梁实秋的《雅舍》,人生沉浮与审美玩味的统一让作者抵达遇事不惊、悠游自得的人生境界。但越到后来,使命感和入世精神可摩可触,举凡小事,并不小看,拳拳于心,难以放下。不但有对学校当局的建言献策,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发展历程。”[2]从文辞到命意,到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都是学者化的。年少牧牛,尽心尽意,牛得以长膘,母亲卖牛,我最后得了学费。卜师从这平常不过的生活链条中,“引发对人生万物的覃思”,生发“我国古代的伟大哲人有‘万物一体’的世界观”,这里深邃的人生哲理以简单的因果报应的佛家思想为底色,顺手牵羊地引用张载《西铭》中“民抱物与”的古训,融文史、佛学、哲学于一体,乃典型的学者散文。纵观卜师的散文,崇德、重学、尚义、明志是贯穿全部散文的思想红线。艺术风格上,置身其中、刻骨铭心的痛惜与不平却以平和、冲淡、朴实的言辞出之,讲究情感节制的叙事风度,使卜师的散文呈现出明性达理、才智并融的风格。

但凡学者型创作,哲理思辨长于细节捕捉。书中所写牛打死架,虎被猎杀,美人夜话,本来是最适宜铺排场面、敷衍情节、展示细节的地方,可惜过分惜墨,像穿堂风一样匆匆而过,失之丰腴。卜师其实很有文学才华,他写母亲,不但有深入骨髓的概括介绍,更有令人过目不忘的细节描写:一个饿慌了的乞丐急匆匆地向她讨吃食,她说;“莫急,我把剩菜剩饭热好了请你吃。”母亲90岁了,还能一个不差、一字不差地说出她带过的三代后辈人的生日!多么善良精细而慈祥的母亲!以此而观全书,这类细节似乎少了一点。不过,卜师这类散文,成于退休之后,本意不再追求文学之创新,而在寻求自我精神之寄托,社会人生之反思,故而事无巨细,弃绝夸饰,力求真实,内含的历史认识价值远远超乎文学价值。时距愈远,其历史认识价值愈高。

散文崇尚境界。“文如其人”,卜师的散文体现了卜师的精神境界。不是王国维说的“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治学三境界,而是学术价值与人生境界紧密相连的学者境界。那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个境界把儒、道、佛三家的精神追求连接到一起了。儒、道、佛在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态度上几乎对立,但在个体精神追求上颇为一致。孔子的“三戒”(《论语·季子》: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衰竭,戒之在得) ,与老子的“三绝”(《道德经》十九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与佛经《檀经》中的“舍得”观念,精神内核是相通的。这种相通性成就了卜师及其散文的精神境界。所谓“出世”的精神,就是不计得失、潇潇洒洒、轻轻松松、自由自在的精神,也就是卜师《六十初度述怀》“穷通得失人休问,嗜学求真乐此生”的人生风采与散文品格。正是这一学者境界,他赠舒其慧先生“福人居福地,老健作神仙”的联语才那样贴切神妙,令人过目不忘。如果本身不能超凡脱俗,决不能入骨三分地发现并写出舒公自由潇洒的生命情状。所谓“做入世的事业”就是,卜师做人作文做学问,功在国家、民族,利在他人、后人。他的郭沫若研究三部曲,开辟了郭学研究新的制高点,后来的“郭学”研究者决然绕不过他的论说;他的编辑学三部曲,筚路蓝缕,熔开拓创新与实干实用于一炉,在编辑出版界功不可没;他实践朱熹的“旧学商量加缜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的研究方略,发扬鲁迅“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求实作风,他走过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学者道路,无不可为后人效法;他的散文,既有学者修养,又有文人雅趣,既可把玩,又催人向善。这些使他的大散文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时代的备忘录,励志的教科书,一代学者成功之路的经验谈,还是漫长的文史哲经教众体皆备的文化碎片……总之,卜师的散文是有益于国家民族和他人的入世之作。

爱迪生说:“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第一代学者到底是在和平年月的顺境下成长的,虽然比不上“80后”“90后”新生代所处社会环境的美好,但也没有经过上一代国破家亡的战火洗礼,到底没有大起大落,大苦大难;更没有知青一代“要读书时知识无用,要工作时上山下乡,要结婚时晚婚晚育,要生孩子时只能一个,要当官时非(大学)文凭不可”的命运捉弄,没有时代潮流与人生需求尖锐对立的尴尬与不幸,加上那个时代只讲共性,倡导党性,排斥个性,本来“为人羞媚上,任事鄙无成”的颇有个性的卜师,个性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少了一点青年郭沫若“我是一只天狗”的破釜成舟、涅槃重生的决绝与浪漫。卜师的学术文章和散文,都是历史新时期以后发表的。他在40岁前,学术研究与散文写作留下一片空白。张爱玲说:“成名要早。”如果文革前敢于写作与发表,虽然冒险,但伴随而来的便是文革后的大成功。历史不容假设,历史实实在在地限制了卜师本来可以达到的成就高度。这其实不是卜师一个人的弱点,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代学者,包括我等后学在内共同的弱点。可见第一代学者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之余,也承受着无法克服的时代局限施予的遗憾。卜师散文多平和冲淡之文,少风雷激荡之语,其源盖出于此。

[1] 培 根.培根论人生[M].何 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5.

[2] 卜庆华.新至善村的回忆 [M]//卜庆华.鸿爪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4.

[3] 卜庆华.村居即事[M]//卜庆华.鸿爪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责任编辑:黄声波

Word Mark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Scholars’ Road of Success in PRC ——On Bu Qinghua’s Prose

LONG Changyin

(Hunan Writers Association, Changsha, 410001 China)

Bu Qinghua’s prose, taking the spirits of advocating morality, emphasizing learning, upholding righteousness, and inspiring aspiration as its focus, describes his loving the family, cherishing the old friends, recalling the childhood, writing the youth, discussing the studies, experiencing the life, and commenting the current affairs, which all glitters a scholar’s wisdom and an elderly man’s profound vision, presents the great realm of doing worldly affairs with an unworldly mind, and clearly mirrors the life path and success process of PRC’s first generation scholars. Bu is good at appraisal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ough he maneuvers among various political groupings, he still remains plain and implicit. So his prose presents a style characteristic of combining reasons and intelligence.

Bu Qinghua; the scholar prose; the first generation scholars; the road of success

10.3969/j.issn.1674-117X.2015.02.012

2015-02-17 作者简介: 龙长吟(1944-),男,湖南邵东人,湖南省作家协会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I207.6

A

1674-117X(2015)02-0055-04

猜你喜欢
学者学报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致敬学报40年
学者介绍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