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英语数字化教学的转型思考

2015-03-17 15:05:49颜健生
关键词:大学英语大数据数字化

大数据时代高校英语数字化教学的转型思考

颜健生

(贺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贺州542899)

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将进入到一个全面信息化时代,在线教育将成为全程教育的一部分,并彰显优势。大数据尤其为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平台,具有人文性兼工具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从教学模块设置、立体教材开发和质量监控手段三个方面探索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其预期效果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颜健生,硕士,副教授,贺州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自筹课题(2013C074);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外向型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2014JGB239)。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3-0079-3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ith the big data era coming, the futur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will enter into a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age; online education will become a part of the whole educational course by showing its advantages. Big data especially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digitalize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College English which is characteristics by its humanity and instrumental is facing a new teaching reform. Thus, explor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from teaching module setting, stereoscopic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monitoring method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一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1970年,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明确地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倾向小班化,多师同堂,在家上学,在线、多媒体教育,回到社区。着重培养学生适应临时组织的能力,培养能做出重大判断的人、在新环境迂回前行的人、敏捷地在变化的现实中发现新关系的人。凯利(Kelly)也预测,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学校会更加多元化,未来的人工智能将诞生于由10亿台中央处理器组成的“全球脑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互联网及附属设备——从扫描仪到卫星以及数十亿台个人电脑。

的确,网络媒体的发展已经引起高等教育的革命性的变化,一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慕课(MOOC)”,正在冲击着全球教育;二是大数据(Big Data)理念在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得到了重视,初步形成学校教育、网络在线教育和实践应用延伸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也由原来的“教学主持者”变成了“教学参与者”。据统计,在2012年“MOOC”平台纷呈竞现,哈佛大学和MIT创立的edX有49所大学加盟,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设175门在线课程,100多万学生选修;斯坦福大学创立的Coursera有82所大学加盟,386门在线课程,350万学生选修;斯坦福大学创立的Udacity有25门在线课程,40万用户;英国开发大学FutureLearn加盟成员包括26所大学、大英博物馆、英国文化协会,以及大英图书馆;澳洲公开大学联盟开发有48门免费课程,64门学分课程在线,课程分研究生、本科生、职业教育;德国学者在企业的资助下创建的Iversity平台有24门课程,10万用户;2013年10月清华大学的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目前有5门课程,10万人次选课。越来越多的在线课程表明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转型

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正在引领人们由读书时代迈向读屏时代。“大数据的‘威力’强烈地冲击着教育系统,正在成为推动教育系统创新与变革的颠覆性力量。”[1]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出现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为当我们进入未来第三次浪潮的经济和社会,我们不再强调同一性,而是强调个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我国高校明确区分了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两大类别。而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由于个人的经验、信念不同,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有差异,语言学习者更加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四个关键因素: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孤立于其它因素而存在,它们之间的交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学生作为个人理解这些任务的意义和个人相关性;任务则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连接界面。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互动。教师的行为反映他们的价值观念,学生对教师的反应方式与他们的个人特征有关。这样教师、学生、任务三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更多的是充当了“脚手架”的功能,学生则凭借由教师、同学以及他人提供的辅助物完成原本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学习的责任将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最后让学生完全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并通过学习建构出真正属于自己所理解、领悟、探索到的知识。脚手架能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能促进学生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基于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面临转型,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语言学习者,学习者可以高度自由地控制学习的方向、内容、进度,在各种生活场景和语言环境中漫游,却又没有真实世界的压力,体现在参与中获得愉悦,在愉悦中引起共鸣,在共鸣中获取语言能力,实现语言实际运用的目标。在现代教育技术发达的今天,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课可以充分利用“慕课”(MOOC)“多模太”(MODULE)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形式教学,设计网络化在线学习模块,强调个性化自主学习,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好处在于:1.教学资源丰富,信息量倍增;2.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学潜能的发挥;3.师生互动量增加,教与学不受时空限制;4.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多元化;5.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的数字化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形势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探索其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意义重大:其一,它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实现全方位、开放式课堂教学机制;其二,它能使大学英语教学跳出传统的一块黑板、一位老师、一间教室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视听说优势和融入真实语言环境,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准备;其三,它可以作为高校提升外语教学综合水平的一个参照。就大环境来说,中国要真正走向世界,外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没有高水平专门知识又精通外语的人才是无法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目标的。从小环境看,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服务地方、振兴国内经济的重担,未来人才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创新体制建设。因此,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高度来看,基于“MOOC”平台的大学联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同国际一流大学真正对话的机会。但是,这些在线课程的教学语言几乎都是英语,因此没有英语基础的支撑,即使有了全球优质教学资源,我国的大学生也可能会面临语言上的障碍。而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都将侧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他们需要了解大量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外文信息要有准确的把握。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模式开辟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条获取专业知识的通道——在线自主学习,同时也体现出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

1.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模块设置。

传统大学英语课只是为学语言而教语言,不仅费时低效,而且还忽略了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大数据时代教学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整合,通过数字化教学让英语课堂变成语言能力+专业素养课,使学生感受和体验英语,而不再是被动学习英语。目前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模块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创设真实语言环境,还可以通过加入大学联盟获取更多在线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诉求。在模块设置上可体现行业特征,并融入人文素质和思辨能力的教育,如基础英语视、听、说模块,通用学术英语读写模块,职场和行业英语模块,文学欣赏模块,文化和科学伦理模块等等。

2.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数字化立体教材开发。

就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来看,以书本+光盘形式出现的居多,这难以满足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要求。因此,创建立体化教材,以文字、录音、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档案袋(e-portfolio)、网络课件、学生自主学习系统、资源库和测试库、专业网站等形式来支撑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已是必然趋势。它有利于“创建真实的语境或场景,为学生提供‘有意义交际’和实践的机会”[2]从不同的视角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较和分析的空间,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件等人际和非人际的互动作用。

3.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的教、学、考、管集成。

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因其理念的革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方式更具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无论是构建语言教学的生态环境,还是营造语言教学人文环境,都对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考试不再以传统方式进行,而是采用网络无纸化考试,评价采取多元评价,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采用综合和集成的方法,统筹考虑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三个不同层面的相关因素,将三方的观念更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创新、服务和管理效能提高等相关要素纳入教改的总体规划。

四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的预期目标

1.交互性。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测评方面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导致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强,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学生学习动力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强,在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培养方面比较乏力,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等。而通过数字教学平台,师生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可以不断向老师提问,教师为了解答学生提问不得不更新知识和提高水平,达到师生间的交互成长。

2.体验性。

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及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具有很强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要求,大学英语数字化教学定位于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特别突出和加强了听说与交流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通过教师下达任务,学生担当角色,立足校本经验,开辟网上专家空中课堂,在纯英文环境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和完成任务后的快感,达到轻松学英语的效果。

3.建构性。

数字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并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将不仅是一个教育目标,又是一种教学理念,同时还是一种学习策略。因为学习者自主是现代教育心理学尤其是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而语言学习过程必须重视人的感情因素,要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学生参与甚至决定整个教学过程: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习环境(自主学习中心)与社会互动(合作学习)是两个重要环节。可以说,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将既获得知识,又参与实践,两者相辅相成。

五结论

大数据时代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自主学习平台,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相当一部分新升本高校面临转型,转型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的大改革,强调应用型、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开设,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在转型过程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考虑“专业+通识教育” 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在线教育,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学习专业知识,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英语工具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雍潜,杨现民.大数据时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思路[J].电话教育研究,2014(5): 11-14.

[2]刘援.体验式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Reflection of Digitalize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in Big Data Era

Yan Jiansh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99,China)

Key words:Big Data; college English; digitalization ; teaching modes

Class No.:H319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大数据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12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9:59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0:03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8:36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0: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