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迟桂花》的创作原因探究

2015-03-17 14:21韩佳秀
关键词:郁达夫

郁达夫《迟桂花》的创作原因探究

韩佳秀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637000)

摘要:《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风格与作者前期的作品大不一样。作者为什么要创作此篇小说?将通过作者的直接动机、创作态度以及小说中反复提到的迟桂花这一事物来探究郁达夫创作《迟桂花》的原因。

关键词:迟桂花;郁达夫;创作原因

作者简介:韩佳秀,在读硕士,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2-0132-3

中图分类号:I206.6

作家创作的每一个作品都有他的用意,即创作原因。了解他创作的原因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读懂作者。所以探究作家创作某一作品的原因至关重要。《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体现了作家灵魂的净化与升华,一改过去感伤的情调,是郁达夫众多作品中少有的充满色彩和热情的佳作。但在过去的很多论文中,人们只更多地关注到作品本身,而忽略了作者创作的原因。本文将通过作者的直接动机、创作态度以及小说中反复提到的迟桂花这一事物来探究郁达夫创作《迟桂花》的原因。

一创作的直接动机

从简单层义上来说,《迟桂花》的写作动机很明确,概括起来有三点。

1.作者需要用文字来赚点稿费,这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可以证明:“要吃饭,在我,就只好写写,此外的技能是没有的。于是乎,在去年今年的两年之间,只写下了些毫无系统、不干人事的游记”,①《迟桂花》写于1932年10月,所以是属于郁达夫所说的这些“不干人事的游记”之内。他还在自己的日记中说到:“钱将用尽了,明日起,大约可以动手写点东西,先想写一篇短篇,名《迟桂花》”。②

2.作者想表明自己的爱好,他在文论中写道:“《迟桂花》《过去》《在寒风里》大约因平时爱读德国小说,是于无意之中,受了德国人Erzahlungen的麻醉之后的作品,以明偏嗜”。③

3.作者本就喜爱大自然。这个迟桂花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有缘由的。郁达夫在杭州养病时无意间发现了迟桂花,他那天日记中写道:“今天一天的漫步,倒很可以写一篇短篇”,④由此他还写了一首诗“病肺年来惯出家,老农井上煮桑芽。五更衾薄寒难耐,九月秋迟(或作山深)桂始花。香暗时挑闺里梦,眼明不吃雨前茶。题诗报与朝云道,玉局参禅兴正赊。”⑤这里可以证明迟桂花是作者游山时遇到的,由这个迟桂花引发作者创作欲望。《迟桂花》是作者亲近大自然时的作品,写出来自然也就清新典雅,“郁达夫一生喜爱名川大山,喜欢故乡的风景,他无论是身在祖国或漂泊于异国他乡,对山川风景的喜爱始终不变”,⑥他在《忏余独白》(《忏余集》代序)中写道:“对于大自然的迷恋,似乎是我从小的一种天性。”所以写出《迟桂花》这样的小说就是郁达夫的爱好和特长了,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二创作态度——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郁达夫在《过去集》序《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里正面说过:“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真的。”并表示自己的创作态度是不会改变的,他认为“作者的生活,应该和作者的艺术紧抱在一块,作品里的Individuality是决不能丧失的。”所以,《迟桂花》也不例外。既然是自叙传了,与自己的生活贴在一块儿的,小说中的真实情感,当然与他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有关联了。

1.与作者的肺病有关。郁达夫在《沧州日记》中写道:“此来时以养病为第一目标”,而文中的翁则生则可以投影到现实生活中的作者身上,翁则生在日本得了严重的肺结核“他的左肺尖,已经被结核菌损蚀得很厉害了”,⑦而郁达夫当年在日本留学时也染上了肺病,他在自传之八——《海上》中说道:“这半年的苦学,我在身体上,则种下了致命的呼吸器的病根”,这翁则生实际上不就是作者自己吗。文中翁则生在信中说自己的“身体,经了十几年的静养,似乎也有一点把握了”,⑧当文中的郁先生来到翁家山看到这里的风景时就感叹:“啊啊,怪不得他的病会得好起来,原来翁家山是在这样的一个好地方。”⑨文中有反复说到肺病的问题,我想郁达夫还是有点怕的,他在沧州日记中说到:“这几日来,身体实在太弱了,我正在怕,怕吐血病又将重发……”,而这次郁达夫是专程来杭州养病的,并且想在这篇小说里写出一个病肺者的性格来,而且在小说中将病情减轻化了,所以他在《迟》中寄托着自己病好的希望大概也是创作《迟》的原因之一。

2.作者表达自己现在的生活态度。将文中的翁则生和郁先生结合在一起可谓就是现实生活当中的郁达夫了,由文中翁则生写给郁先生的信中“你那篇《南迁》的主人公,写的是不是我?”⑩可看出来,《南迁》不正是郁达夫的小说之一吗?郁达夫在《南迁》中塑造的主人公不正是作者自己吗?再看《迟》中翁写的信说“我哩,本来也已经入了中年了,百事原都看得很穿,又加以这十几年的疏散和无为,觉得在这世上任你什么也没甚大不了的事情,落得随随便便的过去,横竖是来日也无多了。”这不又与郁达夫在写《所谓自传也者》中所说的“年龄将近四十了,理想,空想,幻想,一切皆无;在世上活了四十年,看了四十年的结果,只觉得人生也不过这么一回事;富贵荣华,名誉美貌,衣饰犬马,学问文章等等,也不过这么一回事”一致吗?所以作者写《迟》就是在自述,借写文章来说尽心中无限事,述说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好像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对世上的东西都看淡了。

3.作者以此来表达自己不满现实社会,需要在大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作者在创作《迟桂花》时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作者参加着各种抗日、反国民党等活动,社会是一片混乱,处处充满着黑暗,郁达夫在那繁杂的大都市上海待得腻了,他于1933年举家迁往杭州,就是他对复杂斗争生活感到厌倦的一个例证,《迟桂花》中的“象这样的秋高气爽的时节,白白地消磨在煤烟灰土很深的上海,实在有点可惜”就可以与此对应。郁达夫在《忏余独白》(《忏余集》代序)中写道:“因为对现实感到了不满,才想逃回到大自然的怀中。”王朝闻在《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中说到:“在一定程度上看来,人物身上也有作家的个性特征。且不说小说中的郁和翁这两个同学,连翁的妹妹莲姑,以迟桂花为象征的这个二十八岁的山村妇女,她那‘永久的小孩子的天性’,不妨说是作者自己乐于保持的一种‘天性’”。所以想表达回归大自然的心情和想努力保持自己的天性也是他创作《迟》的原因之一吧。

三从迟桂花看其意

作者为什么要写迟桂花,还得从小说名字“迟桂花”下手。在《迟》中,作者把迟桂花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将对迟桂花的感受扩大化,甚至扩大到人,到社会。我想,作者应该是想借迟桂花来寄托自己的某些细微的情感。迟桂花本身就有美好的象征,它开在人烟稀少的山林处,那儿幽静、安宁。我们从作者在小说写到的几次迟桂花来看作者的用意。

1.作者第一次写到桂花是这样描述的“从背后吹来了一阵微风,里面竟含满着一种说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气……原来这儿到这时候还有桂花?我在以桂花著名的满觉陇里,倒不曾看到,反而在这一块冷僻的山里面来闻吸浓香,这可真也是奇事了”可见,在这幽山里,迟桂花还开得正旺正浓呢!他借两个地方的对比,来衬托迟桂花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先想想迟桂花所象征的基本品质:美丽、独立、坚强、纯洁……再看看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莲,她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大方、真诚直爽,尽管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乐观开朗,天真活泼。而正是她“那颗纯洁的心,那颗同高山上的深雪似的心”,使郁先生那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净化,心灵也融化为澄静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很自然地,莲的形象是和迟桂花相映衬的,仿佛她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一枝社会中的“迟桂花”。 小说中的人,翁则生内心安宁,心境平静,与世无争;“我”向往田园山林,羡慕翁家的生活;莲则健康纯朴,自然真率,散发着迟桂花的芳香。翁母则总是笑盈盈,充满慈爱。他们无论故旧还是新知,大家胸无芥蒂,完全出自本性的真诚,感同身受的为他人设计。总之,这里没有偏执、极端的心绪、情感,有的是生命的自然与顽强,有的是人际关系的宽容、和平。作者是向往这样的环境的,他希望现实中的社会也能像这样一样和谐和安宁,所以通过此篇小说来描述他向往的生活,就像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一样。

2.文中第二次写到迟桂花时,以翁则生之口,盛赞迟桂花,“现在在开的迟桂花,才有味哩!因为开得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小说中的翁则生兄妹经历坎坷,一波又一波的,但还是依然乐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小说的开头到结尾,作者将苦难的兄妹的悲转为喜,苦转为乐,说明只要有意志,不必学早开早落的花朵,应该像迟桂花那样,虽然开得迟却可以经得久,在淡淡的忧郁中透着坚韧乐观的信念。郁达夫命运多舛,他想借此篇小说来鼓励自己要坚强隐韧,要乐观地生活下去,坚信好的生活会到来。

3.第三次写到迟桂花是在祝婚词上,老郁将迟桂花与翁则生迟来的婚姻并论。我认为这与郁达夫的妻子王映霞有关,作者对王映霞狂热的追求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此时作者已与王映霞结婚5年了,他们这时的感情还很稳定,在郁达夫来杭州养病的这段时间他是一有空就有与王映霞通信,说明他时时刻刻都想着王映霞的,而且日记中有一段,“中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女人,大约是教员之一,相貌有点像霞,对她看了几眼”,说明他想念着王映霞,连长得像霞的人都不放过。又如日记中有一段“痰里的血点,同七八年前吐过得一样,今晨起来一验,已证实的明明白白,但我将不说出来,恐怕霞听到了要着急。”从这可看出郁达夫是多么地在乎王映霞,生怕她担心,而王映霞又是多么地关心他,两人是相爱的。我想,郁达夫就把王映霞理想化了成为小说中的女主角,以此来思念霞,所以作者也是想借《迟》来表达或者说减轻对妻子王映霞的思念。而第二次和第三次写到迟桂花,大概是作者想以此来比喻他和王映霞迟来的爱,暗含着郁达夫希望自己和爱妻一直相依到老,不离不弃。他在自己30岁左右才遇到王映霞的,所以他更要深爱她,珍惜她。所以,作者作此篇小说来祝福妻子和自己。

4.最后一次写迟桂花是与翁家兄妹分别的时刻,“我”发自内心地喊出“但愿我们都是迟桂花”。这一句话,蕴含了作者多少的心声。小说中的迟桂花象征天真健全的美的人格,纯洁无邪的美的感情,与清新自由的美的自然环境,郁达夫终究是想借此来传达“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

《迟桂花》一文处处写桂花的清香,这种花香飘散在灵秀的山水间,飘散在和谐的家庭气氛里,飘散在天真无邪的女性的笑声中,它象征着和谐与清新,象征着青春与祝福,其浓郁馨郁的气味仿佛能把人们的宿梦摇醒,把人们的灵魂涤净,具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卷一)是的,迟桂花是和谐与清新的音符,是青春与祝福的代言词,是天真自然的莲妹的化身,郁达夫创作《迟桂花》的理由真的很简单,就像这迟桂花一样朴素而单纯。

注释

①《郁达夫全集》第四卷,游记 自传《所谓自传者也》。

③《达夫自选集》序选自《郁达夫全集》文论(下),浙江文献集成,浙江大学出版社。

⑥吴建华:《郁达夫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郁达夫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6.

[2]吴建华.郁达夫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3]浙江文献集成.郁达夫全集.文论(下)[M].浙江大学出版社.

[4]郁达夫全集(第四卷).游记 自传[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郁达夫全集(第五卷).日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6]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 上册[M].天津人民出版社.

[7]桑逢康.郁达夫之恋[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3.

Discussion of Reasons to Write the Novel ChiGuihua by YuDafu

Han Jiaxiu

(School of Liberal Arts,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China)

Abstract:ChiGuihua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YuDafu, which has the different writing style as his early works. Why does the author create this novel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 by analyzing the author’s writing motivation, the creative attitude and the plant which is repeatedly mentioned in the novel to explore the reasons why Yu Dafu wrote the novel.

Key words:ChiGuihua; YuDafu; reason of creation

Class No.:I206.6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猜你喜欢
郁达夫
郁达夫的“公共棉衣”
郁达夫在汉寿撰写抗战檄文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郁达夫一语成谶
论郁达夫小说《沉沦》的艺术特色
郁达夫的棉衣去哪儿了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