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幸福感获得的心理内容及过程

2015-03-17 14:05张向葵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感

高 爽,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长春 130024)

·社会理论与社会建设·

构建生活:幸福感获得的心理内容及过程

高爽,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长春 130024)

摘要: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是人类认为最美好的事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幸福感获得的内容及过程,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首先,以时代为背景,论述心理学界对幸福感的探寻;其次,从个体与自我和个体与他人关系的角度揭示获得幸福感的心理内容:自尊、感恩和社会关系;最后,进一步探讨幸福感在心理学研究中发展的过程:外在评价体验的生理幸福、具有情绪和动机的心理幸福和创造意义的自我实现的幸福。从心理学的层面客观、深入地了解幸福感,有助于人们增进心灵的成长,丰富人生的意义,构建个体的生活,拥有自我实现的幸福。

关键词:幸福感;积极心理学;个体生活

收稿日期:2015-03-16

作者简介:高爽(1989-),女,黑龙江绥化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张向葵(1958-),女,黑龙江伊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从事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志码: A

文章编号:编号: 1009-1971(2015)05-0058-05

Abstract:Well-being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human behavior. It is the wonderful thing that people belie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process of well-being obtained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well-being of psychology with historical background; secondly, from the point of human beings' relationships, it discloses the psychological content to acquire well-being: self-esteem, gratitude and social relations; finally, we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well-being in the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physiological well-being of external evaluation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with emotions and motivations and the eudaimonic well-being of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The purpose is to allow people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to objectively and deeply understand happiness, promote spiritual growth, enrich meaning of life, construct personal living and embrace the eudaimonic well-being.

2015年4月23日,联合国在纽约发布的《 2015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 (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5)新鲜出炉,该报告依据盖洛普全球民意调查数据,综合考虑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支持、平均健康寿命预期、人生抉择的自由、慷慨程度、免于贪腐的自由等多项因素,对158个国家做出了幸福程度排名。在该榜单中,在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里,中国大陆位列第84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那么国民的幸福感是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呢?亘古以来,人们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永恒的生命、无尽的金钱,还是至高的权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在于幸福。幸福从古至今都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从先哲到寻常百姓,大家都想了解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在这瞬息万变的年代,人类享有较为优渥的物质生活,但伴随的精神压力也与日俱增,幸福感在这年代更突显出其重要性。积极心理学家本·沙哈尔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授的“幸福课”已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课程,每学期选修的人数打破哈佛记录,而有关于幸福感的探讨也成为众多学科兴趣聚焦的议题,从过去哲学式的抽象思考,到现在科学的系统的实证探索,无一不致力于对幸福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心理学对幸福探寻的角度,探讨获得自我实现幸福的心理内容,进一步揭示幸福感在心理学研究中发展的过程:外在评价体验的生理幸福、具有情绪和动机的心理幸福和创造意义的自我实现的幸福,目的在于让人们深入了解幸福感,构建个体生活的品质与意义。

一、心理学对于幸福感的探寻

英国哲学家Baggini曾风趣地形容:大约100多年前,当心理学和哲学分道扬镳的时候,它们遇到了一个常见的难题——如何分配藏书。最后,心理学把大部分关于幸福和美好人生的书籍留给了哲学,哲学则理所当然地把这些书放置在书架上。从1879年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到二战前,受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此时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放在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生活丰富充实和发现培养少数的天才儿童。而受二战后的创伤影响,心理学逐渐将研究重心放在心理治疗上,侧重于对心理疾病的测评与治疗,包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继而出现了大量心理障碍对个体产生负面影响的研究。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后现代建构主义的提出,其理念对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引起了心理学家对积极的心理品质的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个体的价值和全面发展,后现代建构主义主张个体从主观出发积极主动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建构。直到20世纪末,在研究背景的影响和时代潮流的推动下,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提出,相比于之前心理学界中大量负性消极的研究,心理学家应该更加重视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包括积极情绪的研究、积极特质的研究(建构优势和美德)和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1]。心理学界自此揭开研究的新篇章,形成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此时,心理学家又开始重拾幸福感这一议题。

二、幸福感获得的心理内容

什么是幸福感?相信不同学者对此的看法都不一样。正如Argyle所言,幸福是“每个人知道其含义,但却无人能够精确其定义”。个体的关系世界是构成个体生活世界的关系,关系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并标志人的存在样式和存在特征的特性。据此,文章将从个体与自身的关系状态和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状态两方面对此进行论述。个体与自身的关系状态包含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状态包含个体外在的人际和谐。

(一)自尊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是否得到他人、社会承认及认可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具有评价意义[2]。自尊是个体生存需要与价值需要的有机结合。生存需要要求个体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表现为胜任感;价值需要要求个体的能力发挥须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表现为价值感。胜任感会使个体产生自信心,而价值感则使个体产生自己是重要的、有意义的或受尊重的感受。研究表明,自尊是对幸福感预测力较强的影响因子之一,自尊越高,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越高,会从较为积极的方面看待自己,其自我意义的体会和自我实现的追求就越高,具有较高的幸福感。自尊的评价意义与幸福感的评价成分有部分重叠,都标志着主体的自我评价性变量,且自尊与幸福感二者的评价皆趋于个体对自我整体、正向、积极的评价,由此可以解释自尊对幸福感的预测。此外,自尊可以通过自身的缓冲机制来影响幸福感,高自尊的个体在面临挑战和困境时,个体会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以及过有意义的生活,继而努力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自尊源,把有利于维护自尊的事物看得更为重要,使自己从焦虑中摆脱出来。因为自尊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具有缓解和减少由生活中的毁灭、破坏、失败、被拒绝、被遗忘等具有“死亡”意义的因素引起的焦虑之功能,从而保证心理健康。但是,高自尊的个体就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吗?在此需要考虑到在追求自尊过程中所付出的长期代价,理性面对自我调节代价、身体健康代价和心理健康代价等,以免导致幸福感因追求自尊的过程付出的代价而受损。据此,有研究者提出具有稳定自尊的个体能够对自身的评价与自尊水平相一致,即理想中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较为接近,并且这种拥有高且稳定自尊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幸福感[3]。

(二)感恩

感恩是个体受恩惠时产生的一种感激和愉悦的感受,是推动个体关心他人和传递支持性社会关系的道德情感[4]。 感恩具有情绪认知和道德的的意义。情绪认知成分表现在个体在对受恩惠帮助事件进行认知思考后,能够对他人的善意行为进行情绪觉察并对此进行积极的情绪表达。感恩作为一种个体资源,无论哲学界,抑或是宗教界都认为感恩是所有美德之父。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对幸福感进行研究时,主张幸福感来自个体的优势与美德。他曾在自己教授的积极心理学课堂上做过“感恩之夜”这类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带一个在自己生命中很重要但自己却从未好好感谢过的人来到课堂,让学生上台讲一下为什么自己要感谢这个人,随后,他将课堂上的感恩练习迁移到写日记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写下令自己心存感激和厌恶的事情,发现感恩练习让学生收获感动与温存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体的幸福感,尤其是写下感恩事件的学生,快乐程度和生活满意度都显著提高。如前所述,积极情绪是幸福感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感恩的情绪觉察和情绪表达都是基于个体对积极事件的正向感知,由此可以解释感恩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而移情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个体可以通过同理心情绪(empathic emotions)理解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更容易产生感恩体验。扩展建构理论提出感恩作为个体积极情绪特质对认知具有启动和扩展效应,可以提高个体认知活性,并建构个体需要的各种资源,而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资源的丰富能够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5]。同时,感恩亦是自我实现的核心特征,自我实现者常常通过感恩获得愉悦感从而促进个体幸福感。

(三)社会关系

社会性是人最本质的规定性,是人最根本的属性[6]。个体不能够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社会关系是个体关系世界中最基本表征个体本质特征的部分,个体的生活状态取决于个体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包括对社会或他人的认知评价,与他人沟通互动的情感联系。可见,人际关系是人类重要的活动,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是一种社会性需要,反应出个体感觉到自己具有价值、被爱与关怀,反应出个体希望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倾向。国内外的重多研究发现,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幸福感的因素之一,尤其是东方文化背景下展开的研究影响更大,相比于西方文化背景下强调的独立型自我,东方亚洲文化更倾向于互倚型自我,强调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认为不仅自己要幸福,也要改善他人的幸福,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更追求和谐的集体幸福感。并且,社会关系具有社会支持的作用,社会支持包括可见的实际的支持,如直接物质援助和社会网络;也包括体验到的情绪上的支持,如被理解、被尊重的体验及满意感。社会支持通过信息或物质给人们提供帮助,进而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并促进自尊水平和自信心的提升,使个体体验到幸福感。同时,缓冲器模型(the moderator or buffering model)认为:积极的社会交往具有缓冲的功能,能够缓冲消极的社会交往对幸福感造成的有害影响。良好的社会关系直接对个体幸福感产生作用,即无论个体是否在压力状态下,社会关系都会提供稳定的积极经验,提升个体幸福感;同时社会关系也会间接地通过缓冲机制对其进行影响,当个体处于压力状态下,通过社会支持的帮助,缓冲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增进个体身心健康和幸福感。Ryff发现个体对生活目的的追求以及与他人的友好关系是个体心理健康中最重要的特征[7]。对生活目的的追求即前面所述个体的意义感,以及自我实现的幸福是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进而体验的。“内”是指内在自我的整合圆融,感知自我实现的意义,追寻意义的目标;“外”是指外在与他人进行的和谐互动,即良好的社会关系。自我决定理论以实现论为理论基础[8]。提出幸福感中心概念理论模型,其中一方面包括个体的自我实现,另一方面则试图阐述个体自我实现的意义及如何实现;认为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是满足三个心理需要: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可见,社会关系需要的满足与个体幸福感息息相关。

三、心理幸福成长的过程

由上而知,幸福感获得的心理内容可从个体与自身的关系状态和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状态两方面进行探讨。那么心理学对个体生活幸福感的构建经由怎样的过程?以下三点为心理学家在对幸福感的内涵和理论建构进行探索与研究时,所历经的从外在评价到内在心理评价到具有意义的自我实现体验的阶段性过程。

(1)外在评价体验的生理幸福

在初始阶段,幸福感常被作为一种外在的评价标准,如金钱、感官享受、婚姻、受教育水平等人口学变量,个体的幸福感高低与这些外在评价的高低息息相关,认为个体只有达到评价标准时,才会感受到幸福。其中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的讨论一直都充满争议,无论是心理学家还是经济学家,都试图寻找出金钱与幸福感的微妙关系,可结果却不尽相同。曾有一项研究针对国内六大城市进行幸福感指数测试,结果发现幸福感指数与人均月收入并非呈正相关,例如人均月收入最高的上海幸福度指数却排倒数,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幸福感与收入的相关仅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同时,感官享受常常被当作获得幸福的捷径,即通过购物、过度饮食、毒品等获得身体上的愉悦。现代人对于幸福感与身体上的愉悦的混淆,先哲曾对此进行区分,认为个体主观感觉的需要满足带来的是暂时的愉悦,而源自人性的愿望的实现导致个体的成长才会产生幸福感。身体上的愉悦不等同于幸福感,幸福感并非通过外在的生理享受而获得。追溯这种生理幸福感的根源,古希腊的享乐主义观对其影响颇深,该观点认为人类的生活目标在于享受极大的快乐,而幸福则是快乐的总和,支持者亦提出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感官快乐。受这些理论观点的影响,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更加重视具有外在评价的体验。然而,这些外部评价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小,研究者开始转向研究内部的心理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

(2)具有情绪和动机的心理幸福

随着经济的发展,优越的物质环境不能使个体获得满足,人们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幸福感这一研究领域的崛起,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西方国家的物质充足及医疗品质提升,这使得他们认为生活不仅仅是在寻求生存,人们开始关心生活的品质,已经超越经济上的繁荣[9]。此时,幸福感的研究者们逐渐重视个体的主观感受。概而言之,研究者从主体的感受角度将幸福感按情绪特殊性和领域特殊性划分为个体积极或消极的体验[10],认为幸福感来自生活中较多积极情绪和较少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测量与评价是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发现仅仅考虑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幸福感的影响是片面的,应更加重视个体的认知因素,即考虑个体对于过去一段时间对生活进行评价所得的整体感觉,这种衡量幸福感的方式接近于生活满意度的自我评估。亦有研究者将个体的情绪与认知因素整合到一个框架中进行幸福感的研究,即幸福感是由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所感受的正负情绪强度整体的评估。这样既考虑了情绪因素,也兼顾了个体的认知因素,在一段时间内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并以此为架构展开心理幸福感的研究。

(3)创造意义的自我实现的幸福

如前所述,心理学从最开始对幸福的理解从外在的评价的标准,发展到情绪和认知层面,类似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基本的缺失性需要到自我实现的成长性需要的这一蜕变过程。心理学对于幸福感的研究更加重视个体创造意义的自我实现的幸福,幸福的过程通过生命意义去感悟支持,目的在于获得自我实现的幸福。《诗经·大雅·绵》有云“堇茶如饴”,即甘之如饴,在痛苦的情境中个体却感受到甜蜜幸福而欣然接受,这与个体内在的意义感、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密不可分。弗兰克尔认为人类需要生命意义,并且具有追寻意义的动机,会不断去发现其生命的意义与目的,具有追求和充满意义的生活方式会提升个体的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11]。幸福源于个体需要的满足,追寻目标和意义的过程激发的动力是促进幸福的原动力。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有两个饼干工厂,一个经营的很好,另一个很失败。它们可能有着完全一致的输入(糖、面粉、劳动力、电力),但生产出的饼干质量差异很大,这种结果的迥异取决于他们的生产过程。幸福也是如此,意义感在过程中显得弥足珍贵。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授者Shahar认为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幸福的人往往具有带有快乐和意义的目标,并为此去追寻[12]。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个体只要能提供清晰的目的、清晰的指导准则,并能让人集中注意力、专心去做,那么任何目标都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意义[13]。意识是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内部身心状态和外部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而意识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有机会转败为胜的挑战。由此,幸福感更加注重个体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意义体验,使个体发挥潜能,进而自我实现,此种内在体验的自我实现的幸福则是充满张力且历久弥新的。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学者对幸福感的定义莫衷一是,但个体对于幸福感的探索与追寻却从未停止过。文章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个体与自身的关系状态和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状态两方面对此进行论述,提出自尊和感恩是促进个体自我调节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内容,社会关系则是提升个体人际和谐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纵观幸福感在心理学研究的情形,我们发现,个体对幸福感的认识可能是众中择一的看待,也可能是将其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去感知,而无论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认识停留在何种层面上,幸福感则更加注重个体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意义体验,即创造意义的自我实现,此种内在体验的自我实现的幸福则是充满张力且历久弥新的。行文至此,希望通过本文能让读者从心理学的层面客观、深入地了解幸福感 的内容及过程,继而增进心灵的成长,丰富人生的意义,更好地去构建个体的生活,拥抱幸福,这便是撰写此文所体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马丁·塞利格曼. 真实的幸福[M]. 洪兰,译.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78-82.

[2]张向葵, 丛晓波. 自尊的本质探寻与教育关怀[J]. 教育研究, 2006,(6):15-20.

[3]PARADISE A W, KERNIS M H. 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mplications of Fragile Self-esteem[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4): 345-361.

[4]EMMONS R A, SHELTON C M. Gratitude and the Scie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J].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02,(18):459-471.

[5]FREDRICKSON B L, BRANIGAN C.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J].Cognition & Emotion,2005,(3):313-332.

[6]张向葵, 丛晓波. 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119-126.

[7]RYFF C D, SINGER B. The Contours of Positive Human Health[J]. Psychological Inquiry,1998, (1):1-28.

[8]RYAN R M, DECI E L. To Be Happy or to Be Self-fulfill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emonic Well-being[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141-166.

[9]CRAWFORD S E, DIENER E, WIRTZ D, et al. Wanting, Having, and Satisfaction: Examining the Role of Desire Discrepancies in Satisfaction with Incom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3): 725.

[10]HSEE C K, HASTIE R, CHEN J. Hedonomics: Bridging Decision Research with Happiness Research[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3): 224-243.

[11][奥]弗兰克尔. 追寻生命的意义[M].何忠强,杨凤池,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09-113.

[12]BEN-SHAHAR T. 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M].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7.

[13][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幸福的真意[M].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31-36.

Constructive Living: Psychological Content and

Process of Well-being Obtained

GAO Shuang,ZHANG Xiang-kui

(School of Psycholog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 China)

Key words: well-being;positive psychology;individual life

[责任编辑:唐魁玉]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别让孩子的幸福感丢失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