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在中国高校的渊源与现实探析

2015-03-17 06:24杨嘉怡
关键词:意见领袖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在中国高校的渊源与现实探析

杨嘉怡

(河南工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郑州 450000)

E-mail:864067572@qq.com

摘要:进入新媒体时代,中国高校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重要群体。高校辅导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掌握主动权,占领舆论高地,意见领袖角色将成为辅导员管理工作上的有力助手。本文通过对意见领袖在高校出现的渊源和目前发展状况进行梳理,进而证明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意见领袖应用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意见领袖;新媒体;中国高校

收稿日期:*2015-03-28

作者简介:杨嘉怡(1988—),女,河南郑州人,助教,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Opinion Leaders at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Media Age

YANG Jiayi

(SchoolofInternationalEducation,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00,Henan,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media age,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he essential group of users of new media. How can counselors gain the initiativ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proper mentorship? The answer is relying on their role of opinion leader. This paper reviews the origin and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opinion leader and prov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applying it to university counselors’work.

Key words:opinion leader; new media; Chinese universities

一、中国高校意见领袖的发展背景

(一)意见领袖的概念梳理

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大众媒介的作用,甚至比信息本身还要重要。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子弹论”还一边倒地在传播学界流行时,美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从美国大选的伊里调查中发现:通常情况下,在大选过程中,候选人往往通过各种大众媒介宣传自己,希望以此来影响选民,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从而赢得大选。但是,调查结果大相径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并不直接受到大众媒介的影响,这些只是选民投票的一个次要因素。而真正受到影响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是意见领袖。信息是通过大众媒介传达给意见领袖,再通过意见领袖传播给一般选民(受众)。大众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前者是信息传递第一阶段,后者是影响人际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其中,要成为意见领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意见领袖在某个领域里,应该是有更多了解这些讯息的能力、自身专业素养高的人。其次,他愿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独立表达的欲望。第三,他在某一群体中能够受到尊敬和认同,能够影响较多的人。因此,这里的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1]。

在21世纪,网络虚拟空间突破了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界限,意见领袖的概念也延伸到新媒体领域。网络意见领袖不仅具备上面提到的三个条件,还要必须擅于使用新媒体手段来传播信息。

从全球传媒发展来看,当下意见领袖理论常被西方学者应用于商业营销领域,用于解释人对关于想法、决策或是广告产品效果时会有的反应,从而更好地帮助厂商投放广告,推销产品。美国博雅公关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公共关系和传播咨询公司,该公司曾在2002年进行了一项调查,该调查发现美国有1 100万互联网重度使用用户,而这些用户影响着全美国15 500万消费者的网上和网下购物的决策。博雅公司将这些积极的互联网重度使用者称为意见领袖,有些文章也将其翻译为“虚拟意见领袖”,他们“通过聊天室、论坛、公司网站和博客传播信息进而生产或改变舆论、影像潮流、引领时尚、左右股市”[2]。

(二)中国意见领袖发展的历史

与国外意见领袖研究侧重不同,国内意见领袖的研究较多集中在传播学,从传媒角度来分析舆论生态环境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真正成为中国大众研究热点源于国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微博的出现。以新浪微博为例,从2009年8月新浪微博正式对外推出服务到2012年低,短短三年半的时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突破5亿。在微博中出现了一个个“大V”,单微博女王姚晨一人的粉丝量高达七千多万,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大。研究者发现,“大V”们的微博被大量转发和评论的过程中,他们的意见往往左右了粉丝们的观点。因此,他们也就成为了中国新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国家也看到了虚拟网络的重要性,纷纷积极利用新媒体来传播信息。意见领袖理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政务微博应运而生。“大V”不再仅仅局限于影视明星,政府以及官员也开通微博。在突发事件中,他们正确地引导民意,疏通民怨,有效扼制了谣言的猖獗。

(三)意见领袖在中国高校的出现

中国高校聚集着大量的青年学生和中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活跃,行为新派。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移动app、BBS、QQ群等在他们当中受到很大的欢迎,并且得到广泛的使用。在这些人群中有一部分是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他们积极地活跃在高校群体中。在非自觉的情况下,他们逐渐获得认可和追随者(普通大学生),他们的意见往往左右了广大普通学生对许多问题的看法,甚至影响了他们对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于是,高校群体里就在非自觉的情况下产生了所谓的意见领袖。

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见领袖是指擅于运用新媒体手段,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话语优势,其网上言论往往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并且影响塑造大学生学习、生活、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新媒体用户。这里的新媒体用户可以分为三种类别:第一,学生代表,如学生干部、典型学生;第二,青年教师代表,如青年学者、思政教师、辅导员;第三,高校群体组织,如学生会、团委、社团、院系微博或微信订阅号等。

二、意见领袖在中国高校的渊源

(一)外部环境

目前,电脑、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使用在高校师生中十分普及。由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4 年 12 月,我国网民达到6.49 亿,从职业结构划分,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 23.8%;从年龄结构来划分,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 31.5%[3]。从中可以看到,不管是从学生职业或是年龄段这两种维度划分,中国高校都属于是网民占比最高人群的密集集中地。

新媒体在高校师生中不仅使用数量大,而且活跃度高。在高校,由于大学生没有升学和就业的压力,除了日常上课之外,课余时间很多人都离不开互联网。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功能的强大,它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与朋友家人聊天交流、了解信息、搜索资料、观看视频、网购甚至订餐。大学生在互联网的空间中有着年轻人的优势,他们积极地利用分享着网络所带来的一切资源,并且乐于挑战新技术,敢于尝试新媒体。可以说,现在中国在校大学生一天都离不开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想要真正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所思所想所做,辅导员必须要去关注新媒体,更要去试着运用新媒体与大学生沟通、引导。

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把关存在漏洞,需要意见领袖来补充。近年来,微博中大量谣言的泛滥,使网民开始对网络的可信度问题产生怀疑。新媒体时代,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便捷地发布信息。可以说,他们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话语权,也行使着所谓的把关人的权利。更夸张的可以说,我国有多少网民,就有多少网络把关人。与传统概念中的把关人(新闻从业人员)相比,中国网络把关人已经泛滥成灾。人数的增加也使曾经处于垄断地位的把关人地位变得边缘化,曾经不掌握把关权利的普通受众成为了信息的把关人。一时间,很多学者担忧,传统媒体的后院仿佛被打开了无数缺口。把关在新媒体时代无从谈起,把关人要下岗了。把关权被分化,带来的可怕后果就是大量的未经核实的信息被传播,某些偏激不客观的言论在网上散布,整个互联网成为了混杂着虚假不良信息的垃圾场。新媒体时代,急待意见领袖的出现来补充信息传播的把关存在的不足。

目前,中国对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管理规范缺乏健全的机制,需要意见领袖来辅助引导。以微博、微信、移动app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已经具有了大众媒体的属性,不能简单地用堵、自律、引导来管理。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对互联网的立法,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等在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维护新媒体安全。我国虽有条例出台,但是往往依托传统媒体管理办法,没有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举措,这在目前还是业界的难题。既然立法难以解决所有问题,那么从人为角度看,意见领袖群体的培养也可以辅助起到维护互联网安全的作用。

(二)内部需要

新媒体时代“人人掌握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信息。高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对于新技术的使用上手快,在新媒体上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达欲。但是,受到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的局限,他们对于信息的接收和分析能力存在很大不足。正是由于这些自身的局限性,大学生需要意见领袖的引导。

大学生进入校园,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刚入校的大学生,虽然他们的体格外貌看起来很成熟,但是心智上还很单纯。对于如何独立生活,如何适应大学环境,如何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和睦相处,他们往往很迷茫。在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就像是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新知识。而通过新媒体来获得知识信息,也成为了很多90后大学生们的主要途径。但是,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提供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而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其中,有积极的信息,也充满了各种的暴力、犯罪、色情的信息。对于刚刚摆脱了高考压力束缚的大学生,互联网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缺乏自制能力的大学生,他们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有可能影响到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家爵事件,马家爵之所以犯下如此残忍的罪行,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长期受到暴力游戏和视频影响。因此,积极对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良性的引导,是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工作的重点。

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缺少甄辨意识,容易受到鼓动,被别有用心的群体利用。在校大学生有着人数众多、居住集中、组织方便等优势,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他们能够很快集中并迅速传递信息[4]。传播学说服理论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与说服有关联性,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被他人影响、被说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书中写到:“只要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地让自己处在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5]这表明群体对于领袖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是一种本能的愿望。虽然大学生不是乌合之众,但是大学生群体身上还是存在容易被感染、被煽动的特征,这些缺点往往被某些不良社会势力所利用。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高校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使命感。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很多次社会重大变革的发生,都有学生群体的身影。无论是“伏阙上书”、“五四”运动、“一二·一”运动、还是“八九学潮”,都表明学生运动是我国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活动。如果有正确的引导,它会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如果不加以重视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最近的一次比较有影响力的学生群体事件是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辱华事件。该事件本来仅仅只是中国学生对于日本留学生表演中侮辱国人尊严表示不满,但是由于某些人的煽动,学生们热血被点燃,以“赶走日本鬼子,占领西北大学”为口号,迅速地爆发成一场全西安城的学生群体事件。很多别有用心者混入大学生群体,鼓动大学生上街打砸日本车辆,围堵西北大学,一时间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如果在该事件发生之初,有客观公正的声音发出,引导大学生们理性看待这件事情,也许后续事情就不会发生。

意见领袖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学生的需要。未来新媒体将会越来越深入地嵌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成为人们新的生存方式,因此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也将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会超越现实世界的意见领袖的影响。辅导员要想将工作深入到学生身边,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培养并利用意见领袖将成为管理工作的必要选择,也是21世纪辅导员工作思路的创新之举。辅导员首先要认识到意见领袖的重要性,其次要了解意见领袖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利用新媒体等手段,梳理、发现、培养自己所管理学生群体的意见领袖,为工作管理所用。

三、高校意见领袖的发展现状

(一)突发事件中高校大学生的参与,催生意见领袖群体被关注

新媒体时代,网络超过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在新媒体时代不仅局限于混沌学,更关系着全世界的方方面面。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迅速了解到地球另一端此时此刻正发生了什么。信息咨询在21世纪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丰富并不表示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全面的、真实的。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大多数人会力图避免因自己持少数态度和信念而被产生的孤立。当某一观点受到广泛欢迎时,人们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但是,这些观点往往是单一的,甚至是有失公正客观的。关于在校大学生,他们活动圈子有限,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新媒体平台就成为了他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2012年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平均网龄约为7年(6.92年),每天电脑上网平均时间约3个小时(178.65分钟),手机上网平均时间为71.46分钟[6]。

2008年4月的家乐福事件在中国国内迅速蔓延,激进的民族主义被点燃,甚至网上有群体集结预谋在“五一”假期发动大型抗议活动。当时正值奥运会举办前期,该事件如果继续蔓延,中国社会动荡很可能导致奥运会无法正常举办。事件的起因是巴黎火炬抢夺事件的发生。一名留法的中国学生用DV记录后,第一时间发布在网上,并迅速在国内转发传播。全国大学生的爱国激情一下被点燃,大家纷纷通过论坛、qq、短息等渠道发表“抗击外国列强,支持北京奥运”、“抵制法国,从家乐福开始”等号召。随后该事件发展为全国民众围堵家乐福、打砸家乐福的疯狂举动。在其中,学生们的反应最为激进,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由于担心民族主义情绪一发不可收拾,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下令,禁止学生参与示威游行。中国政府要求在五一期间严格管理学生,不少高校甚至取消五一假期。在抵制浪潮爆发过程中,中国政府透过传统媒体呼吁民众冷静,发表名为《爱国主义如何才更有力量》《爱国热情必须纳入理性的轨道》等评论,并在各大高校BBS论坛转发。当事人火炬手金晶也积极站出来阐述事件的真相,呼吁大家理性对待火炬抢夺事件,不赞成抵制家乐福。白岩松、贺延光等人纷纷通过各种媒体,引导大家全面分析该事件。大学生年龄处于18到24岁,这个年龄的人群有激情有斗志,对祖国有满腔的热血,且人数集中,能够迅速集中传递信息,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鼓动利用,无意识中成为敌人的冲锋队。在家乐福事件中,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社会意见领袖的的正确引导,五一期间,群体暴动没有得到响应,很多大学生听从辅导员老师的安排,没有集结外出游行。辅导员工作者也在该事件中认识到,一味的制止围堵并不是有效扼制该类事件的最佳手段,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意见领袖来引导大学生,在学生工作系统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高校中意见领袖自发形成、自由发言,传播信息靠自律

最早在高校中出现的意见领袖,他们并没有刻意去塑造自己的领袖形象。他们大多数人是擅于运用新媒体手段、乐于记录生活、敢于评价时事的人群。这些人群有思想、有创新意识,并且愿意表达和分享,初衷源于悦己。比如笔者有位学生爱好摄影,他喜欢在自己的微博里、朋友圈里上传自己的摄影作品和旅行随记。逐渐地他的名气通过新媒体传出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社团,甚至全校爱好摄影的人群都是他的粉丝,还有一些青年老师通过网络寻求他在摄影方面的帮助。那么这个学生在全校人群中、在摄影领域里,他就具有了权威性和影响力。但是,笔者在跟踪观察中发现,该生由于学生身份和客观原因的局限,他在网上虽有广泛的关注度,但个人缺乏自律。就该生新浪微博为例,注册时间是2011年1月,到目前是4年的时间,粉丝数达到3 199人,全部微博5 134条,其中原创微博2 719条。从时间段层面,统计原创微博的发条频率:2011年7月到2011年12月,发帖数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底,微博活跃度最高,发帖数占微博总数的49.33%,且被转发数过百的微博多集中在这个时间段;2013年9月到2014年8月底,与之前时间段相比,微博数量有所减少,发帖数占微博总数的35.67%;2013年9月到2014年8月,微博数量更加少,发帖数占微博总数的10.67%;2014年9月到笔者发稿前,该生微博发帖数只有20条,且多是转发他人的微博,很少有原创微博。分析其原因,该生大一大二课业压力小,网上互动发帖就频繁些。大三个人面临考试就业准备,互动就明显降低,甚至一两个月没有新消息发布,其中还多是些个人的情感吐槽。可以看到,大学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个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该领域意见领袖的自觉性,且很难维持长久的稳定。

(三)高校对意见领袖角色虽有重视,但专业长效管理程度不够

目前,国家对于新媒体在高校中的作用有一定认识,并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指出:“要注重运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手段,开展网络宣传,增强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7]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在新媒体上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短短几年时间数量激增。高校教师也主动开通微信、微博、讨论群等,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单就一所大学里,大到校级学生会、团委,小到院系订阅号、班级微群,再加上学生、老师、个人的注册户,可以想象新媒体高校用户数量的庞大。但是,笔者也发现,政策鼓励下数量上的增加,并不表示新媒体真正被高校所用,在设置议题和主动发声能力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尤其是较多的群体意见领袖,例如共青团组织、院系官微、社团博客等,他们意见领袖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发挥,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于新媒体的特性认识不足,沿用传统媒体的手段简单嫁接在新媒体上。甚至有些学校的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只是将新闻简单粘贴,单项信息发布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另一方面,运营方式不科学。高校新媒体平台的具体运营,往往是一位主管宣传的老师带领一群学生。学生群体作为具体的操作者,既有有利的一面,他们知道如何用学生接受的语言来传播信息;又有不利的一面,由于学生身份的局限性,学生更替频繁,缺乏长期稳定性;而且高校寒暑假间隔的客观原因,使信息发布运行具有间断性。这些方面都是影响目前高校新媒体工作的问题。总之,这些种种原因也使得在高校科学地培养意见领袖,存在许多困难。

四、高校意见领袖的培育

(一)主动识别和发现高校意见领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在中国高校存在着意见领袖人群。他们在高校群体中已经发挥着意见领袖的角色作用,但是很多自己却不自知。而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需要利用意见领袖的角色去配合有效的管理。那么,就需要管理者去主动地在茫茫的互联网中识别和发现高校意见领袖。

根据高校意见领袖的特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利用传统识别模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准确地发现真正的高校意见领袖,这是管理者运用高校意见领袖进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被访者的影响力和寻找信息源因素来确定意见领袖。现代技术方式有:熟练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运用统计学建立数据库。对发声内容和ID出现频率等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发帖数量、被转载数量、被关注数量等数据进行对比、衡量和辨别。

当然,只从问卷调查和数据研究层次来识别和发现高校意见领袖,有模式化、框架化之嫌,也难以完全覆盖意见领袖与舆论引导作用的关系。所以,除了数据分析外,发现意见领袖还需要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通过谈心、平时观察、自我任命等方法,去贴近学生,贴近工作,从而真正识别和发现高校意见领袖。

(二)建立机制引导、监管和规范高校意见领袖

发现了真正的高校意见领袖后,要让这类人群为高校管理所用。网络时代的意见领袖,从精英走向草根。这类人群,有质疑权威的锐气,也有针砭时弊的戾气。在新媒体时代,管理者不能盲目地将其定义为“刺头”、“问题学生”,视为洪水猛兽避而远之;应当给予意见领袖以尊重和信任,甚至多多宣传意见领袖,积极维护意见领袖的热情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定期对这些人群进行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提升高校意见领袖的媒介素质;将对意见领袖的疏导和感化,转换成为解决学校矛盾冲突、引导防止舆情偏差、规避正义性错位的突破口。

同时,班主任、辅导员、管理工作者在平时要多使用新媒体,关注意见领袖在网上的言论动向,一旦意见领袖发生极端的言行,应该及时地通过使其易于接受的方法给予引导和纠正。意见领袖往往是有自己独立思维、自尊心强、能力超群的人,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要注意方法。以平等、亲和、有理、有据、尊重的原则多与他们沟通谈心,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创造机会,培养顺应高校需求的意见领袖

通过树立品牌官方组织意见领袖,提升高校网络矩阵的影响力。培养主要的学生干部、党员、班级信息员等学生骨干,使之成为顺应高校需求的意见领袖。这是管理者主动占领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一个重要举措。

首先,采取集中培训和定期讲座等方式,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提升其媒体素养。鼓励他们正确认识新媒体,科学使用新媒体,鼓励他们开通微信微博,发表恰当言论,让更多学生骨干积极成为高校意见领袖,为服务高校工作起到桥梁作用。

其次,对于官方组织,要发挥先天优势,打造品牌。我所在的学院,目前已经开通了自己学院的网站、微博、微信(订阅号、服务号)。其中,刚开通8个月的微信(掌上国院),正在努力被打造成为意见领袖,在学院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如教学管理服务、就业指导与咨询、学生日常管理,定期开办新专栏“辅导员我想对你说”“青春引路,作伴成长——走进我们的老师”“视点”“心灵”“东西”等,突破线上和线下的时空限制,由服务提供而形成的官方组织也可以成为意见领袖。

五、结语

2014年10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发挥新媒体互动交流功能,发挥专家学者、辅导员、共青团网络宣传员队伍作用,增强设置议题和主动发声能力,引领师生思潮,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传播。”[8]高校管理者需要更加深入研究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科学培育意见领袖,有效运用意见领袖影响互联网议程设置。

参考文献:

[1]王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意见领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2]薛可,陈晞. BBS中的“舆论领袖”影响力传播模型研究[J].新闻大学,2010(4):87-93.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4(7):71-89.

[4]张灿. 重大新闻事件中在校大学生舆论领袖角色解析[J].华商,2010(1):156-156.

[5]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戴光年,译.广州:新世界出版社,2012.

[6]曹荣瑞,江林新,廖圣清,等.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12(1): 58-63.

[7]中共教育部党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EB/OL]. (2013-11-25)[2013-11-27]. http://www.jyb.cn/info/jyzck/201311/t20131127_561308.html.

[8]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 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EB/OL]. (2014-10-17)[2014-10-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411/xxgk_177847.html.

[责任编辑位雪燕]

猜你喜欢
意见领袖新媒体
跨境电商平台的社群形成机理及作用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