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兴,徐 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论犹太人问题》的文本特点
张国兴,徐 澈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文献。就文本而言,其具有逻辑链条严谨、利用厘清概念作为批判的切入点等特点。同时,将马克思这篇文章的文本特点运用在经管类人才培养中,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马列经典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犹太人问题》;政治经济学;人才培养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针对青年黑格尔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的文章《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所作的批判,于1844年发表于《德法年鉴》。一般认为,这篇文章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文献。作为一篇具有承前启后性质的代表性文献,其文本特点对于经管类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重要节点,《论犹太人问题》一如既往地体现了马克思其他文献的行文特点,如逻辑严谨、概念清晰。此外,该文也显现了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痕迹。
(一)《论犹太人问题》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转轨
任何人的思想都不是生而成熟的,伟大如马克思也不例外。青年时代,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其思想观念、行文著述中黑格尔学派的印记明显。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研究视野的扩展,马克思的思想逐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论犹太人问题》清晰地体现了这种过渡。
首先,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仍然使用黑格尔学派的名词,但其基本内涵已有不同。如马克思在行文中将政治国家的对立面称为市民社会,这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因而也就是在形式普遍性中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成员的需要,通过保障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通过维护他们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1]174。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黑格尔是从人的本性、政治、立法和道德等角度来界定“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这与其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作为曾经的青年黑格尔学派成员,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仍然使用这一名词,这体现了马克思本人思想发展的客观经历。但是,马克思此时已经逐渐意识到,“世俗生活”、物质利益相对于“人的理性”和“自由意识”能够更好地解释市民社会的现实,更好地诠释市民社会的含义。因此,在文中,马克思已经倾向于从社会生产、物质利益和关系角度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如在将“犹太精神”解释为犹太人在经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唯利是图、追逐金钱的思想和习气后,马克思写到:“犹太人作为市民社会的特殊成员,只是市民社会的犹太精神的特殊表现”,“市民社会从自己的内部不断产生犹太人”,“犹太精神随着市民社会的完成而达到自己的顶点。”[2]50由此可以看出,《论犹太人问题》一文
中,马克思仍然借用了黑格尔的外壳,但其基本内涵已经明显偏向于唯物主义。当然,更为明确的转变体现在同时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其次,《论犹太人问题》考察问题的视角已经从“自由意识”转向私有制财产关系。研究者指出,1842年之前,马克思尚且从黑格尔的“理性国家”“意识自由”等角度思考问题和批判社会现象。在1843年离开《莱茵报》后,马克思逐渐抛弃了“理性国家”等唯心主义立场,开始向唯物主义迈进[3]。这一转变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得到了体现。
在对“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的回答中,马克思指出:“犹太人获得解放的能力问题,变成了必须克服什么样的特殊社会要素才能废除犹太教的问题。”随后,马克思写道:“犹太教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犹太教的世俗礼拜是经商牟利,世俗的神是金钱。”进而得出结论:“从经商牟利和金钱中解放出来......就会是现代的自我解放了。”马克思甚至进一步指出:“如果有一种社会组织消除了经商牟利的前提,从而消除经商牟利的可能性,那么这种社会组织也就会使犹太人不可能存在。”尽管马克思没有在此明确指出消除经商牟利的途径,但从物质利益和财产关系思考问题的视角已经明白无误。马克思在文中继续把这种思考视角扩展到整个政治生活:“虽然在观念上,政治凌驾于金钱势力之上,其实前者是后者的奴隶。”[1]49-51总体来说,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不仅从概念的使用,而且从思考的出发点上都明显地体现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背离,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论犹太人问题》以厘清概念作为分析的切入点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的行文特色在于通过概念的界定切入到对批判对象的分析。在《论犹太人问题》开篇概括了鲍威尔关于犹太人解放的基本观点后,马克思开门见山地指出,鲍威尔仅仅“探讨谁应当是解放者、谁应当得到解放,这无论如何是不够的”,他之所以在宗教解放中兜圈子是因为没有指出“是哪一类解放”,在厘清解放的基本内涵后,还需进一步研究“人们所要求的解放的本质有哪些条件”[1]25。正是分清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基本概念,马克思在后续行文中才继续研究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并从宗教批判延伸到了社会历史批判。由此可以看出,以基本概念的界定作为切入点在《论犹太人问题》文本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当然,从理论上说,仅仅将概念界定清楚并不必然保证后续结论的正确。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得出的真知灼见从根本上说得益和取决于其唯物的世界观和辩证的方法论。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鲍威尔的症结也是因为其考虑问题的视角正确。但是,从概念的界定出发确实有助于理清分析的思路,更有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论犹太人问题》行文逻辑链条环环相扣
在厘清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概念,在分析鲍威尔的困境在于将犹太人的解放局限于宗教问题,错误地将宗教解放作为政治解放的前提后,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并不依赖于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与宗教解放也并不冲突。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政治解放本身也有局限性,人类解放才是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最终的、最根本的途径。
鲍威尔在他的《犹太人问题》中,将当时德国犹太人与基督徒的矛盾归结为宗教冲突,并沿着这一思路,将解决犹太人与基督徒对立的钥匙交给了神学。马克思则分别研究和比较了犹太教问题在德国、法国、北美的不同表现,以事实指出,“犹太人问题”的根源在于犹太人所处的社会现实而不是宗教问题。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文中指出:“在我们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世俗局限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现象。因此,我们用自由公民的世俗约束来说明他们的宗教约束。”以此将在鲍威尔那里颠倒的宗教和政治关系颠倒过来。进而马克思指出:“我们并不宣称他们必须消除他们的宗教局限性,才能消除他们的世俗限制。我们宣称他们一旦消除了世俗限制,就能消除他们的宗教局限性。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马克思接着指出,政治解放是有其局限性的,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犹太人进而整个人类的解放问题的。“政治解放的限度首先就表现在:即使人还没有真正摆脱某种限制,国家也可以摆脱这种限制;即使人还不是自由人,国家也可以成为共和国。”[1]27-28从这个论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共和国的建立即政治的解放可以独立于人的彻底解放。那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途径如何呢?“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也就是说,政治国家不再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对象时,人的解放才能完成[1]46。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设置有经管类专业,社会上
也需要大量的经济管理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别,有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的,有侧重实践能力的,也有二者兼顾的。本文根据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文本特点,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探讨了经管类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措施。
(一)采用多种思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当前各高校的培养计划大多将政治经济学放在了各专业课之前讲授,这样便造成了学生在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情况下就开始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学生往往既缺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储备,也没有其他专业课的支撑,更勿论经济实践。所以,对于刚刚进入高校的青年学生而言,其思想大多不成熟,直接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概念,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教材上的理论,缺乏感性认识,继而对理论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理论无用”的错误认识。因此,借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其思想轨迹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这一特点,不妨考虑从唯心的角度引入政治经济学的议题,最终引导学生得出唯物主义的结论。如政治经济学对于剥削的讲解一般强调其中性含义,不作道德层面的评价,而是经过推演,得出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最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从而会被淘汰的结论。这种讲解方式固然严谨,但得出最终的结论却需要讲授完教材的大部分章节,难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论犹太人问题》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同样经历了从“理性”“自由意识”等唯心角度出发理解和解释社会现实的过程,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唯心的出发点并不妨碍得出唯物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客观反映马克思思想历程的讲授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拉近了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心理距离。
(二)着重界定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应该说,概念是每一个学科的基石,概念不清则后续理论学习不可能扎实。学生往往在后续学习中遇到了各种障碍后不得不反过头来重新审视基础概念,由此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教师在本科阶段的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讲授中会遇到两类困难。一是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摆脱高中学习习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主要靠老师讲授,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往往重视不够或理解不深。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很多概念和理论往往牵涉哲学问题,学生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才能够更好的掌握。但由于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往往与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时期开设,学生很难对各种哲学概念娴熟运用,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所以,我们要非常注意区分这些概念的内涵。况且政治经济学的很多概念与其他学科,比如西方经济学甚至日常生活的概念近似或者相同,但其内涵却有着较大区别。如果在讲授时不着重强调其差别,学生往往混淆。又由于马克思经济学严格的逻辑性,出现一个错误的或者不准确的概念就无法与其后的理论衔接。比如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价值”概念,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这一名词,西方经济学也有这一术语,但含义却有天壤之别,如果不在讲授之初就着重强调、严格界定,后续的理论就成了空中楼阁。
(三)利用严谨的逻辑链条增加理论的说服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逻辑上讲是严密的,而严密的逻辑推演其魅力在于不言自明的说服力。尤其是政治经济学,作为《资本论》的“缩略版”,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无法像《资本论》那样论述详尽,这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把握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只重视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忽略了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在政治经济学学习结束后,整个理论体系依然模糊。特别是在本科阶段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很难大量引入数学工具。相对而言,西方经济学却先天地使用了大量的图形和公式,数学工具的介入容易给学生留下西方经济学更为严谨的印象。将政治经济学各个章节间的逻辑关系揭示给学生,通过严密的逻辑推演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缺憾。同时,较为严格的理论逻辑也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
人才培养的过程,是教育者运用培养手段,使受教育者依从于培养目标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互动,从教育者那里接收信息,使培养目标内化于自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受教育者接受新事物的心理规律,提高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培养内容的接受效率是人才培养实践中应该着重探讨的问题。著书立说是作者向读者传递思想的过程,是信息传播者向受众群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同样面临着说服人、改变人、赢得认同的问题。两者之间有着同质的任务、类似的目的,有着共同的内在规律需要把握;两者之间的方法同样值得相互借鉴。
《论犹太人问题》反映了作者由唯心向唯物转变的思想成长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转变是学习者普遍的、客观的心理规律,这种规律值得教育者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的探讨。《论犹太人问题》以概念界定入题有利于读者弄清易混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一行文特点应该被教育者在培养人才、向受教育者传递教育信息时研究。《论犹太人问题》文本中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这种阐述问题、讨论问题的方式可以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加以借鉴,从而养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思考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启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梅艳玲.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逻辑演变及启示[D].苏州:苏州大学,2014.
(责任编辑:王菊芹)
On the Textual Features of the Jewish Ques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ZHANG Guoxing XU Che
(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46,China)
The Jewish Question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thought.On the text,it has rigorous logic chain by clarifying the concept as a starting point.At the same time,used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the writing characteristic of this article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of studying the knowledge of classical theory of Marxism and Leninism.
Jewish question;political economics;personnel training
G642.0
A
1008—4444(2015)05—0093—04
2015-06-0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改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张国兴(1966—),男,河南许昌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