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云龙 范晓影
小说界的Coding达人 Coding界的艺术行者
——访智齿科技联合创始人&CTO 吴立楠
文/本刊记者 张云龙 范晓影
智齿科技联合创始人&CTO 吴立楠。
走进微软大厦,一家又一家的创业公司映入眼帘,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很多人放弃了自身优越的工作条件与薪资,投入到一个可能看不到方向的未来。吴立楠也是其中的一个,他坦言,走上这条路,自己从没有后悔过,反而因为每天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无比开心与斗志昂扬。
这位彻彻底底的理工科男孩,不但具有理工科人的沉稳与内敛,而且多了一丝文学的气息,大学期间他就开始在天涯上面写诗、写小说,他用自己的行动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理工男也可以很文艺。
采访中,他说话的语速很快,好像有很多事情在等待着他去处理。当他告诉记者,他们用2个月的时间生产出对手需要2年时间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时,不禁让人惊叹这速度与激情的完美碰撞。在他的身上聚焦着千千万万个创客的影子,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北京智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立楠,一起聆听智慧齿轮的故事。
《现代企业文化》:网络上把创客定义为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想法变为现实的人。您是怎样理解创客这一含义的?
吴立楠:在我看来,创客就是玩创新的一群人,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基于自身对某一个行业或领域的热爱,从而采取实际行动,想要在现实生活中把脑袋里面层出不穷的星星点点连成线的人。
“上班吧,没劲。不上班儿吧,也没劲。吃饭没劲,不吃饭也没劲;搞对象吧,没劲。不搞对象吧,也没劲。你说怎么就这么没劲!”这是《本命年》中梁天的经典台词,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城市文明的社会病:什么都没劲。虽然我们身处物质丰富、资源爆炸的时代,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反而盲目不堪,不知道要做什么,所有东西都摆在那儿,但就是提不起兴趣,但创客却恰恰与之相反。
他们总是执着于某一个产品、某一个领域,他们总是有最饱满的热情与源源不断的动力想要完成一件事情,他们渴望商业成功,但更多时候,他们致力于“让
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他们始终坚信:世界是属于未来的,而未来是属于不甘于现状,敢于创新的创客们的。
《现代企业文化》:您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开始创业的呢?贵公司是怎样将业务触角延伸到客服领域的呢?
吴立楠:作为我个人而言,虽然理工科毕业,但一直很喜欢文学作品,大学期间总在天涯上面写些诗和小说,工作后由写诗转为写代码,然后发现很多东西都可以用代码来解释与呈现。如果从代码的数据模式中随便抽出一个用来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可能就会出现一部成功的或者优秀的小说、剧本以及影片。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创作冲动当做创作才能,但实际上而言,你说的那些故事只对你自己有意义,而如何能够做一个对社会对更多人有意义的事情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人生命题。
在创业之前,我们几位创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是做销售、产品,而我是做技术的,我们都已经在一些大的公司做到了中层的位置,对于自身的发展愿景以及未来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但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安逸、波澜不惊、计划之内的工作又不是我们想要的,于是放弃了一份好的薪水、好的发展机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最初软件开发的灵感来源于苹果开发的Siri语音识别系统,当时认为自己也有这个能力做出一款语音识别的软件,于是在2012年12月,问答机器人雏形开始诞生,这也是我们在走向商业化之前的产品原型。
如今我们每天都在逛淘宝、上京东,无时无刻都在跟客服打交道,当你接触越多你越会发现,我们都在打交道的传统客服领域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客服回答的80%的问题都是重复的,只有20%才是最棘手的问题,如何能很好地规避这些重复问题,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解决那20%最重要的问题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
并且,传统的在线客服无法提供7×24小时服务,现在用户的购买行为与购买时间是不固定的,不能提供全天候的客服服务,便很容易流失客户,直接影响销售额。而每一个客服的服务质量也不相同的,因服务态度差与顾客产生摩擦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
满足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运用技术解决客服领域的痛点问题,一方面把人从比较低效率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把重复性的工作全部自动化;另一方面又能帮助我们客服中心的人提升他的业务价值,从服务导向变成一个销售导向,甚至变成企业潜在的利润中心,推动客户在客服场景下的业务成长,让事情变得更简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现代企业文化》:有人说,这是一个青睐和成就创业家的年代。在您看来,怎样才能称之为“一个成功的创业家”?对于现在正在创业或者想要创业的人您有哪些建议?
吴立楠:庄子有这么一段话:你如果是个大使,为国捐躯,成就两疆和平,那你就是成功的;如果你是个将军,打胜仗就是成功;如果你是个商人,能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获得利润并且回报社会,那就是成功;如果你是个学生,认真学习,完成学业,那就是你的成功。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在我看来成功的企业家也有两种,一种是像马云、雷军一样的已经有一些成就的公认的企业家,他们不但自身获得成功,也在改变着更多人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马云,都是雷军,也并不是所有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的。
另一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创业者与员工 ,他们愿意舍弃高薪的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加入到一个初创的创业公司中来,我认为,敢迈出这一步的人都是成功的。有些人总是有想法,如果你不开始去做,那么想法就永远都是一个想法,而没有任何实际的价值,但你敢迈出第一步,你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马云,下一个雷军。
对于我自身而言,也是处于正在创业的路程中,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人,对于想要创业的人而言,我的建议
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一定要从你最熟悉的地方入手。你的一生究竟能走的多远,飞的多高,在一定意义上,不单取决于你的天赋、才智,而且取决于你怎样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付出怎样的努力,这些基本要素决定着你的运气。当你在从事一件擅长而且熟悉的事情,那么你会更容易获得成功,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二,不要抱有太大的功利心。每一个成名的书法家、画家在最初练习书法与绘画的过程中,都不是抱着必须要收获名与利才去学习的。当你有一个好的想法,并且竭尽所能地把想法变为现实的过程才是最有乐趣与成就感的,当你真的做到了一切,命运该给你的都会给你。
第三,要坚持。知易行难,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当你有了创业的想法或者做出创业的选择后,必须认识到坚韧不拔与行动的力量。不论你选择哪一个创业的领域,想做成一件什么事,这些都只是你最初的一个梦想,而要把梦想照进现实,需要果断的行动,需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长期关注和不懈努力,这样才能确保明天比今天走的更远。
《现代企业文化》:在您看来,与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催生的第一批创业者相比较而言,当今的创客们具有哪些优势与劣势?
吴立楠:2014年在中关村一条不足200米的创业大街上,先后有200多个团队获得累计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投资;2014年在中国新注册成立的企业将近360万,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1万多家企业成立,在我们说话这一瞬间可能又有几百家企业成立了。
除了这些数据之外,在我们身边也发生着一些让我们看来、想来都觉得神奇和不可思议的事情。过去四五年里,我们眼睁睁看着小米从无到有,花了四五年时间成为了一个国际型大企业;过去两三年时间我们眼睁睁看着陌陌科技从成立到上市;过去一两年里面,我们看着滴滴打车从没有突然变得大街上到处都是。
与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那些创业者相比,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每一位创客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与发展的机会,也是每个人在整个社会阶层里面上升的一个渠道。只要你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一个很好的执行力,这个时代就可以赋予你完成这个想法的条件和你想要的资源,为我们带来更多机会。
与此同时,对着每天信息的爆炸,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都是相同的,以前可能你复制一些美国的或大型企业的商业模式,你就可能成功。但在创业大军风起云涌的时代,想用最简单的复制方法是不可能成功的,需要你不停地创新、创新再创新,只有突破大家都知道的商业模式,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这样你才有可能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比以前更难了。
《现代企业文化》:您觉得当下的创客精神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各行各业是否都需要这种创客精神呢?
吴立楠: 首先是只相信行动,不相信愿景。很多时候,创客不是用语言说出来的,而是用实际行动做出来的。
当你有一个好的想法,就要去想要如何搭建你的团队,就要去思考商业模式,从创意到实现创意是一个质的飞跃,从创意产品到形成商业模式,又是一个飞跃,每一个飞跃都不容易,都意味着有失败的危险。但你永远不去做,不去行动,所有的一切只是个美好的愿景而没有实现的可能。
其次,不以盈利为最终目标。
说到创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李克强总理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给大家鼓劲加油,我们整个国家的政策也在给大家支持,我相信这些举措都会推动创业大军开启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市场。在这个创业、创新大潮的鼓舞下,创客们借助互联网和新工具,实现了产品自设计、自制造,成为创新2.0时代的造物者。创业的精神在于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改变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而创客与产品连接的是热爱,而不是商业。
最后,把创新当做一种信仰。
很多很多的思想才会转化为一句语言,很多很多的语言才会变成一次行动,持续不断的行动才会变为习惯,许多人长久的习惯成就了文化,而对一种文化思想长久的坚守与实践最终成为信仰。一旦创新成为信仰,一切险阻都将化为坦途。
创业是敢想、敢做的极致表现,不论对哪一行业而言,只有将想法落实到实际行动,这个想法才有意义、有价值。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亦是勇立潮头的关键,这个道理在互联网时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各行各业都需要这种敢想敢做、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