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善恶边缘的人
——评《人心:善恶天性》

2015-03-17 06:43曹文
现代企业文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两条路弗洛姆根源

文/曹文

走在善恶边缘的人
——评《人心:善恶天性》

文/曹文

书 名:《人心:善恶天性》

作 者:【美】埃希里·弗洛姆

译 者:向恩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定 价:58.00元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晚期的著作。作品由对人的善恶问题的讨论引出对人性的深度思考,并超越了道德教义和空泛的理论范畴。书中首先提出了两种假设:如果说人性是纯粹恶的,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总可以发现一些善良的人、善良的事?如果说人性是纯粹善的,为什么人类历史上会出现两次世界大战、奥斯维辛惨案、南京大屠杀?

弗洛姆笔下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于自然和社会中、处于自然和社会矛盾中的人。他是从人的自然史来探讨人性之根源的,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在于人与自然的疏离,人走出了自然,也就脱离了自然原本所具有的和谐,而属于人的新的和谐还远没有被建立起来。此时,人就有了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疏离感和孤独感,这就是潜藏在人性深处的破坏性的根源,同时也是创造性的根源。”正如他所言:“人,是唯一一种尚未完成的物种。”

弗洛姆认为,对这种疏离和孤独的抗争有两条路,一是创造的、向前的、爱生的路;另一条则是破坏的、回归的、恋死的路。这两条路都把人从尴尬的境地中解救了出来,但无疑,回归的路只是把人引向动物的和谐,引向人尚未脱离自然时的那种原始的和谐,对于个体来说,是引向回归子宫的原始欲望,即放弃生活。而人已不是原始的人,这种回归也不可能是沿着自然的途径,而只能以破坏的方式实现。

最后,弗洛姆说道:“为了选择善,我们的确必须有相应的意识。但是,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一能力,即我们对他人的苦难、对他人友好的关怀、对鸟儿的歌唱以及对绿色的草原无动于衷,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意识可以帮助我们了。如果人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生命,那么他也就不存在任何选择善的希望了。”

《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对其人性理论的集中阐述。他强调人的本性不是某种特殊的实体,而是一种寻求解决矛盾并创造新矛盾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人具有自由选择善恶的能力,欣赏以发展的方式解除人固有的矛盾,这对发展人们的能力和人性具有积极意义。在论述其人性理论时,弗洛姆非常注意每种心理定向的发展层次,使其理论观点显得较完整、成熟。弗洛姆的理论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值得我们细细揣摩。

猜你喜欢
两条路弗洛姆根源
走过独木桥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The road not taken
不乐多冤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