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万里茶路第一站

2015-03-17 06:52张燕萍
福建人 2015年3期
关键词:古民居天井风雨

本刊记者 张燕萍

下梅万里茶路第一站

本刊记者 张燕萍

2015年初,以“万里茶路”为历史背景的真人秀节目《茶道真兄弟》,走进了距离武夷山市区东南12公里处的下梅,让人们再次关注这个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村落。

它曾经是万里茶路的起点,200多年前,下梅茶商与晋商合作,打造了闽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连接起一条通往俄罗斯恰克图的茶叶贸易之路。“诚信至上,以德取利”的经商之道,让下梅村涌现出了邹家、常家等众多因茶致富的大家族。村内现仍保留清代古民居30多座,门楼无一例外饰以精美的砖雕,显露出当年的豪华和富贵。

下梅村因地处梅溪下游而得名,900多米长的当溪穿村而过。当溪原是一条自然过水坑,宋代时开凿为人工运河,但因为水浅,竹筏、船只等停靠不便。清顺治年间,邹家出巨资扩建了当溪,将运河加深丈余,并修筑了8个码头,大大便利了茶叶的装卸运输。自此,当溪两岸店铺林立,茶商云集,汇集在下梅的茶叶,都从这些码头装货上船,然后经梅溪、崇溪运往各地。

村中沿溪建有古朴长廊,倚坐风雨栏上,凭栏听水,悠闲又惬意。这风雨栏,还有个香艳的名字——“美人靠”。清朝时,下梅村人邹茂章外出贩茶,他的妻子每日斜靠风雨栏,盼望丈夫归来。当溪中倒映着她姣好的身姿,妩媚动人,因此人们就把这风雨栏叫做“美人靠”。后来,风雨栏成了村民歇息谈天说地的地方,“美人靠”便成了“每人靠”。

古街、古码头、古建筑,在如今浮躁快速的现代社会,这里依旧延续着五日一墟的传统农贸活动,保持着它的祥和与安宁。

雄踞村落中心的邹氏家祠,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

精美砖雕、石雕、木雕和墙头彩绘,是下梅古民居的最大特色。

民居内设置四方天井,可采光、集雨、通风,天井下摆设长条石花架,供养花、赏花之用。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数百年来,当溪承载过多少财富?只有南北两街那30多栋规模宏阔的古民居知道。

下梅水路日出进百余张竹筏、商贩们拥着河埠码头的繁荣场面,如今已是远古的回忆。

下梅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经常成为影视外景地。1992年7月,福建电视台以朱熹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同安主簿》在下梅拍摄;同年秋,江苏电视台在下梅为电视连续剧《范仲淹》取景。

猜你喜欢
古民居天井风雨
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四十载风雨人大路
going Coastal
雨天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