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视角下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①
湖南科技学院 肖扬
近年来湖南产业结构失衡被认为是阻碍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想将现有的经济成果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转变,我们就需要更为科学的产业结构,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正是提供产业变更与调整的基本动力。而当下,湖南省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包括第一产业经济规模与从业人员不匹配、第二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等。本文以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对科技创新的发展对其具体产业转型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后续湖南省激发并引导技术创新,完成经济结构转型与优化奠定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 调整与优化
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潜力。湖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在第一产业中沉积了更多的劳动力,进而使得其他产业结构发展相对迟缓。另外,由于第一产业中的单位人力资源价值创造相对较小,因此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带来的生产力改进能够有效地释放部分劳动力,还能够形成完善的、面对市场的、便于调控的产业结构,进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1]。这个问题以及相关的优化对策研究已经引起了社会学者甚至是政府的重视。部分学者针对这个现象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与论证,其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湖南省内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并认为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区域资源特征相关。同时,不同的产业经济规模与从业人员数量比例应该呈现出同等的规律;第二,对于科技创新对湖南省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则认为:科技创新对于产业升级以及相关产业的技术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利用科技创新来提升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三,在湖南省科技创新对于产业调整的意义研究方面,其认为科技创新对于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均具有积极意义。从现有的研究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正面结论,但是,对于具体的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途径以及作用分析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基于这个背景以科技创新为视角对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探讨,旨在为下一步政府引导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所谓的第一产业主要是指以农业、畜牧业、林业等为核心及其加工产业下的农产品与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与产业经济。湖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自古便有“鱼米之乡”的美称。2014年底,湖南省农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排在全国前列。但是,其生成规模的形成背后却有着广阔的耕种土地面积的支撑,单就其产业结构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具体的问题层面来看,湖南省第一产业商品单一,更多的农产品向粮食、棉花、糖料与油料倾斜,蔬菜、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相关高附加值的第一产业生产体系存在很大不足;另一方面,在第一产业的组织生产结构上,零散的个体经营相对普遍,以机械化与集约化生产的农业园区与生产基地数量较小,生产规模也不尽如人意,这样的背景造成了农业生产收益与参与人群的不均衡[2]。根据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统计数据,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与生产的参与人群占到全省总劳动人口的42.6%,而创造的第一产业GDP仅占到全省GDP总量的10%左右,造成了大量人员沉余的基础上影响了其第一产业的合理发展。
科技创新能够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湖南省第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优化动力。在具体的作用层面上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科技创新能够使得单位耕地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药、化肥的针对性使用,进而提高亩产,使得单位耕地的经济作物产出更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平行科技手段的发展来促进第一产业产品加工,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高效的发展能够为农产品的销售与生产提供更为多元化的途径,进而提升整体第一产业的丰富程度与抗风险能力。其次,科技创新可以转变为新的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来完成第一产业的机械化生产体系,进而帮助第一产业中的劳作人群进行充分的释放,此种途径不仅可以解决第一产业中人均产值相对较低的尴尬局面,还能够对其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最后,科技创新能够规范相关的生产模式与组织构建,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不仅仅集中在基于第一产业的客观科技含量领域,还需要通过对其他体系的综合构建来缩短第一产业的产品利益环节,进而从根本上优化产业结构。
所谓的第二产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主要核心而对生产资料进行二次加工的基本产业框架与结构,其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湖南省工业生产在我国范围内处于中游水平,201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超过一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2%。在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其所取得的成绩受人瞩目。然而,湖南省第二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在存在的具体问题层面表现为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生产依旧在持续、落后产能淘汰没有完全完成、第二产业发展面临着人力资源缺口较为严重、集约化体系没有完全建立。上述的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显著的影响了湖南省第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对其发展潜力造成了客观的限制[3]。
通过科技创新能够有效地对湖南省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其主要的作用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科技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而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此种方式的构建主要有两方面优点:一方面能够减缓企业由于人工所带来的生产限制,将部分重复的大工作量的劳动交由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来完成,进而构建更为科学与合理的可持续生产体系;另一方面则是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将一种无序的、不可控的生产流程向可控的范式进行转变。第二,通过科技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完成集约化体系的构建。在工业生成过程中集约化构建并不是单纯的“1+1=2”的问题,而是在上下游产业联合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从绿色生产、循环生产、“0”排放生产过程中得到整体的产业结构布局发展。另外,此种集约化建设体系还能够形成大型的产业集群,进而使得科技创新不仅能够作用于具体的生产,还能够发挥企业管理、运营等多个维度的能动性。第三,科技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完成落后产能的淘汰。很多工业产品受到大经济背景的影响十分显著,而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将逐步的落后产能以及产能过剩的第二产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从省域的视角下来看,能够有效地对第二产业的整体产品输出与结构内优化提供更大的可能性,也能够在科技创新的前提下丰富第二产业的经济结构多样性,进而使其更好地迎接后续的发展挑战。
所谓的第三产业是指包括旅游、金融、零售、餐饮等在内的服务产业及其辐射形成的经济体系。湖南省作为工业与农业大省,近年来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投入了更多的经历。但是,由于其第三产业开发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在总体的经济规模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并不显著,但是在产业结构领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4]。其中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特征:第一,湖南省第三产业结构单一,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竞争力,较少的第三产业企业在参与国内以及国外竞争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第二,湖南省第三产业相对分散,以个体经营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在产业类型方面,旅游业、餐饮业发展相对迟缓,与传统的交通运输、金融、零售等第三产业核心内容存在一定的差距[5]。
通过科技创新能够有效地调整湖南省第三产业结构,其具体的作用思路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调整湖南省第三产业的内在环境。在内在环境的调整过程中主要是指通过管理模式、规划方法等领域的创新为湖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新颖与科学的发展规划;并通过逐步的科技创新使得服务产业的提供与运营企业能够面向高端群体提供更为丰富与科技含量的服务体系。同时,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自身便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参与未来的竞争过程中利用科技带动服务,并通过后续科技服务的延伸带来持续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调整湖南省第三产业的外部环境。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上文中讨论的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有很大的不同,其对于外部环境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科技的创新来丰富湖南省第三产业的运营模式与宣传途径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移动网络资源等新兴媒体的创新能力,整合湖南省第三产业发展集群,并形成以网络为代表的的第三产业聚集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其中的带动作用。另外,在具体的第三产业外部环境构建过程引入科技创新的元素还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除了上述产业内的结构优化之外,科技创新还有助于湖南省产业间结构的优化,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科技创新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第一产业的人力资源沉积具有良好的释放作用。通过科技创新从客观上降低了第一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人力资源的投入程度,进而释放大量的人才进入的第二、第三产业之中,不仅可以提高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还能够从客观上提高平均GDP产生量,形成均衡的产业发展模式。
其次,科技创新有助于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通过生产原料之间的流转形成紧密的系统。通过科技创新而产生的第一产业原料能够为第二产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同时第二产业产品在销售以及后续服务过程中又会催生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任何产业的科技投入均能够产生全产业结构的变动,并通过产业优化等形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此外,科技创新有助于将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进而形成了集约的协作发展模式。
最后,科技创新有助于产业间的互利共赢。金融等第三产业的主要对象是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而在科技创新投入的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而客观上为第三产业扩大了发展的空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不仅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动力,还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方向。基于这个背景,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湖南省现阶段产业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对于不同产业升级以及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与具体产业升级方式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
[2] 吴浩.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 金赛美.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湖南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J].求索,2015(01).
[4] 李元.我国第三产业及内部结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
[5] 陈凤,唐天伟.湖南省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2(01).
F203
A
2096-0298(2015)04(c)-124-03
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科技创新视角下的湖南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成果(2011ZK3129)。
肖扬(1975-),女,广西桂林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