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秀敏
(辉县市人民医院,河南 辉县 453600)
在传染性疾病临床诊查中,血常规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之一,其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液指标。利用血常规检验可以从细胞的数量及形态分布上获得具体的数据,为各类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1]。对于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伤寒、疟疾以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M)等疾病均表现为发热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或者扁桃体发炎等,给患者诊疗带来延误[2]。我院2011 年5 月至2014 年5 月收治的有关传染性疾病患者,对其血常规检验数据与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血常规检验在传染性疾病诊断中的重要辅助价值。
以我院2011 年5 月至2014 年5 月间入住的住院患者资料为来源:伤寒病患者66 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8 例,年龄区间17~59 岁;HFRS 患者39例,其中男性21 例、女性18 例,年龄区间14~61 岁;疟疾患者33 例,其中男性18 例、女性15 例,年龄区间19~45 岁;M 患儿82 例,其中男性39 例、女性43例,年龄区间1~12 岁;其他疾病43 例,其中上呼吸道疾病患者22 例、肺炎患者21 例,男性25 例、女性18 例。正常组数据主要来源于健康体检及检查,共计80 例:儿童40 例,其中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龄区间3~7 岁;成人40 例,其中男性29 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24~59 岁。
本研究血常规标本采集的方法是正常体检的取静脉血2ml,EDTA-K2抗凝,0.5~2h 内进行血常规检查;门诊患者抽取静脉血2ml,EDTA-K2抗凝,2h内做血常规检查;住院患者入院3d 内检查血常规。本研究所使用的仪器及试剂为日本光电6104 血液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试剂;在血常规测定方法上,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血涂片显微镜下观察为主,对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进行显微镜计数,对于疟原虫进行涂片染色法检查。
本研究统计结果如表1、表2 所示。
表1 传染性疾病组与对照组的血常规指标比较
表2 不同传染性疾病血常规变化趋势比较
对各传染性疾病组与对照组进行血常规指标分析,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HFRS、伤寒、疟疾以及M 型传染病等均有发热症状,在早期临床诊断中很容易与一般感染性疾病混淆,而借助于对各传染性疾病血常规资料的对比分析见表2,能为后期的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辅助依据。在血常规数据对比中,对HFRS 患者的血常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血小板降低显著,其中小于100×109/L 的患者约占到93.5%。在涂片镜检中,一些患者血常规可见异淋现象,所占比例在15%以下(3%~15%)。对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因为病原体和毒素的作用范围多以骨髓为主,使得巨核细胞大量减少,导致血小板生成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病原体直接损伤血小板从而使之减少明显[3]。另外,异淋比值升高多与汉坦病毒引起T 淋巴细胞的反应有关,使得细胞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异淋。可见,对于HFRS 患者,其血常规中血小板减少、异淋显著成为重要诊断特征。伤寒患者白细胞计数会出现正常及偏低特征,其中小于4.0 ×109/L 患者占37.8%,(4.0~10)×109/L 患者占60.4%,少数患者出现血小板轻度减少的症状,EOS 多消失。由此可见,伤寒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多正常,仅有部分患者出现减少,说明白细胞减少并非是伤寒的突出症状之一。另外,EOS 消失或者减少,也可以作为伤寒疾病的诊断依据。M 型患者血常规数据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淋巴细胞比值较高,且易见异淋,其占比达到87%。异淋比值的升高,是因为EB 病毒感染B细胞,从而引发T 细胞的反应,形成可见异淋。可见,对于M 型患者多以异淋比值升高为突出症状。疟疾患者的血常规数据显示血红蛋白出现轻度减少,本研究中血红蛋白在(80~120)g/L 的患者约占66.2%,血小板计数轻度减少,小于100 ×109/L 的患者约占82.4%,在进行涂片镜检中可以直接发现疟原虫或大滋养体。从疟疾疾病引发的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原因来看,多以脾功能亢进,疟原虫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导致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不仅对血小板有损伤,同时也造成成熟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轻度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4]。另外在疟疾检验中,为了提高临床检出率,还可以从骨髓涂片检查中对疟原虫抗体进行检测,从而为确诊提供相应的参考。
[1]王照品,李桂芳.伤寒患者白细胞计数临床价值的探讨[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311-312.
[2]王美瑞.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4):45.
[3]郭凡,潘洁茹,蔡早育.发热待查患者240 例骨髓象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8):14.
[4]于永敏,王勇鸣,冯煦.36 例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D-二聚体测定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