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华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从表面上看,第一重境界和第三重境界相似,完成了一个循环。只是这山这水,是初始时事物的本原状态,还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只有经历过这三重境界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从写作角度看,运用这种“循环表述”的构思方法,写出来的文章不但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而且极富思辨色彩。先看几个关于“循环表述”的经典例子: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这里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概述了数百年历史的循环发展。
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被虐待的儿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儿媳;嫌恶学生的官吏,每是先前痛骂官吏的学生;现在压迫子女的,有时也就是十年前的家庭革命者。”年龄和地位改变了,身份也随之置换了一下。
臧克家先生在他的诗歌《三代》中写道:“孩子/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埋葬。”这首诗紧紧扣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从这个独特的角度揭示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今天“在土里洗澡”的“孩子”,到了明天,就该“在土里流汗”了,而那时,“爸爸”也早已年老力衰,榨尽了身上的血汗,又将“在土里埋葬”了。这样的循环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命运,更是长达数千年的农民命运的集中概括。
这种“循环表述”的方式看似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实质上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和包孕性。笔者现将“循环表述”写作构思的方法剖析如下:
一、发生在特定人(事)上的世事循环
与“时过境迁”相对,给人一种“物是人非”或者“人是物非”的感觉,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以“品味时尚”为题作文,一作者是这样构思作文的:写老太太封建、保守、落后,孙女追求新潮、时尚。把两人放在当今社会中进行描述,一个思想保守,常念叨着“一代不如一代”,无法接受新时代带来的一切变化;另一个,不仅接受时尚,而且还是《品味时尚》杂志的主编。一个是抵触时尚,害怕时尚;另一个是投身时尚,追逐时尚。最终,时尚转了一圈,社会开始流行复古了,老太太成了集流行于一身的时尚人物,吃的窝窝头是城市流行的杂粮食谱之一,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更是当代青年的流行语。这样构思,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恍然大悟:原来有些时尚人们把握不了它的风向,没有定力的人只能盲目跟风,这种时尚不追也罢。这样一来,文章构思出彩,主题表达水到渠成。
这样写作,首尾是大致相同的情节,中间有几个波折,而主题就在这样的“循环表述”中得以揭示,可以体现出作者构思的巧妙与智慧。
二、身份置换的循环
发生在固定场景中的人物变化的循环。将人物的变化放置于固定场景中表述或刻画,对比效果突出,结构圆合,易于展开抒情,引人入胜。
以“站在车站的门口”为题作文,一作者是这样构思的:为了谋生,当年“我”送别父母;为了求学,如今父母送“我”。作者选取了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的门口来描写生活中真实的离别之情,用这种离别来表现普通家庭的挚爱真情。作者运用人物身份置换的“循环表述”方法来表达离别的惆怅和对亲情的理解与珍惜的主题,这样写作,使得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感情真挚。
三、互为因果的循环
“果”由“因”来,“果”又转“因”。这种“循环表述”要求作者所述人(事)符合因果转换关系,通过“循环表述”使因和果的转变合理、贴切,这样构思而成的文章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深度。
以“忧与爱”为题作文,一作者是这样构思的:写故乡在“我”的忧患中失去与得到,在“我”的深爱中救赎与重生。因为深爱,所以忧患;因为忧患,所以更加珍爱!这样叙写故乡的变化,表达出了忧与爱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将文章境界提高了不少。
四、历史发展的循环,古今对比
常能听到这么一句话:“历史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那么这个“相似”是巧合吗?如果有人站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随波而逐,我相信,两岸的风景就如同行驶在一条林荫道中间的大巴,车里的游客只能够看到两边一掠而过的青一色的青翠林木,一棵接着一棵。如果中途停车,我们就有机会一棵棵去分辨这些树木,就能发现它们各有千秋,曲折不一。一棵棵树木,不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历史片段吗?人若想要不随波逐流,就必须在历史行进途中适当停驻,领略不同历史给予人的不同启发,不让历史在循环中机械地重复。以此为法作文,往往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发人深省。
以“绿色生活”为题作文,一作者进行了这样的构思:写人的祖先是猿猴,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动物,进化到现在的人时,自然还保留着对原始绿色的热爱基因。现在的人追求绿色生活,更像是返祖现象。然后通过对一系列现象的评述,得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状态,这正如我们从猿到人,又从‘人到‘猿”的结论。文中阐述了猿与人的历史发展的观点,在看似循环的论证过程中,触及到了人类生活的根本问题——人类能否真的回归自然,从而表达了对“绿色生活”的辩证性思考。
运用“循环表述”的构思方式,是有法可循的。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在中间设计几个波折,首尾是大致相同的情节,看似转了一圈,却让主旨由此得到揭示,从而表达对文题的理解与演绎;如果写议论文,可以针对某一循环或者某几种循环的表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在考试中,总有聪明的同学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利用“循环表述”这种写作方法构思,加之流畅的语言表达,赢得作文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