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伊丽,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作家网副总编、陕西先行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已出版散文《探秘秦直道》,小说《回眸一笑》《情怨》等。
权术亡韩
韩国是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诸侯国,这不是韩的宿命,而是一种必然。
如果秦国没有灭韩,其他任何一个诸侯国要统一中国,韩还是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从地势上来说,赵燕在北,秦在西,齐在东,楚在南(魏是一个怪胎,与韩一样,一推即倒,不值得一说)。这些国家各自占据一方,不会背后受敌。只要他们不主动出击,在家门口御敌,还是有着大量的时间来发展经济和军力的。
而在这些国家里,除了赵国的地势相对弱一些以外(多为山原,耕地少而多旱),其他国家都有着广袤的土地利于农耕,为军需民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这些国家里,韩国占领中国的腹心地位,它可以吸纳周围列国的所有优势为己所用,无论在军事、文化、政治以及文明发展上都应该有着前瞻性,所以一度它和其他几个国家都成为战国末期的强国。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韩国吃喝是不愁,在没有明君的指引下,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它若不能发挥它居中的优势与周边国家搞好外交,它就只有挨打受气的份儿。
因为无论它向哪边发展都会受敌,它的一举一动都在四面各国的眼里,这些国家是绝对不会允许韩国强大起来的。韩国也压根不可能强大到如同秦国能有一统的野心,它的强大只能做到不受外界的欺凌就足够了,它是无法去限制周围列国的发展的。
它最大的弊病还在于无论哪一个国家有野心,想向外拓展,韩国是必经之地,首当其冲会受到影响。
所以秦国要向东发展,韩国就成了秦国的绊脚石,不灭韩国灭谁?
这样说也不是说韩国就该死,韩国早在韩昭侯(前362年左右)时期也是发奋图强过的。
当时各国流行一种变革之风。韩昭侯也用申不害来实行改革变法。
申不害是郑国人,和他同时变法的有齐国,齐威王用邹忌变法,秦国秦孝公用商鞅变法。
在这次变法大战中,这三人可谓各显神通,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申不害和当时许多有为的政治家、思想家一样,主张君主集权制,但是他的思想有些偏重于“术”。
法就是法,术就是术,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的。
尽管申不害的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历史也一度将他列为法家重“术”一派的代表人物,史载“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但是事实证明申不害这种变革只能取得一时的成效,不是长久的治国方略。他的变革重视的是管理者的技巧,如何驾驭百官和臣民。不是引导百官和臣民认法,懂法,遵法,护法,而是将举国上下引入到一种恶性循环的深渊。你防我,我设计害你,他诬陷我,于是全民以此为法,相互传习,民众所理解的法律成了一种权术。
这样自然就得不到拥护,一旦推广开来,就将万劫不复。这一点申不害在制度和法律建设上和商鞅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种变法不但没给韩国带来好处,反而给韩国带来了灭国的隐患。
我们难以想象,中原腹心的一个大的诸侯国给我们留下的不是先进的思想和文明,而是尔虞我诈,官场钩心斗角,上下互相窥视,相互玩弄权术。从国君到臣民人人善用阴谋,不是以治国发展为前瞻,而是依靠种种手段核查官吏,看谁能搬倒谁为己快,这样的国家能真正的强大吗?
亡国是一种必然。
然而这个国家的生命力还是蛮顽强的,从申不害变法到韩国灭亡又历经了一百余年才被秦国灭掉,这也是历史的一个奇迹。
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家能存留这么久呢?为什么其他强大的国家都没有将韩国收入囊中而要等待跟韩国一起变法,一起成长的秦国又历经六代人的发展最后将其收入囊中呢?
这还是因为其他五国没有前瞻性。
这一百余年,这些国与国之间也在频繁发生战争,也没少攻打韩国。可他们更多的是获得一点蝇头小利就收手,没有真正地想有更大的作为。
于是韩国在战国中晚期上演着一个个荒诞滑稽的闹剧还自以为是,沾沾自喜,不亦乐乎。
申不害的变法是将韩国直接推上断头台的罪魁祸首。
虽说百害,却还是有一利的。那就是韩国人已经习惯了全民这种用权术的阴谋算计别人,直至一百年以后也不改变。到最后力争要依法治国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也不例外地受到了申不害的影响,他与韩王商量对秦的问题上,两人意见一致地决定让韩国水师郑国来修水利乏秦,这就是申不害思想的延续,却为韩国又赢得了十年的残喘的时间(这一段因为《史记》记载前后有误差,所以有学者说是赢得了三年的时间。实则不然,郑国来秦乏秦是在秦王政十年,韩国大致灭亡是秦王政十三年(据《史记·六国年表》),而《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是秦王政十七年灭韩,抓获韩王安。我认为韩国的灭亡应该是在秦王政二十一年,韩王安死才算真正地灭了韩国。因为在秦王政二十年韩国旧部在韩国的都城新郑还发生了叛乱,应该是昌平君去平的叛乱。而韩王安是第二年才死的(据《睡虎地秦简》载)。
其实在灭韩的问题上嬴政还是仁慈了一些,倒不是这个愚蠢的韩王安让郑国乏秦秦就真的疲软了,而是韩非入秦后劝秦王政先攻打赵国的意见被嬴政部分采纳,韩王安才又及时献地称臣求和,为韩国赢得了暂时存国的时间。
其实此时的韩国如果有危机意识,如果能放弃申不害的那一套权谋诡计,如果韩王安还算是一个有一点作为的君王,此刻他完全可以联合周边国家再次合纵横抗秦。
然而,韩国在郑国冒着杀头的危险继续乏秦的情况下,在韩非运用他那口吃的笨嘴艰难地斡旋于秦国之时,导致最后韩非殒命他乡的前提下,韩王安什么也没做,而是坐等着秦军磨刀霍霍向猪羊般任人宰割。
乱政亡赵
如果以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王翦攻克赵国邯郸并俘获赵王迁计算,赵国是秦国第二个消灭掉的国家,如果按照韩王安死(秦王政二十一年)算韩国灭,赵国就是秦国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任何一个史学家一说到赵国被灭都会感觉不可思议。按说赵国是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它的强盛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的。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到赵国灭于秦手共103年的历史,赵国始终是巍巍中华在北方的一道屏障。
一直以来是赵国将汉民族和匈奴民族区分开来,将汉文化和匈奴文化区分开来,它如同一个长者,为守护中原文明与各国安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却没一个国家念叨赵国的好,还多次致使赵国四面楚国,数次遭到群殴,或者棒打落水狗,或者落井下石穷寇被抓,或者自相残杀等等,真是一本剪不断理还乱的乱账。
喜欢历史的人都不会忽略赵国的历史,因为赵国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丰富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秦赵长平一战,赵国损失约五十万的精锐部队,这在一般的国家是不可能很快恢复元气的。而此时在赵国以东的燕国看到了时机,想乘此机会一举灭了赵国,捡个便宜。
可赵国很快组织起全国仅有的八万人马,在廉颇的带领下将来犯的燕军驱逐出境,并逼迫燕君割地求饶。
在秦灭六国的战役中,跟赵国的战争是最艰难的,用了前后九个年头才灭了赵。而在此期间,赵国多次兵败,动辄数万人甚至十万人被斩首,赵人依旧没有屈服。直到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王翦抓获赵王,赵国公子嘉还带领他的宗族几百人前往代地,自立为王,向东与燕国的部队联合起来继续抗秦,可想而知这个国家有多么的顽强。
赵人的顽强还不仅仅体现在这里。
在战国的地图上我们能看出来,赵国地势险恶,山峦交错,除了个别的地方有着小面积的平原以外,多数是纵横交错的山地。而现有的小平原也以干旱居多,农耕业在这个国家占不到主导地位。
好在是它北临胡地,狩猎和畜牧业在这里还能发挥一定的优势。在农耕业和畜牧业共同推进的情况下还勉强能维系基本的生活。
可是就这样的艰难条件,赵人从来没有屈服过,它依旧以老大自居,独自与胡人抗衡,这一点即使是秦人也无法比拟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赵人一边与胡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发生着不屈不挠的战斗,一边还要与内地各国进行生死较量,一边还要自寻发展使己强大,实乃不易。
如果赵国不是四面楚歌,如果赵国不抗胡,战国时期肯定还会延续,最后统一中国的完全有可能是赵国。
但是赵国还是亡了,亡在秦的手里。
这个中的原因其实还在于赵人自己。
赵人临胡,许多生活习性和族性传统都与胡人相似。勇而无方,烈而无为,强而无谋,民风彪悍却性野,自命不凡还人人气躁,内乱不断无规矩可言,这就是亡国的最终原因。
按说赵人秦人是同宗,他们的习性也大同小异,这两个民族都尚武,都生命力旺盛,都坚忍不拔,可他们所遵循的法则却大相径庭,所以导致他们最终的结局也大相径庭。
赵国的失败主要在于内乱。
翻开赵国的历史,内乱事件比比皆是。血淋淋的自相残杀导致赵国部族分裂,它国乘机入侵而几近灭国,这样的事情在赵国格外多。
单是赵国早期历经赵盾、赵朔、赵武、赵成(赵景叔)、赵鞅(赵简子)、赵毋恤(赵襄子)等六代,在这一百余年中发生大的内乱就有四次。
第一次是发生在赵盾时期,太子夷皋年少,赵盾考虑正值国家多事,想拥立襄公之弟雍继位,由于受到各方的阻挠,赵盾只好放弃。夷皋继位为灵公后残暴无度,赵盾劝谏却招来杀身之祸,幸而被人救后逃往它国。赵穿杀了灵公,拥立襄公弟弟黑臀为国君。却为后来的赵氏满门抄斩,唯留赵氏孤儿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是赵鞅(赵简子)废嫡改立庶子赵毋恤(赵襄子)为继承人。
第三次是赵鞅(赵简子)通知邯郸大夫赵午索要卫国贡户五百家。赵午先是答应了,由于父兄们不同意无法兑现诺言。赵鞅就杀了邯郸大夫赵午,导致自己孤立逃往它国。
第四次还是在赵襄子赵毋恤时期,襄子的姐姐原是代王夫人,在安葬了赵简子以后赵襄子宴请代王时趁其不备杀了姐夫代王,姐姐也自杀而死。
赵人尚武好斗,却也少了一些规矩和法则。秦赵一脉相承,却很少发生妄杀事件,尤其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王位之间,这类的事情在秦是凤毛麟角。而在赵国却成了家常便饭。这种内乱一直延续下去,赵氏自赵简子立国到赵王嘉(代王)被秦所灭,前后历经十五代,却有着十一代都发生过大的内乱。
第一次是公元前425年,赵襄子刚死,其子赵浣(赵献侯)即位,赵襄子之弟赵恒子密谋兵变,赶走赵献侯,自立为赵王。
第二年,赵恒子死了,赵氏部族再次发生兵变,杀了赵恒子的儿子,迎接献侯复位。
此事过去三十余年,到公元前387年,赵烈侯去世,其弟武公即位,武公十三年去世,赵国部族又发生兵变,废黜武公之子,改立赵烈侯的儿子赵章为王。是为敬候。
一年以后,赵武公之子又发生兵变,没能成功,逃往魏国。赵开始以邯郸为都城。
公元前374年,赵成侯元年,公子赵胜与成侯争位,发生动乱。
公元前350年,成侯去世。公子偞与太子肃侯争位,偞失败,逃奔韩国。
公元前299年,这一年的动乱最为惨烈。赵武灵王传位给他与惠后吴娃的儿子赵何,废黜以前的太子赵章,自己退位为主父。可又对赵章于心不忍,立赵章为安阳君。事后,赵章发动兵变,与赵何争位,权臣赵成支持赵何,杀死赵章。并再次发动政变,包围赵武灵王所住的沙丘行宫,活活饿死赵武灵王。
公元前245年,赵悼襄王派乐乘代替廉颇为将,廉颇不听,袭击乐乘,乐乘败走,廉颇逃亡魏国。赵国与秦国大战多次失败,赵悼襄王又想启用廉颇,派人去看望廉颇,使者受奸人挑唆,致使廉颇前往楚国,死在楚地。
从以上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国都乱成什么样了,大将居然违抗王命,还相互厮杀。事后赵国举国上下并不以为然,赵王居然还想再次启用廉颇。
公元前236年前后,悼襄王晚年,他废黜嫡子嘉而立倡家女的儿子迁为太子。
赵王迁品行卑劣,即位后诛杀良将李牧,废重臣司马尚,信用奸人郭开,导致赵国灭亡。前288年,赵王迁被秦军俘获后,赵嘉在代地又称王六年,秦军攻破代地,赵嘉被俘,赵国灭亡。
以上这些数据就是一本赵国存亡录,如此治理国家,哪一个国家能不乱?哪一个国家能长久?
赵国最后的灭亡,就在于赵王用人多疑,导致国破家亡。李牧是赵国赫赫有名的大将,曾经多次和虎狼秦军交手都取得胜利。然而在始皇十八年(前229年)王翦、杨端和共同伐赵,赵将李牧和司马尚抵御。秦人久攻不下,便让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诋毁李牧和司马尚。赵王深信不疑,便让赵葱和齐将颜聚去替换李牧和司马尚。李牧不受命,赵王就将李牧捕杀,废了司马尚。结果很快在第二年,王翦大破赵军,杀了赵葱和颜聚,俘获赵王,灭了赵国。
赵国是自己的内乱和管理无序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天命亡楚
楚国,这个曾经在历史上一度强大的国家,在拼死反抗后,还是被秦国所灭。但楚国灭亡跟其他国家不一样。不是楚人坐以待毙,而是楚国天命已尽。
楚国地大物博,资源辽阔,国富民强,民风彪悍,性情暴戾,宁死不屈,少言好斗,自恃清高,善使短枪,难舞长矛,利弊皆在于此。有人把楚人比作猴子,猴子不像龙、虎般厉害,却又比猪、兔强悍,脑子转得快,精明,对你好时可以为你去卖命,不好时纯粹一泼猴,不好惹。遇事不冷静,不善言辞却好动武,尤其好拉帮结派打群架,纵使人才辈出也改变不了这千百年的顽疾。
楚人闲时独自为王,一个人是一个人的王国,谁也不服谁,自己经营自己的小王国却也有声有色乐在其中。战时一致对外,却也表现出无比的团结。这种风气是楚人独有的特色,两千多年以来都没有断过,这是优势,也是劣势。以下两个故事就能说明一切。
有一次,楚国人想去偷袭宋国,就先派人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谁知澭水突然暴涨,楚国人不知道,仍然按照旧的标志在深夜中涉水过河,结果淹死一千多人,三军惊哗。
这个故事说明楚人太过于自以为是,只相信自己是对的,不知道顺时而度,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度就要混乱,如果死守法度一成不变就会发生谬误。无论是谬误还是混乱,都是不能保住国家的。社会变迁了,时代进步了,如果统治者的决策不知道合时宜的改变,就如同依标过河一般非死即亡。
第二个故事也比较有代表性。说楚国有个边城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的姑娘在边境采桑叶。游戏时,吴国的姑娘弄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逊,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就去卑梁报复,把卑梁人全家都杀了。卑梁的守邑大夫听了大怒,于是发兵去攻打吴人,杀了不少吴人。吴王知道这事后更为恼火,就派人领兵去攻打楚国的边境,攻占后才离去。楚君知道后也不依不饶,发兵与吴国交战,最后楚国战败,吴国俘获了楚国的主帅潘子臣等人,并获得了楚平王的夫人。于是楚国和吴国结下了不解之仇,两国交战不断。这就是著名的鸡父之战。
这个故事读者若仔细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楚国从国君到大臣,到平民百姓都是武夫,吃不得一点亏,也不善于用言辞去解决问题。打人的结果将会被挨打,杀人的结果将会被杀。楚国不是一朝一夕一人有这个毛病,而是千百年来全民上下皆如此,这就是楚人的弊病所在,也是楚国最后衰弱和灭亡的原因。
《孝经》上说:“高却不倾危,就能长期保持尊贵;满却不外溢,就能长期保持富足。富贵不离其身,然后才能保住他的国家,而且安定他的人民”。可是楚国做不到这一点。凡是主持国事,在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时就头脑一热颟顸行事。好肢体运动不好脑力运动的国家能不危险吗?楚国最后的亡国大战也是这个道理。
按说战国末期最惨烈,最精彩的战役就数秦楚战役了。尽管秦灭楚耗费的时间不如秦灭赵之多,却也符合楚人的性格,无论生死,速战速决,宁可站着死,也不愿屈着生。
楚国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一个大奸卖国者,虽败犹荣。尤其是最后国破家亡的时期,楚人坚守节操,为楚国存留了最后的尊严。
楚,芈姓,祖出帝颛顼高阳。楚之先人为周文王立功而得封地,却是子爵的诸侯国,弃于蛮荒之地自生自灭,不被中原文明所接纳。
楚之先祖也不甘示弱,一度挑起战端只为提高自己诸侯国的地位却始终未能得逞。于是,楚人自己封自己为王,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凭借不断征战而生存。
楚君治国灵动,因地制宜,君主集权,却又不擅权,保留原有部落应有的权利,并以王师之名授予他们合法的权利。
从而民众忠君,全民尚武,所以楚国的疆域越来越大,君主的权利也越来越大,楚国也就更加富强。
尽管楚国在春秋时期得不到中原正统文明的认可,被其他诸侯鄙夷为南蛮,楚国也不做太多的计较,自行发展壮大才是硬道理。所以楚国一度成为战国时期长期称雄一方的大诸侯国。
然而,正因为楚国从上到下遵循的是自谋发展,单打独斗,因此很少接受外界的新新事物和思想,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原则发展。在战国时期,每一个国家都历经过变法改革,而且都从变法改革中尝到了甜头,只有楚国对变法运动无动于衷。
尽管楚国也启用吴起变法,但是这种变法连浅尝辄止的目的都没有达到。因为吴起是晚年时期被魏国挤走逃奔楚国的,从吴起入楚到吴起被楚国贵族杀害,一共只有三年的时间。这三年中还有一个君臣磨合的过程,这三年中楚国还在不停地发起战争。吴起作为一代伟大的军事家,他不可能没有参加这些战争,否则楚国凭什么相信这个一心向魏的将军?
假如这些都不存在,吴起入楚的目的直接就是奔着变法而去,可仅仅三年的时间楚国的变法能取得什么成效呢?
事实证明,楚国并没有采纳吴起的变法策略,楚国的强大也跟变法没关系。
一个国家,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错,但是真正的强大也不一定是要靠变法来完成的,楚国就给世人传诵了这一道理。
孙皓晖先生在《大秦帝国》里对楚国最后战败说得很怪诞,他说“假如楚王负刍更为明锐,假如项燕的‘退兵淮南,水陆并举而长期抗秦的方略能够实施,假如项燕拥立昌平君成功,假如楚国的封邑军战力如同主力大军,假如战场没有大雾,假如楚军粮草充足兵器精良,假如楚军不退兵移营而继续原地相持,假如项燕选择了一条更好的退兵路线而不奔蕲县,甚或,假如秦军统帅不是王翦……楚军能战胜么?楚国能保住么?”
孙先生的断言是“不能”,他的结论是楚国在亡国的危境的胁迫下达到了最大限度,没有努力的部分是根本就达不到。
我本人是非常认同的,假如以上的一切假如都成立,楚国不一定能保国这是对的。但是楚国真正的灭亡原因还远不在这些假如上,而在强将太少,能臣不足,国君太弱,民心不齐,调度欠妥,有勇无谋。
《史记·楚世家》在关于秦灭楚的事件上好像不愿意多费笔墨,一笔带过。但是我作为两千年后的楚地人,对此还是有着一定的发言权的。首先楚人固守传统,却不愿意、不虚心学习中原文明的优势,摸着石头过河,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国家,只有吃了亏才长教训,这种做法是不入大流的,失败只是迟早的事情,颟顸误国。
其二,楚人急功近利,反正被中原文明视为“非我族类”,于是就有着天生的逆反心理,与其玩那些虚头巴脑的所谓的文化的追逐,还不如来些实际的,只要对我有利的就是可求的。如楚怀王时期,张仪为了让楚国和齐国断交,骗楚怀王说秦国愿意给楚国六百亩地,楚怀王就答应了。当知道自己受骗了以后就与秦国发生了战争,这时被楚国激怒的齐国也从东边对楚发生战争。楚国如同肉夹馍,不吃亏才怪呢!
其三,正因为楚国是不被其他国家看好的“非我族类”,加上楚国的自我感觉良好,能吸纳到的人才极少,外加嫉贤妒能,使得本土如同屈原一样的有识之士非死即逃。一个国家没有大量的人才辅佐,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看看秦之所以能成就大业,有多少贤能之士辅佐?楚国能数出来的能人微乎其微,不灭亡等待何时?
其四,国君太弱。如果说魏国的国君是才能庸君,楚国最后的国君却是无才彪君。在整个抗秦战争中,我们始终听不到楚君的声音。负刍本来就是靠杀弟夺位,由此看出此人乃一介武夫。所以楚国拼死与秦抗战到底也情有可原,如果国君有思想,有远见,哪怕用迂回之战、避实就虚行缓兵之计,外加曾经在秦国做相后反秦的楚公子昌平君、昌文君兄弟俩的协助,楚国至少不会在短时间内消亡。
其五,民心不齐。楚国地域辽阔,地广人众,若全民团结,国君有一定的号召力,能及时调度民间力量,求贤募才,将楚国的六十万大军重新调整,合理部署,利用楚国本土的地理优势,诱敌深入,最后将其围困一一歼灭,秦国是很难攻入楚国腹地的。
其六,不会借刀杀人。楚国曾经是联合抗秦的盟主国,却在这生死关头还硬撑着,不知道借助外援的力量。
自秦王政十七年开始拉响统一战争的号角以来,秦伐楚时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在秦灭东方六国的战争中有一个万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六国如同笼中木鸡,秦想打谁就打谁,想把谁提溜出来就把谁提溜出来。任意打骂、侮辱、消灭,其他国家居然能置若罔闻,如同妓女般等待一一被选中,被蹂躏,被毁灭。秦伐楚时赵、燕、齐三国都还在,除了齐国还在温床里做梦外,赵国和燕国都在做垂死挣扎。已经被灭的魏韩两国也有不少人在蠢蠢欲动想卷土重来。此时但凡有一个国家振臂一呼,就能将秦国包饺子了。
然而巧就巧在所有的国家和个人几乎一夜之间都吓破了胆子,全部失声了。秦国可不就是瓮中捉虾,一抓一个准吗?如此下去,哪一个国家能不亡呢!
但是这里我还是得说说楚军。尽管楚国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都有限,但是楚国在邦国最为危险的时刻创造了战国最后的奇迹。
楚国在短时间内能组织起与秦同等的兵力六十万对抗秦军的六十万。而在此之前,楚国节节胜利,杀秦军至少在十万人左右,将秦兵追逐三天三夜不肯放弃。秦楚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也是秦统一战争中秦国伤亡最惨重的战役。
楚的灭亡只能算是天命,因为楚人努力过,直到最后残余部队各自为战也不曾放弃一线复国的希望,直到最后项羽灭了秦国此事才告一段落。
但楚国还是被中原文明抛弃太久而形成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没能改善,真正的智者是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楚人做不到,他们有勇无谋,败局已定。
创作谈:
人的一生都是在玩游戏。有的人喜欢打牌、下棋,有的人喜欢偷菜、打怪兽,而我喜欢在历史的海洋里遨游,喜欢将历史人物解剖,组装,再解剖,再组装,喜欢对历史事件抽丝剥茧,节节闯关,年年月月乐此不疲。
其实游戏,都是一样的,不在乎级别,只在娱乐,因为人并不只是动植物的坟墓,每一个人活着都是有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境界,一种娱乐的境界。包括恋爱,包括生子,包括健康,包括财富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我快乐而进行。而我快乐就是一种娱乐的境界。
我是一个痴迷于游戏的人,既然不是酒囊饭袋,那我就必须要执着我的爱,尽管这种爱并非一帆风顺,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却给了我五彩的人生。既然是游戏,就要有面对游戏的勇气,既然爱上了,终生也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
就像我研究秦文化一般,有人说“你一个小女子,一个民间人士,居然做这么大一个课题,到底是什么目的呢?”历史在有的人眼里是枯燥无味的,而在有的人眼里是津津有味的,只因为我年轻的原因,大伙儿都认为现在年轻人在短平快的当今能扎下身子做学问的可真是凤毛麟角,而我是一个时尚青年,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对什么都好奇,却就是不像个做学问的。在朋友们的眼里我就是个孙猴子,一刻也不得停歇,做的事情却都是跟潮流、时尚相关,谁相信我会在繁多的事务之中还要抽出时间来自觉地搞研究呢?因为写考古历史文章是一个苦差事,不是娱乐,既要埋头史海找证据,又要田间地头考古,还要劳其筋骨不分昼夜地创作,可不是出力不讨好吗?
历史是我们的祖先,我们虔诚地敬历史就是敬祖。今天,我们进入了文明社会,我们的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那是因为我们以史为镜的结果,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的法则,那是因为有着无数血的教训我们才会成长起来发展壮大。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祖先,我们的后人会如何来评价历史,又如何来评价我们呢?因此,我们是不是也要秉着对历史的认真,对祖先的敬仰,对社会的责任,对子孙后代的关爱,留给他们一点真实的历史呢?
这就是我要将考古历史创作进行下去的理由。
责任编辑:刘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