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5-03-16 09:15陈益红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礼貌行为习惯

陈益红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良好品德的最佳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使人终身受益。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因素是很多的,有来自家庭的、幼儿园的、社会的,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从幼儿抓起,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引导、培养、强化。

一、从日常生活中进行行为习惯培养

幼儿正处于好模仿、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具体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从点滴入手。如在活动中,孩子常常为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侓、打闹、告状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都是要因势利导,及时纠正。在玩区角时,幼儿争抢玩具材料、独占玩具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就要注意教育幼儿克服独生子女在家中独自一人玩玩具,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让他们知道,玩具是大家的,要共同分享。从而使他们不断养成在集体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友爱谦让的行为习惯。

二、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形成来自实践,实践活动是幼儿习惯形成的关键。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我认为,在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1. 礼貌待人,助人为乐。这是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从小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助人为乐的习惯。让幼儿从小心中有他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互相谦让,与同伴友好相处。2. 不讲享受,热爱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吃、穿、用等什么都不缺,哪怕家长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孩子们并不知道爱惜,玩具乱甩乱扔,见什么买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要教育幼儿这些东西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艰苦劳动得来的,从而教育他们要爱惜、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培养他们要不讲享受,热爱劳动。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的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三、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行为习惯的关键所在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感染。幼儿的习惯养成与成人、同伴、群体、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能对一个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中、幼儿园里,教师与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有的家长谈吐随便、粗俗。那么就会导致孩子来园后把粗话带入园。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家长、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做好榜样,幼儿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及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这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从小抓起。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礼貌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礼貌举止大家学!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