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手记

2015-03-16 23:17张帆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孤帆古诗老师

张帆

我坐在桌前,书房的灯光使得整个房间在深夜中显得异常明亮。电脑屏幕上是我准备参加区里的赛课而设计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经过前两次的设计和磨课,我的教案正在变得渐渐成熟,但我的内心深处却仍然没有十足的把握。古诗教学本来就是我的弱项,当初在报名参赛的时候,我和其他老师们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课文曾大伤脑筋。貌似什么文体都可以选,但从独特性上来说,还是古诗较好。于是,基于“锻炼自己、学习探索”的目的,我们就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做了本次参赛的课文。在前期解读、教案设计的过程中,作为初次参赛的教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对于大赛的重视。从领导的亲切叮嘱、教案设计小组的团结协作、老教师们的关心指导中,我都能深刻感受到大家对于我这样一位青年教师的关怀和期待。当然,这也让我在无形中承担了不小的压力,怕自己准备不充分,怕自己缺少经验而犯错,更怕的是自己承担不起这份责任来。不过,成功从来都不会轻易而至,它欣赏的是在事业上有所准备的人。我强撑开眼睛,写完这一次的修改,“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我疲倦地对自己说。关上电脑,将闹钟调好后回到了床上,很快便进入梦乡……

一条长河,历经蜿蜒曲折,以无比宽阔的形态展现在我的眼前。它的尽头正如它的源头一样无法窥尽。天空笼罩着一层似有非有的薄雾,如同是在清晨的浅蓝色幕布上随意涂抹的白色。稍后,一轮红日跳出了地平线,此时的江水成为了一条金黄的绸缎,滚滚的江水犹如复活了一般,发出了滚滚之声……

化零为整悟教法

课堂上,我正对着四年级(4)班的孩子们上课。一双双清澈求知的眼睛正望着我。这是我在前两天修改完教案之后进行的又一次教学活动。坐在教室后面的,是这次负责我校参加区级赛课活动的老师们。从接到参赛任务之后,老师们为了更好地帮助我进行准备,都付出了艰辛。有的老师带病坚持来听我的课,有的老师专门调课找时间来指导我,有的老师陪伴我从第一稿修改到第四稿,还有的老师甚至在为我准备参赛的服装、课件和道具。对于这么多老师的辛勤付出,我怎么能不感激,怎么能不把感激化作课堂上的激情呢?

师:诗中的第一句已经交代了离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同学们,看看这一句诗中的“故人”指的是谁?

生:孟浩然。

师:“黄鹤楼”是这场送别发生的——

生:地点。

师:那“烟花三月”是这场送别发生的——

生:时间。

师:“烟花”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

生:繁花似锦。

师:那就让咱们再读一遍古诗,将古诗中的时间和地点有节奏地读出来吧!

当孩子们在齐读古诗的时候,我仔细听着,孩子们读得不错,我所强调的部分都用重音来突出了。但当我把目光投向教导主任李老师的时候,却发现了她不太满意的眼神。作为这次参赛的主要指导者,她的目光是我最为关注的。“莫非有问题?”一丝不安掠过我的心头。

下课后,就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老师们针对这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其中,李主任讲道:“你要注意,你现在教授的是一首古诗。古诗的意蕴需要整体去感知,让学生们去体验,而不是把它当成枯燥的反复问答。不要刻意地将几个问题接连提出,这样会造成提问的琐碎化,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提的问题太细太碎,部分学生觉得无聊都开始打起哈欠来了?”李主任的话让我无地自容,曾以为自己设计的这几个提问是难度适宜、切中要害的,却没想到已经背离了“古诗”这一文体形式的特征,因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可谓是弄巧成拙。李主任接着说:“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学生,都是为了学生有真的收获而非为了教师教学技巧的炫耀。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这一文体的美,就一定要从‘整体入手,切忌‘零碎化。从这一点来说,你的这几个问题都可以糅合成一个总的问题拿给学生,让他们组成学习小组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既避免枯燥,又能让学生有真

收获。”

李主任的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原来如此。从那天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凡是有不明白之处就尽可能地多问、多学,向有经验的老师询问自己的不足,向教学优秀的老师学习教古诗的方法。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对于古诗教学来说,“整体感悟”是关键。

咀词细读入真境

还是那一条江水,它变得比以前更加宽阔了。在滚滚波涛之中,我看到了一叶扁舟。的确是一叶扁舟,在滚滚东去的波涛中它显得那么渺小,似乎只要一眨眼就再也找寻不到它的踪迹似的。扁舟之上依稀站立着一个单薄的人影,那个人影默默地向着扁舟离开的方向望去。在他对面的岸边,有一座高大宏伟的木楼,楼前的河岸上同样站立着一个孤单的白衣身影……整个画面寂然无声,而我却从这无声之中听出了一个“孤”字……

从梦中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口中仍念着这个“孤”字。突然之间,灵感的喷泉冲破了缠绕我许久的迷思。“为何不将这个‘孤字作为解读这首古诗的一个切入点呢?”带着兴奋,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合作小组的老师们。老师们充分地肯定了我的想法,并且告诉我,古诗的学习本来就需要从重点的词句入手进行反复品味,这样才能走入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诗境。原来是这样啊!我一边嘲笑自己因为缺少古诗教学经验而自以为的“重大发现”,一边又开始反复品味起这个“孤”字来。

渐渐地,我有了一丝异样的感受,似乎这个“孤”字并没有那么简单。带着疑惑,我询问了学校的几位老教师,大家在反复思索后证实了我的想法:“孤”这个字在诗句中不仅仅是表面上所指的“孤单(单独)的一条小船”,也是在指故人西辞东去之后“独在异乡”的孤独,更是指作者李白眼中注意的“这一条小船”,因为“故人”远去之后,李白的内心也是“孤独”的。而当“孤帆”和“碧空”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也就是将极小和极大的这两个事物“摆放”在一起时,视觉上就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种视觉上的反差最终就会造成情感上的巨大张力,而这种张力就是本诗能够吸引读者、千古流传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这一次的探索,我又有了新的体会:对于古诗的教学来说,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对古诗的解读。而做好解读的关键就是要“细致地读文本”,尤其是对于关键的字词一定要多思索、多查询为好,因为古诗这种文体的意境,往往就隐藏在一两个关键的字词当中。

语用训练得真金

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而我的准备也进行到了关键时期。今天是第四次磨课后的教学,面对着四年级(3)班的孩子们,我尽量提起精神,扫去连日的疲惫。课堂上,孩子们没有让我失望,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很准确。我在给予孩子们表扬的同时,也不断地望向教室后面——经过了如此漫长的磨课,每个老师的脸上都挂满了疲倦的神情。每天在紧张的日常教学之余,大家还要和我思索教案,放学之后雷打不动地留下来共同研讨。就在这样的坚持中,我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了。当然,不仅是我,相信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次磨砺和

洗礼。

课也越上越顺利了。但是,下课后,老师们对我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寻找“语用”训练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李主任说,“课文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然后加以练习的。所以,我们要从这个例子里寻找到学生练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点来。”李主任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教授古诗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们背记一首经典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且学习运用经典古诗中精彩文字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就本首诗而言,我发现诗人在“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句中对于“孤帆”这一意象有意地夸张了。江面上明明船来船往,作者却夸张地说成只看到“孤帆”,这一写法就突出了作者内心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我在随后的教学中就设计了专门的练习环节“设想你的好友身系红色围巾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让孩子们试着运用这种“夸张”的手法,抓住“红围巾”来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在后来的磨课中我发现,这种训练是有成效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习运用这种方式增强表达

效果。

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比赛场上,我和学生们配合默契,在字里行间探寻作者的情感,在诵读之中品味文字的优美,在“语用”的训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最后,在孩子们的意犹未尽里,在老师们的热烈掌声中,我和孩子们共同完成了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这次参赛让我感慨万千:感谢领导的关怀帮助,没有他们我将碌碌无为;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没有他们我将一事无成;感谢诗人的创作,没有他,我到哪里去体验诗境?感谢我自己的选择,选择挑战自己,也就是选择了前进和光明。古诗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体,我们在解读、设计、反思等环节中都应该始终围绕“古诗特征”进行,应该从古诗的整体去感知,从关键的字词去挖掘,从独特的语言中学运用。一句话,用诗歌的方式教授诗歌,我们才能真正“得到”

诗歌。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孤帆古诗老师
孤帆的影
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当代歧释之新解
李诗“孤帆一片日边来”歧解漫说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临江仙·远望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