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民俗文化传承研究

2015-03-16 18:43李田秀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

李田秀

摘 要: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直以来,鲁迅被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长期树立着反孔反封建的形象,更有人将鲁迅定义为是影响中国文化断裂的人。但是,鲁迅通过自身特有的一种体验与悟性很好的继承了传统优秀的民俗文化,经一番调整与处理,进行科学的创新,使得受众群体在翻阅鲁迅作品时,可以感受到无论其文学思想还是文学创作,均蕴含了极为强烈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色彩。

关键词:鲁迅文学;民俗文化;传承

民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基础上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所以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很好的继承。从鲁迅个人角度上看,他认为民间不仅仅属于可以进行改造的文化体,同时还是乡土情结的栖息场所,将民间的情感性、主观性予以了展现。本文首先对鲁迅生平进行了简介,其次闡述了民俗文化对鲁迅的影响,最后分析研究了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文化传承。

1.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以鲁迅这一笔名被大家所熟知,是浙江绍兴人,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现代文学家。鲁迅生平以短篇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及翻译作品为主。他早年由于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虽出生在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1902年却能跨出国门到日本留学。回国后,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立志弃医从文来改变中国精神。因此,鲁迅在1905至1907两年内,创作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同时还极积投身革命党人的活动,并与自己的弟弟周作人合作在1909年翻译了《域外小说集》,将外国文学介绍到中国。

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从事教师工作。辛亥革命后,除继续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做兼职老师,还担任了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务。鲁迅这一笔名是在其所著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首次用到,五四运动前后,参与了《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先后创作出版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热风》、《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各类专集。由于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1926年8月,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又到了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同年十月进入上海,和自己的学生许广平住在一起。从1930年开始,相继参与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鲁迅一生都致力于中国文化事业:领导并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编写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萌芽》、《语丝》、《译文》等文艺期刊;注重对青年作者的培养;此外,鲁迅还对国外进步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翻译。

民俗文化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民俗文化占有很大比例,其曾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回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香瓜、菱角、罗汉豆。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到作品中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作品蕴含浓烈的家乡风情与民俗色彩,是鲁迅文学创作,也是所有作家创作时的底色之一。

2. 民俗文化对鲁迅的影响

2.1民俗文学是作家创作的源泉

鲁迅生平涉及到了大量的文艺方面的理论,随着其“劳动创造艺术”这一文艺思想的提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发表的杂文《门外交谈》充分的介绍了民俗孕育中国整个文艺的系统。鲁迅众多文艺理论中对劳动人民的非凡艺术创造力予以了肯定。这些在民众中极其关键的精神财富恰好又是作家创造时不可少的源泉。

民间文艺中蕴含了广大民众的智慧,民俗文化对作家的影响具体有:首先,创作素材;将灵活的表现手法、多样化的人物形象以及带有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鲁迅发表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就明确的指出“不问小说或诗歌,其要素总离不开神话”。这句话的含义是以神话的角度出发选取相应的素材形象,将其渗透到新的文学创作中。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及故事是作家们用于创作时的核心点。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的神话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些故事背后潜藏的战斗精神值得我们广为传承。屈原创作的《九歌》、《离骚》无论是内容还是题材均受到了当时楚地民俗文化的影响。鲁迅在女娲造人、炼石补天的神话基础上创作了作品《补天》;围绕后羿与嫦娥的传说创作了《奔月》,等。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劳动人民创作对文学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鲁迅将劳动人民定义为“不识字的作家”,“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作家。……不识字的作家虽不及文人的细腻,但他却刚健、清新。”这样的优秀评价,直接体现了鲁迅的艺术生产。所有好作家与好诗人,都要在民众生活与民俗文化中获得丰富的营养,一旦与民众的基础相距甚远,就犹如离开水的鱼,面临死亡,毫无生命力,所以文学创作中应高度重视这一点。

2.2以择取与拿来主义构建新文学

关于民俗文化,鲁迅树立了针对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的态度。该认知态度与鲁迅惯有的思维特征是极为吻合的。在各类旧文化中拯救出合理因子,构建全新的文化,最难之处就是传统文化的优与劣常混淆起来,怎样合理深入的分析与鉴别是鲁迅长期致力于研究的重点。古文化虽为后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后来的发展同样造成了阻碍。所有文化中都有整个民族的心灵,两者间的关系密切。虽然对新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其中蕴含的健康性、合理性的一面在新文化构建中不可或缺。所以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了必然趋势。

对于拿来主义,鲁迅比较倡导;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众多人的怀疑与否定,人们开始关注西方知识,越来越西化,这样的结果难免让人产生失望的情绪。根据三十年代中“发杨国光”的复古风潮,鲁迅首次强调了拿来主义思想。要有选择的拿,不卑不亢的拿。提取旧中的优势之处,拿来国外的能够促进进步的,结合本国国情构建相应的新文化。我国发展中对于国外一些优良的东西、有助于中国前行的东西都应全部借鉴。

在新文学构建上,鲁迅信心满满,长期进行着对新文化构建、改造国民性的探讨研究工作,其强调的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到新文学中,拿来国外价值意义高的针对问题针对性分析的方法,是我们应该提倡与推广的。

鲁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现实处境,知道自己难以与传统文化相隔绝,因此当民间文化不断的熏陶与感染他时,他通过择取这一方式把民间文学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鲁迅及其作品在传统民俗文化和现当代文学间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对文化有着深入的解剖与领悟。

3.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文化传承

3.1民俗礼仪培养了鲁迅的自我意识

从整体角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共涵盖了以下两方面:首先,在儒家基礎上构建的儒释道相融的大传统,属于官方的主导意识形态范畴;其次,儒家文化思想对小传统的指导,这就是民俗文化。其中,大传统的民俗文化利用开展官人或私人办学活动进行传播或者相应的教化。小传统的民俗文化主要通过具象的形式存在于农村生活与劳动中,在传统文化结构体系中属于下层,具有显著的包容性,是传统文化的基础部分。鲁迅毕生的文学创作与文化生涯都将注重和展现下层民众国民性与文化心理作为重点,特别热衷于体现民众生活中所呈现的人情风俗、宗教、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等各类民俗文化。

鲁迅生于封建士大夫家族,在私塾学习了十七年的儒家文化,以民俗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了良好的人格。学习私塾教育前的七年是鲁迅的童年期,是其和文化关系形成的开始。小时候的鲁迅不具备理性认识的能力,因此对于具有感性形象的仪式、习俗、游戏等各类民间文化,小鲁迅的接受程度与理解能力要高,民俗礼仪不仅是鲁迅小时候和外界环境及人物交流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促进其社会化元素的形成。周氏家族在绍兴本地是书香世家,特别重视礼仪传家。而礼仪习俗在民俗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传播方式,是人类长期累积而成的生活经验所衍化出的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鲁迅是周家的长子长孙,从降临到这个世界就潜移默化中的接触民俗仪式,并树立了自我意识,清晰了自己与周边环境间的关系,同时找准了自己所处的位置。鲁迅一生对自己都以“礼”严格自律,从人格修养到行事规范与同时代的文学家相比,其是最克己复礼的。

3.2民间美术化走进鲁迅文字写作

年画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形式,是民众对平常生活的美好想象,其可以处于鲜明色彩的喜气氛围范畴中,通过一些夸张的手法让受众群体产生热爱与向往美好生活的良好情感,以此培养受众的审美意识与想象力。这种散发着强烈审美趣味的民间文艺,激发了鲁迅小时候对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性,受到了幼年时代鲁迅的青睐。“年画是鲁迅所喜欢的,幼年鲁迅的床前,就贴着两张年画,一张叫《八戒招亲》,另一张是《老鼠成亲》”。年画本来就是民间对生活理想状态的抽象与夸张表现,上述两张年画主要是利用动物世界来展现民众生活中常见的婚姻喜事,从视觉效果层面上看,要远比其他年画更具童趣、更加的滑稽,受到了幼年时代鲁迅的喜爱与欢迎。接触年画过程中,激发了鲁迅在民间美术方面的兴趣,他“从小就喜欢看花书,也爱画几笔。”由此,鲁迅收集了大量的绘图书并仔细的翻阅,之后,长妈妈在乡下为其带回了绘图的《山海经》,使得鲁迅对绘画更加的痴迷。不会将目光只放在对各类花书的浏览上 ,他还试着把民间美术带给他的直观审美感受予以表现,以审美为中心开始了美术创作。由于鲁迅小时候大量的阅读与创作民间美术,使得其在民间木刻、版面设计上有独特的见解,对其文学创作意义远大。每当有人向他探讨写作秘诀时,他的回答是“倘要反一调,就是‘白描”,意思是指白描在文学创作中是大力宣传与推广的“秘诀”,因为其“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对白话文学的创作有很大帮助。鲁迅的小说作品中将人物的塑造作为载体,常用白描刻画出人物,简简单单的勾勒就展现了人物精神,鲁迅的笔法具有雕刻刀特点,在人物的刻画过程中总是入木三分,比如,描写《闰土》、《祥林嫂》等人物肖像时,应该说刻出了人物外貌、人物表情、人物动作,而并非写出来的。鲁迅采用雕刻式的笔法充分显现了人物所遇到的世事沧桑,可见,民间美术在文字写作中具有的实效性。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纵观鲁迅的文学创作,大部分均发生于民间,在注重和阐述底层民众命运与精神状态的同时,指出了民间文化处于宗法制度统治下所呈现出的奴性与愚昧。由于民间文化中散发着朴素的审美风格、纯朴的民性和坚强的生命力,使得鲁迅对该民族又燃起了希望。在鲁迅发表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所收九篇散文中,共有七篇主要描述的是小时候的民俗人物与民俗物象。鲁迅与民俗文化间的沟通交流是相互认同、和谐的,民俗文化是鲁迅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属于宝贵的文学资源,促进鲁迅独特文学思想与艺术的形成。

(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传承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