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工程 打造农广品牌

2015-03-16 19:22:19
农民科技培训 2015年3期
关键词:丰南区金钥匙农广校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广校是丰南区政府直属正科级单位,现有教职工27人。近年来,丰南区农广校紧紧围绕“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努力使教育培训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培训内容和课程设置与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对接,培训手段和办学形式与农民群众实际需求对接,不断使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先后谋划实施了全区农村“知识型”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党员“金钥匙”工程、全区“智慧农民”培养工程,推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为全区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职业教育主阵地,为全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连续多年被丰南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多次被唐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多次受到国家农业部、中央农广校、省农业厅及省、市农广校的表彰奖励。

——谋划实施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为目标的农村“知识型”实用人才培养工程

2006年,农业部在全国农村启动了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同时确定各级农广校为这一计划的主要实施单位。作为县级农广校,工作怎么切入?生源怎样组织?经过反复研究和下乡调研,丰南区农广校决定先搞试点,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丰南区的大新庄镇拥有10万多亩耕地,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5万亩。由于设施蔬菜面积发展过快,菜农在生产中遇到很多技术问题而影响收益。于是,区农广校与大新庄镇领导多次商议,决定开设蔬菜生产中专班,对蔬菜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提升。把教学班设在乡镇,招生主体由村干部变为土生土长的农民,课程设置由管理类变为专门的农业科技知识,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授课的地点由课堂变为课堂与田间地头相结合。通过两年的学习,农民得到一张文凭,还切实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增加了致富本领。丰南区农广校以举办大新庄镇蔬菜生产中专班为契机,适时谋划了农村“知识型”实用人才培养工程,确定从2007年到2010年,在全区农业产业特色比较明显的乡镇陆续开设各类中专班,每年计划招生400人左右。丰南区政府决定由区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资金,对每个新招收的特色中专班学员一次性给予500元的学费补助,还把此项工作列为2007年区委、区政府为群众办的20件实事之一。从2006年到2010年,农广校先后在全区的大新庄、钱营、稻地、小集、黄各庄、大齐、柳树圈、黑沿子、东田庄等10个乡镇开办了蔬菜生产、奶牛养殖、棉花生产、水产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动物卫生防疫、高效农业等各类特色中专班20个,累计招收学员1561名,这批人已成了推动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谋划实施以加强党性教育和提升农村党员致富领富能力为宗旨的“金钥匙”工程

丰南区农村党员“金钥匙”工程,是丰南区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实施的“一号工程”,旨在提升农村党员致富领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计划从2010年到2013年底,把全区50岁以下的5500多名农村党员全部培训一遍,使其中70%以上掌握1~2门致富技能,30%以上具有“双带”能力。自2010年6月“金钥匙”工程启动后,丰南农广校共组织编印“金钥匙”工程培训丛书10种5万册,刻制培训科技光盘8大类1.5万张,组建专家服务团巡回辅导50场次,建立“金钥匙”工程示范基地20个,5500名50岁以下农村党员全部得到培训。组织百名蔬菜种植党员干部大户到山东寿光考察,组织两批次100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东北农业大学集中学习,开设并招收农业推广专业大专班学员300人。中央创争办和省委办公厅对“金钥匙”工程做法进行推广,《人民日报》、《紫光阁》杂志、《河北日报》、《唐山劳动日报》等党报党刊先后进行了报道。

——谋划实施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任务的“智慧农民”培养工程

2014年,在国家大力提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大背景下,丰南农广校在做好常规培训的同时,谋划了以培训全区各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动物防疫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为主要对象的“智慧农民”培养工程,计划通过实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大户强化提升培训、建立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搭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等内容,采取菜单式培训、集中强化培训、远程自主培训、阵地专项培训等手段,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工程启动后,丰南农广校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扎扎实实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办特色涉农中专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按照一乡一村一农业龙头企业的办学模式,在东田庄乡、钱营镇后打弓村、鼎新蔬菜公司开办3个新型职业农民特色中专班,招收学员130人。其中东田庄乡教学班开设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钱营镇后打弓村班和鼎新蔬菜公司教学班开设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区政府安排资金13万元,为每名学员补贴1000元学费。二是开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丰南农广校依托各乡镇及区农口单位,收集全区450多名种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手机联系方式等各类信息,专门建立各类专业大户信息库,于去年8月中旬开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利用区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及时把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河北电台《农广连线》等栏目的播出安排、农业政策、农技知识、市场信息等内容以短信形式发出。三是在区电视台开办《金土地》专题节目。联合区农牧局以向农民传授新技术、新经营模式为主要目的,在区电视台开办农业专题栏目——《金土地》,节目自去年5月27日开始在电视台播放,每周一期,每期播放两次,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28期节目,受到农民群众欢迎。四是完善培训资源积累工作。利用中央校配发的移动多媒体资源库,先后从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农广天地》、《科技苑》、《致富经》等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栏目,中央校卫星系统1至4频道,下载有关种植、养殖、加工和致富典型等方面音频、视频节目2100多集62000多分钟。五是编写农业科技培训丛书。围绕全区农业产业特色,组织编写了养猪、养鸡、养牛、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棉花栽培、黄瓜栽培、西红柿栽培、新能源使用、经济动物养殖等10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丛书,每种印制3000册,共印制3万册,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六是刻制科技光盘。重点选择和本地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有关蔬菜生产、水产养殖、畜牧养殖、食用菌生产等8大类内容,刻制农业科技光盘1万张,无偿向农民发放。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丰南区分校

三大工程的实施,提升了丰南农广校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使之成为丰南区委、区政府培训农村党员及农民不可多得的生力军。不论是近年来取得的荣誉,还是区委、区政府在工作安排和资金使用的倾斜,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那么,丰南农广校在工作谋划、工作实施中究竟有哪些高招呢?对照丰南农广校近年来的工作历程,至少有两点可以借鉴。

启示之一:坚持先予后取策略是农广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目前不论什么单位、什么部门,无论开展哪项工作什么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支撑。就基层农广校来讲,资金困扰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怎样解决因资金不足而影响农广校发展的实际问题?丰南农广校的做法是先予后取。工作一旦争取到手,丰南农广校第一时间不是申请资金,而是多措并举,按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有了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在以后工作中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支持。丰南农广校近年来实力不断壮大,和先予后取的工作策略是分不开的。

启示之二:打造一支坚强队伍是农广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干工作需要人,干好工作需要能人强人。所以,丰南农广校把培养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职工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其次,为每位职工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对工作有热心,工作踏实,精心钻研业务的教职工,不论身份性质,不论学历高低,在评先、评优、入党、职务调整、外出业务培训等方面一视同仁,从而在校内形成了比学赶超、人人争先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学校在树标兵、树模范、树典型上做文章,以弘扬正气。培训科科长唐玉荣工作兢兢业业,身患癌症依然热心本职工作,2014年被推荐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成为了农广校队伍里的模范表率。

猜你喜欢
丰南区金钥匙农广校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14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5:28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新农民(2022年13期)2022-06-14 10:07:10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快乐语文(2021年31期)2022-01-18 05:51:24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四最”路上党旗红——唐山市丰南区行政审批局创新推行“红色代办员”制度
公民与法治(2020年6期)2020-05-30 12:44:14
唐山市丰南区民生实事项目首次由人代会表决产生
公民与法治(2020年3期)2020-03-14 22:35:08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40
打造全国和谐示范社区路径探析——以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街道新兴社区为例
中国市场(2016年12期)2016-05-17 0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