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 艳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570208)
·临床探讨·
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圣 艳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570208)
目的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临床感染报道较少,对海口地区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诊断和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的16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患者,分离菌株用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从年龄来看,未成年人3例(18.75%),中年人7例(43.75%),老年人6例(37.5%),以成年人感染为主。从性别来看,女性5例(31.25%),男性11例(68.75%),以男性感染为主。从科室分布来看,内科7例(43.75%),外科9例(56.25%),外科感染稍多,其中骨外科感染4例,占40.0%,所占比例较高。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最低的是呋喃妥因,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可推荐首选使用。结论 嗜水气单胞菌在临床感染率的上升值得关注,临床医师应注意感染诊断及用药治疗。微生物实验室应提升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技术,加强耐药性监测,可更好地指导治疗用药。
嗜水气单胞菌; 革兰阴性杆菌; 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嗜水气单胞菌是弧菌科气单胞菌属,主要生活在环境水中的常见菌,可引起人-兽-鱼感染的共患条件病原菌,可诱发黄鳝出血病、鳗鲡红鳍病、甲鱼败血病等,人类感染主要是接触、食用鱼类或兽类动物及饮用污水而引起感染[1]。临床感染报道较少,近年来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感染分离率在上升。为了解嗜水气单胞菌在医院的临床感染情况,选取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耐药性调查分析,并结合临床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为临床感染诊断、选药治疗和预防院内感染的流行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菌株来源 16株嗜水气单胞菌均分离自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脓液、胆汁送检标本,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菌株。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2 方法 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所有菌株经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及药敏,药敏结果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报告,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9版)规定操作及判断药敏试验结果[2]。
1.3 统计学处理 患者感染统计信息均来自本院住院感染患者病历资料,采用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处理软件WHONET 5.3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1 16例感染者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从年龄来看,未成年人3例(18.75%),中年人7例(43.75%),老年人6例(37.5%),以成年人感染为主。从性别来看,女性5例(31.25%),男性11例(68.75%),以男性感染为主。从科室分布来看,内科7例(43.75%),外科9例(56.25%),外科感染稍多,其中骨外科感染4例,占40.0%,所占比例较高。
2.2 16株嗜水气单胞菌在感染标本的分离情况 从感染标本分离来看,主要是伤口分泌物,占37.5%,其次是尿液、痰液,均占18.8%。见表1。
表1 16株嗜水气单胞菌在临床感染标本的分布统计
2.3 16株嗜水气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耐药率最低药物是呋喃妥因,为0.0%,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为6.3%;耐药率最高是氨苄西林,为100.0%,其次是氨苄西林/舒巴坦钠(93.8%)、头孢唑啉(81.3%);其他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见表2。
表2 16株嗜水气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 耐药率统计
嗜水气单胞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内,是条件致病菌之一。该病菌可产生极强毒性的外毒素,包括溶血素、坏死毒素、肠毒素、组织毒素、蛋白酶等。可引起人类肠道内及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主要是腹泻,表现为水样便,而肠道外感染主要为伤口感染、出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其中出血症起病可能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入侵人体后,可于肠道内大量增殖,并经动脉侵入肝脏、肾脏,导致肝肾等器官及血液病变,最终诱发全身性症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疾病起病凶猛,且多为恶性传染病,具有一定病死率。此外,如水体环境骤变,嗜水气单胞菌还可与产气单胞菌、弧菌等病菌混合感染,诱使疾病加剧。该感染以男性成年人为主,外科感染率高于内科。感染调查中无粪便分离的标本,说明在海口地区引起的肠道内感染少见,主要以伤口感染多见,占37.5%,与其感染特性相符;痰液和尿液的分离率比血液标本要高。
城市污染水有利于该菌的存活,适合生存水温在4~20 ℃[3]。由于海口地区常年平均水温20 ℃左右,适合该菌生长,城市污染水有可能是主要的感染源。文献[4]指出,现今流行株的毒力在发生改变,较以往的菌株毒力强些。其毒力的改变与人感染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可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包括溶血毒素和细胞毒性肠毒素等[5]。本文调查未见腹泻患者,是否与该地区流行菌株未携带细胞毒性肠毒素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嗜水气单胞菌在临床报道较少,近年来微生物实验室的鉴定技术的提升有利于该菌的检出[6]。嗜水气单胞菌为气单胞菌属(现为气单胞菌科),为革兰阴性杆菌有时呈球杆状或丝状,有动力,氧化酶试验阳性,对营养要求不高,需氧易培养,在血平板上形成β溶血环,主要是靠生化鉴定,基层医院不易鉴定正确,易出现漏报[7]。本院微生物室主要是用法国梅里埃仪器VIT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及药敏试验,鉴定准确率高,药敏试验可靠,有利于该菌的分离鉴定。
该菌临床感染主要是以外伤伤口感染为主,其中骨外科伤口感染率高达40.0%,应引起注意,医院应加强对外伤伤口的预防感染措施。其次是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败血症。另外,要注意弱势群体(肿瘤、血液患者)及侵袭性手术伤患者易引起合并感染,其感染率的上升值得海口地区医院感染科注意。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源、感染临床症状、病程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易导致休克死亡,病死率为30%~70%值得关注[8]。
从表2药敏试验结果来看,作者推荐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文献[9]研究结果表明阿米卡星耐药率为9.0%,与本文相近;其他药物均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从本文药敏试验调查结果来看,引起人类感染的嗜水气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
在淡水养殖养殖业中,抗菌药物的广泛滥用,势必会引起嗜水气单胞菌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这些耐药菌株将会引起人类感染[10]。作者认为这也是导致临床感染率上升的原因,嗜水气单胞菌临床感染率的上升应引起临床注意,防止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1]郭闯,王永坤.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03,22(6):48-51.
[2]陈翠珍.我国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研究概况[J].河北科技师范学报,2012,26(4):61-64.
[3]许小红,赵海静,吴春笃,等.嗜水气单胞菌在不同水体中存活规律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1(1):4-6.
[4]胡萌,潘子豪,陆承平,等.嗜水气单胞菌流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兽医科学,2013,43(5):441-445.
[5]张翠娟,于宙亮,赵宝华,等.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8,42(7):46-50.
[6]单晓枫,郭伟生,陈畅,等.嗜水气单胞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5):90-93.
[7]陆承平.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及其所致的鱼病综述[J].水产学报,1992,16(3):282-286.
[8]陈苏芳,王凤平,赵静.嗜水气单胞菌内源性感染菌株的分离与药敏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2,9(2):137-139.
[9]林居纯,罗忠俊,舒刚,等.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24-7025.
[10]朱建平,叶展翔,朱烨,等.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毒力基因检测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9,9(5):810-811.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6.068
A
1672-9455(2015)16-2460-03
2015-03-25
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