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宁漪(常熟理工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推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思考
——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汪宁漪
(常熟理工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江苏 常熟215500)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公民个人的健康成长发展,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百年大计。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文化载体,承载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无疑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以此推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需要关注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校园文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提出了建设体系的任务。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将其表述精简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受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纲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美好生活、发展环境、基本秩序的表达;受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国家情怀、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公民个人的健康成长发展,而且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百年大计。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说明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一致性。推进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文化”和“价值观”内涵的关联性
英国文化学家受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人种学意义而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①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②从广义上说,文化本质上指特定范围的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形成的广大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的总和。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③价值观,是人们处理价值关系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观点和态度。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的文化、文明的精神体现,是维系社会的精神支柱。
可见,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和较高的契合度。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价值追求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借鉴很多内容。“文明”、“和谐”、“公正”、“友善”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④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要与中国具体现实相结合,二是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自然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独有的价值体系,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已经融合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如:“厚德载物,包容会通”、“勤俭廉政、精忠受国”、“仁受孝悌、谦和好礼”等精神,都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吸取什么、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发展什么,直接决定着中国现代文化的未来走向,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连接未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重要基础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将这个价值体系、理论体系深入人心,这样才能成为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想要深入人心。就需要与中国人思想深处最核心的价值观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相结合,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行为道德定势相结合。这样才能成为人们心中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仁”、“义”、“礼”、“智”、“信”和“受国”等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深入民众内心,成为真正的道德准则。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文化载体,承载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无疑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以此推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存在欠缺
1.一些大学生传统文化观念淡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发展,中西文化交错越来越明显。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巨大挑战。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是认可传统文化的,但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一定程度使他们淡化了中国传统文化。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他们沉浸于外来文化中而不能自拔;有些人虽然承认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价值,但是对于其中的知识知之甚少,一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观念淡薄、认识肤浅、兴趣很低。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化节日、传统文化思想、文化名人表现出低兴趣、低知晓率的状况。
2.一些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度不够。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度还是不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流程和配套方案。在大学校园中,虽然在校园文化、课程设置中会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力度亟待加大。与现在的流行文化,如各种青春读物、超女等比起来,现有的传统文化教育书本、电影、宣传片等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
1.加强高校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科学研究。
高校不仅承担着科学研究的使命,而且是文化类人才的聚集地,有效利用高校的人才和信息优势,对常熟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研究,是弘扬常熟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措施。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承担的常熟文化类课题和进行的科研活动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苏州传统藏书文化研究》、《常熟家族文化与文化家族之传承研究》,省文化厅资助项目《环太湖民间宣卷与山歌研究》;编撰国内首部县级市的地方文学史《常熟文学史》,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展《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白茆山歌为例》、《苏州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虞山琴派为例》等课题;参加常熟市纪念翁同龢诞辰180周年、兴福寺与近现代佛教等与地方文化有关的研讨会;与常熟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和虞山派古琴艺术馆开展合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等等。同时,常熟理工学院针对传统文化研究专门开辟特定的研究区域:《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设立“吴文化研究”、“苏州研究”专栏;创办学术期刊《东吴学术》,开设“苏州研究”、“东吴讲堂”、“东吴研究”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专栏;设立人文学院的吴文化研究所,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的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等。
2.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培养,传播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培养社会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文化素质的有效载体,大学生社团不仅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细胞,而且是全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培养和引导,对传播繁荣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
一是在校园内,支持和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各种传统文化类的校园活动。在校园中进行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表演、文化歌曲演唱比赛、观摩文化类电影等,举办各种形式的关于传统文化知识和保护技能的培训和讲座,举办传统文化礼仪培训班;组织传统文化方面的辩论赛,开展文化艺术节等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和传播。
二是深化校地合作,拓展校地文化空间,带领大学生社团在社会范围内进行文化类活动。开阔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活跃社会文化氛围。通过“文化进社区”、“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食粮;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义工活动为常熟文化繁荣助力。
3.发挥图书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信息资源的宝库,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设备先进,藏书数目多质量。其建立了电子阅览室,通过图书馆信息系统,可以网上阅览各种电子书刊,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应该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弘扬常熟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
首先,要营造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化氛围。图书馆建筑需要敦厚、雅致,体现时代特征,又不乏古朴凝重,其整体造型要与周围和谐统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图书馆内部设计与环境布置要充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使得图书馆在环境上就具有熏陶和育人功能。
其次,图书馆应该突出馆藏特色,设立优秀传统文化专题阅览室。在图书资源上进行有效整合,按照年代或者文化类别,将传统文化类书籍进行编排整理,并配备文化专业人员进行图书管理、接受借书人咨询、指导阅读;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在专题阅览室进行读书指导,开阔读者思路;在专题阅览室举办弘扬传统文化的读书会,在读书会上开展书评书展及导读活动。
再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播放传统文化相关的电影、开设传统文化夏令营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举办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摄影展览、文艺活动、培训班、征文比赛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注释:
①文明与文化一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择[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56.
②梁启超.饮冰室全集·什么是文化[M].台北:文化图书公司,1972:307.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1956: 406.
④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4-22.
[1]刘怡然.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文化研究,2012,1.
常熟市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立项课题“弘扬常熟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S1523;常熟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xnh201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