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辉,王志勇☒(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北承德 067000)
特发性阴囊坏疽合并附睾炎1例
徐 辉,王志勇☒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北承德 067000)
特发性阴囊坏疽;附睾炎;综合治疗
阴囊坏疽由法国的皮肤病学家Fournier于1883年首先描述,故又称Fournier综合征或Fournier坏疽。马永江于1956年最早在国内报告此病。它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发生在男性外生殖器及会阴部的爆发性快速进展的坏死性筋膜炎,死亡率可达35%。我科2014年5月收治1例特发性阴囊坏疽合并附睾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4岁,因阴囊肿胀伴疼痛3天于2014年5月5日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囊肿胀伴疼痛,为间歇性钝痛,向双侧腹股沟区放射。无畏寒、发热。排尿无异常。于家中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名、剂量不详),阴囊肿胀伴疼痛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6.5℃,心率70次/ 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90mmHg。神志清,急性病容。心、肺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阴茎正常,双侧阴囊肿大15cm×10cm×15cm,阴囊部位皮肤有多发、不规则黑色坏死、局部水疱,触之有捻发感,质软,皮肤张力高,有明显波动感,触痛,可闻及恶臭味。睾丸、附睾触诊不清。阴囊彩超示:阴囊内睾丸下后方异常回声,考虑炎症合并较黏稠积液及多发积气。左侧附睾异常回声,考虑炎症。血常规:白细胞50.3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8.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9.58×109/L。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凝胶凝集试验(-),抗HIV(-)。肝肾功能及空腹血糖、尿常规化验均正常。无尿道外伤、泌尿生殖道疾病、糖尿病等病史,无结核病史。泌尿外科以“特发性阴囊坏疽、左侧附睾炎”收入院。
入院后局麻下行阴囊清创术,切开病灶后有气泡冒出,见深达筋膜层组织广泛坏死,酱红色、黏稠并伴有恶臭味的脓液。分泌物送细菌培养。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脓腔之间的筋膜间隔,广泛切除坏死的皮肤、深筋膜和肉膜层,切除范围包括坏死组织和可疑坏死组织,睾丸鞘膜表面有脓苔。坏死组织送病理检查。创面不予缝合。予高锰酸钾和庆大霉素溶液冷湿敷,同时应用头孢吡肟+奥硝唑抗感染治疗,加强全身支持疗法,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每天换药2-3次,用3%过氧化氢+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每日给创面清洗换药时用剪刀仔细清除肉眼所见到的坏死组织。2天后病灶向会阴部位蔓延,将会阴部切开引流。坏疽处分泌物培养:大肠埃希菌。因对亚胺培南等药物敏感,将抗生素调整为亚胺培南静点。坏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炎性坏死。1个月后,患者感染得到控制,创面红润肉芽增生良好。阴囊皮肤缺损较大,无法自愈创口,取大腿内侧带蒂皮瓣修复阴囊皮肤缺损,植皮后恢复良好。术后每日观察皮肤情况,并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创面皮肤生长良好。阴囊创面愈合后外观满意。复查阴囊彩超:双侧睾丸、附睾及精索未见异常。血常规及生化全项未见异常。患者顺利出院。
阴囊坏疽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或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特发性阴囊坏疽是泌尿科罕见疾病,占外科住院病人的0.36%[1]。过去认为本病为特发性(即原因不明),现代临床研究证明,大多数的病例仍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导致感染的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和局部因素。糖尿病、肝硬化、营养不良等是本病的易患因素。
阴囊坏疽的诊断依靠典型的病史、临床特点、体征诊断并不困难,早期未出现坏疽前容易误诊。阴囊皮肤无皮下脂肪,却有许多皱襞、汗腺和皮脂腺,兼之阴囊位近肛门,故阴囊皮肤的表面常有较多的细菌隐藏。细菌主要经以下三个途径侵入:(1)由阴囊皮肤直接侵入,常继发于阴囊皮肤的损伤或感染;(2)尿道感染(主要是尿道周围腺体的感染)向周围发展,穿破Buck筋膜后,沿阴茎阴囊的Darto筋膜或会阴的Colle筋膜,以及腹壁的Scarpa筋膜播散;(3)肛周脓肿向周围蔓延,或腹膜后感染沿阴茎阴囊的筋膜蔓延[2]。细菌产生的各种毒素和大量气体积聚,增加了组织间压力,压迫血管,使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血栓形成、溶血,进一步加重组织、肌肉坏死、腐败,利于细菌繁殖,使细菌毒力加强,进而使患者病情加重[3]。
阴囊坏疽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该病由于发病急骤,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死亡原因与阴囊坏疽程度无关,而主要与坏疽范围有关。本例发病前无明显诱因,起病急骤,阴囊皮肤呈坏疽改变,诊断上符合特发性阴囊坏疽。本病治疗原则:(1)全身支持疗法,必要时输注新鲜全血,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降低细胞溶酶体破裂及组织自溶,以利于皮肤坏死范围局限和创面愈合。(2)早期联合应用2-3种广谱抗生素,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3)积极治疗原发病。(4)局部治疗,及早多处切开肿胀皮肤进行引流,减轻阴囊皮肤张力,不论是否有明显皮肤坏死,只要阴囊出现波动感,需及时、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因本病组织坏死程度不能根据皮肤坏死范围确定,清创要彻底切至皮肤与皮下组织不易分离处[4]。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采用高压氧舱治疗特发性阴囊坏疽,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本例患者合并左侧附睾炎,临床少见。对于本病应强调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的重要性,全身和局部综合治疗措施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1]吴阶平,马永江.实用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451-452.
[2]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50-1951.
[3]张秀成,祖林先,白龙伟,等.5例阴囊坏疽的诊治体会[J].中原医刊,2005,32(20):46-47.
[4]朱德淳,李文吉,范海涛,等.阴囊坏疽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11):776.
R697+.2
B
1004-6879(2015)01-0072-02
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