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舒文琼
爱立信结盟思科:巨头牵手绝非偶然 ICT格局再添变数
本刊记者 | 舒文琼
爱立信和思科,一个是移动通信领域巨擘,一个是IP和企业网市场龙头,两者走到一起绝非偶然之举。双方合作之后,必然在ICT领域产生“1+1>2”的效果,并且在北美、欧洲市场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
风云变幻的全球ICT市场从来就不缺乏具有轰动效应的重大新闻。11月9日,爱立信与思科宣布展开合作,这一消息犹如重磅炸弹,在行业内掀起了层层波澜,其轰动效应与诺基亚出价166亿美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不相上下。
爱立信和思科,一个是移动通信领域巨擘,一个是IP和企业网市场龙头,两者走到一起绝非偶然之举。
回顾历史、追根溯源、抽丝剥茧是了解一个公司战略决策的最好方法。对于爱立信与思科的合作,不妨从两家公司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说起。
在曾经的2G时代,爱立信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无可争辩的领导者。在技术方面贡献卓著,拥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爱立信当时的地位足以睥睨众厂商。进入3G时代,随着三大标准三足鼎立形势的出现,爱立信虽然在WCDMA领域的领先地位无可撼动,但是在TD-SCDMA和CDMA2000方面却形势并不乐观。进入4G时代后,LTE标准分为TD-LTE和LTE FDD两大版本,爱立信在北美、欧洲、印度等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在TD-LTE方面难言乐观。
与此同时,全球IT和CT趋于融合,给传统通信行业带来了变化和挑战,爱立信这样的传统设备商也必须因时而变,才能跟上ICT融合发展的节奏。
电信网络和互联网原本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前者追求服务质量,成本次要。后者的理念是“尽力而为”,为了效率可以适当牺牲质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互联网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互联网技术持续改进,促使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一些来自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SDN和NFV等开始向电信领域渗透,帮助提升传统电信网络效率。目前,电信运营商已成为上述IT技术的积极践行者。
看到IT和CT融合的趋势,爱立信近年来也提出了“由硬到软”的转型策略,从传统的通信网络设备转向云计算、NFV、专业服务、OSS/BSS。此外,爱立信提出转型还有一个原因,即在传统电信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爱立信必须跳出通信市场开辟新的增长点.
2014年,爱立信明确提出了公司将聚焦的领域为IP网络、云、电视与媒体、行业与社会、运营支撑解决方案/业务支撑解决方案,并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无线业务部以及云和IP业务部。
为了向IT领域转型爱立信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尝试。以云计算为例,爱立信早在2012年就加入了云计算开源组织OpenStack,通过帮助OpenStack发展以支持电信服务和应用。
爱立信深知,虽然自己在移动通信领域优势明显,但是在云计算领域是新兵一个,短板因素客观存在,因此爱立信选择了收购这一最为直接的方式提升竞争力:仅仅在2014年7~10月,爱立信就宣布了4项收购,对象分别为美国计费软件供应商MetraTech、云计算服务的机顶盒业务公司Fabrix系统、美国云计算软件公司Apcera、美国IT基础架构智能软件公司Sentilla,以增强云计算整体方案能力。
在SDN和NFV方面,爱立信也在积极推动,例如:爱立信将NFV引入现有电信网络架构,在目前进行的5G研发中,基于SDN、NFV和虚拟化技术提出了网络切片的概念,希望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性能各异的网络服务,最大程度地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爱立信借助该技术构建智能立体网络,并针对多个行业市场提供了解决方案。
爱立信的上述举措的确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2014年其在所聚焦的目标领域实现了销售额10%的增长。
如果从爱立信自身的纵向对比来看,10%的增长速度可喜可贺,可是横向对比来看,10%还远远不够。
最直接的对比来自华为。继2013年业务收入赶超爱立信后,近两年来华为与爱立信在收入方面的差距持续拉大。而在企业网方面,华为2014年的收入与2011年相比翻番,年均增长速度接近30%。
更为紧迫的是,爱立信的另外两大竞争对手诺基亚与阿尔卡特朗讯合并,拥有了包括接入、传输、核心网、IP和云计算在内的覆盖全面广泛的产品线。因此,留给爱立信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不借助思科这样强大外力的帮助,爱立信的竞争形势不容乐观。
图 爱立信与思科合并后的实力一览
与爱立信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相似的是,思科在IP网络市场也是无人争锋,甚至地位高于前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思科几乎成为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代名词,其相关认证考试受到广泛认可。
目前,思科在全球核心路由、数据中心、云计算领域拥有很高的份额。除此之外,思科在电信行业也有些产品,比如回传、小基站、城域网产品等。
但是,思科目前也并非高枕无忧。随着云计算、SDN和NFV等概念的兴起,其对传统IT网络架构形成巨大冲击,需要思科等传统厂商及时调整并积极应对。在此过程中,众多新兴厂商的话语权日益强大,对思科形成了威胁和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把握IT和CT融合的趋势,从融合的角度推动IT技术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推动思科与爱立信合作的还因为二者均面临着华为的竞争。思科与华为之间可谓宿怨已久,早在2003年,思科就状告华为侵犯知识产权,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华为对思科的路由器产品构成了威胁。此后多年,华为和思科交火不断,包括思科用“抄袭门”质疑华为创新能力,华为在中国大面积搬迁思科路由器。华为一度被称为“钱伯斯的噩梦”,华为高层甚至公开表示:“公司要成为中国ICT市场第一名。”
目前华为虽只在小范围内对思科构成了威胁,但是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思科为此选择与爱立信合作,其意图再明显不过——一味地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借助爱立信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优势,思科有望增强自身在融合领域的优势。
对于爱立信而言,华为同样是个劲敌——2013年华为收入超过爱立信,在中国市场华为在移动领域,尤其是TD-LTE上全面领先爱立信。
一个是华为在IT领域的对手,一个是其在CT领域的对手,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两大对手联合在一起可谓是顺理成章。
除了共同的需求、相似的境遇、相当的实力外,思科与爱立信能够走到一起,还因为两者在战略方向上保持了高度一致。
例如,在智慧城市发展方面,思科很早就前瞻性地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爱立信则提出了“500亿连接”和“网络社会”,其核心内容都是通信连接将从人和人之间,扩大到物与物之间,并且赋予物体无限智能。可见,他们在智慧城市的观点上不谋而合。此外,思科是云计算、大数据等的主要提出者,而爱立信近年来也认识到了这两大技术的发展潜力并着重发力,可以说,两者对于云计算、大数据的看法也非常相似。正是众多相似点,让两大强者携手合作。
展望未来,爱立信CEO卫翰思表示:“双方对如何携手为客户快速创造价值有着清晰、一致的看法。我们开始将主攻服务提供商领域,随后发展企业客户、扩大规模并加速各行业应用IoT的步伐。我们已达成涵盖广泛的经销商协议,双方将成立联合工作组,启动致力于SDN/NFV和网络管理与控制的联合开发项目。”
根据公开资料,爱立信和思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为客户提供价值:第一,为服务提供商客户提供端到端产品和服务组合,以及能够加快商业模式创建的联合创新;第二,建立能够提供室内外无缝网络的高度安全的技术架构,打造未来的移动企业体验;第三,结合两大公司的规模和创新,加速创建卓越的平台与服务,打造数字化国家,成就物联网。
在这个由移动性、云和数字化推动的时代,未来的网络需要全新的设计思维,从而确保网络的敏捷、自主和高度安全。为应对这一挑战,爱立信与思科将面向5G、云、IP和物联网等领域,提供跨越整个网络架构的端到端领导力,涵盖范围包括设备和传感器、接入网和核心网以及企业IT云。
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还包含多个协议,包括致力于借助参考架构和联合开发实现网络转型、基于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涵盖广泛的经销商协议以及在关键新兴市场的协作等。双方还同意基于FRAND(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原则对各自的专利组合签署交叉授权协议,促进联合创新,为双方客户提供信心保证。
对于两大公司的合作前景,目前业界较为一致地表示看好。“爱立信与思科的结盟会形成协同效应。电信设备技术与互联网设备技术之间会相互产生火花,两家巨头可能会通过专利技术交流研发出跨界的新产品和新应用。它们的一些技术可以应用到新的领域产生创新。”TMT分析师曾韬表示。
从数字来看,爱立信与思科合作之后,双方将合计持有超过5.6万项专利,每年投资110亿美元用于研发,拥有7.6万名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客户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体如图所示。
爱立信和思科目前是各自领域的领导者,并且双方基本没有重合的业务部分,因此可以预计未来两者的合作将非常顺畅,如果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竞争优势,那么双方在未来的发展都将如虎添翼。
爱立信认为,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成为双方在未来10年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并将在2016年开始获得增量收益。爱立信预计到2018年,双方各自的增量收益将增至10亿美元以上。
可以预见,在美国市场,两者的携手将进一步强化双方的竞争实力。在2009年收购北电网络之后,爱立信在美国市场的实力显著增强,目前美国市场已经成为爱立信的最大收入来源;作为一家美国公司,思科在本土市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双方合作后,其在美国市场的前景更是可观。而这对于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而言,显然并非是个好消息。此外,在爱立信的大本营欧洲市场,思科则有望借助与爱立信的合作而获得更大突破。
在IT和CT日趋融合的当下,面临整体行业环境不利的条件,爱立信与思科两大巨头的合作,毫无疑问将产生比合并更显著的“1+1>2”效果。
近年来,随着华为的崛起,原有的“阿诺爱中华”格局中,华为的领先优势日益显著。如今,随着诺基亚收购阿尔卡特朗讯的完成,以及爱立信与思科的合作,几大巨头的座次排名有望再次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