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收编”个体收废品者,并非必须给他们身份和工资
将“身份证”——录有用户信息的二维码贴上装满废纸的塑料袋,用APP“收废品”扫描,然后将塑料袋扔进定制的可回收垃圾桶。
蓝色的回收桶入口处,“废品换礼品”的字样很醒目。
很快,“收废品”的个人账户里就会增加相应积分,它们可以用来充话费、换洗衣液洗发水或直接提现。
这个基于手机APP的资源回收系统,来自还在读大学时的朱方涛“躺在宿舍的床上灵机一动”的创意——他并不知道国外有个“再生银行”,只是在学校里看到了利用移动互联网收废品方式推行的空间。
而这成为他现在的创业机会。
从校园转战社区
“最初我们的首要目标顾客是最前卫、环保意识最强的大学生群体。因为那时我们自己就是大学生,对大学生处理寝室垃圾的烦恼感同身受。垃圾多,寝室空间小,小量分类垃圾又投送无门。”朱方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但还没走出校园的朱方涛就栽了第一个跟头。
2014年6月,朱方涛的收废品计划刚开始试运行,学校后勤部门就设了一个很高的门槛:要承包学校的废品回收,应缴纳超过四万元的承包费。
朱方涛只好与学校已有的收废品者合作,收效甚微。
“学校里网络很差,下载APP需要用手机流量,用户就减少了很多。下载后APP的使用率也不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没有想象的那么强。他们还是习惯有了垃圾就丢,没有回收的概念。”朱方涛说,“我们又拿不出滴滴打车那么多的补贴,而且收废品和打车不一样,废品的利益值不足以促使学生去做垃圾分类。”
朱方涛也曾尝试进入中学,但中小学出于安全考虑,禁止一切校外人员进入。
于是他转战社区。而他们所在的杭州新城区,有完整的安保系统以及已经形成的收废品个人承包模式,只能从还有“漏洞”可钻的老小区入手。
从2014年2月到5月,朱方涛和他的四个小伙伴用了三个月时间调研,走过老城区七个街道的每条巷子。
他们在公园里给老人发名片,介绍“收废品”APP的回收模式,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与当地收废品者接触,建立超过400人的档案,包括家乡、年龄、工作年限等,现在这份档案的名录已增加到三万人。
收编“破烂王”
在公益组织活动中,一位农场主决定为“收废品”投入资金,后来又有快递业老板加入。他们还得到过政府创业资金和其他人的资金投入。这个“收废品”的APP创业团队,最年长的34岁,最小的朱方涛生于1992年。
朱方涛用筹集来的钱购置了第一批废品回收“标配”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电子秤、价值1000多元的废品回收箱20个,以及10万个二维码标签。
难点是与现有的收废品者谈合作,既不能触动他们的既有利益,还要把他们“收编”过来规范化管理。为此,朱方涛不止一次进了派出所。
某次,一位65岁的阿姨要把废品卖给朱方涛。社区里干了很多年的收废品者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拉着朱方涛要去物业理论,结果招来了警察。
解决的办法是让他们赚更多的钱。
和朱方涛合作后,这位收废品者每天都能有10单生意“无缝连接”,剩余时间可以再做其他客户的回收。
“原来他每天最多跑三个小区,现在可以跑五个小区,每个小区多收20%,每个月就能多赚三四千元。”朱方涛介绍。
“收废品”每个月还会再给对方1000元左右的回收份额。这种方法效果显著,从2014年6月推进第一个小区开始到现在,“收废品”已经收编了30人,覆盖了杭州老城区三个街道、七万人口。“收废品”还为这些人上了社保。
为了规范收废品团队,每辆回收车上都有价值300元的定位器,这不到一万元的开支成了“收废品”的第二笔大开销。
即便是这样,还会出现作假情况。明明收了10个瓶子却拿回5个,差价只能由“收废品”自己承担。
废品“通吃”的APP
“收废品”受欢迎,因为回收箱对数量不挑三拣四,同时也全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废品种类。
打开“收废品”,每一个种类的废品价目清晰可见:每市斤塑料0.8元,铁制品1元,纸料0.4元,铝材2元,小家电1元,布料0.2元,黄铜10元,完整衣服10元……
1个积分等于0.1元。2014年5月,朱方涛团队与杭州文新街道合作,将新金都城市花园作为第一个居民小区试点,一个月回收废品2.5吨。
不管回收箱是否装满,每星期朱方涛的团队都会开着小面包车走两三趟,将废品带走,然后分拣称重,输入积分。
30人的回收团队,每人每天可以收1.5车废品,每车能载700斤。
“废品从用户手中收到师傅那里,师傅卖给小转运站,小转运站再卖给大转运站,最后卖给再生企业。”朱方涛说,杭州以往的玻璃废品主要收啤酒瓶,而且只要西湖牌啤酒的酒瓶。
为了突破制约,朱方涛团队与富阳市富伦造纸厂这个全国最大的牛奶盒回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每市斤0.025元从用户手中收到的牛奶盒,0.05元卖给造纸厂。
废品价目随着市场行情不断变化,“收废品”要实时跟踪当地废品价格,保证不能亏本。
2014年11月塑料瓶还是0.06元一个,12月就跌到了0.03元。铝合金因为含有稀有金属成分,涨了20%。
“收废品”目前实践最好的杭州,是全国较早推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之一。
2010年3月,杭州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红、蓝、绿、黄四种颜色的垃圾桶。
目前,杭州市区垃圾分类的生活小区已占市区生活小区总数的98%,负责分类垃圾回收的“清洁直运”每天能够回收“厨房垃圾”350吨,“其他垃圾”450吨,这些垃圾占杭州每日垃圾处理量的14%。
四年的试点,客观上为“收废品”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虽然目前用手机下单自助投递垃圾的用户还没完全覆盖,但2014年12月仍是“收废品”成果最好的月份——共收了472.5吨废品。
社区服务打包模式
2014年杭州市的日均垃圾量已超过8000吨。照此速度增长,杭州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将在5年内达到极限。
早在2013年3月,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的7个社区就启动了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也是通过参与垃圾回收换取积分,兑换奖品。有市民拿到了所在街道的最高积分,获得比亚迪汽车5年使用权。
除了回收废旧物资,杭州也开始在社区推行餐厨垃圾集成化处理设备。居民只需将有机厨余垃圾装入社区统一发放的垃圾袋中,投放到回收垃圾桶内即可。
设备将自动进行智能处理,每天可处理300公斤厨余垃圾,在20小时内转变为有机肥料。
据试点社区的垃圾回收处估算,一旦所有社区配置废旧物资回收平台,则下城区每年至少可减少生活垃圾500吨。
与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相比,“收废品”的规模和影响力似乎小了点,但积分兑换礼品的模式,已经被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采用。
根据目前正审议的《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条例(草案)》,杭州将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名登记制度,对执行生活垃圾分类规定规范有效的居民,予以累积计分,所有积分可以兑换相关奖励。
但朱方涛的雄心并不止于单纯收废品,“等我们收到更多废品时,就做一个大型回收站,然后逐步做成初步的原料加工厂,自己做回收处理再生企业一条龙。”
2014年“收废品”支出30万元。除了投资方的资金,朱方涛团队唯一赚钱的渠道,就是从每个收废品者的每一单生意中分成1元。
30人每天能做10单,一个月“收废品”因此能赚9.3万元。
上海么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给朱方涛做“收废品”APP的方案解决公司,执行副总裁李杨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分析了“收废品”APP的前景:“APP要盈利,使用要高频率,人群足够多。‘收废品的使用频率不够高,但是社会价值高,可以作为窗口推进社区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