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角度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2015-03-16 01:27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劣质生产者利益

刘 花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 250013)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俗语道出了食品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然而近几年,我国频频爆发食品安全事件,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的“地沟油”事件,及2012年的“酒鬼酒塑化剂”和最近的“上海福喜”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升级,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也相应的采取了措施,但是效果甚微,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农药、化肥等对食物的污染,在食品中违法使用工业添加剂,以及食品生产过程中卫生标准不达标,食品包装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这些问题存在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过程。这也说明,食品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某个环节,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食品原料的供应商、到生产产品的企业,再到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部门,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下面主要从企业的角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一个企业的经营利润是其所得的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企业想要得到最大的利润,必然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是提高总收益,然而产品的价格不是企业本身所能决定的,所以提高总收益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件易事;另一方面,企业想要尽可能降低生产产品的总成本,这一点对于企业来说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企业在降低总成本上掌握了主动权。降低总成本也是有多种途径的,可以提高研发能力,找到生产产品的捷径,从而降低成本,然而这种方法前提是提高研发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前期所要做的是投入更多的成本来达到提高研发能力的目的,这对于一个急于追求最大利益的企业来说根本是不可行的。因此很多企业选择了在原材料的采购、加工设备的生产上节省成本,造成的后果便是用最少的钱采购了质量很差的原材料,例如“地沟油”和“速成鸡”事件。还有的企业是在产品的包装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由于使用的包装袋或是包装容器质量不达标,致使有毒物质渗入到产品中,这也不能说企业是一种无心的行为,因为他们本身也是利益驱动的,所以才使用了不合格的包装,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检验措施便将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去,2012年的“酒鬼酒塑化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些企业可能感觉这些方式还不过瘾,他们便尝试着一些更冒险的方法,比如说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工业添加剂,或是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会使食品颜色、口感都有所改善,会更加受消费者的欢迎,然而这些添加剂都是不容许食用的,一旦过多的被食用,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前一段时间,雅培、惠氏、美赞臣三大洋品牌奶粉被暴违规添加香兰素。香兰素是国家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按国标添加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大剂量食用可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损伤肝、肾等。 根据国家标准,凡使用范围涵盖0至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

企业作为“经济人”,其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是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假定。在经济活动中,企业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择手段,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将这块蛋糕如何做大,而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蛋糕得到最大的利益。企业这种对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2 企业利用其信息优势诱发了食品安全问题

信息和普通商品一样,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资源,它能够提高经济主体的利润和效用。企业若是了解市场的需求,便能够提供合适数量的商品;消费者若是知道商品的质量,便能避开那些质次价高的商品。对于食品而言,信息不对称表现的尤为明显。企业对食品的质量了如指掌,食品是否受过污染、农药残留量如何以及是否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都是企业所掌握的信息,然而,消费者对于这些信息却一无所知,他们明显具有信息弱势,并且只有在先买后用的基础上才能事后得知食品质量如何,甚至有时候食品质量不合格但又不会立即使消费者出现反应之时,消费者一直认为食品质量是很高的。在利润最大化的推动下,企业往往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消费者共同使不合格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这也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

3 外部性的存在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又一原因

当生产者或是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此时,这些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视经济主体不同,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当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而他自己却并不为此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些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视经济主体不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就食品而言,主要因为存在“生产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才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市场上存在两种类型的企业: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和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通过出售其产品,会给消费者带来正的效用,并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然而消费者并不能区分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可能凭借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给其留下的良好印象而实际购买了劣质产品,结果是,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从中得利,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却不能得到补偿,这是“生产的外部经济”的表现。反之,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通过出售其劣质产品,会给消费者带来负的效用,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恶劣的印象,使消费者对于市场上出售的同类产品都产生怀疑,这样便会影响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的利益,然而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也不会为此买单,这就是“外部不经济”的表现。正是由于存在“生产的外部经济”和“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才使企业感觉有利可图,一直没有放弃劣质产品的生产,这样食品安全问题也就从没间断。

4 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在与消费者的博弈中选择了短期利益

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谋取利益而竞争。

在食品市场,便存在一个博弈结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经济人, 他们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根据各自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决策,因此,二者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博弈结构。

由于信息不对称,生产者具有信息优势,消费者具有信息劣势,因此消费者便会理性的预期生产者会利用自己的信息弱势生产不安全的食品,从而形成了一种对市场上所有食品的普遍怀疑,因此不购买是其最优选择。在同等的认识条件下,理性的生产者预期消费者对自己不信任,不生产则成为其最优选择。因此,消费者的不购买和生产者的不生产便成了双方博弈关系中的均衡解。然而,现实生活中,这种不交易的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食品需求无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小,食品是消费者生活的必需品,即使其质量再差,他们也都会冒着健康甚至是生命的风险选择购买,这便在无形中给生产者创造了一个从事生产劣质产品的机会。在这种情形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结果便是:生产者生产不安全食品获利,消费者无奈选择购买。

这种问题企业选择生产劣质产品,虽然能获得短期利益,但是,长期来看必然会出现问题,例如,蒙牛、KFC等这些著名的企业一旦问题被曝光,对其利益的打击也是很大的。

5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诚信意识不足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反应出我国企业存在严重的社会责任缺失,道德沦丧现象。某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顾自身的社会责任,也不讲什么社会诚信,抛弃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做出一些有损消费者健康的事情。现在很多饭店或是食品生产商自己生产的产品从来不吃,只是卖给消费者,如果不是他们生产的产品有问题,我想这可能解释不通。由于生产者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利益,所以一直不断生产问题食品,才造成了今天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的现象。

当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光是企业的责任,这与政府的管制和法律法规的规定都是有关系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不光在于发现问题,更在于各方都能配合好,尽自己的责任,除了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要注重从经济和技术层面上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1]张佑林.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探析[J].北方经贸,2009(10).

[2]张红.从市场失灵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商界,2008(09).

[3]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01).

[4]谢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8下).

[5]许成铭,朱绍成,杨宇.我国食品安全主要问题、深层次原因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第30卷增刊,2008(09).

[6]班扬眉,张营.从经济法学角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东盟博览,2012(10).

猜你喜欢
劣质生产者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昆钢2500m3高炉使用劣质焦炭生产实践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2020德国iF设计奖
I Love You, Dear China
武汉书, 毁掉了多少中国人的阅读
如何鉴别海参品质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会安慰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