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军演40年大回顾

2015-03-15 08:52:15陈志宏
军事文摘 2015年23期
关键词:蓝军空战美国空军

陈志宏 李 硕

“红旗”军演40年大回顾

陈志宏 李 硕

越战期间的美国空军F-4“鬼怪”II战斗机

“红旗”军演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整合进行的模拟空战军演,于1975年4月美国空军为提升飞行员空战技能而创立,每年在内利斯空军基地每季举行1次,至今整整40年。“红旗”军演竭力贴近实战,通过与假想敌红军进行仿真的空对空、空对地和电子作战,对抗性极高,被誉为“和平时期的战争”。

“红旗”军演的起源

“红旗”军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越南战争期间。越战中,虽然美国空军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但飞行员的空战素质和作战效能却跌到了历史最低点。美国空军的F-4“鬼怪”II战斗机配备有远程机载雷达、“麻雀”中程空对空导弹和“响尾蛇”红外制导近距格斗导弹。然而,这些先进的战斗机在遭遇越南的米格-17和米格-19战斗机时却经常毫无还手之力,很多美军飞行员竟然不知道如何进行空战格斗!震惊之余,美国空军责成驻内华达州内利斯基地的空军战术战斗机武器中心进行了名为“红男爵”计划的研究,深入分析东南亚战争中的空对空作战问题。

1972年,该中心正式提交研究报告,认为美军飞行员在空战训练中看惯了大尺寸的美国战斗机,而越南的战斗机小巧灵活,在空中很难发现;美军飞行员不熟悉敌方飞行员的战术和飞机性能,且在平时的训练中没有根据敌方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因此,美军飞行员无法适应越南快节奏的空战机动。除此之外,美国一些其他研究项目也发现了空军在训练和空战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红旗”军演的出现,源于美军对越南战争的反思:技能型的传统训练模式可以培养出成熟的飞行员,但作战经验的缺失是飞行员战损的最主要原因。据研究,飞行员最初10次实战任务最关键,多数被击落就发生在这个阶段,如能安然度过这些任务,飞行员的生存机率就会大增。

研究总结出的教训促使美国空军对飞行员的培训过程进行了全面改革。为解决目视识别敌机和利用敌机弱点的问题,当时的美国空军战术司令部要求下属部队开始更为真实的作战训练。“红男爵”计划曾特别指出,如果想达到更加真实的空战对抗,就应当使用敌人的飞机或其他较真实的替代机种。除空战训练外,1975年,美国空军战术司令部启动“真实冠冕”计划,以改善飞行员的空对地作战训练。为此,美军对相关的靶场进行改造,增添了真实的目标、地面威胁模拟器和评估设备。

“红旗”军演的诞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整个美国空军都在加强注重专业性和真实性的飞行员训练工作。此时美国空军战术司令部作战局提出了一项更为大胆的建议:建立一个全新的军演机制,使初级飞行员能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真实的空中作战。1975年4月,美国空军战术司令部在战斗机武器研讨会上正式宣布组建“红旗”军演,拟利用当时现有的资源,尤其是内利斯基地的两个“入侵者”中队,对经验有限的飞行员进行集中训练。

1975年,第一次“红旗”军演的重点放在战术轰炸上,3周共计进行了550个任务架次。在第一年里,共有2500名来自美国空军各司令部、空军后备役、空军国民警卫队、海军陆战队、海军和陆军的飞行员参加“红旗”军演。当时最先进的F-15战斗机和A-10攻击机也参加了军演。通过这些军演,各部队有机会在真实的环境和老练的对手面前发展和评估新的战术。虽然在最初4年的“红旗”军演中,飞机的事故率比空军战术司令部日常飞行的事故率高出4倍,但美国空军指挥官们却非常有远见,仍然要求部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训练。

由于“红旗”军演的巨大成功,美国空军开始考虑寻找其他方法来改进战斗训练。1976年,美国空军战术司令部开始将指挥和控制部门、机载平台(预警机)也投入到“红旗”军演中。此后,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组建了名为“雷暴对抗”的真实空战军演,利用驻菲律宾的基地和“入侵者”中队对太平洋地区的美军飞行员进行集训。1981年,美国陆军在艾尔文堡建立国家训练中心,并将陆军近距空中支援军演从“红旗”中分离出来,建立“空中勇士”军演。美国的盟国也纷纷组建真实空战军演。1978年,加拿大组建名为“枫旗”的实战军演,军演地区的地形地貌与东盟地区非常相似,军演效果也更加明显。在1978~1984年期间,当时的美国空军战术司令克利奇上将还在内利斯基地创建了“绿旗”军演。“绿旗”与“红旗”军演非常相似,但加入了新的作战单位,如情报收集平台和电子战飞机,主要训练空军飞行员在电子环境中的作战能力。“绿旗”与“红旗”的区别在于:在“红旗”军演中,飞行员为避开敌人的中低空地空导弹威胁,通常需要进行超低空贴地飞行;而在“绿旗”军演中,蓝军首先使用电子战系统压制敌军的防空系统,然后再夺取空中优势,最后才向其他目标发起攻击。这正是10多年后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典型打法。

参加首次“红旗”军演的F-4战斗机

受邀参加“红旗”军演的英国“台风”战斗机

“红旗”军演的过程

准备“作战”参加“红旗”军演的蓝军飞行员通常在军演前的数月开始准备,需要合格的低空飞行、武器操控与空中加油能力,地勤组员则需确认被挑选参加军演的战机连续2周不会产生重大故障。前往内利斯基地的战机通常配置双组飞行人员、1~2架预备机、军需品、地勤成员、空地装备与预备配件。所有参演单位必须自给自足,“红旗”军演不会考虑维修保障能力,因此蓝军的参演单位必须确保作战能力不致军演中断。

第一天的任务通常是熟悉性任务,空勤组员在内利斯基地的训练空域中以150米或稍高的高度飞行。红军与蓝军的飞行员一起接受总提示,报告当日天气与安全注意事项。接着蓝军飞行员就各自进行分组提示,同时地勤组员已经开始准备战机。

军演正式进行所有“红旗”军演的空中任务都在内华达测试训练空域进行,空域形状类似倒三角形,而内利斯基地与拉斯维加斯则在南方三角形的端上。内华达测试训练空域包括内部机密区域在内总面积达1.3万平方千米,“红旗”军演会由内华达测试训练空域的北方与东方延伸进犹他州的军事区进行。

蓝军机群由内利斯基地起飞后在东边集结出发执行任务

蓝军机群由内利斯基地起飞后在东边集结出发执行任务。战机经过空中加油,便转往西方的内利斯测试训练区计划的空域与高度执行打击任务。红军战机此时由西方进入接战空域并进行防御任务,而蓝军命中目标后战机可能掉头由东边脱离,或一直由西边离开军演区域。这里的山区地形可供攻守双方作为攻击与防御之用,并可进行极具挑战性的超低空飞行。

红军则利用地面防空系统与空中战机保卫“祖国”,防御仿真器包含固定与移动发射源,并且防御阵地逐日变换。蓝军战机在数量上往往压倒红军战机,为弥补红军劣势,红军战机在遭“击落”后可以继续接战,但蓝军战机遭红军击落后就必须立即退出战场,由靶区西边返航。红军也拥有空中加油机,故红军战机可以全程应对蓝军的打击任务。为安全起见,在蓝军战机接近地面打击目标5英里内,红军战机就脱离战斗。

内利斯测试训练区内包含超过50个真实目标,包括全尺寸并停放退役战机的机场、防空导弹阵地、卡车车队与装甲战车、碉堡与建筑物模型,另外如火车或弹道导弹发射车等则是机动的。“红旗”军演允许参演者以实弹攻击部分目标,初始任务以蓝色练习弹代替,但后续任务多可利用实弹。对许多飞行员而言,“红旗”军演是他们第一次使用实弹进行飞行与作战。

结果判定早期的“红旗”军演利用空战动作演练仪系统记录空战情形并裁定结果,现在每场在内利斯基地测试训练空域展开的空战,都可由基地的空战训练系统追踪并记录每架飞机的空中轨迹,以此判定胜负。

红军地面防空系统的仿真防空导弹发射瞬间

记录与讲评回到基地后,空勤组员根据任务中的角色进行分组讲评。战机飞行员参加空战讲评会,检视每次空中接战;攻击机飞行员参加攻击讲评会,检视打击成果。然后全部任务组员都会回到“红旗”军演的简报室,参加依据空战训练系统记录回放的讲评。红军组员对每枚导弹的发射或炸弹的投掷进行战位与猎杀概率的讲评,并指出如何进行攻击效果会更好,以及战机在何种情况下会成为牺牲品。由于需要长时间的讨论,一次讲评下来一般需要三四个小时,往往比进行任务本身更久。讲评的目的是让飞行员能把经验教训立即反馈到下次任务中,甚至成为日后“红旗”军演的教学范例。

空战训练系统可将任务的任一角度以三维立体展示,飞行员据此能清楚地判别战机位置、友机、目标与威胁源。空战训练系统是“红旗”军演的关键,因为它能直接评估任务效果。飞行员的记忆经常与空战训练系统的记录不相符,在看过任务实况回放后,飞行员可清楚地看到他们是如何执行任务的。

夜幕下的内利斯基地停机坪,停放着大量参演战机

“红旗”军演的效果

军演是一种常见的军队集中训练形式,经常采用敌我对抗的形式考查和训练部队在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对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非常重要。以美国而言,军演可以分为展示性的军演和基于效果的军演两种。不过,前者的目的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样,完全是为了展示军力。美军的展示性军演对外是为展示军事实力,对内却是为展示军队的弱点,以此来向国会请求更多的预算和资源。很明显,真正对作战部队有积极意义的是基于效果的军演。在美军所有基于效果的军演中,最著名、最有成效的就是“红旗”军演。

“红旗”军演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美国空军的战斗能力,特别是完训后回到原单位,将“红旗”军演中的所学应用到日常训练中,能有针对性地提升战斗力。部分“红旗”军演只能由美军部队参加,故有些特别科目会并入一般训练科目内。其他受邀的外国飞行员则与美军参加混合空中作战任务,这些外国飞行员能彼此学习作战经验。当然,其他盟国的战机如“旋风”或是“幻影”-2000战机则会编入红军,让美国空军飞行员练习如何与异机种对抗。

每个“红旗”军演都包含攻势空中反制、阻绝打击、敌防空网压制与指挥管制作战等常规科目。此外,根据军演任务的不同还包括近距空中支援、战斗搜索救援、特种作战、电子作战、战术空运与空中加油等,任务中每个科目环环相扣。“红旗”军演完全反映了美国空军如何计划与执行未来的空中战斗,例如蓝军在任务前利用实时卫星影像资料寻找红军的防御设施,利用基地设在内利斯基地附近的印第安泉基地的“掠食者”无人机进行侦察任务。将目标定位后,蓝军战机以各型制导炸弹或传统炸弹进行攻击,激光制导武器通常由地面前方管制官进行导引照射。

今日“红旗”军演

“红旗”军演在创立后即不断成长,其规模随着其重要性逐渐茁壮。今日的“红旗”军演在最初几天就超过第一次军演时的550个总任务架次,而且任务内容包括攻势空中反制、空中遮断、敌防空网压制与C31SR(指挥、控制、情报、监视和侦察)。参与人员最早是美国战术空军,现在则扩大到美国空军各司令部、海军、海军陆战队及超过25个盟国空军。

2015年2月,“红旗”军演在内利斯基地火热进行。来自美国空军与英国皇家空军的F-16C、F-15E、F-15C、“台风”、B-2A、F-22A等大量战机在此集结参演。

除每年在内利斯基地举行的常规军演外,“红旗”军演还出现了衍生品—阿拉斯加“红旗”军演。该军演是由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主办的多国联合战术空中战斗军演,每年举办3次,最早是1976年在菲律宾克拉克基地举行的,当时的名称是“对抗雷”军演。1992年,军演地点改为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艾尔森空军基地,“阿拉斯加‘红旗’军演”这一名称从2006年开始使用,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多次参加。

责任编辑:葛 妍

猜你喜欢
蓝军空战美国空军
最强空战王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上)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下)
你不懂“蓝军”
美国空军“哨兵你好18”演习中的战略和战术
航空世界(2018年12期)2018-07-16 08:34:38
美国空军
空战之城
新蓝军,新气象
足球周刊(2016年17期)2016-11-10 19:59:47
“85:0”的叙以空战
审讯美国空军上校爱文斯的回忆
军事历史(2004年3期)2004-11-22 07: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