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觉醒者
——奥雷里亚诺与魏连殳的跨文化形象研究

2015-03-15 06:06熊欣璇湖北大学文学院武汉430062
名作欣赏 2015年27期
关键词:马尔克斯鲁迅民族

⊙熊欣璇 李 苗[湖北大学文学院, 武汉 430062]

孤独的觉醒者
——奥雷里亚诺与魏连殳的跨文化形象研究

⊙熊欣璇 李 苗[湖北大学文学院, 武汉 430062]

殖民主义,尤其是第二次殖民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冲击。在不同类型的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实体的碰撞和博弈中,从19世纪到20世纪,殖民地人民陷入了极度混乱。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鲁迅这两位天才作家站在殖民主义文化冲击的浪潮之上,各自冷峻而深刻地思考着民族的孤独症结和文化出路。本文力图比较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与鲁迅《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两个人物形象,分析其孤独的根源,并思考当今全球化语境下的多元文化将如何生存和发展。

文化 孤独 奥雷里亚诺 魏连殳

19世纪到20世纪的拉美与中国都遭遇了内外战争的冲突,同时也都出现了文学上的繁荣景象。加西亚·马尔克斯和鲁迅两位作者虽然远隔重洋,活跃期大约相隔半个世纪,但他们身处相似的环境,思考着共同的问题。他们接触到西方新的文化,看到了西方强大的科技文明,他们希望通过对文化的反思来拯救本民族的文化,完成民族的救亡或民族复兴使命。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和轮回式的叙述方式表现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兴衰,进而表现出拉丁美洲的“百年孤独”史;鲁迅的《孤独者》讲述了以“魏连殳”为代表的接受过民主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看不惯形形色色的封建习俗,又不肯与社会同流合污,最终成为了这个社会的“孤独者”的故事。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奥雷里亚诺与魏连殳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孤独者形象,在相似的文化冲突下,他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反抗形式。

从无人理解,到对生活的迷茫困顿而导致人格扭曲,再到反抗失败走向穷途末路,奥雷里亚诺上校与魏连殳经历着相似的人生。他们都接受了西方文化,希望寻求本民族文化的出路。他们是觉醒者的代表,是理想与现实难以平衡的孤独者。

《百年孤独》中的马贡多小镇是一个极为偏僻、封闭的地方,地域上的封闭进而带来的是文化上的落后与愚昧。“与其说马贡多是世界上的某个地方,还不如说是某种精神状态。”①愚昧无知的马贡多人在小镇建立之初一直处于贫穷安逸的生活之中,当吉普赛人带着磁铁、放大镜等玩意儿走进马贡多时,立即引起孤陋寡闻的马贡多人无限的惊讶。传奇色彩最浓的奥雷里亚诺上校也像老布恩迪亚一样向往外界的文明,勇于探索,敢于冒险。在外来政治与文化的冲突之下,独裁者多次在马贡多制造骚乱并且对人们进行惨无人道的戕害,正义的上校终于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战争之中。作战时的上校沉着冷静又有谋略,战功卓著的他很快将这场革命发展壮大。然而他却并没有想清楚他是为了什么而战斗。他“发动过三十二回武装起义,三十二回全失败了”②。在一次次的为民族独立所做的努力之中,奥雷里亚诺突然意识到这一切本是为了民族的救亡,却也让民族陷入了更大的灾难。于迷茫中清醒后,上校在革命队伍进一步壮大之时却主动放弃了战争。到了晚年,当奥雷里亚诺面对外来统治者的残暴想要再次发动战争时,却发现“现在才明白你比看起来的样子还要老得多”③。就这样,当上校一生中最后一次军事计划无果而终后,上校彻底陷入卑微而压抑的孤独之中。在一次次的清醒与迷茫中挣扎,上校觉得自己被分散在各处、被重复着,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他是民族救亡的革命者,更是一位英雄,却始终逃不过命运之中的孤独。

从反抗走向复仇,魏连殳的精神之中已被传统儒家文化深深浸染,然而鲁迅笔下旧时代知识分子实际上并未与这个悠久深厚的“传统”彻底决裂。作为一个外出游学过的人,魏连殳所拥有的学识应该可以让他有更好的发展,然而他却只能在中学堂做一个历史教员。这份传统士大夫惯有的怀才不遇之情,自然让魏连殳在自己的孤独中越陷越深,进而选择反抗。在魏连殳身上可以看到魏晋时代文人的影子。阮籍在母亲去世之时,不去奔丧反而饮酒二斗,饮完举声一号,大哭一声吐血数升,说那些人都是礼俗之士,要施之以白眼。阮籍表面上是反礼教的,却在反抗中依然循守着儒家传统孝道。魏连殳也是如此,他骨子里流淌着传统的儒教血液,只能反抗封建礼教的形式而不能改变其本质。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反传统的知识分子却成了为“传统”所埋葬的牺牲品。同时,魏连殳处在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时期,传统与西方在魏连殳的思想中并未能得到良好的融合,使得他与还在旧文化中的大众相比显得十分怪异。在新旧两种文化的夹缝中,魏连殳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于是最终选择了妥协,走向了更为深刻的孤独之中。

身处在“铁屋子”中,“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绝望,导致了2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精神上的迷惘与彷徨。鲁迅通过对吕纬甫、魏连殳、子君与涓生等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软弱、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弱点,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复杂与变革的艰辛。与之类似的,还有巴金《寒夜》中汪文萱等小知识分子、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零余者”等等。这些先觉醒的知识分子,都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在强大的“铁屋子”面前,他们或者如吕纬甫,只是如飞了一圈的蝇子,最后停在原来所在之地;或者如子君,被折磨至死;或者如魏连殳,“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的战斗精神和健全的人格,终于在强大的旧势力面前败退下来。这种内蕴着“反抗绝望”的鲁迅式生命哲学,表达了作者深重的忧世情怀和内在精神的彷徨,体现了鲁迅创作中一贯的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与精神出路的探寻。

在小说《百年孤独》中,作为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奥雷里亚诺的出现让小说中第一次明确地出现了“孤独”意象,他也成为整部作品的孤独典型。而在《孤独者》里,鲁迅也集中笔墨刻画了一个挣扎在孤独精神困境之中的知识分子魏连殳。奥雷里亚诺与魏连殳这两个人物所体现出来的孤独特质以及其孤独的根源,均有着惊人相似性。

第一,两者的孤独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即爱的缺失。

布恩迪亚整个家族都患有孤独症,每个人都是在孤独中生,在孤独中死,整个家族在与孤独的抗争中失败。马尔克斯说:“布恩迪亚一家没有热爱他人的习惯,这就是他们一家孤寂无伴、屡遭挫折的原因。”④从小缺乏家人的理解,成年后缺乏爱的支撑,环绕在奥雷里亚诺身边的就是孤独。而魏连殳的成长环境,显得更加寂寞。他父母早亡,将他养大的祖母也常常让他感觉不到温暖。在没有多少语言和关爱的环境中,慢慢形成了他的孤独性格——早早看透了世界的虚伪,只能孤独地进行自我封闭。他希望自己有朋友,却没有长久的朋友。他主动去亲近孩子,但孩子们连他给的吃食都不要。他只好“亲手造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⑤。魏连殳的孤独是一种知音难觅的苦痛。

第二,两者的孤独来自于社会对异端者的排斥乃至驱逐。

对于布恩迪亚家族的勇于冒险与创新,其他的马贡多人更多表现出的却是一种精神迷离的“看客”状态,是一种无知下的不理解和排斥。奥雷里亚诺从小显露出和他父亲一样的才能。他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研究炼金术,沉默孤僻的性格也使他不被人理解。对于他一生跌宕起伏的戎马生涯,马贡多人却表现出因战争而备受摧残的怨恨,认为奥雷里亚诺上校成为最令政府害怕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马贡多人既没有发达的科学理性,又失去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支撑,他们再也把握不住自己:“无能者受振奋,腼腆者获激励,贪婪者得餍足,节制者生欲望,纵欲者遭惩戒,孤僻者变性情。”⑥

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围观,魏连殳的古怪使他直接被身边的人视为一个异类,周围的人“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⑦。社会面对着这样一个异端,一步一步地剥夺了他的一切。在庸众那里,尊重个体人格和尊严的人反而是没有能力的表现。魏连殳对小孩的关心,在房东太太看来只是因为他害怕小孩。在一步步与这个社会的对抗中,魏连殳更加看透了世态炎凉,最后连自己的理想都放弃了。这是社会大众对一个异端者的流放,是一种非常残酷的驱逐。

第三,两者的孤独更来自于绝望。

奥雷里亚诺在战争期间三次返回马贡多,却一次比一次更加冷漠与无情。第二次回去时,就连母亲乌尔苏拉也被他拒之于三米之外。战争的残酷使他不再相信任何人,他陷入了一种虚无中,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开战,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和理解。晚年的奥雷里亚诺最后一次军事计划也无果而终,于是他开始埋头于炼金制作小金鱼,反反复复,以此消磨时间。然而,他还自我安慰地想:“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⑧就是在这样对整个世界的凄凉绝望之中,在卑微的、沉重的压抑感之下,奥雷里亚诺的生命走向了毁灭。

相比起来,魏连殳的孤独更具有毁灭性。他投奔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的阵营,他的复仇以自我精神的扭曲和毁灭作为代价,最后必然导致生命的死亡。他说:“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绝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⑨这时候的魏连殳已经是心中无爱,他把活着当成一种报复的手段。作为孤独者,魏连殳矛盾又纠结,终于在葬礼最后狼嚎般地放声哭泣,这无疑是他作为孤独者的呐喊。杀人莫过于诛心,放弃理想与灵魂,变成一个自己曾经所不齿的形象,对于魏连殳来说这是最深沉的绝望。

20世纪的拉美和中国均陷入到新旧文化冲突之中,相似的经历让两个地方的有志之士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孤独者。对奥雷里亚诺和魏连殳两个人物的比较,是在探寻这种相同孤独情绪的根源与出路,也是思考在文化冲突中多元文化如何生存与发展。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列强为了本国利益,对外不断进行殖民扩张和文化输出,世界陷入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剧烈冲突之中。从此,殖民地先驱们为本民族的独立、民族文化的出路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探索。

拉丁美洲的克里奥尔文化是由土著的印第安文化、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和劫持而来的非洲文化这三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碰撞交汇而成,但这三种文化各自保持着自己的形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而产生一种新的更高的文明。在封闭了三百年之后,拉丁美洲在欧洲高度发达的文明冲击下出现的却是更大的文化危机。《百年孤独》围绕着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历史深掘出拉美民族心理和民族缺陷,正如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祝词上提到的“航海技术的进步缩短了美洲与欧洲的地理距离,却加大了彼此的文化距离”。而马孔多的百年历史与中国近代史非常相似,中华民族在慌乱自救的同时,也让处在新旧文化夹缝中的国民深陷孤独的泥淖之中。新世纪转眼到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强大势头使中国不得不做出历史的选择,迎接挑战。一百年前,鲁迅深入透彻地了解伦理文化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常常徘徊于虚妄、绝望与希望之间,就是由于他对专制伦理文化之强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被专制伦理文化精神奴役和思想控制的民众能否启蒙、唤醒的怀疑。在《无声的中国》中,鲁迅就曾对青年们提出:“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抱着古文而生存。”⑩从精神上的迷茫到文化上的闭塞,才是民族孤独的根源所在。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说:“在20世纪,文明之间的关系从一个文明对其他文明单方向影响所支配的阶段,走向所有文明自检强烈的、持续的和多方向的相互作用的阶段。”⑪而美国后殖民批评理论家爱德华·赛义德提出,多元文化应在独立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反对文化压制和敌对。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文化全球化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然而,经济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一体化,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决不意味着民族文化就此发生根本性的、质的改变。地球村环境中的文化发展,不能单纯地用地方民族主义对抗欧洲中心主义,因为这样,对抗的结果只能加剧二元对立,而真正的出路在于消解中心,消解中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是一种融合。只有增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使他们在面对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彼此的相通。

结语

面对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发展问题,如果各民族故步自封,就意味着停滞和落后,并陷入永久的孤独怪圈之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上校最终在封闭的小房间中孤独离世,鲁迅《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自我灵魂的绝望中愤然而逝。他们在孤独中挣扎,是孤独的觉醒者,其孤独有着相似的根源。而在21世纪全球化发展之下,多元文化出路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当代学者。正如《麦克布莱德报告》中提出的“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若想摆脱孤独,需不断加强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在保持本民族文化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实现更多的求同存异。

①④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门多萨:《番石榴飘香》,林一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11页,第13页。

②③⑥⑧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47页,第215页,第201页,第225页。

⑤⑦⑨ 鲁迅:《孤独者》,《鲁迅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第117页,第120页。

⑩ 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⑪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1][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2]鲁迅.鲁迅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3]秦为忠.从文化碎片到精神迷离——谈《百年孤独》中孤独的症结[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5):49-52.

[4] 姜桂栩.孤独的谜底:爱的缺失——《百年孤独》新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0-38.

[5] 李林荣.《孤独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J].鲁迅研究月刊,2001(9):18-35.

[6] 隋清娥.《孤独者》中魏连殳悲剧的心理学阐释[J].名作欣赏,2005(14):35-39.

作 者:熊欣璇,湖北大学文学院2012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李 苗,湖北大学文学院2012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马尔克斯鲁迅民族
鲁迅,好可爱一爹
MINORITY REPORT
孔乙己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点点体面
传承 民族 文化
阿迅一族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马尔克斯曾阻止《百年孤独》被拍成电影
童话中的真实——重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陈忠实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