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
霍培谦 (河北省任县骆庄乡中心学校 055150)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能够真正动起来。本文从多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数学教学 新课程 主动性学习
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不可少,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数学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掌握主动学习的科学方法,这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进行积极探索。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是积极的引导者,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可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主导着教学活动的一切,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长此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主动学习的意识会大大折扣。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预先明了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讲清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联系,尤其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试着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激发主体潜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习什么课程,兴趣的培养是最主要的,兴趣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会想法设法进行克服,表现出强烈的钻研精神,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会丧失信心,甚至放弃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好。
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积极的学习情景是主要的方式之一。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要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语言的引导、表情的配合、形体的陪衬等方式来创设课堂氛围,把学生紧紧吸引到课堂中来,使之能够主动去思考,自觉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适度的表扬、及时的肯定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要选择最佳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新颖的东西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能够激发人的兴趣,使人们的精神振奋,唤醒人们的情感。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内容的新颖,要突出新意和亮点,避免机械的复制。同时,教师选取的教学方式要形象而有创新,要能突出个性特点,使学生能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并乐于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采用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形象教学手段,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困难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解决,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提高,学习兴趣会提升,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学生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学习的兴致是成正比的,在学习中克服的困难越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越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敢于放手,勇于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主动获得知识。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必定是深刻的。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后会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其蕴含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逐渐成为一种朋友式的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职业精神会感染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情感会转移到对学科的学习上。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越和谐,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就会越积极主动。因此,数学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注重对学生的感染。教师在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鼓励、表扬学生,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要时常用赞赏的眼光去对待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同时,教师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在生活中也好时常关心学生,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最知心的朋友。教师在平时要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及时传达给学生,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只有和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朋友和伙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教师要发挥好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养。
[1]胡寻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7).
[2]尹存喜.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
[3]颜士新.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及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1).
[4]刘正艳.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1).
(责编 乔召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