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康复护理对断指再植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及再植指功能的影响

2015-03-14 02:48:29彭爱萍陈晓敏
中国康复 2015年5期
关键词:断指出院康复

彭爱萍,陈晓敏

人的生活和劳动离不开手,手指离断后患者一直期望恢复原有的外形和功能[1]。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断指再植成活率已达96%[2],但出院后缺乏正确的康复护理指导,将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指功能恢复。目前我国对断指再植护理研究通常将住院护理和出院护理分开,以致护理方案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延续康复护理是国际上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最早产生于1947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5]。该模式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或社区,强调护理计划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并充分体现出院护理对居家康复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性[3]。在卫生保健领域,关于患者护理服务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4]。基于现代医院管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各医院都积极推行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服务,由于疾病的不同,延续康复护理的模式和内容也有差异[5]。我科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延续康复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行断指再植术患者90例,纳入标准:手指离断伤;再植时限为72h以内;患者身体健康,无心脑血管疾病,无明显血液系统及其它影响组织愈合的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多平面离断、合并脑、胸、腹、脊柱、骨盆及大肢体损伤或有休克症状/血小板计数异常或凝血功能异常、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内科不易控制、精神障碍有自杀倾向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①观察组:男34例,女11例;平均年龄(24.8±7.9)岁;指体离断时间(21.0±7.2)h。②对照组:男3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5.2±9.3)岁;指体离断时间(23.0±6.5)h。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断指再植患者常规住院护理、出院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并建立电子档案,记录患者一般项目和定期出院电话回访。出院前1周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为“断指再植患者手指再植后运动康复、饮食护理、居家护理”。出院前3d: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理解的准确性,进行依从性、出院后注意事项、普通门诊复诊计划、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出院延续康复护理,采用护理专科门诊回访与患者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出院前1周,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为“断指再植患者手指再植后运动康复、饮食护理、居家护理”。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对出院医护指导理解的准确性,进行依从性指导和发放患者日记(包括康复训练、饮食指导、生活作息、遵医嘱用药、护理专科门诊回访计划)。使用自行设计的断指再植患者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护理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出院前护理评估,找出患者在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相关行为4个领域的健康问题,和患者/照顾者一起制定出院后的健康目标;第二阶段,出院后第1周,予换药、拆线、克氏针护理,与患者面对面访谈,了解患者健康目标的完成情况;鼓励患者记录患者日记;了解患者遵行出院指导的实际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咨询;指导患者居家康复训练方法,必要时给予医疗护理转诊建议。出院后第2周,拆石膏托、饮食指导、患肢肩关节及腕关节康复指导;提醒患者按护理专科门诊回访计划复诊。出院后第4周,与患者面对面访谈,执行综合性评估,监测患者健康状况和需求的变化,提供协调帮助;第三阶段,出院后第3个月进行面对面访谈,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健康目标的完成情况;鼓励患者记录患者日记;了解患者遵行出院指导的实际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咨询;指导患者居家康复训练方法,建议患者复查患肢DR片拔克氏针,指导患者进行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康复指导、感觉功能训练、ADL训练、作业训练等康复运动。必要时给予医疗护理转诊建议。出院后第6个月执行面对面访谈,包括了解患者健康目标的完成情况;鼓励患者记录患者日记;了解患者遵行出院指导的实际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咨询;重点加强对患者的居家康复训练指导,必要时给予医疗护理转诊建议。

1.3 评定标准 分别于出院后1、3、6个月进行评定。①Barthel指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②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评定内容包括运动、日常活动、健康意识、家庭和朋友的支持、生活观等方面。对患者过去1周内的情况进行总评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③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6]:分值越高,手功能越好。

2 结果

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Spitzer生存质量及断指再植手指的功能评分均有随时间增长分值逐渐提高(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Barthel指数、Spitzer生存质量及断指再植功能评分比较 分,

与出院后1个月比较,aP<0.01;与出院后3个月比较,bP<0.01; 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cP<0.01

3 讨论

人的生活和劳动离不开手,手指离断后患者一直期望恢复原有的外形和功能。手是发生职业性外伤的重要部位[6]。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进程和手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性手外伤逐渐成为我国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重大挑战[7]。职业性外伤手指离断伤者大多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和家庭经济主要来源[8],受伤后对其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而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延续康复护理,使护理工作从院内延伸到家中,随时可以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康复指导和帮助,使住院护理计划和出院护理计划得到连续和协调,更利于患者康复。

本研究观察组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2次针对性护理活动,综合护理评估患者,找出在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相关行为4个领域的健康问题,针对穿衣、进食、如厕、洗澡、行动等生活照顾问题给以指导,和患者及照顾者一起制定出院后的健康目标,并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不间断的追踪督促患者的健康目标落实,是患者的居家健康信息得到系统动态监测,从而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评分及断指再植指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1] 程国良.中国的断肢(指)再植与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2):110-112.

[2] 胡艳艳,王琦,郑捷,等.临床护理路径结合自制光碟在断肢再植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和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5(30):8-8.

[3] 徐建秀.我国延续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9(15):18-19.

[4] 董玉静,尚少梅,么莉,等.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20-23.

[5] 钱多,徐旭娟,范琳琳,等.专科延续性护理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8(7):2436-2438.

[6]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20-221.

[7] 顾玉东.足趾移植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0,23(1):10-11.

[8] 夏振兰,何冰,范梅霞,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687-691.

猜你喜欢
断指出院康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甘肃科技(2020年20期)2020-04-13 00:30:58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断指再植127例临床分析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21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