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秀宇 李金见
论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顾秀宇 李金见
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浙江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提炼的一项价值指向。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在大力践行的当下,厘清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在现实中更好地践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统一思想、强基固本的思想基础,是有效整合社会各阶层不同群体利益和诉求的思想武器,是指引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进行实践活动的基本价值准则。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决战决胜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对于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期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①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在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新时期,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的浙江人民,在精神文化层面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主要内容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成为带领浙江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信念,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浙江培育的鲜活样本和生动诠释。因此,从总的方面看,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具体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在全国范围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价值指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建设“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价值内核,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它是在地方范围内形成的、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层面指导浙江人民的、一个具有“接地气”性质的价值观念。
(一)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础
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炼的,但是早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就已经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战略命题做出了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之上形成的,能够具体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与升华,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 2月26日。,“是13亿多中国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凝聚和引领人们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②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改革热点面对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2012年10月在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中正式提出的,它是浙江人民的共同精神需求,是思想文化层面建设的重点,是全体浙江人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能够作为一面奋发向上、团结一致的精神旗帜。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源泉,是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思想源头,绝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略晚于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提出,而忽视甚至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基础的地位。
因此,应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源与流的关系。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源”为指导,作为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这个“流”才能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顺畅地诠释。其在当下浙江人民心中正能量的地位,也才能发挥出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关键,它对于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信念、提升全国人民的价值理念、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等,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③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时报》2014年5月5日。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引航灯,指引着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八八战略”、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方向发展和前进。如果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引,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向歧途。
邓小平曾经指出:“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当前,在建设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过程当中,应该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理论指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的发展战略为依据,在浙江人励精图治、艰辛奋斗的创业中,在深化改革、创新实干的浪潮中发挥务实、守信的作用;在浙江人耕读传家、价值建构的过程中发挥崇学、向善的作用,为广大浙江人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道德世界和怎样建设这个精神道德世界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价值蓝图和理论框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出其作用就必须“落地”,必须实现“地方化”。地方化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发展实际,建构地方化的价值观,从中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和实践特质,使核心价值观在各个地方落地生根,继而开花结果。
(一)时代特色
马克思曾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由此可知,每个理论都产生于一定的时代背景,服务于当下的战略发展需要和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时代都有与自身时代需要相适应的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做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浙江省除了要建设经济强省,更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浙江人民在精神文化层面日益增长的时代要求。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正是在2012年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富”现代化浙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符合“八八战略”到“两创”战略再到“两富”“两美”发展战略的转变规律,彰显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二)区域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化必须结合当地的区域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凸显区域特色、地方特色。在地理位置上,浙江山海兼利,南北通畅,交通便捷发达,但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浙江人立足实际、实干拼搏、从商有道、义利并举的“务实”、“守信”精神;在历史文化上,浙江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既有大禹的因势利导、科学治水的伟大实践,又有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的思想;既有王阳明的开拓创新的思想传承,又有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豁达精神,这种耕读传家、崇文厚德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勤奋笃学、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这是“崇学”、“向善”所具备的深厚历史文化根基。可以看出,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内涵充分体现了浙江的区域特征和优秀的历史文化特色。
(三)主体特色
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哲学基础。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不仅要具备科学性,同时必须体现价值性,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不仅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原则,遵循当前“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的发展战略,遵循浙江的人文传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更要注重长期生活在浙江的“人”所不断产生的精神文化的诉求,不断满足浙江人对精神文化建设的渴望。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体现、要求以及践行于浙江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的,其主体是浙江人,顾名思义,作为人,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对精神文化的诉求。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提出,就是出于满足浙江人在精神层面的不断需求,它的践行就是出于指引浙江人在精神层面的实践活动,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同时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融合世界现代先进的文明成果,并蕴含着浙江人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精神气度,代表着浙江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自信与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在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立足当下浙江的时代背景、结合浙江本地的历史人文、遵循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而提出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价值理念。可以说,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域样本,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块试验田,充分释放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与活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浙江人民普遍熟悉并且易于认可的形式体现出来,能够更加的“接地气”、“得民心”。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不但完整的秉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导向,又遵循了浙江的具体省情,富有鲜明的浙江特色,
(一)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浙江践行的价值导向
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不仅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独特的省情和历史文化中的优秀品质提炼出来的,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体现。自从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全体浙江人民就一直认真学习、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各个部门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广大浙江人民也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自觉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这样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2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的大讨论活动,并于3月15日开始向全社会征集能充分体现浙江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高度概括性的词汇,活动得到了全省人民的热烈响应,人们开动脑筋,或个人埋头钻研,或集体研讨,依据浙江的历史、人文和现实,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主张,①王婷:《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实务守信崇学向善》,《浙江人大》,2012年第7期。在集合了各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研究和反复讨论,最终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正式确定了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即“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浙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当中总结而来的,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凝练与升华形成的先进价值观,其中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涵及实践要求。所以说,针对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进行讨论、整理、总结以及确定,这不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浙江实践化的具体成果,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浙江践行凝结出的理论成果。
(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只有在群众性践行中才能彰显生命力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揭示了理论的本质功能及其同群众的实践的关系,他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再正确的理论若是未能付诸实践行动,那么它还只能是在理论的范围内打圈圈,其社会价值会大打折扣。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使理论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并非是简单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具备良好的实践性特征,能够为实践行动提供导向支持与规范标准,通过实践行动能够更好的体现出价值内核。③《深刻认识和模范践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浙江日报》2012年9月7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宣传、践行工作中,既要重视宏观指导,做出具有全局意义的部署,从战略的高度,不断强化对浙江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保持该项工作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也要重视从小处着眼,从具体的工作中寻找落实的机制,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内涵,形成人人践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从现在做起的共识。例如,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明办开展了“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的主题活动,活动至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在浙江各地区和各行业,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最美人物”,“最美浙江”现象从盆景到风景,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模范地践行“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周围的浙江人,向周围的浙江人释放正能量,掀起了一股学习“最美人物”的热潮。“最美人物”来自基层,来自民间,来自每个人的身边,可见、可亲、可信、可学。近年来,在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在浙江人民的共同努力践行下,浙江已经形成了一道特有的最美“道德高地”风景,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之,“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统一、精神一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地方化和实践化的结果。只要我们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地方、各单位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更加积极地培育和践行各具特色的价值观,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够成为每一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根本操守。
责任编辑:薛 鹏
作者顾秀宇,男,浙江省乐清市石帆街道党工委副局级干部,博士研究生;李金见,男,中共浙江省乐清市委组织部干部(乐清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