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私权担保性质的行政法

2015-03-13 18:49张弘
北方法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私权行政权行政法

张弘

摘要: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是将行政法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考量的一种方法论,同时又是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回应、反思与重构。行政法为私权主体之间正当权益的实现即民法契约内容的实现提供担保,政府具有以行政法对民事契约或民事活动予以担保的能力,行政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担保责任。平等观念的确立、诚信原则的完备、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发达、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都有益于作为担保性质行政法的观念的确立与制度建设的实现。担保性质行政法对行政法学范畴的创新在于:私权自由与行政权有限性、行政的双方意思性与单方意志性并存、行政权与私权关系的重新定位、指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路径。担保性质行政法与民法作为方法论意义最为重要的关系在于将行政法与民法置于统一法律关系中同构,使双方有了直接对话的机制。

关键词:担保性质行政法行政法理论基础行政责任私权行政权

中图分类号:D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15)01-0095-10

一、问题的提出

相当长时间以来,关于行政法是什么或什么是行政法①一直争论不休,进而引起广泛而持久的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的讨论。虽然行政法理论基础本质上仍然是行政法的功能或价值问题,②亦仍然是行政法是什么的问题,但对于行政法究竟是什么或什么是行政理论基础却始终众说纷纭,无统一观点。目前,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控权论”、“平衡论”、“服务论”、“公共利益本位论”等。“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和概括了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对解释行政法的逻辑起点,促进行政法学研究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但局限之处首先在于只是揭示了行政法理论基础的个别侧面,忽视了行政法所面临解决的问题以及行政法本身的复杂性,把行政法视为单一的价值体系,试图用一个恒定的价值标准统领所有问题,试图以一种学说去诠释所有国家、所有时期行政法的发展模式”。③也就是说,行政法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统一的理论基础,只有一般意义的理论,这些理论都在为行政法的不同方面提供理论支持。④笔者非常赞同合力研究行政法理论以及基础问题并亲自付诸努力。虽然对于行政法统一性的理论基础笔者有异议,但同时认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已从整体性上和理性深度上影响整个中国行政法和行政法学构建,并且作用出人意料。而且业已存在的诸多理论必将继续指导中国行政法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诚如江必新先生所言,“行政法赖以建构的基础,部分地潜隐于行政法体系之外。行政法理论的构建并非空中楼阁,要根植于反映具体社会生活条件的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在关联中。要在行政法学与宪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在关联中得到确证”。⑤行政法学应该融入到法学大家庭直至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去,使得行政法学研究“不脱离其在社会科学中的根基和知识传统”,并“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相同的词汇和命题具有通约性”。⑥这正是行政法学的开放性品格,而开放性是科学性的前提。本文所提出的“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概念,正是对这一观念的回应、反思与尝试,这必然涉及行政法与民法、行政法与担保法、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等等。

从泛义的角度看,担保理论可以在很多社会关系中得到诠释,或者说许多社会关系都可以通过担保理论得以澄清。本文即在宏观的视角上,从比较的角度看将行政法定位于担保性质,其本质是保障私权实现的担保法。因此,本文是将行政法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考量行政法是什么或什么是行政法理论基础,同时又从行政法与其他法分工与合作即各自功能角度来分析其性质,直至将两者予以综合性考虑,包括为什么要担保以及怎么担保,因而本论除具有理论价值外还具有方法论意义。必须指出的是,在现有担保制度中,“国家机关不能担任保证人”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观点的怀疑,在这里,笔者只是借鉴担保理论论事,并非研究政府具体的担保行为。

二、行政法对私权主体之间实现正当权益担保的理由

(一)私权主体之间正当权益的实现首先以民法之契约予以确定

私权作为关涉私人生存状况的一种权利受到各国法律重视是顺理成章的,私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曾被或仍被奉为许多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而以民法保护私权是最基本的立法表征,当然广义上还包括商法。但是包括民法在内的法究竟是什么,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表达。古罗马的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⑦孟德斯鸠则认为,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卢梭则认为,“法律乃是公意的行为”,而“无产阶级的法律观点即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⑧与此同时,法律就是契约的观点也占据一席之地。笔者更倾向民法乃契约之物甚至之最。一方面,现代社会平等性质的民法是一种“契约”互动乃至妥协的产物;另一方面,民法的内容以契约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之三维结构为基本要素。契约意义的民法奉“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为圭臬,结构最基本的人与人之社会关系,奠定社会最稳定的基石。而在我国,《物权法》在2007年颁施的时候就被赞誉为“体现契约精神”,不但具有宣告中国结束“无产时代”而进入“有产时代”的变革成功,而且具有实现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型到市场经济社会的标志性意义。⑨“国家在私法关系的形成到消灭过程中,从来就不是一个旁观者”。⑩而行政法的担保法性质的确定与研究正是为政府积极参与提供理由与主动性的可能。

(二)行政法为私权主体之间正当权益的实现即民法契约内容的实现提供担保

如果从法是契约的产物上看,无论公法还是私法都具有契约意义,行政法同样如此,而且尤其应该在观念与制度上予以强化,行政法的契约意义在行政服务被提倡后方兴未已,笔者曾提出政府“就该为我服务,因为我们曾经有约”的观点。相对于民法或私权,行政法的契约性应该是具体的而不应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泛论,行政法是担保法即属于担保合同,是为保证主债权——民事债权实现的从合同。

1.政府具有以行政法对民事契约或民事活动予以担保的必要

从字面意义上解析,行政法就是关于行政的法,行政主要是行政权或是行政权的简称。而按照行政权产生的理据分析,对于政府享有并行使行政权之正当性,授权理论、传送带理论、专家统治论、参与模式理论、人性尊严理论等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予以证成。而笔者所提出的担保理论无疑是对传统行政权正当性理论的突破,同时也是对“行政法是什么”理论的丰富。从现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分析,行政权之所以是民权或私权的担保权、行政法之所以是民权或私权的担保法,主要理由在于:

从个人或民事权利本身来看,它虽然是基础和本源的,但是,“作为人们相互之间的认可和承诺,又是非常脆弱的”。由政府担保私权,即具有巨大的规模效应,又有利于“保护个人权利和节约交易费用”。而从公共秩序利益角度看,行政权的存在与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出于维护社会秩序之需,虽然政府亦恶,但却是必要的恶,而且时至今日,人类并未找到抛开政府另谋管理主体和管理方式的一切理由,“社会个体将自身部分权利集体让渡给公权组织的根本目的在于期望通过这种让渡,给自身利益的实现创造一种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包括:和平、安全的公共秩序;健康安全、效率化的经济秩序;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分配和利用;主体利益的有效保障;符合主体间共同意志的道德的维护;符合主体利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与此同时,作为秩序与公益的前提,公民等的合法权益的满足,同样是行政权与行政法关注的对象与内容,许多情形下,公民合法权益的满足与实现程度影响甚至决定社会秩序的状态,并且公益是私人利益的总和。而我国实定法也正是基于此设定的,如《行政处罚法》第1条规定: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行政强制法》第1条也有相似规定。以上法条中的维护秩序与保护权益与担保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2.政府具有以行政法对民事契约或民事活动予以担保的能力

就普通意义民法上的担保而言,担保是需要能力的,而作为担保性质的行政法同样如此。如前所述,行政法以行政权为主要规范对象,包括对行政权的确认、保障和监督,而行政权力能力是法律赋予政府或行政机关从事行政活动的必要前置条件,它既可以是宏观抽象的,如以《宪法》确定的行政权力,也可以是微观具体的,如以《行政许可法》确定的行政许可权。实践中,行政法对权力自身的能力问题比较重视,对行政机构的构成以及公务员的任职条件以及权力的再分配都有明确的规定,而相对忽视的是以公产对行政能力的保障,经费不足不但造成执法能力欠缺,执法效果不佳,而且也造成以罚款为处罚主要目的的问题频发。随着财力的增强,这种现状应予以改变。行政能力的实质是权利能力,而“权利能力是一种权利义务的归属资格” ,行政法以人、财、物的满足来实现对行政权力能力的静态满足,而以责、权、利作为行政权的动态激励。

行政法对民事活动的担保性总体表现在,政府或行政机关以自己独立的信誉与财产及其权力行为作为担保基础;在私权主体为实现权益依据民法契约正常交易之外,对交易可能出现的障碍提供法律保障,包括对违法者的制裁以及对权益受损者的补偿和赔偿,同时还包括对自身行为的监督。在结果及责任上,政府的担保能力最终以是否“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为基本标志。

3.行政处罚是对民事违约者的责任追究

对于纯粹的民事活动,法律奉行“不禁止即为自由”的原则,也就是“私权自治”或“私法自治”。“私权自治”隐含着自愿、平等这些民事活动最为基本的原则。“自治”是指在意志自由前提下为法律行为,其实质就是意思表示自由,是主体主动性、能动性的体现;与此同时,只有民事主体平等才可能实现私权自治,平等是所有民事活动的逻辑前提。所以私权自治在人的独立性上具有主体性意义。民法且不多说,作为行政法,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7条对“私了”的行政法律认可,就是“私权自治”或“私法自治”的典型表现。

然而,法治下的私权自由同样也有限度,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旨在限制“私权自治”原则。苏力在《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一文中提到,所谓的“山杠爷把夯娃的婆姨强英绑起来游街”的行为就不属于私法自治或私权自由。另一方面,私权不可能只在私领域行使,市民社会的成熟,以及国家的发达,私权走向社会和国家就司空见惯,在这种情形下,有些私权之间的交往或交易就同时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或私权涉及公权或公共性。而私权在这一过程无论纯粹的私权还是涉及公权的私权,如果违约,具体可以表现为违法,则政府有权通过行政法具体是指《行政处罚法》等对违约或违法行为予以制裁,追究其责任。所以,相对而言,行政处罚的本质就是对民事违约者的责任追究。

4.行政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担保责任

在对法律责任的本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规范责任论、法律关系说、综合说等学说,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法律责任的本质。而从法治意义上讲,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因违法行使行政权而承担的不利后果。如果将行政责任置于担保性质行政法之下观察就会发现,此时的行政责任实质上是一种担保责任。前述被担保方违约,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就是对违约者的责任追究,与此同理,当担保方违法或违约,也必然要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本质是一种担保责任,具体而言是一种保证责任。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务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强调政府在行政法中的担保责任,有益于对责任性质的认定,有利于对行政法责任理论的拓展。

三、作为担保性质行政法的观念与制度建设(实现)

(一)平等观念的确立

前述有言,担保以平等为基本前提,而以往无论哪一种理论支撑下的行政法,都缺乏对平等应有地位的关注。因此,确立行政法之担保性就必然涉及对平等理念的确认。应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样也包括了政府与公民即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平等。目前这种平等充其量是流于形式的,而在未来这种平等应该是深入骨髓的,这就是担保性质行政法的应有之义。作为担保主合同实现的行政次合同,因主合同天然的平等性,必然导致次合同次生的平等性,这正是人们对行政法的期盼与渴望。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在事实上是不平等的,行政主体也确实优于行政相对人。这也正是传统行政法的所谓存在根基。而担保法律关系的平等性,必然对此所谓根基带来冲击。行政法既然作为担保就应该在平等理念的指引和规范下,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不利处境而赋予其更多的权利,对行政主体则应该施加更多的义务,通过对相对人权利的保障来提升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以实现双方权利义务的真正平等。表面上对等的法律规定,即便形式上的平等掩盖实质上的不平等,其结果仍然是不平等或强弱对比更加悬殊。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实质上平等的理念的支撑。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我们不宜故意人为地强调双方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更不宜强调行政机关的单方面特权,而是应该打破身份的标识,确立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平等的理念,同时注重制度建设。而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活动恰是平等性的表现与尝试,应建立了解民意、公众参与的途径、规则与程序。

(二)诚信原则的完备

众所周知,诚信原则被誉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行政法中确立诚信原则也同样具有自身及现实的价值。但是,以往行政法往往使用信赖保护原则,虽然两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但信赖保护过于强调行政机关一方,而忽略对方。虽然信赖保护原则实际上对行政机关一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有利于对相对人利益的保护。但是,这依然是前一个发展阶段的想法,而非今日之现实或明日之花。虽然这种安排适应法治对行政权的率先要求,但忽略了法律关系的双方性以及对民法的传承。传统对于诚信原则或信赖保护的理由主要在于:为了保障法安定性,而从行政法的担保性质出发,同样可以给予行政法确立诚信原则提供支持。首先,罗马法中就有关于担保法律制度中诚信的规定,行政法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及借鉴;其次,担保性质的行政法要求政府必须诚信,民事主体才有从事行为或交易的安全感;再次,诚信本身也是行政主体达成行政目标尤其是行政秩序的必然前提,政府欲取信于民必须先自己守信。何况信用本身就可以作为担保。而政府的信用在一般情形下具有权威性。

但是,我国目前除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规定“诚实守信”原则,并有《行政许可法》第8条相应规定(虽然该条规定没有直接使用“诚信”或“信赖保护”字样,但有相关内容)外,其余法律法规尚无明确规定,应当完善。尤其是实践中,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行政机关时常主动作出若干承诺。而现实中,不乏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轻诺寡信之现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亦因此而受到损害,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政府的权威与信誉以及法律的尊严。为矫治这种不良现象,防止其产生危害后果,在观念上应特别强调“允诺禁反言原则”的落实。

(三)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信息公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行政权力运作的过程和结果向社会和公众公开;二是国家行政机关拥有和掌握的信息向社会和公众公开。之所以行政权具有特权,除其自身的“强力”之外,还在于政府可以通过权力获得公民所不具有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一般都与利益息息相关。毛寿龙教授认为,在一个信息迅速传播的社会,当信息掩盖成为不可能时,以政府为主体所进行的消息封锁只能带来恐慌。行政信息公开作为现代政府的一项法定义务,可以从人民主权、知情权以及程序正当上找到足够的解释理由。与此同时,作为担保方或保证人,需要将自己的财产情况、担保能力及相关情况,让被担保方知晓,知情权是民事主体获得行政法担保的主要内容与构成。所以,行政法的担保性又为行政信息公开提供更为充分的理由。

目前在我国行政法实践中,行政信息无法做到公开化、透明化,行政信息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呈严重的不对称状态,公民信息被侵犯得不到有效救济,要想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的行使,矫正信息不对称现状,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行政信息公开法律制度,而从知情权入手更具针对性。换句话说,知情权方使公民明了获得信息是自己的权利。公民的知情权英文为“right to know”,翻译为“知道的权利”、“了解的权利”,意指公民或组织有权利依法获知政府的各项行政信息。根据权利的实现是否必须有义务人直接的积极行为作条件,可以分为“知情权利”和“知情自由”。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应建立在政府信息公开请求权的基础之上,唯此,才能对公民的知情权予以充分的保障,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以政府依职权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为主导的立法及实践。

(四)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发达

“以强制性行政行为为主导是我国现行行政法的主要内容”,但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进步导致行政法理念和行政行为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其中,非强制行政行为逐渐呈上升趋势,与传统行政行为并行,以适应行政管理新模式要求。非强制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照其职责和权限主动作出的,不以强制相对人服从、接受为特征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指导、行政契约、行政奖励、行政调解和行政信息服务等非强制权力手段。前述可以引申至此的是,担保性质行政法必然导致平等观念的发展,而平等下的行政行为除非在民事主体违约或违法的情形下,原则上不能采取强制性行政行为。当然,完全可以说,非强制行政行为的发达,必然导致强制性行政行为的弱化。当下比较典型的非强制行政行为都可以因行政法的担保性得到充分而合理的解释。下面仅以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予以说明:

1.行政指导:政府有对民事活动进行指导的权力

行政指导是政府或行政机关通过对民事活动提出建议、告诫等方式,以实现行政目的的行为。根据担保的原理,为保障权利的实现以及自己权益的不受损失,担保主体有权对被担保方的活动予以指导。这就为担保性质下的行政法确立并发展行政指导,提供了新的理论涵养。也就是说,行政指导的关键在于:作为担保主体的行政机关以这种积极的作为行为,在保障被担保方权益实现的同时,也使自己不损益,实现双赢。当下我国行政指导的主要问题是法制化程度偏低,尤其是对不当的行政指导难以救济包括予以赔偿。

2.行政合同:政府与民事主体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

行政合同是政府或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而达成的协议。根据担保原理,担保方与被担保方的法律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而担保性质行政法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契约和合同关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找到诠释的理由。所以,当下的绝大多数行政决定只要符合条件就应该转化为行政合同,在总体上与行政法的担保性相一致,同时,也更有益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平等和谐。目前我国行政合同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突出其行政性,与民事合同相混淆,包括相应的诉讼也是民事诉讼。

与行政合同相关或比较接近的概念是行政协议,虽然有学者认为广义的行政合同也包括行政协议,但按照当下约定俗成的说法,行政协议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之间达成的协作。这些年跨地区合作成为潮流,其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合作,如图们江区域开发合作、泛珠三角合作、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合作、闽南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区域工程合作,如南水北调工程、西电东输工程;跨区域环境合作,如广东省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跨区域旅游合作,如西南经济区经贸旅游文化合作、长江上游旅游合作;文化产业区域合作等等。在此,行政协议的担保性质体现在:政府间的行政协议是担保人之间为被担保人(公民或社会)的利益达成的协议。一旦公民跨界违法,政府间可以根据协议顺利解决争议问题。

(五)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

如前所述,担保无论是人保还是物保,最后都要落实到财产上,政府财产的来源在于税收,而税收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发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是重中之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模式是生产建设型财政,其突出特点是政企不分,大包大揽,统收统支” 。由于财力有限,往往以保障国家机关、教育、卫生等事业性基本开支为主要目标,其财政的公共性几乎无法完整体现。实行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后这种现象有所改变。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体现为:一是公共性,即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二是非盈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动的动机不是、也不能是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三是法制性,即收支行为规范化。公共财政应以增进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为宗旨,尽可能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而且在公共财政的取得与支出上,最大限度地实行民主决策,接受民主监督。这也是行政法的用武之地。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稳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整合各种财政资源,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加大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财政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串串经济数据,在枯燥的数字和冗长的流水账后面隐藏的是政治,是国家的公平与正义”。这就是法治或行政法治的目标或任务,“唯独作为财政人格的国家才可以成为契约的一方当事人”。

四、担保性质行政法对行政法学范畴的创新

(一)私权自由与行政权有限性

自由是哲学和法学上的永恒命题,也是人类的一个追求目标。自由意识一旦扎根于人脑,形成一种“固有精神实体”,便成为“自由理念”。自由理念,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表明行政相对人独立自主地位的确立,同时,自由理念要求行政机关尊重行政相对人的意愿和权利。通过广泛的个体自由的表述,在现实层面上,起到了最大程度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在价值层面上,则促进了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统一的深层次的自由的发展。所以,自由理念,无论对于行政法还是整个法律体系,都大有裨益。政府对公民自由的“放任”,是一种谦抑性的让渡,其实也是在“蓄水养鱼”。虽然从时间上讲,我们距离自由包括随意追求自由还很遥远,但作为行政法应该在目前对权利保障的同时,适当对公民的自由有所考虑与侧重。就直接涉及私权自由的《行政许可法》而言,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许可还有很大的空间,将绝大多数行政许可转化为行政登记既有必要又有可能。

与私权自由相对应的是:行政权有限性。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行政权的有限性或有限政府就被提到议事日程,并付诸改革实践。而担保性质行政法更能为行政权的有限性提供支持:第一,作为私权担保的行政权只能以保障私权的实现为自己的行动目标,不得另辟蹊径;第二,为了担保的实现,行政权不得为自己谋取利益,即行政不利益;第三,行政权限、行政方式、行政程序只能围绕担保来进行。政府担保能力的有限性也决定了行政权的有限性。与此相对应,越权无效再次对应有限性,成为行政权有限性的法律后果。

(二)行政的双方意思性与单方意志性并存,以前者为主

传统行政以行政机关一方主体的单方意志为主要特征,无需公民等主体意思的参与;行政合同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打破了行政行为仅仅单方意志性的现状,为现代行政权及行政法带来新的气象。随着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福利社会到来,自治社会趋近,行政职能、行政主体行使职能的方式发生变化,合作行政、参与行政、公法私法化已渐露端倪,在行政活动中,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需双方意思表示沟通协商的机率逐步上升,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双方交涉达成合意在部分领域条件已经成熟。由此,意思表示亦可由单纯在私领域拓展其适用范围至行政法这一公法领域。而担保性质行政法必然又为行政行为的双方意思性关系的奠定带来全新的理据。

担保性质行政法下的行政关系,以平等为基本态势,行政机关与对方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单方面意志,而是以双方及意思为主要表达方式,因为,作为担保方的行政机关,首先与被担保方所构成的是一种平等基础上的关系;其次,这种关系是以意思表示为主要表达形式,双方可以沟通、协商甚至讨价还价。当然笔者并不否认,在对违法者或违约者的制裁中,单方性可能稍显强势,但那已不是主流。

猜你喜欢
私权行政权行政法
常态防疫模式下行政权隐性扩张新形态与法治监督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negative list
民法规范任行政法中的适用
论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协调
浅谈人性假设与权力观
浅论研究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宪政意义
经济法的司法程序机制研究
经济法的司法程序机制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知识产权之冲突法的新发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