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
记者:李教授,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从参观孔子故乡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纵论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明确反对“去中国化”;从在外事活动中阐释中华文明与海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到倡导学古诗文经典,如此突出地强调和重视传统文化,在党的历史上非常少见。那么,能否请您谈谈出现这种情况的现实背景和深刻原因?
李德顺: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道路,必须有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和将要走下去的路程,其成败得失、祸福荣辱都与我们的文化资质与文化风格有关。正因为如此,正确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实质是正确地对待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保证中华民族主体的回归和到位,使大家同心同德地担当起历史责任。但是,在近年的某些社会意识中,这一实质取向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却被有意无意地模糊或肢解了,因而导致了主体性的迷失,若不回归则后患无穷。
记者: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社会上对“传统”和“传统文化”仍有不少误解和疑惑,甚至在有的人的观念里,“传统”就意味着“保守”、“落后”。那么,究竟该怎么正确理解“传统”的内涵?
李德顺:一说起“传统”,通俗的理解都是把它当成“过去的东西”,以为只是过去有的才叫传统。其实这是一种在形式化操作中形成的非常肤浅的印象,是对“传统”概念的误解。中外思想家经过认真严肃的考察,曾对“传统”的本质和特征做过各种力求科学的说明。这些说明大同小异,都认为“传统”是在人们生活中形成和世代相传的思想文化内容和形式,是把人的过去和现在联系连接起来的那些社会因素和方式。就是说,构成“传统”有两大基本要素:一是在过去或历史上(几代人以前)形成的;二是流传至今或仍存在于现今的东西。
也就是说,传统是指走到“现在”的“过去”,是“过去”在“现今”的存在和显现,而不是仅指过去曾实有或者人们赋予过去的东西。传统不是先天注定、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着的。古已有之的东西,未必皆成为传统;古未有过的东西,也未必不能进入传统。对我们来说,说到底,在生活中已经死去的、在历史上湮灭了的东西,并不属于传统;只有在现实中仍然活着并起着作用的既往存在,才是真正的、有生命力的传统。因此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什么是传统”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把它引向复古,完全中断了对历史和发展的理解。
认识传统必须以“现在”为坐标。如果单纯用“过去”来解释传统,“弘扬传统”就会同复古和保守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这种理解方式还必然会遇到一个难题:“过去”到什么时候?从何时开始有的东西,才有资格称为传统?譬如京剧,如今被公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奇葩。但京剧的形成迄今不过两百多年,那么两百多年以前它算什么?如果当年徽班进京时,人们以“不合传统”拒之,我们还会有今天这个“国粹精华”吗?另一个误区是,有些人脱离了人的生存和发展,脱离了国家、民族的发展历程,把文化仅仅理解成文字文章、文献典籍,于是接下来就成了“传统文化=古代文献典籍”,这就又造成了一种偏差。
所以,传统就是人,我们的传统就在我们现在的人的言行举止、思想感情之中。我们自己身上的优点、缺点,实际上都是来自传统的。“传统”既不等于“优秀”,也不一定意味着“保守”、“落后”。我们今天强调传统,只是意味着应该正视并理解自己的来龙去脉,尊重历史,同时要有反思和自我超越的意识,有担当精神。
记者: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从一定程度上也视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向和误区。记得您在几年前就提出:对于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去其糟粕”并不像处理“烂掉一块的苹果”那样简单。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科学地对待我们的文化传统?
李德顺:坦率地说,“国学热”只是一种形式,我并不认为它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多少必然的联系。对于具体的文化“精华”和“糟粕”,究竟如何划分、鉴别和把握?不仅有操作的方法问题,还有更深刻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
任何民族文化的传统,都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在历史与现实中发挥作用的。所谓“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实体性的和价值性的。
实体性的思维,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将“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可问题的关键是,盘根错节的文化传统,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已经成熟了、最终定型了、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生命系统,它有自己的机理结构,它在生长变化着。这使“烂苹果”之类比喻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这烂掉的一部分和所谓好的部分也往往是交错、渗透在一起的,无法分开;如果它真的烂了一部分的话,那么,另一部分恐怕也同样已经烂了或者与之相适应了;如果切除烂的一部分的话,另一部分大约也很难原样保留和维持。这就是为什么总也处理不清楚的原因。
价值性的思维,是按照价值的特点思考问题:所谓“精华”和“糟粕”,是指它们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主要不是去看它们“是什么”,而是“我们怎样对待”它。具体说来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历史上发生形成的文化现象、传统,是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它们都是一定历史过程的产物,都有它的原因和条件,因此也都有自己发生、发展、消亡的逻辑。对待“存在”的事物,首先要按照存在的逻辑,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过程性质,不把它们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弄清楚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是必然的或偶然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益的或有害的,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是精华或糟粕,用历史本身说明它们在历史上的价值,绝对不应该仅以我们今天的好恶为标准,用今天的想象和愿望代替过去的事实。
第二,要把重点放在现实及其发展要求上,对于“过去已有的”东西,不论它们在过去曾起过怎样的作用,是不是精华,都要以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为标准,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断和选择实施。就是说,过去的东西对于今天来说,是精华还是糟粕,要看我们是否需要并能够正确地对待它们。所谓“正确对待”,就是要符合今天的历史要求,适合于我们的能力和条件,有利于国家民族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其他。这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权力和责任。
第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关键与核心,也是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只有面对当代和未来的世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同时清醒地了解自己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扬长避短,扬长补短,不断前进,才是真正地弘扬和批判地继承,才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总之,如何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实质上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外部现成对象的问题,而是我们民族自身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命运的问题。我们从历史走来,所以决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我们向未来走去,所以决不应该停留于过去的传统。以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有自尊、自强的精神,也要有清醒、科学的态度。既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有自爱自立的意识,敢于肯定和弘扬自己传统中一切优秀、美好的东西;又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有自我批评和自我超越的精神,敢于否定和抛弃自己传统中一切落后、丑恶的东西。对过去是如此,对现在和将来也是如此。
记者: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理解这个重要论断的科学内涵?
李德顺:对于多元化的全球政治格局来说,是否能够做到客观地理解、平等地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文明,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而且是决定人类能否走向和平与幸福的一个世界性关口。旧式“文明的冲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而对于每一个国家民族来说,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使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机制,而不是造成和加剧国家民族自身的文化割裂、文化对立。这是防止文化衰退,保持民族精神活力,壮大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正确对待文化都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记者:习近平同志的这个重要论断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能否请您联系一下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现实情况,谈谈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思潮或倾向?
李德顺:在我国当前的思想文化状况中,对外对内都有某种片面的、不健康的因素。
先说对外方面,不是以独立主体的眼光,平等地对待世界上的多元传统文化,不知道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什么是和怎样坚守中华文化真正有世界意义的东西。不善于识别和抵制那些制造文化偏见和歧视的东西,例如在受到各种一元绝对主义、单边主义、侵略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话语垄断主义等等的影响和刺激时,不能够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却总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或者趋炎附势,崇洋媚外,人云亦云,跟风盲从;或者闭目塞听,自我封闭,关起门来称王称霸。总之,是只甘做世界文化舞台下的“粉丝”或“愤青”,却不能扮演推动历史发展的角色。
再说对内方面,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问题,就是人们经常把古今对立起来,有意无意地制造或加剧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之间的割裂和分离。例如,一讲优秀传统,就只说古人有过什么好说法,却从不说这些好说法代表谁的意愿,当年实行得如何,为什么?在今天它们是否行得通,如何实行?一讲现实中取得的成就或遇到的困难,就仿佛它们都是一下子凭空冒出来的,与自古以来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传统无关,甚至还是背离了传统的结果,而不是中华文化本身合乎逻辑的一种自然显现。这种思维反映出现实人们各自取向之间的差异,隐含着这样一种倾向:割裂整个中华民族这个主体。
记者:您说过“真正的学习借鉴,只能是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择善而从”。那么,我们今天从传统文化中可以“择善而从”哪些东西呢?
李德顺:过去着重于查找“糟粕”,现在多强调“精华”。但无论如何,我都不赞成“开列清单”式的简单化、教条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实质是今天的我们自我认识、自我超越的过程。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和别人,从实际出发去面对问题和挑战,运用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只要解决得好,就一定是弘扬了优秀的传统,因为我们是中国人,骨子里流的是传统文化的血液;不但如此,还可以说,只要是我们做得对、做得好的,就一定体现或创造着走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所以要我开清单,也就是一条:实事求是,继续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当然,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些具体的东西。但这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来说,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顺时而变”。比如中医药界、中国文学艺术界、官德和家庭伦理等,都需要具体地分析、批判和继承。谁都不应该抱着坐享其成的态度,不费力地从传统中寻找现成答案。
从哲学层面上观察,我们民族文化中有一些最为基本的特点,在世界和时代面前是有优势的。如果能够对之正确理解,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发挥,完全可以产生巨大的正能量。
其一,中国哲学的特有的思路是以人为主体,将天、地、人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的思考方式。这实际上是不同于西方的一条主体性哲学路线,是一大丰富宝藏。但其理论阐述和实践应用,有待于整理、展开和提升。
其二,与之相联系,“中国式的以人为本的信仰方式”,在历史上显示了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在现实中也包含有极大的精神潜力和思想活力。对此有待于从理论到实践上给予充分的理解、继承和发扬,用以构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