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楚然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410000)
用爱撑起一片蓝天
——浅谈小学生关爱教育
马楚然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410000)
本文分析了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自身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提出了以关爱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阐明了关爱在人性化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生 行为 关爱 教育
关爱一词的本意就是关心与爱护,关爱教育作为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法宝,与“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是一个道理。在此,笔者提出个人的浅见。
小学生问题行为通常会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性别差异。学生的性别特征对问题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低年级尤为明显。一般来说,男孩在纪律问题上要比女孩“勇敢”得多,违反纪律的现象或次数也更多。
2.生理障碍。学生生理上的障碍使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和动力,妨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烦躁不安、自行其是等问题行为,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等多种问题行为。
3.心理偏差。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则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此外,环境的影响也会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偏差。正如心理学家在人的行为研究中所表明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家庭、环境信息、课堂内部等方面。
1.家庭因素。许多心理学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另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
2.环境信息。在当今信息时代里,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多种信息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也常延伸到课堂中。
3.课堂内部环境。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不难看出,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关爱的对象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关爱教育必须从诸多方面进行努力,因人施教,有针对性,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爱一个学生绝不是家长式的溺爱,而必须采用符合教师教育需要、符合学生特点特性的方式与手段。
1.发现与交流沟通。小学生由于刚刚进入校园或进入校园时期不长,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活跃、配合、畏惧、固执、好奇、无知、拒绝、反应快或慢等。正是所有学生或多或少占有以上特点,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特质,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而“对症下药”。对症下药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沟通,一方面通过沟通更能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增进师生情感必不可少的途径,也是关爱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实,在教师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学生也在通过各个渠道、信息对教师进行了解。只有相互了解,情感才能加深,交流才会更加顺畅。因此,发现与交流是达到师生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并实施关爱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
2.置换角度思考。现在的小学生由于教育的提前化,在进入小学之前就接受了学前教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具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基本的判断能力。不过由于他们的思维与判断能力不足,往往造成行为的莽撞和失误。对此,我们在实施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小学生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作为一个参考的依据。这就是说,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观点、判断力上加以思考和教育、处置,也就是我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
例如,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劳动、互助和积极性都很好,就是学习跟不上。教师最初总认为是该学生不愿学习,通过了解,得知了他的家庭及家庭学习环境十分差。教师深深感悟到该学生学习的难度,于是单独辅导他,让他多在学校学习,减少在家庭学习的强度,这样,该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如果教师不去换位思考,一味地强调学生该如何加强学习,并加以训斥或批评,即便再下功夫,也势必不会有什么成效。
由此看来,教师不能高高在上,用教师的惯性思维去想当然地实施教育,这样必定要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因此,换位思考也是做一个能够理解、体谅、关心学生的教师必修的一门课程。
3.行为关爱的方式比言语训斥更重要。一些学生经常会在无意中犯下错误,如果我们一味地用训斥的语言进行教育,效果只能是暂时的,而绝不会产生长远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用关爱的行动方式进行教育,那么就会收到长期有效的结果。
其实,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较差的,教师的训斥和挖苦并不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转变工作方式,增强生活到学习的日常关心关爱行为,多给予课后单独辅导机会,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关爱,大多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会不断提高,而且有益于其人格的形成和未来发展,这就是关爱在教育中的魅力。
4.鼓励是关爱的重要表现方式。人们大都喜欢听好话、鼓励的话,小学生更是如此。同样一件事情,用严厉的训斥方式与鼓励的话语所收到的效果截然不同。严厉的训斥教育方式,不仅会破坏学生的积极性,打击他们幼小的自尊心,同时,效果也只是暂时的。如果采取鼓励的方式进行教育,学生会从中感受到自己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同时也会找回自己的自尊心,并会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学习、劳动等方面获得长足改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做事情前,如果我们用严肃的口吻说“这个事情你必须要做好”,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如果我们改用亲和的口吻说“相信你会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的”,学生一定会兴高采烈去积极完成的,这就是鼓励的作用。
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就是要用“人性化关爱教育”来面对学生,用与学生个性特点、性格特征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有的放矢、对症施教;将尊重、理解、沟通、鼓励贯穿于教育过程中,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赵振球.小学“问题”学生的培养方法[J].学周刊,2015(2).
[2]刘玉平.浅析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相关教育[J].科学咨询,2014(22).
[3]李华.以爱感人以爱育人[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6).
(责编 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