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巍
(广东平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 梅州 514600)
广东省煤系地层不同坡体结构的病害模式及防治对策
易巍
(广东平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 梅州 514600)
煤系地层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常常导致边坡工程失稳破坏,是困扰山区公路建设的一大技术难题。本文通过广东省7处典型病害工点的测算,得出了广东省煤系地层边坡岩土强度指标取值范围;将煤系地层按煤层厚度进行边坡坡体结构分类,并在剖析典型病害工点基础上,分析不同坡体结构边坡病害模式,针对不同模式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煤系地层 坡体结构 病害模式 防治对策
广东省煤系地层通常由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薄~中层状砂岩、泥岩夹炭质页岩、炭质灰岩和煤层构成,为一套滨海泻湖及海陆交替环境形成的含煤建造。煤系地层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尤以粤北、粤西及粤东低山丘陵区最为常见,成为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大技术难题。
煤系地层岩质普遍软弱,含炭量高,吸热能力强,极易风化、崩解。以往有许多研究从煤系地层的防治对策出发,对煤系地层所适用的工程措施进行了总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广东省煤系地层的岩土强度指标、结构分类和病害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煤系地层边坡灾害防治对策。
煤系地层典型的地质特点是岩层软,厚薄不均,层间胶结较差,结构松散,开挖后风化速度较快,且遇水易软化,性能极不稳定。在煤系地层地区修建高速公路,边坡稳定问题突出。
对广东省7处典型煤系地层病害边坡进行统计,通过参数反算,得出煤系地层岩体在浸水条件下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10~18 kPa,内摩擦角φ=8°~16°(见表1)。煤系地层岩体泥质矿物含量越高,其强度指标越低,炭质泥岩、炭质灰岩强度指标取小值;炭质粉砂岩、炭质砂岩强度指标取大值。实际工程中强度指标选取应结合当地经验值综合考虑。
表1 广东省煤系地层边坡c,φ值汇总
广东省煤系地层多存在于砂页岩、泥岩、灰岩等沉积岩地层。煤系地层或为薄层,或为厚层,薄、厚层煤系地层发生边坡失稳的模式也不同。
2.1 薄层煤系地层边坡
薄层煤系地层边坡指煤层在坡体内连续分布的最大厚度不超过1.0~2.0 m的边坡。煤层与正常沉积层多呈互层状,煤层厚度多为0.2~0.6 m,且含有大量伊利石。由于煤层具有易干裂、吸水性强、遇水膨胀软化、其结构易破坏而丧失强度等特点,在水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易形成具隔水、含水和强度低等特点的软弱带,对边坡稳定不利。
对于薄层煤系地层,由于煤层具有遇水软化并隔水的特征,成为边坡软弱层面。若边坡为顺坡向层状边坡岩体结构,易诱发顺层滑坡,煤层的软化往往是滑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若边坡为反倾层状边坡岩体结构,则煤系地层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但仍可能发生小范围崩塌。
2.2 厚层煤系地层边坡
厚层煤系地层边坡指煤层在坡体内连续分布的最大厚度>2.0 m的边坡,在广东煤系地层发育区域,连续分布煤层厚度常>3.0 m。厚层煤系地层多为炭质泥岩、炭质灰岩,由其组成的边坡的病害类型与极软岩边坡类似。由于煤系地层遇水易软化,丧失强度,因此易发生边坡坍塌、崩塌及滑坡病害。坍塌主要由于煤系地层在浸水条件下岩土体强度不足所致。崩塌或滑坡则与边坡坡体结构密切相关。
1)边坡岩层顺倾:由于煤系地层的隔水及强度低等特点,炭质泥岩、灰岩的层面或与坚硬岩层的交界面易成为顺层滑坡的滑带;若顺坡向结构面贯通,也可能发生顺坡向结构面滑坡。
2)边坡岩层反倾:坡体为以软岩为主的反倾坡体结构时,易发生顺坡向结构面滑坡;坡体为上硬下软反倾坡体结构时,由于下部软岩强度较低,易发生错落挤压剪切式滑坡或崩塌;坡体为层面发育的软硬岩互层结构时,软岩由于抗风化能力低,易发生硬岩的崩塌。
其中,边坡坡脚出露煤系地层的上硬下软反倾坡体结构,由于煤层遇水易软化的特性,极易发生错落挤压剪切式滑坡(结构面陡倾),或沿顺坡向结构面的滑坡(结构面缓倾)。此类病害在广东高速公路建设中频发。其变形特征为:坡脚煤系地层由于泡水首先发生挤出变形,此后上部岩土体沿陡倾或缓倾面整体滑动变形。煤系地层边坡分类及可能破坏模式见表2。
表2 煤系地层边坡分类及可能破坏模式
3.1 平兴高速公路 K1619+000—K1619+205左侧边坡
3.1.1 边坡概况
该左侧边坡原设计为三级坡,一、二级坡坡高10.0 m,三级坡坡高7.3 m;一级坡坡率1∶1.0,二、三级坡坡率1∶1.25;分级平台宽2 m。一级坡K1619+030—K1619+140段原设计采用4排锚杆格梁加固,格梁内喷混植生防护;二、三级坡采用拱架三维网植草防护。一级边坡K1610+020—K1610+140段设置一排斜孔排水,孔深20 m。
在该边坡整体开挖至二级坡中下部,局部区域(K1619+000—K1619+030)一级边坡已开挖的情况下,对边坡进行现场调查。从开挖揭露岩层看,二级坡坡顶以下2 m即出露煤系地层,一级坡从路基右侧开挖情况看也为煤系地层分布区,煤系地层厚度可能高达10 m以上,大大超过勘察钻探资料揭露的6.7 m。连续分布的厚层煤系地层对边坡稳定极为不利。
3.1.2 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边坡处于低缓丘陵区,坡高约27 m,三级坡,自然坡度约11°,坡顶为缓坡平台。线路以直线横切山坡。
2)地层岩性
根据钻孔资料和现场地质调查,该路堑边坡表层第四系覆盖层为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全~强风化砂页岩、炭质灰岩。
①第四系覆盖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厚约1.4 m;
②砂页岩:全~强风化,黄~黄褐色,中~薄层,岩体裂隙发育,较破碎。从开挖揭露地层看,小里程K1619+000—K1619+050段二级坡及以上基本为全风化砂页岩,岩体风化破碎呈碎石土状,K1619+ 000—K1619+030段一级坡为强风化砂页岩,岩体风化呈块石土状。其余地段砂页岩基本分布在三级坡,厚度3~8 m。
③炭质灰岩:强风化,黑色,中~薄层状,节理较发育,岩体遇水易软化。从开挖揭露地层看,K1619+ 050—K1619+170段二级坡炭质灰岩连续分布,厚度大(超过10 m),局部夹中风化页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K1619+130—K1619+160段二级坡中下部渗水严重,岩体软化现象明显,手捏易碎,有滑腻感。
④砂页岩与炭质灰岩接触带:调查中发现,二级坡中上部存在一条连续的砂页岩与炭质灰岩接触带(见图1),可能成为边坡滑动的依附面。
3)地质构造
现场调查期间,在 K1619+160段二级坡坡面量得层面产状为162°∠40°,为反倾边坡。贯通结构面有两组,量得结构面1产状为326°~337°∠37°~53°,结构面顺倾,表面光滑;结构面2产状为54°∠76°,结构面与线路走向正交。
图1 砂页岩与炭质灰岩接触带
4)水文地质条件
坡体中砂页岩、炭质灰岩裂隙发育,极易渗水,而炭质砂页岩遇水软化严重(如K1619+130—K1619+ 160段二级坡中下部渗水区岩体强度下降明显)。
3.1.3 病害模式及原因分析
该边坡为厚层煤系地层边坡,坡体结构为上硬下软反倾坡体结构,因此推测破坏模式为挤压剪切式滑坡(结构面陡倾)。边坡开挖造成下部煤系地层遇水后岩土体强度软化明显,滑坡段因抗滑强度不足被挤出;同时由于雨水侵入,造成煤系地层陡倾结构面强度降低,抗滑力不足,最终导致边坡整体变形。
3.1.4 工程措施
采用斜向控制注浆钢锚管进行加固。K1619+ 160的断面钢锚管布置如图2所示。钢锚管为 φ50δ 4.0 mm。一、二级坡均设4排,锚管长度以进入滑面≥6 m控制。锚管水平夹角均为20°。
图2 K1619+160断面钢锚管布置
3.2 平兴高速公路 K1640+565—K1640+840路堑左侧边坡
3.2.1 工程概况
边坡地处丘陵地段。2014年11月整体开挖至一级坡脚(小里程方向局部开挖至一级坡面),从开挖揭露地层看,主要为全~强风化炭质泥岩,中~薄层状,受构造影响,岩层产状凌乱,局部顺倾,坡面多处有褶皱现象,岩体极为破碎,岩土体泡水极易软化,导致强度大幅降低。
3.2.2 病害情况及原因分析
边坡从雨季结束开始开挖一级坡。开挖过程中发现一级坡局部顺层地段出现小范围滑塌,同时一级坡坡面有整体外鼓趋势;在边坡二、三级平台发现多道平台裂缝,同时在边坡坡顶往山侧约25 m,出现连续长大贯通后缘裂缝,该裂缝在小里程方向往下延伸直至一级坡面(见图3)。
图3 坡顶长大贯通裂缝从后缘延伸至一级坡面
从以上变形迹象看出,边坡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煤系地层岩土体破碎软弱,坡脚处岩土体竖向承载力及抗剪强度均不足,在坡体自重作用下,坡脚被压裂(表现为一级坡局部滑塌及坡面外鼓),形成新生的剪切缓倾裂隙,上部不稳定岩体就会沿下部的挤压剪切裂隙产生整体滑动破坏,即错落挤压剪切式滑坡。
3.2.3 工程措施
边坡高38 m,共设4级坡。一级坡坡高10 m,坡率1∶1.0;二、三级坡坡高均为10 m,坡率1∶1.25;四级坡坡高约8 m,坡率1∶1.25。二级平台宽5 m,其余各级平台宽2 m。一级坡设置钢锚管,二、三级坡设置锚索框架,坡脚设置挡土墙。K1640+660断面加固措施如图4所示。
4.1 坡形坡率
炭质粉砂岩、炭质砂岩等岩质较硬边坡,坡率宜放缓至1∶1.25~1∶1.5;炭质泥岩、炭质页岩及炭质灰岩等岩质软弱边坡,坡率宜放缓至1∶1.5~1∶1.75。每级坡坡高不超过8 m;地形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在边坡中部设置至少8.0~10.0 m宽的大平台。
4.2 加固措施
煤系地层全~强风化,厚度大,应优先在坡脚或一级平台内侧设置较强抗滑桩或抗滑挡墙(主要措施),并在边坡中部设置预应力锚索或锚杆框架(辅助措
施),起到“强腰固脚”的防治效果。
图4 K1640+660断面加固措施
如果由于施工安全、工期限制或其他原因,无法施工抗滑桩或挡墙,也可设置预应力锚索框架。锚索锚固段应进入稳定岩层一定深度,同时为防止边坡表层煤系岩土遇水软化,造成锚索预应力损失,应加强边坡表层排水措施,且尽量使用预制锚头压力锚索等新型防腐锚索,避免使用耐腐蚀性差的普通锚索。选用锚杆时应减小锚杆间距,不宜超过2.0 m。
斜向控制注浆钢锚管框架作为一种新型防治技术,结合了锚杆框架与控制注浆技术的优势,钢锚管自身除了作为防护措施外,也是二次注浆的通道,通过二次注浆改善周边岩土体强度,使钢管与周边岩土体形成整体,共同抵御滑坡。该技术针对煤系地层滑坡,具有抗滑力大、耐久性强及机械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是煤系地层边坡防治具有发展前途的防治技术。
4.3 坡面防护
对炭质泥岩、页岩或灰岩边坡,应对坡面采用浆砌片石封闭防护;对炭质粉砂岩、炭质砂岩等,建议对坡面采用浆砌片石封闭防护,也可采用其他生态防护措施。坡脚出露煤系地层,应在一级坡坡面设置仰斜排水孔或支撑渗沟,加强地下水疏干。
4.4 施工方法
施工开挖过程中应尽量避开雨季,选择土层较为干燥的季节。开挖过程中如遇雨天,应停止施工,并覆盖开挖面,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如对坡面水截流及开挖临时排水沟等将边坡内的水及时排走,把水对煤系土层的影响降到最小。对于厚层煤系地层边坡,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预加固方法,坚持先支护后开挖或分段开挖的原则,开挖一级、支护一级,杜绝一挖到底的冒险做法。
1)煤系地层岩质普遍软弱,结构松散,遇水易软化,性能极不稳定。岩体泥质矿物含量越高,其强度指标越低。
2)煤系地层边坡破坏模式受煤层厚度和坡体结构共同控制。本文将煤系地层边坡按煤层厚度分为薄层及厚层两大类,并总结了典型边坡坡体结构和可能破坏模式。
3)因煤系地层岩质软弱,边坡防护中宜采用偏保守坡形坡率,并尽量设置抗滑桩和锚杆锚索以达到“强腰固脚”的效果。煤系地层水敏感性强,边坡施工应避开雨季,坡面防护宜采用全封闭式防护,并设置支撑渗沟等排水措施。
[1]田卿燕,肖春发,吕建兵.粤北山区高速公路煤系地层滑坡机理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5(5):61-64.
[2]姜静,江晓霞.广清高速公路煤系土路堑边坡设计[J].中外公路,2006,25(5):27-29.
[3]李敏,秦小林.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病害防治措施设计[J].路基工程,2005(1):72-74.
[4]李吉东.京珠高速公路小塘至甘塘段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0(5): 86-88.
[5]张志强,黄兴.广清高速公路北段K6+600—+770煤系高边坡防护设计与施工[J].广东公路交通,2004(2):49-51.
[6]崔志波,曹卫文,唐红梅.煤系地层公路高切坡稳定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1108-1111.
[7]苏少青,李应顺.浅谈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特殊岩土路堑边坡的防护与加固[J].广东公路交通,2001(3):52-54.
(责任审编 周彦彦)
U416.1+4
:ADOI:10.3969/j.issn.1003-1995.2015.09.27
2014-12-22;
:2015-03-23
易巍(1970— ),男,湖南长沙人,高级工程师,硕士。
1003-1995(2015)09-00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