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李晖
长株潭城市群基本现代化的阶段属性与发展趋势研究①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李晖
摘 要: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和追求,也是广大湖湘儿女的最大心愿和目标。本文对长株潭城市群基本现代化的阶段属性进行评估,对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以期厘清理论认识,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基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关键词:基本现代化 阶段属性 发展趋势
.
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和历史范畴,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纷纷提出要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冲击开始提上日程。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发展龙头,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对带动全省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现代化进程,必须深入把握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属性与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融入全球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国际上,经济信息化、一体化、全球化成为主导潮流,实现更深层次的现代化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新的奋斗方向,随之而来的国际竞争内涵与竞争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内,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时代主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正在深入推进。位于中部地区的长株潭城市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进入到实现全面小康和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的关键时期,现代化面临着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1.1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纵深推进
根据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进入新世纪时,世界有24个国家已经发展到第二次现代化阶段,大约有60个国家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第一阶段的现代化,也还有60多个国家没有实现第一次现代化。按着这种发展趋势,在2015年前后,会有更多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并进入到第二次现代化征程。以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生态化、信息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纵深推进成为当前主要发达国家最重要的时代特征。
1.2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升级跨越的关键期
在全球化趋势下,发生在发达工业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几乎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使得中国当前进行的现代化同时包含了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全部内容,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同时肩负着完成工业时代目标和信息时代目标的双重任务。因此,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明显地具有二元性特征。从发展水平看,中国各领域的现代化水平并不平衡,经济现代化水平比较高,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水平。但是,生态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相对比较落后;目前中国文化水平大致属于世界初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已经进入到“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跨越的关键时期。
1.3 湖南省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发展的攻坚期
在何传启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中,2009年,湖南第一次现代化程度为88.5%,在全国排在第19位;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39,位于全国第20位;综合现代化指数为38,位于全国第18位。按照当前发展速度,预计将用10年时间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即在2020年前后基本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总体看,湖南现代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差距较大,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发展的攻坚期,现代化水平处于初等发达水平,现代化的任务比较艰巨。
1.4 长株潭城市群即将进入后全面小康时期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2007年以来,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向全面小康冲刺,小康进程呈现稳步加快的发展态势,2014年,长株潭地区总实现程度最高,达到95.0%,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在2017年前将率先在全省全面实现小康,进入到后全面小康时期。因此,从发展阶段看,长株潭城市群当前正处于全面小康全面完成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转型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将会进一步夯实。
1.5 长株潭城市群面临向“第二次现代化”迈进的战略机遇期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化,世界科技发展在基本科学问题、能源与资源领域、信息网络领域、先进材料和制造领域、农业领域和人口健康领域等方面正孕育着重大的创新突破,人才、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配置,国际科技合作更加广泛。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在全国位于前列,长株潭城市群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新兴产业发展、新兴技术创新和应用等方面的差异相对较小,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促进下,面临着产业升级加速、国际化步伐加快等一系列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抓住这些机遇,长株潭城市群完全有能力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区域现代化发展不平衡、“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并存、发达国家继续引领现代化潮流等依然是全球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但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兴起、全球化在更广范围深化、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等新的发展形势深刻影响着国内的现代化进程,长株潭城市群当前的现代化进程面临一些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和特征,这些新的趋势和特征是长株潭城市群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深入把握和发展的方向。这种新的趋势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2.1 科教成为现代化的重要元素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不断加快新兴技术创新步伐,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既是率先基本现化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长远优势的必由之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先进的人才和管理经验,归根到底是“人”的因素,可以说,人的现代化是长株潭城市群现代化能否作出新示范、创造新经验的核心因素与先决条件。德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高质量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同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消除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与不公平,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加强对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人的法制观念、诚信意识、行为文明的教育。
2.2 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成为现代化的产业特征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升级,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世界各国以此为中心不断推进产业低碳转型升级。美国以2009年2月的《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为契机,加快新能源、节能增效和应对气候变暖等方面产业发展,试图通过与开发新能源相关的400亿美元投资,实现可再生能源产量翻翻,同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产业等低碳产业发展。欧盟积极推进产业低碳转型,在德国、英国等多个欧盟成员国先后出台本国经济刺激计划后,欧盟委员会为协调各国行动,最大限度发挥各国经济刺激举措的潜力,以形成规模效应,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带动下,世界产业结构加快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型。推进城市绿色出行活动,开展多种碳补偿项目,将低碳的理念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最终指导当地的低碳发展。此外,上海市试图通过国际合作新能源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打造我国第一个氢能电网,在崇明岛与临港新城建设上海首批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建设成一个低碳农业实践区、低碳人居区和低碳经济产业园区。上海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依托低碳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其他地区的低碳发展,发挥辐射作用,改变城市生产生活方式,以此来推动整个城市的低碳转型。保定市提出的“中国电谷”概念,致力于打造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等七大产业园区,包括光伏、风电、输变电设备和电力自动化等,当前“中国电谷”、“低碳保定”已经发展为保定市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名片和新品牌;上海市也正在崇明岛打造所谓的东滩生态城,主要特点是区域的碳中和,在新城中,通过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将热能和电力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建筑物也都采用了新型的环保技术
2.3 绿色发展成为国内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绿色经济既是为了有效应对全球环境资源危机的工作需要,更是为了解决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存在的问题。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当今世界,绿色发展逐渐成为现代化的重要主题。随着资源环境问题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其相关要素也被列为国内现代化评价的重要方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和环境研究中心提出的现代化就将基础设施和环保要素作为重要方面之一;江苏省的现代化将生态环境作为衡量现代化的四个方面之一,提出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等5个考核指标;北京市现代化也将人居环境指标作为考核标准之一,从“三废”处理、绿化建设、空气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其基本现代化的标准值;天津的现代化则从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对环境现代化状况进行了衡量;深圳则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其现代化评价的四个方面之一,从环保投入、能耗、污染治理、污染排放、绿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7个指标作为具体评价指标等。
2.4 信息化成为现代化最具活力的驱动力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世界生产力质的变化促进了现代化发展,使现代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特征。信息化自身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成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纽带,能实现一化带三化的发展目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打破了原有经济活动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现代化的发展与研究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要素受到国内相关学者和地区的关注,逐渐成为国内现代化评价的重要要素,《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关注知识传播,将信息普及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北京市将国际互联网普及率、居民电脑普及率、居民电视普及率、电话普及率等均纳入现代化衡量指标体系之中;天津、广东等省市的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里也包含信息化的指标等。国外的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也十分重视信息交流水平的评估,箱根模型将“广大和深入的大众交流网络”作为现代化评价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千年发展目标:消除人类贫困的全球公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地区现代化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4] 吴永保.城市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1(01).
[5] 陈友华.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相关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5(02).
[6] 杨青,张莉萍.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5(22).
[7] 黄乃文.城市现代化: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23).
作者简介:李晖,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政府治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①湖南省软科学重点项目“两型社会深化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与布局研究”(2015ZK2020);湖南省社科一般项目“‘两个百年’战略背景下湖南‘小康梦’后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a)-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