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航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的解题,导致数学逐渐脱离生活,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应当建立开放性数学课堂,它能够改变学生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体现数学的价值,提升数学的兴趣,注重合作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思维;实践;作用;兴趣;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课堂开放化,以多种模式来组成我们的课堂。在探究性的课堂中,学生懂得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课堂开放到生活中来,学生体会了数学的真正作用。开放性课堂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一、改变思维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数学的环境大多是教室。老师传授知识,或者学生自己通过书本习得。学数学非常简单,一只笔,一本书就可以了。然而很多时候数学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题海战术,学生就是不断地解各种各样的题目。这样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真正体现数学的作用。如此的形式是单一的,也是枯燥的。学生应该有更大的空间,来展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单调的抽象思维,而是真正去建模数学,感受数学。学生看到的世界更加开阔,更加充满色彩。如果说语文需要情景的设计,美术需要采风,那么数学也肯定需要的。这是符合人们的情感思维。人只有通过情感,他才会去感受,去创造。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不能看老师是否教得精彩,学生听得多么认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大环境中去。让学生去摸摸墙壁是多么的高,用脚去走走教室有几步,去操场上尽情奔跑,感受操场确实很长很远。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体会数学的知识不仅仅来自书本。也可以让学生拿起尺子,去量量窗户、衣服、身高,去感受长度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不是书本上那冰冷的两个字。数学带来的欢乐,还能放松学生单一的思维。学生能带来很多的元素,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对问题的发现也就谈不上对问题的探究,而问题往往产生于学生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探索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教学服务社会的理念,我们在出数学题时,应当尽量生活化,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可是有些教师,往往怕麻烦,把解题思路或者题目的思想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快速地掌握了解题思路,老师也省了组织活动的麻烦,好像是“皆大欢喜”。可是学生没有经历过解题的真正过程,直接知道解题思路,怎么知道解题过程的艰辛,又如何去收获那种成功后的喜悦。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在教室里听着老师反复地灌输,就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他们都有天赋,能够在探索找到答案,甚至学到了更多老师所不能传授的知识。
在教观察物体中,老师想尽办法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非常抽象。老师讲得越仔细越详细,学生就会越糊涂。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弄物体,观察物体,学生可能马上就明白了。同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同桌,让学生画一下教学楼的不同面貌。让学生真正理解观察物体的道理。同样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课时,单单老师讲是非常抽象的,这样很可能抹杀了学生学习时间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摆弄钟表,以小组为团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我想这样学生会更加了解钟表。老师可以布置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观察一下早上起床的时间,上学得时间,放学的时间等。这样开放课堂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时间概念。
三、体现数学的价值
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是现在的数学已经严重脱节。往往人们觉得学习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我们学那么多的东西,有几点是我们用到的?在以后工作了,我们可能慢慢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可是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谁又能看到这些作用?谁又能坚持走在数学这条道路上?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在开放的课堂中,随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感觉数学到底在哪里用到了。学生也能感觉自己比较对哪一类感兴趣,我长大后要成为某方面的人才。在我们的周围,有学习画画的,培养小画家;有学习唱歌、弹琴的,将来能当个音乐家;有去书店看书,将来当个阅读家。而数学是什么,最多小学的时候去奥数辅导。小学奥数的弊处,我们都能看到。学习那么多的数学题目,那么细的数学内容,到底有什么用,真的很难看出来。这样的现象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好好思考。
到了后来,我们慢慢知道了数学的作用很大。科学离不开数学,电脑更离不开数学了。在工作中,会计、设计、工程等,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门辅助的学科,谁也离不了它。它隐藏在各门知识中,无处不在。那么我们可以把各类知识中的数学题目拿出来,在解题中感受各类知识的巨大魅力。那么学生就很早接触这些知识,在考大学的时候就知道我要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就不会造成填志愿时什么也不懂,读了大学才知道我的专业选错了,造成了一辈子的遗憾。是啊,既然数学包罗万象,它就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尽早理解各门知识的特点。在开放的课堂中,在各类的题目中,让学生走出课堂,充分感受解题的过程,体会各类知识的魅力。
四、提升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里,还是现在的多媒体教室里,学生都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又如何去感受快乐呢。相对于其它科目,数学是一门非常单一的学科。美术可以画美丽的图画;学音乐可以唱歌跳舞;学语文可以出口成章;学数学可以有什么兴趣,真的是太不显眼了。那么学生的兴趣又能唤起多少?有些学生有很严重的偏科现象。语文很好,就是数学不好,学习也很勤奋,可是每天捧着数学书,也不能把成绩提高上去。我想这就是缺少兴趣吧。我们应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开放的课堂中,每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能够发展。这样也唤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也得到了锻炼。学生再也不是纸上谈兵了,学生在探索中考验了自己。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思想,都是感情的主体。他们在探索中失落、反思、喜悦、努力等。这些都唤起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五、注重合作学习
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开放课堂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另外,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我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技巧。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
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中,让学生拼出钝角。这里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把结果汇报出来。这样既有益于学生马上理解,解决了难点知识的教学,又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人,其中的收益是老师不能预测的。因为这体现了每位学生的智慧吧。
我们走在教育改革的路上,经历了风雨,也收获了美好的景色。社会在进步,教育也要改革。改革没有终点,追求的目标永远没有尽头。对于开发性课堂的探究,要去勇敢尝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开放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温寒江.学习与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1).
[2]朱永新.走在新教育路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