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涉外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挑战。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的改革、实践教育体系的搭建、国际化师资建设和制度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高素质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涉外型人才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教育国际化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教育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湘财教指[2011]93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22-02
我国加入WTO之后,人才市场对具有高素质的涉外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世界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05年发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称,中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的毕业生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10~15年后,中国将需要7.5万名能够在全球环境下有效开展工作的领导者,但目前中国仅有约3000~5000名此类人才。经济全球化对大学涉外型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大学只有积极探索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才能满足我国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培养目标的确立
培养目标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培养目标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要求。国际化培养目标的确立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强调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是:使每个高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世界标准,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哈佛大学提出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世界公民”,学校应加强和其他国家大学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未来领导者。1997年9月,加拿大大学学院联合会(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 of Canada, AUCC)作为全加拿大大学的代表,发表了关于国际化的声明。声明指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知识且具有跨文化竞争力的加拿大学生。日本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培养具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具有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能够面向世界的日本人。韩国首尔大学提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型专家。我国国内一些大学也已经意识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并体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中。清华大学提出,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能够适应未来、面向世界的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型人才;华中科技大学提出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全球意识和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就业的人才。为培养高素质的涉外型人才,学校须从国际社会的视野而非一国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进行考察,应从全球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方法措施。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须突出对人才的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国际素质的要求。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中应增加国际化内容,包括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两个方面(国际意识主要指学生能够理解和适应多元文化,能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分沟通思想,能够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广阔视野出发判断事物。国际竞争能力则包括国际化的知识和技能、国际活动能力等)。我国大学必须从全球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中将国际化人才特征进一步地具体化,并且体现在具体培养工作的人才标准和教育内容上。[1]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建构
专业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平台。在专业设置中,应体现国际化发展趋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设置面向国际人才市场的专业,使专业设置进一步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中。大学应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积极参与专业认证,打造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被国际执业机构认可的专业品牌。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学校的自身特点,拓宽专业口径,改造、更新传统学科专业,调整专业定位,革新过时的专业结构,形成体现学校学科优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可参照国外高校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开设新专业,建立与市场及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培养具有跨文化知识结构和交流合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国际化的课程教学是涉外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能为学生将来适应国际化工作和多元文化社会做备。但是与世界上课程国际化开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尚在处于探索阶段,[1]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不高,课程结构缺乏整体优化。为培养具有探索、创新精神,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在国际化理念指导下,各学校需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淘汰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开具有国际化内容的课程。按照文理渗透、人文与科学结合的思路,加强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建设及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开设新型跨学科综合课程。高校可及时增设有关国际问题和国际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并使原课程内容结构更加国际化。高校可聘请外籍教师开设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拓宽课程设置的范围。高校需建设信息网络系统,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实现国内外高校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制作和传送优秀网络课程,同时共享其他学校特别是国外著名高校的网络课程。[2]为了适应专业人才的对外交流合作需要,可像美国那样在普通教育课程体系中增加关于世界文明、世界史和外国语的要求,增设和加强地区研究和国际研究方面的主修、辅修和专攻计划,在教学内容中及时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在专业教学内容中增加国际方面的内容。
三、培养方式的革新
涉外型人才培养依赖于国际化的培养方式、方法。新型培养模式须实现国内学习与国外学习接轨,国内课程与国外课程衔接,教学计划凸显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特征,创新国际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法体系。[3]为培养高质量的涉外型人才,大学可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与联合培养;学校可与国外大学签署学分互认的校际协议,学生根据协议跨校修读课程,这种联合培养的方式可使高校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增进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大学可与国外大学订立短期培训课程协议,为学生提供一个置身于外语环境之中学习外语的机会;对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国际贸易等发展迅速或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的专业,可直接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外文原版教材;采用世界先进的教学方法。大学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使师生能够及时掌握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最新学术动态,与国际学术界进行沟通。[4]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增加海外业界知名人士的远程讲座,增设一些供国内外师生互动讨论课堂,实现知识共享、增进专业知识交流,加强学生与海外合作高校本部同专业学生的交流。[5]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文化、学术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通过这些国际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观念,增长国际交往的经验。
四、国际化的实践教育体系的搭建
大多数涉外型专业是社会实践性要求特别高的专业,国际化的实践教育体系在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养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涉外型人才培养,高校需注重学生在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环节的操作练习,重视利用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培养涉外型人才。高校应加强国内国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实践教育平台的建设,集成国际化的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从课堂实践、课程仿真模拟到现场工作的全过程实践教育体系。[6]高校可多方开展与涉外部门、外向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学生参加涉外实践活动的机制,利用各种国际交流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涉外实践,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
五、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各国教育共同发展的动力之一。多元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基本条件。在世界一流大学中,有国际化学习背景的教师比例通常在2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一半。香港的大学师资在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依赖于英国,此后逐渐扩大招聘范围,凭借优厚的待遇与优越的工作条件,从世界各地招聘数以千计的教师。目前,香港大学的外籍教师己超过40%。香港中文大学外籍教师也超过了3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需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提高高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大学可通过派遣本校教师外出深造和引进国外学者任教来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可通过拓宽国际教育合作渠道的方式推进国际化师资建设,合作形式包括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等等。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将教师派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访问、讲学,可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国际化水平,学习和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果我国大学在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层次和结构方面有较大提高,我国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就可能出现较大的跨越式发展。
六、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创新
管理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的必要保障。要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中国大学必须构建起国际化的学校管理体制,特别是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引进国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管理体制,进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国外相应院校相匹配或可衔接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质量评价体系等,使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尽可能多地参照国际通用标准。为引导国际化教学,大学应建立新型的、国际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注入对国际化水平考察的新元素,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中增加对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和经验的考察,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应注重其是否与国际前沿接轨、是否包含最新热点问题,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评价应加强对国际教育资源利用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在学校内部建立学校决策主导、学院具体实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协调解决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结论
在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显得至关重要。高校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涉外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合理确定培养目标。高校国际化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的革新和涉外实践教育平台的搭建是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中心内容,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体制对高素质涉外型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我国高校需从上述诸方面努力,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逐步构建起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要求的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成明,张磊,王晓阳. 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3,(6): 18-20,36.
[2]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2009(1): 18-22.
[3]伊继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7-9,23.
[4]曾明,徐晨.地方综合性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第26 卷第5 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149-152.
[5]李默迪.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 继续教育,2008(12):25-28.
[6]常永胜, 焦利明. 管理学科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评价[J]. 嘉应学院学报,2005,(10):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