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宇 (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041000)
我们在学习研究这些文化艺术的时候,要充分感受这些文化艺术美学思想的虚与实,在看到可以看得见、可以摸得着的文化品或艺术品时,要充分感受它的作者、创造者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反应出来的内在的深层次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这些作品中的虚与实。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谈谈这些不同门类,不同领域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它们的虚与实。
哲学思想中包含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等等,他们的哲学思想对我们后世的文化艺术、美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这些观点中也包含虚与实的观念。
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他们认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实际的基础上转向虚,例如,孟子在《尽心下》一文中写到“可欲之谓言,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的这段话认为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圣的境界,要把善信美发展到神圣。把实的东西发展到只能体会不能言传的境界。孔孟、老庄都认为万事万物是虚与实的结合,实与虚是相容的,虚比实更高一层。就如《易•系辞传》中所写:“易之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意思就是说,世界是变的,而变的世界对我们最显著的变现,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实中流动、运化。
从古到今,一些文人作家也经常用一个实例来反映一种情感、社会现象,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鲁迅通过对阿Q这样的一个任务形象的具体描写,从而反映了阿Q精神胜利法,即在现实中不正视自己,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的缺点,以丑为荣等手段来自欺自慰的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从而反映出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个阶层的一个国民性的弱点。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需要读者在读到阿Q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去想象、去理解,去体会它所反映出来的精神情感,社会现实。
从古到今,艺术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但在艺术创造的美感上,人们喜欢虚实结合体现出来的协调感,而且在更深层次上,人们也通常用一个实的艺术品来表现自己看不见的情感,想法。
在《考工记》中记载,古代的工匠在制作工艺时,不是简简单单的做起来,而是他把整个器具作为一个形象进行了重组和艺术设计,他在鼓的下面安装着虎豹等猛兽,使人听到鼓声,同时看见虎豹的形状,就像是虎豹在吼叫一样,这样木雕的虎豹更有生气,而鼓声也更形象化了,使整个艺术品看起来更有感染力,在这里木雕的虎豹是真实的,鼓声是虚的,同时可以听得见的鼓声和看得见的木雕虎豹又是实的,它们两方面在观赏者脑中结合,就好像是虎豹在吼叫一样,虎豹在吼叫又是虚的,通过这样一个虚实的结合提高了艺术品的吸引力,同时给观赏者带来了欣赏感。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同样很重视虚实的结合。中国画很重视留白,留白不但给画面带来了美感,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宋代画家马远被人称为“马一角”就是因为他画画只画一个角落,画面中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观赏者可以想象那是海,是天空,但是不会感觉到画面空白而不协调,反而更有欣赏价值。又比如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画面给人的感觉虚实动荡,富有生命力,这就是因为中国画室线条,而线条之间就是空白。再例如汉代时刻人物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等,都是在一个空白的背景上表现出人物的行动姿态,都是通过实反应虚,通过虚衬托实。
美学思想中的虚与实,也表现在影视戏剧上,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看戏会经常看到舞台上的演员配合着声音在舞台上转圈,实际上是在表现真实的事物,例如在京剧《三岔口》中,黑夜在舞台上并没有熄灯,但是观众却知道那是黑夜,其实舞台上的黑夜并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黑夜,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在我们观众的心目中引起了虚构的黑夜,是感受上的黑夜,这就是一种虚实结合,把事物化为一种情思来感受来理解。同时这种虚实结合,把实际的东西,通过观众的想象感受得到理解在西方戏剧中也有体现,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实际在人们思想中的不同理解,不同感受,给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这种虚的创作影响力比实物更有影响。
在现代设计中,更讲求美学思想中的虚与实,不但在设计画面中讲究虚实的美感,在作品与情感表达中更加讲求虚实结合,例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的设计,无论是招贴,海报还是广告等等,都有一种韵味在里面,既虚既实,人们在看到实的设计作品时,总能看到一种虚的情感精神,一种底蕴在里面,陈幼坚糅合了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的精髓。2002年陈幼坚在日本举办了他的个展,名字叫做“东情西韵”,陈幼坚说他的设计之所以弄得这么好,是因为他知道中国的文化思想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所以出来的作品才会有吸引力有韵味。在这里可以看出,一个设计作品是一个实的东西,但是这个实的设计作品必须有文化精神和内涵来支撑才能表达出一种更高的意念,带给人们一种更好的设计,更好的传达设计的目的,所以这就是设计中所需要的美学思想中的虚与实。
中国的古代园林建筑作为东方园林的代表,在园林空间的处理布置上,也注重这虚与实关系的处理。中国古典建筑与西方建筑不同,中国的古代建筑喜欢在屋檐上雕刻龙、虎、鸟等动物,比如故宫作为我国皇家园林的代表,就有很多这样的雕刻,那些雕刻不但是为了装饰美观,还跟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有关。同样苏州园林作为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也讲究虚实的对比,在实的基础上增加虚的精致,给人一种别开生面、悠然自得、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园林建筑的布置中经常用到借景、分景、隔景等书法来布置空间,给人一种曲折多变,层层深入的景致,让人产生不同的情调,给人景外有景的感觉。
在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哲学、宗教、艺术、经济、政治、文学、音乐等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有不同,也有相同,虽然它们所处的领域,研究的方向各不相同,但是在它们这些领域中,我们都能发现美学思想的虚与实。当然虚与实只是它们这些美学思想中的一个而已,但是虚与实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