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雪[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632]
《四库全书总目》的前七子批评研究
⊙李雁雪[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632]
《四库全书总目》是《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收录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上万种图书,对编选的每一部著作都详细介绍作者生平、辨析版本字句、考证学术源流,并进行系统、缜密的品评,在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本文以《四库全书总目》的前七子批评为对象,在清乾隆一朝的官方对前七子复古派的评价思想和立场的视野下,结合民间文人的明代中期诗学观,对《四库全书总目》的前七子批评进行研究。
《四库全书总目》 前七子 清代明诗批评
15世纪末以后,明代诗文领域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等人为代表的前七子登上文坛;围绕这七人,复古诸子带来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他们针对明初以来受理学风气影响所形成的文风,针对台阁体文学创作发展到后期带来的流弊,在复古的旗帜下,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格调之美,“以汉魏盛唐为师”①,重新寻找文学的出路。《四库全书总目》指出,“盖明自三杨倡台阁之体,递相摹仿,日就庸肤。李梦阳、何景明起而变之,李攀龙、王世贞继而和之。前后七子,遂以仿汉摹唐,转移一代之风气”②,肯定了七子派首倡复古、开一代风气的文学史地位。
《四库全书总目》作为《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以“部”“类序”和“书目提要”的形式,对《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上万种图书进行系统、缜密的品评,其中集部·别集类包含大量明代文学批评内容,可以说,“清代官方学术对明代文学的定论性评价成于此著”③。同时,由于明清易代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政治倾向和官方立场深刻影响着以纪昀为代表的馆阁文臣对明代文学的批评倾向。
乾隆修《四库全书》的目的,是为了纂修一部能表现大清盛世帝国的文治武功,能与他的显赫政绩交相辉映永留史册的巨制,这样大一统的制作,自然也带有为官方立言,代表朝廷确定新的统治所需要的行为和思想典范的作用。乾隆皇帝对于先仕明后又改仕清廷的臣子是决然否定的,《明史》中设《贰臣传》以示褒贬,对于他们的文集也提出了不得见诸《四库全书》的要求,沈德潜进《国朝诗选》,后奉旨删除所选入涉洪承畴者,谓曰“圣主重文教,励名节”④。因而作为乾隆皇帝“钦定”之作的代表,在《四库全书总目》对前七子复古派的评论中时见对于文人气节的提倡。《空同集》提要曰:“梦阳为户部郎中时,疏劾刘瑾,遘祸几危,气节本震动一世。”⑤《郑少谷集》提要曰:“其后气骨,差堪旗鼓中原者,仅一郑善夫耳。”⑥《考功集》提要称赞薛蕙曰:“人品之高,迥出流辈。其诗格蔚然孤秀,实有自来。是其所树立,又不在区区文字间也。”⑦更是将诗人的气节品德作为评判诗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
乾隆作为清廷最高统治者,非常重视诗文,他清醒地认识到“诗教”对于王朝兴衰的作用。自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下诏纂修《四库全书》伊始,乾隆便提出采录书籍的要求,将入选书籍分为三类,以“阐明性学治法,关系世道人心”为第一,以“有裨实用”为第二,以“原本风雅”者为第三,意欲通过编纂文集实现教化世道人心。⑧
四库馆臣对于诗人气节的重视同样也受到乾隆诗教观的影响,具有高尚品格的诗人其为文也定然充满浩然正气,有裨于端正世道人心。《对山集》提要专门指出,康海的《拟廷臣论宁夏事状》及《铸钱论》等文章,“颇切时弊”。《郑少谷集》提要对于郑善夫其诗“规模杜甫,多忧时感事之作”给予了“不谐于俗”的赞扬。
史小军《〈四库全书总目〉对台阁体的文学批评特色》一文提及《总目》于别集和别集存目中共收录明代作家诗文作品集1017部,其中别集收录238部;刘敬统计《总目》共存录七子派主体作家的作品43种,其中著录作品15种,存目作品28种。⑨由这两个数据得出,七子派作家作品的收录比例仅占明代作品比例的4%。
学术有九流十家,而政治也有党派之分。作为士人——读书,游学;门生,恩师;知遇之恩,提携之情——进仕的门路无非这样几种,一不小心就会卷入党派斗争中去,宦海沉浮;无论是坚守道德底线,还是随波逐流,都往往成为残酷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清朝取明而代之,明朝的朋党结社之风也沿袭了下来。从顺治到乾隆,对士人结社的反对态度都是十分明显的,一旦“臣子结党乃王法所不宥,一有败露,即祈立正刑章”⑩。乾隆一朝,对于结社朋党行为的惩治十分严厉。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叙曰“:大抵门户构争之见,莫甚于讲学,而论文次之。讲学者聚党分朋,往往祸延宗社。操觚之士笔舌相攻,则未有乱及国事者。盖讲学者必辨是非,辨是非必及时政,其事与权势相连,故其患大。”⑪从这些文字所传达出的信息来看,作为清朝官方文化的代言人,四库馆臣对于文化上的派别之争的风气也是相当排斥的。《空同集》提要曰“:《因树屋书影》载其《黄河水绕汉官墙》一诗,以落句有‘郭汾阳’字,涉用唐事,恐贻口实,遂删除其稿不入集中。其坚立门户,至于如此……且以著风会转变之由,与门户纷竞之始焉。”⑫表现出对于李梦阳坚立门户行为的批判。
沈德潜倡格调说主持乾隆朝文坛,编选了一系列的诗歌选本以阐扬自己的诗学理论,《明诗别裁集》便是其中之一。在这部选本中,他把前后七子以及围绕在其身边的复古派诸子作为明诗创作的典范,《明诗别裁集》中有两人收录诗作数量最多:李梦阳(47首)、何景明(49首)⑬,数量远远超过其他流派的代表人物。《说诗语》中还提出,明永乐以来,台阁体诗风大行其道,众人相继跟从,造成了文坛萎靡不振的风气,而李梦阳、何景明力挽狂澜,使得诗道重新走上正轨。
作为体察圣意的官方文学侍从,以“隆获圣宠”而统领乾隆一朝文坛的沈德潜,其明诗观在前七子乃至七子派处与同为官方代言的四库馆臣出现分歧。
四库开馆于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此时朱彝尊已故去六十四年,但其诗学理论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朱彝尊不满于钱谦益《列朝诗集》选诗的偏见,编《明诗综》以示自己的明诗观,杨松年先生曾统计《明诗综》选诗情况,李梦阳80首,何景明78首,数量分别居第三、第四位;徐祯卿50首,居于第七。推崇七子派的并不仅仅是朱彝尊和沈德潜,清初诗学家,如顾炎武、吴伟业等等,其理论都对七子派有所继承。
由此可见,作为对乾隆文坛影响非常大的两位文学批评家,朱彝尊和沈德潜对前七子及复古派都是甚为推崇的,四库馆臣对于七子派的打压昭示出群体性的带有官方立场的作品与民间文人立场的疏离,除开清朝对于有明一代不可避免的文化偏见外,政治性因素显然对于前者有更为决定性的影响。
总览前七子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复古派诸人的别集提要,《总目》对于他们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文学史地位、创作风格两方面。
《大复集》提要曰:“正、嘉之间,景明与李梦阳俱倡为复古之学,天下翕然从之,文体一变。”⑭《袁中道集》提要曰:“前后七子,遂以仿汉摹唐,转移一代之风气。”⑮肯定了前七子针对台阁体带来的颂扬之风,首倡复古,开一代风气的文学史地位。在肯定前七子扭转积弊之功劳的同时,《总目》也指出七子派发展到末期,不可避免地出现“迨其末流,渐成伪体,涂泽字句,钩棘篇章,万喙一音,陈因生厌”的弊端。
《总目》的前七子批评中,时时可见四库馆臣对于明代诗歌发展的反思与批判。《古城集》提要曰:“明至正德初年,姚江之说兴,而学问一变;北地、信阳之说兴,而文章亦一变。”⑯这体现出纪昀和四库馆臣重“变”的诗史观,以“变”来强调诗歌的创新。他们也很注重以“变”的思路来探究诗歌发展的过程和脉络,揭示出明代诗歌演变的规律,《怀麓堂集》提要中就指出:“明洪、永以后,文以平正典雅为宗,其究渐流于庸肤。庸肤之极,不得不变而求新。正、嘉以后,文以沉博伟丽为宗,其究渐流于虚骄。虚骄之极,不得不返而务实。”⑰
清朝以江浙为中心,崇尚汉学,人们为避文字之祸,埋头入古文献中进行文字训诂、名物考证、校勘、辨伪、辑佚等工作。四库开馆后,更有多位汉学家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在这样浓厚的考据学风气中,《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历来以文献的考证校勘见长。然而在《总目》的前七子文集提要中,考证和校雠并未多见。这一或许是由于明代文献保存较好,流传较完整和清晰,错漏较少;二或许也受到了四库馆臣对前七子整体的排斥态度的影响。
①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②⑤⑥⑦⑪⑫⑭⑮⑯⑰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第1618页,第1497页,第 1501页,第 1503页,第1267页,第1497页,第 1499页,第 1618页,第1494页,第1490页。
③⑨ 刘敬:《〈四库全书总目〉七子派批评研究》,《2011年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第21页。
④ 龚炜撰,钱炳寰点校:《巢林笔谈》,转引自陈晓华:《〈四库全书〉与18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⑧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论内阁著直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⑩ (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四六,转引自陈晓华:《〈四库全书〉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⑬ 数据来源于清沈德潜选编:《明诗别裁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 朱彝尊.明诗综[M].六峰阁藏本.
[2] 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3]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纂修四库全书档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 罗宗强,陈洪.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7] 陈晓华.《四库全书》与18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作 者:李雁雪,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