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广州 510520]
庄子研究
神秘虚境下的真性情
——论庄子独特的个性美
⊙谢盛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广州 510520]
庄子开篇就展示了一幅神秘而奇特的图画,这种神奇的基调一直贯穿他著作的始末,也体现在庄子笔下所描写的人物身上,这些人物有着奇异的外形、独特的行为方式以及不苟同于世人的个性品格。在神秘的背后,不难看出这些人物便是庄子本人个性美的真实写照。
自然 游 自主 个性品格
推介语
《庄子》研究具有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形成了不少重要研究范畴和极具开放性的经典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这些问题和范畴的讨论日益艰深,也因此特别引人注目,所以每一进展都必须付出极大努力。
谢盛华老师这三篇庄子美学思想的专辑文章,涉及庄子深邃理论思想的多个方面:庄子的自然生态美学、庄子的生命美学、庄子独特的个性美。《神秘虚境下的真性情——论庄子独特的个性美》,对现实“此在”的局限和遮蔽,庄子以审美的方式做了解答,化解审美化生存哲学难题,彰显其特立独行的个性美,以“游”的审美趣味表达了其人生审美价值追求。《论“气”在庄子生命美学思想中的中介作用》能够从哲学逻辑思辨与逻辑结构系统论角度归纳庄子的本体论生命(道)、宇宙论生命(气)(中介环节)、感性自然个体生命(宇宙万物)三者的内在逻辑排列关系,其中首度提出了气的“中介”范畴以及从宏观上建构起庄子生命美学思想理论体系的设想,需要很强的哲学功底和学识气魄!这个尝试在国内有关庄子美学思想研究中也具有创新性。在《试论庄子“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自然全美思想》中,作者研究思路独到,从“道”与“德”的关系演化出“一”与“众”的关系,提出“齐物”、各美其美的“众美”生命美学思想,观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为当前现代生态自然观提供了启迪和思考。
————李城希(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庄子审美化生存的出发点,也就是人的存在论意义上的诸多痛苦、忧患和焦虑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上的困惑和思维中的矛盾。这与人作为现实的存在者的有限性和历史性息息相关。现实中“此在”的人的局限性决定了其视域注定有一个为其自身所遮蔽的无法超越的地平线,总是处于种种无法摆脱的限制或束缚之中。但是,庄子最终以一种审美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以一种近乎审美的态度化解了生存境遇中的困惑与矛盾,以一种特立独行的个性美彰显了其“个人主义”。最后,庄子以“游”的审美趣味作结,表达了其人生和审美价值的追求。“游”于天地之间,“游”于语言和思想之间。以“游”的灵动跨越一切不可跨越的障碍,以“游”的洒脱冲决一切难以摆脱的束缚,以“游”的智慧化解了一切纠缠不清的哲学难题。“游”于天人之际,“游”于物我之间,从而使个人的精神从时空所限制的“此在”中游离出来,获得了自由与解脱。
首先,庄子描写的是壮丽的生存背景。陈红映关于庄子塑造的大鹏形象的意义作了一番解释:“庄子极力塑造这样宏伟、雄健的美学形象,究竟寄寓着什么思想呢?我认为体现了庄子力图摆脱精神桎梏,追求自由和对于某种事物的向往。”①庄子是一个诗人气质的哲学家,擅长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大千世界的人和物,充满着浪漫主义激情。庄子的心灵十分广大,想象极为宏伟。他在《逍遥游》里没有直接写人的生存背景,而是用隐喻的手法写大鹏的生活。他笔下的大鹏不是生活在小江小河,而是生活在“南冥,天池也”。《逍遥游》中大鹏到达之时,南海水波相激,浪花高达三千里,大鹏展翅飞翔乘风直上苍穹九万里。庄子也许没有到过南海,更别提见到风云变幻、无边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了,但从这波澜壮阔、华丽雍容中见识了他的沉思、他的深邃。王振复说:“道,自然无为、变动不居,而其原型却是处静的、至虚的、阴柔的。”②而庄子开篇却是描写那阳刚之美的鲲鹏,为何呢?应是庄子追求阔大境界背后的虚静之美和自由之神,并注重将自由托身于一切万物,而世间一切都无限、无穷,由实而虚,虚空之境才尽显优美的自由之神。
其次,庄子描写神秘的境界。如藐姑山上的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其神疑,使物不疵疠而年熟。”③《逍遥游》里鹏的出现固然令人惊讶不已,而藐姑山上的神人更使人如闻幽兰之香如入幽兰之境,充满着激越和神秘,心境随之豁然。脱离了社会现实的束缚,充满着希冀和憧憬。这种理想的生存境界与“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④(《养生主》篇)又何其相似,自由自在地生活,比起“神虽王,不善也”要好得多,在笼中神态虽然饱满,却并不是自在的生活式样。《天运》篇里写黄帝奏咸池而声满天地,用神龙氏的语言来赞颂:“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包裹六极。”⑤再次将神秘之气弥漫天地。自由不可得,也十分难得,她是高尚,纯洁的,非一般凡夫俗子能轻而易得的。庄子将自由神秘化,其目的是为了引人向往而去追求之。
再次,庄子批判了当下现实的个体生命异化受阻的生存状态。
1.个人自由与社会政治礼法之间的冲突。庄子痛斥当时“天下沉浊”的社会现实,“处昏上乱相之间”(《山木》),人们动辄得咎,随时可能遭受迫害:“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人世间》)。“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在宥篇》)
对于刑罚之泛滥和严重,庄子描写过不少受过刑的人,如兀者王申徒嘉、叔山无趾等等,这些形象可以看作是“刑戮者相望”的残酷现实写照。
2.人的自然本性与道德理性之间的冲突。除了“外刑”即外在的社会政治和刑罚的束缚,更有“内刑”的束缚。所谓“内刑”就是精神上的束缚。在庄子看来,儒家所谓的“仁义”“圣智”等等道德伦理观念,都是对人的自然性情的束缚和压抑,庄子将它们比作“黥”“劓”:
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大宗师》)
3.生命本身的意义与世俗功利目标之间的冲突。世俗之人追名逐利的功利主义人生态度,是对自然人性的一种束缚。庄子批判了“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富贵”(《骈拇》),“今世之仁人,目而忧世之患”。认为两者都是“以物易其性”。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庄子把人生的社会生存背景放大了,以理想化和现实化、神秘化和真实化的人神合一的想象的生命意识来突出其自由人生。《逍遥游》在叙述了一连串的故事之后,写下了下面一段总结性的话: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作出这番论断,也大概是说人怎样才能达到自由境界,显示其本来的真人面目,从而形成其特立独行的个性美。
1.庄子反对物役。庄子家贫,一生不仕,最大的官做到蒙国漆史,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庄子向河监候借米,河监候变着法子推却,不肯借,庄子气得变了色,就讲了辙中有鲋的故事,求一升水而不得,何其哀哉。地位低下,自身贫穷,生存困难,但庄子不愿为生活折腰,反倒幽默了一下对方。其独特的个性一展无遗,让人们在哄笑中了解他不同寻常的语言中有不同寻常的个性。
但庄子在《山木》篇里又写了自己的贫困: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契系覆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悲惫也。土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⑥
庄子坦然承认自己的贫穷,可谓襟怀坦荡,不做作,大家风范——穷则穷也,何必掩饰。
正如罗安宪先生的解释:“庄子所重的,并非个体之生命,而是个体之精神生活,个体之精神状态。庄子所看重并努力追求的,是个体精神的自由与洒脱。庄子把人之精神上的自由看得比地位与声望或物质的富有与满足更为重要。”⑦
《庄子》中许多故事说明生命远比地位重要,做高官、处高位遮蔽了生命的自由。如《让王》中尧帝让位给许由,许由不受,舜让位给子洲支伯,子洲支伯不受,又让善卷,善卷也不受,以至于让位给一位农民,农民领妻携子连夜而逃。庄子不主张权势富贵损害生命自由自在的行为。庄子的自由生命意识显现在其特立独行的个性品格中,表现在其身上则为不随波逐流,保留心中的一块净土,从容、自然地处于污流之上,个性鲜明而自然,看似与世不融,而又自然自主地相处。
2.不争与不材的自主美的质地。庄子在他的《德充符》篇里列举了大量奇异人物:兀者王骆、申徙嘉、叔山无趾等。他们肢残体缺,形貌丑陋无比,可以称之为“怪人”,但是他们的品德完美无缺,对世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就庄子论“德行”来说,西方古代斯多葛主义有相似之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介绍斯多葛主义时说:“在一个人的生命里,只有德行才是唯一的善;像健康、幸福、财产这些东西都是渺不足道的。既然德行在于意志,所以人生中一切真正好的和坏的东西都仅仅取决于自己。他可以很穷,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仍然可以有德的。”⑧这里讲的是西方的圣贤,西方也讲圣贤至上,圣贤的判断是真实的判断,所以对一切事物来说他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的意志决定自己的品德行为,因为没有外界力量能够剥夺他的德行。庄子的德行观有其意志坚定论的一面,更有其自主高尚的一面。《庄子》中的人物既与世无争,又是世之英才。他们有自己高尚的思想,他们审美地对待人生,忘却是非好恶以及宠辱尊卑的观念,理想地提出顺应自然的完美人生态度,保持充实完美的品行,这样一种自主之美便存在于自然处世、淡而无争的“怪人”身上。庄子德行观的实现人物是那些残缺的人物,这与西方以及中国世俗的圣贤很不一样,且他们的言行品德连孔子、子产、鲁哀公都自叹不如。
他们往往像惰性元素一样,难以与其他物质化合、相融,而其化合价为零,有其自然而然独立静态之美。他们往往在人世间是“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因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德充符》篇)往往是“知不可奈何而安之益命,唯有德者能之”(《德充符》篇)。
“道化育为物,而为物之德;化育为人而为人德,故人之德,人之本性,亦是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⑨罗安宪如是说。
支离疏等人忽视尊卑,不言强弱,守其内心之德,不受外物干扰。内心道的自由、德的完满,形成他们与世不融、独立完整的元素符号。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守着心灵的宁静,外形不露,内心平淡。内在心灵德行高尚,则万物都以其合乎道为法则。
庄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独立人格和独立身份,他所提倡的独特的人格个性,就是一种超越“君君”“臣臣”的社会政治关系之外的独立身份的人格。作为中国古代最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之一,庄子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维护着自己思想和言行的独特性。庄子这种特立独行的个性美是由他本人极富魅力的人格直观地演示出来的,而且常常以艺术化、表象化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体现在《庄子》中所创造的寓言故事和人物形象身上,展示在庄子纵恣而不傥的思想过程和谬悠而荒唐的言说方式之中。
庄子的这种独特个性似乎具有某些“偏见”,但是正如伽达默尔所说:“一种针对一切类型的偏见和依赖性、认为自己能够完全避免偏见并且自称是独立的批判意识必然停留在假象中……宣称自己摆脱了一切偏见的观点是天真的,不管它来自启蒙的错觉,还是来自摆脱了形而上学传统中一切以往观点的经验主义的错觉,或者来自通过意识形态批判而超越科学的错觉。”⑩其实它就存在于人类一代又一代具有时间和历史局限性的探索真理的道路之中,影响和传承了带有自命不凡、超凡脱俗的高蹈主义倾向,这正是人类从必然走向自由的重要途径,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意志自由的表现。
“美”“乐”和“自由”,本质上是相通的。马尔库塞说:“人借助美的相助,使自己置身于幸福之中……快感不仅是美的副产品,相反,是它构成了美的本质。”⑪庄子认为得到“大美”“至美”就是游于“至乐”境界,就是获得了自由的“至人”了。庄子的所谓“逍遥游”,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出一种冲破常规理性和现存文明秩序的感性冲动。
庄子所谓的“游”,指的是精神上、心灵上的“游”,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游心”。比如,“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游心于淡”(《应帝王》),“ 游心于物之初 ”(《田子方》),“游心于无穷”(《则阳》)等等,这种精神与心灵之“游”的意义到底何在?它到底要从什么地方“游”出来,又要“游”到哪里去呢?这个“游”要摆脱什么?突破什么限制呢?这就是“游”的意义的关键!庄子的游于无穷、无待、无何有之乡等等,都是相对于有而言的,是对有的否定。
首先,庄子的“游”是要脱离仁义道德而“游”。《大宗师》说: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许由曰:“不然。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
可见,庄子认为仁义道德好比“黥”“劓”之刑,是对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刑罚,人一旦被套上“仁义”的枷锁就“游”不起来了。因此,要想“游”首先必须摆脱仁义道德的枷锁。
其次,要摆脱功名利禄而“游”。世人以追求功名利禄为生存目的,这个目的在庄子看来是对“游”的限制。所以,《逍遥游》提出“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功”“无名”才能实现所谓的逍遥游。
其三,要舍弃智谋事任而“游”。“游”就是无所事事,既不劳心,也不劳力。不需要花费体力,更不需要运用智慧和谋略。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应帝王》)
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马蹄》)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列御寇》)
其四,要远离世俗社会而“游”。《大宗师》借仲尼之口评价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等人说:
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
这里所述当然并非信史,但其中却颇有寓意。游方之外,亦即隐居而出世;游方之内,则是入世而参与社会活动。庄子理想中的“游”显然就是这种“方外之游”。所谓“方外”,就是远离尘世。
其五,要摆脱“我”而“游”,即“无己”。要像《齐物论》中南郭子那样,进入“今者吾丧我”的境界,也即《逍遥游》所谓“至人无己”的境界。
总之,所谓“游”就是要让精神不受仁义是非的道德束缚,摆脱世俗功利目的的限制,超越社会制度的控制,突破人们的常识与习惯思维方式的局限,因此,这种“游”的理想,实际上是对现存的一切知识、价值、制度与思维方式的批判与否定。这种批判与否定意义上的“游”,最终是要摆脱一切的“有”,指向绝对的“无”。打破一切的限制和束缚,甚至自我都被消解,所以,庄子说的“游无何有之乡”“游于无有”“入于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游于无人之野”“游乎无何有之宫”。就是在这样一个绝对的“无”的境界里面“游”,便是庄子所追求的“自由”。
透过神秘看本真,庄子特立独行的个性美和真性情就毫无遮蔽地显现出来。
庄子的生存背景壮观而神秘,他追求着一种与尘世不同又让人异常向往的生存方式,但就其淡然处世的性格态度,似乎与其壮观的人生理想相矛盾。他追求壮丽的生存方式,预设了一个圣贤崇高之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平淡自然的个性美中显现出异于常人、高于圣贤的崇高品行,这就是平淡、虚静的优美,与壮观的崇高相应和,一切又都归于自然。既然取法道的法则是自然,那么人的本性也就是道在感性事物中的自然显现,即显现人类本然之性。庄子倡导的不仅是一种自由的恬淡,而且也是一种壮观而自然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与自主,于自然之个性中见出审美的终极人生追求。
马尔库塞说:“自由应当在感性的解放中而不是在理性中去寻找……换言之,拯救文明,将包括废除文明强加于感性的那些压抑控制。艺术,作为充满了各种想象力和可能性的幻想世界,表达着人性中尚未被控制的潜能,表达了人性的崭新层面。”⑫
① 陈红映:《逍遥游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② 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③④⑤⑥ 王岩峻注:《庄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第162页,第68页,第54页。
⑦⑨ 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第212页。
⑧ 罗素:《西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22页。
⑩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语义学和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94页。
⑪⑫ 李小兵译:《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7页,第205页。
作 者:谢盛华,硕士,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文学评论等研究。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