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亚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图书馆 050090)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好德好色:吴宓的坎坷人生》读后
马红亚 (石家庄市信息管理学校图书馆 050090)
读完史元明先生写的《好德好色:吴宓的坎坷人生》,心头有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唉!这个情痴,让人爱很不得!他的一生中与无数的女人纠缠不休,和哪一位女人热恋阶段,他都会向一厢情愿、天真无邪地向对方讲起自己的罗曼史。他理想地认为,如果爱,就该爱自己的一切,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他自以为对对方一片真诚,却不料因为“真诚过了头”,把到手的女人吓跑了!(如毛彦文、卢宝华、张尔琼等女性)读到这里,我开始不再为他着急手心出汗了,甚至觉得这位老人愈发可爱起来。这位在爱情之路上探寻了一生的哲人,至死维护着心目中爱的圣洁和纯真。不能不说吴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他这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为情所苦了,辛辛苦苦付出了很多,到头来却晚景凄凉,令人唏嘘。倒也真应了他一直信奉的那句话:“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唉!这是造化对老实人的嘲弄,还是性格决定命运使然呢?
话又说回来,吴宓的爱情观,其实也是古往今来很多书生的共同悲剧。因为书生们往往都生活在才子佳人的想象中,硬是把一个毫不相关的女性,幻想成自己心中佳人的化身。他只能把她当作圣洁的女神膜拜,却难以接受俗世生活中那个带有“人间烟火味儿”的真人。就像李敖之与胡因梦,他爱的也只是心目中那个“完美的女神”。一旦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忍不住要“失望和逃走”。由是想起了世情小说作家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大概理想主义的男人永不满足,总是在追逐他的“白玫瑰”或“红玫瑰”吧!
可怜吴宓之爱毛彦文,也是因为他爱上了自己在内心塑造的那个毛彦文。他苦苦追求了她一辈子,却到死都没有读懂她。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里的人,感性的他是一团炽热的火,理性的她则是一块现实的冰。当烈火遇上冰块,自然只能被浇灭了。
读到这里,心中不免为之悲悯。这个自号“雨僧”的哲人,俗世的幸福已经不能成为他的归宿。他所追求的爱情,并不是将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投射到一个个具体的追求对象上,而是将追求爱情本身当做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信念来膜拜。究其一生,他似乎在用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方式折磨自己,同时又能在这折磨之中找到快感。他爱的,只是追寻爱情的过程,一旦得到,爱情就对他失去了吸引力。大概“提灯寻影,灯至影灭”这句话,形容的就是他这种人吧。试想,对这样一个超出世俗生活的精神异常者,哪位女子又飞蛾扑火的勇气敢嫁给她呢?
哀其不幸,怒气不争。此刻,用大先生的话来形容我读这本书的心情,刚刚好。
但是我亦有感动:比如书中写他与陈寅恪、王国维、徐志摩、林文铮、汤用彤等人的友谊,写陈寅恪晚年双目失明,家境贫寒,他在自己不富裕的情况下还拿出一部分钱来资助陈,陈不肯要,又悄悄给他退回去。他不为报酬,只为事业,自己垫钱办《学衡》,帮助学生钱钟书,对得意弟子钱钟书的“无礼顶撞”能宽容谅解乃至一如既往提携他……他对师友的情谊,从来都是不计个人得失的。甚至对追求的对象高棣华,明知没有结合的可能,他还是会一往情深地帮助,并且毫无怨言。这该是一种怎样坦荡的心胸、磊落的人格啊!
当我读到这个有“哈佛三杰”之称、美国新人文主义大师白碧德的高足,自幼天资聪敏、才华横溢,惜乎终生为情多困,分散了太多的精力,致使他一生的创作长篇夙愿终未实现,抱憾终身时,心头亦涌起深深的哀叹。吴宓的晚年,在学术上也没有什么大的起色,究其原因还是他在事业上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事业没有清楚的方向,导致他的人生失去了重心,陷入为情所困的窘境。郁郁寡欢,终生不得志。吴宓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抱憾终身的惨痛教训,无疑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人生启迪和深刻的思索。
从吴宓成长经历来看,幼年丧母,在祖母的庇护下长大的他,因了性格阴鸷暴躁的祖母,从小在其内心投下了阴影。童年的胎记,对吴宓的影响是一生的。晚年的吴宓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道:“宓一生感情冲动甚强……往往固执私见,孤意己行,不辨是非,不计厉害。又自己勤奋疾苦,而不知寻欢作乐……对人,则太过计较与责难。”他的这种性格,不能不说有祖母的影子。而这番自省则切中了他性格中的要害,吴宓一生中爱情总是不顺,和他的喜怒无常的性格摆脱不了干系。
读着读着,自己竟也不由自主陷进去了。唉!这真是“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史元明著.好德好色——吴宓的坎坷人生[M].东方出版社,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