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 沈阳 110136)
辽宁版画发展现状研究
李秋实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在辽宁版画的发展现状中,可以简略地归纳出学院版画群体、农民版画群体这两个群体;学院版画群体因为具有学术精英性而站在辽宁版画的前沿;农民版画色彩绚丽,凭借造型古朴厚重的乡土气息在辽宁版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两个群体的成员构成、创作方式、创作内容、市场推广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为辽宁版画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学院版画;农民版画;发展
辽宁省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和典型特征,从地理文化的角度来说,辽宁文化属于满族文化的范畴。辽宁在历史上是一个以游牧和农业为主的平原产粮区。发达的农业使得此地以农村生活和习俗作为民间艺术的主要内容。近些年来,开放的工商业经济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也将各地的文化艺术带到了这里。因此各种文化融合、交流,产生出一些鲜明的地域民间文化艺术。辽宁版画目前分为民间版画和学院版画、画院版画。民间版画具有代表性的是桓仁农民版画,桓仁版画创作活动始于1987年,是由本溪市著名版画家李德甲组织辅导发起的。翌年188幅桓仁版画作品进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本溪市桓仁农民版画作品展览”,受到好评,桓仁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版画之乡”。从学院版画上来看,以鲁迅美术学院为主体的版画创作群体在中国版画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辽宁的版画也在近几十年成为全国版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朱鸣岗、陈尊三、李福来、李宝泉、万兴泉、徐宝中、王家增等全国知名的优秀版画家。在版画创作上形成了具有北方浓郁、厚重风格的版画创作群体,在学院教学的过程中为辽宁培养了大批的版画人才。可以说辽宁版画在近几十年的自我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辽宁农民版画代表了辽宁版画贴近大众的风貌,地方政府对版画知识的普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2年省美术家协会在地方成立辅导基地,组织专家对农民版画进行辅导,为他们提供绘画材料,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版画作者的创作热情,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版画的创作质量。举行展览并进行阶段性总结等举措也体现了省市相关部门对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体现文化惠民工程丰硕的成果。通过各个部门的努力,辽宁农民版画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群体在逐年扩大。2013年在沈阳由辽宁省美术家协会、辽宁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县政府、市美术家协会等相关文化部门联合举行了“耕云种月——桓仁农民版画艺术展”、在沈阳日报美术馆隆重开幕。超过160幅版作品,数十名农民版画家参与创作。作品主题鲜明,艺术精湛,体现了辽宁省本地区物产富饶、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同时也集中展示了桓仁版画创作的力量和近年来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版画的学术水准不高,造型能力较弱,欣赏人群也仅限于部分群体,但是通过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长期支持农民版画创作,再加上农民版画家们共同努力,辽宁的农民版画已经取得了瞩目的业绩。
在学院版画群体中,辽宁拥有众多的全国知名版画家,也拥有全国八大美院之一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在建系几十年中培养了大批的版画家及版画创作人才。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成立于195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形成了以版画专业教学、科研、创作为主体,培养版画发展型和研究型人才,同时培养具有艺术创新能力和扎实的造型基础、广博的艺术思维综合型版画创作人才的办学宗旨。在基础教学上,既注重造型基本功的扎实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同时,又强化造型艺术的综合性和独特性。在版画专业教学上,既注重中外传统版画技法语言的经典性和精神性的研究,同时全面加强基础教学同专业教学、创作教学的递进关系与合理关系,为辽宁版画输入复合型人才,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提升了辽宁版画在全国版画的地位。辽宁其它的院校也相继成立了版画系或者版画专业,如沈阳大学版画系、沈阳师范大学版画专业、大连大学版画系等院校逐渐在完善自己的教学硬件及师资储备。在辽宁版画的发展上,鲁迅美术学院等省内院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忽视的是,学院向来被看作是学术的象牙塔,在学术上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院校之间进行深入、频繁的交流,探讨版画的技术与技法,却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这种只往上看、不向下瞧的方式也让学院版画面临着脱离大众群体的危险,随之而来的后果是版画创作群体的逐年缩减。学生毕业后因为没有版画工作室而放弃创作版画,改行画油画或者国画。这样的恶性循环对辽宁版画的发展尤为不利。因此,扩充版画创作群体是首先需要做的事情。近几年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版画下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其目的就是为了扩充版画群体,让版画艺术走向大众化,而不只是束之高阁,要找到学院创作版画与民间农民版画的衔接点。所以,辽宁版画的后续发展首要的就是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让高高在上的学院学术创作版画走向民间,不仅能提升农民版画的技术技法,同时也能够让学校师生从农民版画中感受到纯正古朴具有乡土气息的创作灵感,对以后的版画创作具有特殊的作用。农民版画通过提升自我的技术技法,完善创作手段,将创作出适合出本土特色的更能代表辽宁版画的作品。
在市场方面,民间版画(年画)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信仰风俗的渐失,其生存的土壤已几乎不存在,除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极少数的民间版画爱好者收藏外,其市场急剧萎缩甚至几乎接近消亡。辽宁农民版画在市场宣传上由地方政府或者相关的文化部门进行相互沟通,定期为农民版画家举办展览,除了宣传地方文化外还推销本地农民版画家,桓仁的陈东明已经成为本地有名气的版画家。农民版画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色彩艳丽,造型古朴,比较接地气,消费者看到后都非常喜欢,而且价位并不高,都在千元以下,辽宁的农民版画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学院版画通过在市场上宣传已经在国内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相对成熟一些。辽宁学院版画家一般都是参加美协或者版画协会举办的相关展览,通过评奖来取得成绩,个人参加的展览多了就相对有了名气,而且在国内的版画界有《中国版画》、《今日版画》等相关杂志定期发表版画家的作品并宣传推广。这样的方式相比辽宁农民版画来说更具有市场广泛性。辽宁版画作为一个群体呈现在中国版画之中,也是由于学院版画在辽宁版画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代表辽宁版画的地域风貌,在市场行情上价位要高于农民版画。另外,学院版画属于精英版画群体,其学术性强也是其市场价值提升的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辽宁满族文化特性对版画产生的影响,辽宁农民版画从题材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现状得以展现,地域文化的形象载体使辽宁文化艺术资源继续为辽宁农民版画提供素材和动力,使辽宁版画艺术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继续扩大对大众文化的农民版画和精英文化的学院版画培养规模,让学院版画带动农民版画,农民版画为学院版画提供创作灵感,将进一步使辽宁版画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特性和典型的文化符号。
[1]刘祥辉.西方版画的发展动因及对我国版画发展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 ,2011,(03):177.
J227
A
1007-0125(2015)01-0124-02
李秋实(1980-),男,汉族,辽宁沈阳人,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绘画基础。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课题编号:L13BWJ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