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薇
摘 要:以王少堂为代表的“王派《水浒》”以说表细腻、情节趣味成为扬州评话的典范。《武松》中一环套一环的矛盾冲突极具趣味,而冲突的缘起、激化及缓和,都与“酒色财气”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酒色财气;武松;矛盾
一
关于“酒色财气”的讨论,历史记载中论述比较详尽明确,也最为后世知晓的是《酒色财气四箴疏》。这是大理寺评事雒于仁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写给皇帝的奏疏,其中写道:“臣闻嗜酒则腐肠,恋色则伐性,贪财则丧志,尚气则戕生。”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一卷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酒色财气”进行了说明:一说“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财多招忌损人苗,气是无烟火药。”又说:“人生在世,酒色财气四者脱离不得。若无酒,失了祭享宴会之礼;若无色,绝了夫妻子孙人事;若无财,天子庶人皆没用度;若无气,忠臣义士也尽委靡……”在民间也流传着类似的两种说法:“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酒无不成礼仪,色无路断人稀,财无不成买卖,气无反被人欺”。可见自古以来“酒色财气”就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扬州评话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更是尽可能地吸收了市井文化的精华,噱头的堆砌与矛盾的消长都无形中受到了酒色财气四要素的影响,这在《武松》第五回“醉打蒋门神”中被精彩演绎,“财”和“气”更是贯穿了整部书。
二
武松与蒋门神之间的矛盾是第五回的主要矛盾,而这个矛盾的缘起正是武松骨子里的正义之气。武松落驿孟州,管驿官施全忠有两个儿子,蒋忠本是两位公子的习武师父,因借钱不成将弟弟施恩打伤,兄长施勇则不幸被打死,随即蒋忠还霸占了施家的快活林酒店。施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武松表明之后,平生惯打抱不平的武二爷,岂能容忍蒋忠作恶欺人?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让武松不会对此事坐視不管,这种“气”符合武松的形象定位,让他与蒋忠的矛盾顺理成章,最终促成了矛盾双方的正面交锋。
武松的刚正不阿之气人尽皆知,这里笔者仅以第五回的开头为例来说明一下。武松刚到孟州时,衙门伙计张二黑子与他讲:“这一刻我送你到馆驿衙门,就不能白谈人情,多多少少要花几文……你把钱花到了,当堂也省四十大板,他就不打了……我来讨差,替你包办,包你老不吃亏。我先同他们说个情,打个八折。”武松一听这是向他要钱,便一脸不高兴,之后张二黑子又拿挨打的事吓唬他,让他格外生气,便道:“我包裹里金银很多,奈因我两条腿很扎实,不必费心!”武松的正直与衙役的贪财形成的小冲突让人听来饶有兴致。武松的行为也为后文与施恩相遇做了铺垫。
纵观整部《武松》,无不被这种“气”贯穿着。景阳冈打虎是武松作为习武之人的豪爽侠义之气,杀嫂祭兄是武松身为兄弟的惩治奸恶的孝悌之心,正直、凛然是武松的性格特征,也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连贯了整个情节的发展。
三
前面提到武松不给“买命钱”这一举动,为他与施恩的相遇做了铺垫,为何这样说呢?施恩与武松的结识,正是因为施恩暗地帮武松撒谎说已经给过了买命钱,才免去了挨板子的痛苦,后来施恩又托人安排了武松的住处,好吃好喝地供养着,由此,二人可以说是以“财”为由头结识的。
其实,前面的两个例子虽说表现的是武松的气节,但又何尝不透露着钱财的影响呢?
说到钱财,便不得不说“康文辩罪”这一情节。武松因张都监栽赃陷害被关押入狱,拜弟施恩去拜托康文帮助武松申辩,两人的对话就像是交易现场的讨价还价。“你老先匡个数目,晚生才好准备,我决不违拗。”“嗯,两千两差不多了,看办吧!”“你老放心,事成之后,晚生定有重谢,孝敬太爷。”“我们君子言先不言后,你究竟谢我多少?”“谢你老一千两。”“好!衙内年纪虽轻,很识时务。”就这样一番推脱客套后,看在钱的份上,康文答应了替武松辩罪,使武松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醉打蒋门神”这一回,武松在去找蒋忠的路上经过七家酒店、八个树林,他吃了一路的酒,虽然没醉,却装着醉的模样进了快活林酒店。酒店里有个俏嘴薄唇的跑堂外号“长气”,还有个生得俏丽的谢三姐(蒋忠的小妾)。武松若想见到蒋忠,必得通过长气,那么长气这个小角色便起到了缓和或加剧矛盾冲突的作用。长气和蒋忠都是生意人,所谓“和气生财”,“君子避酒客”。他们见到武松这个醉汉,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避免冲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长气首先笑脸劝阻武松进店,可武松一门心思想找蒋忠,怎会听他的劝呢?武松进店后,长气想多赚点钱,结果卖靠柜酒引祸上了身,长气的这一举动促进了矛盾的发酵。后来他又想出章程围挡武松,不让武蒋二人相见,这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所以武松醉打蒋门神可谓一波三折,这种小人物作为故事的调剂品最大限度地配合了观众的喜好,围绕一个“财”字,为故事增添了许多滑稽趣味,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结语
扬州评话以其曲折的情节、丰富的人物、细致的表述吸引着人们,而曲折的情节总少不了矛盾冲突的填充,不论是矛盾冲突,还是人物关系,都与“酒色财气”有关。评话艺人利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不断充实着评话表演内容,使它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王丽堂口述.郭铁松,王鸿整理.武松[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李真,徐德明.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M].扬州:广陵书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