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荆棘丛的花儿

2015-03-12 02:12胡剑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泰戈尔小说

胡剑

摘 要:泰戈尔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在小说上亦取得非凡成就。泰戈尔小说中悲剧的女性人物是理解泰戈尔小说创作的重要线索。本文以《摩诃摩耶》、《素芭》、《女乞丐》、《一个女人的信》等小说为例,浅析泰戈尔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关键词:泰戈尔;小说;女性悲剧

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一生作品篇帙浩繁,不仅有举世瞩目的诗歌,如《吉檀迦利》等,多部中长篇和短片小说也赢得广泛称赞,他的作品中喷溢着对苦难国家的热恋,对妇女的深切同情,对儿童天真的喜爱。印度人说“他是诞生在歌鸟巢的孩子,他的戏剧、小说、散文……都散发着浓郁的悲悯气息。”[1]P(3)他的短篇小说描写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印度社会状况,如实反映了封建主义、男权主义下女性的真实生活。那些遭受压迫的少数民族、深受婚嫁上的早婚制、嫁妆制、萨蒂制的世俗牢笼的那些可人儿,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悲歌。

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中塑造了多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大都身如沙粒,随风而飘,无处可依,任凭宗教、家族、神权、男权摆布和摧残,隐忍、死亡或者像娜拉一样出走是她们最可能的选择。这些女性是传统社会酿造的苦果,她们用被严重戕害的灵与肉谱写一曲曲印度女性的悲歌,悲音绕梁,今人共哀。

《摩诃摩耶》是泰戈尔描写印度封建礼俗的佳作,反映出其对女性生活的漠视,强烈批判了印度的陈规旧俗——童婚制度、寡妇殉葬制度、种姓制度。《摩诃摩耶》中,摩诃摩耶出身名门,与青梅竹马但出生低贱的罗耆波感情深厚,但被摩诃摩耶的哥哥帕凡尼查兰发现,泄恨似的将摩诃摩耶嫁给行将就木的高贵老婆罗门,摩诃摩耶成寡妇后按惯例被殉葬,天公作美,下起大雨,但“火葬堆的烈焰用它无情的舌头舔净了摩诃摩耶左颊的美丽”[2]P(112)。事后,与罗耆波再续前缘,罗耆波并不快乐,摩诃摩耶脸上遮伤的沙丽时时刻刻粉碎活生生的希望。摩诃摩耶沉静的性格似乎每天都在使罗耆波的生命枯萎下去,罗耆波最终在摩诃摩耶沉睡时揭开了她脸上的沙丽,摩诃摩耶发现后,摩诃摩耶走出房间头也不回,再也没有回来。

《摩诃摩耶》是女性的悲歌,文本中隐含有三个悲剧:其一,残酷严苛的种姓制度对女性不近情理的身心残害,这里无所谓亲情,只有种姓的维护与不可侵犯,摩诃摩耶的哥哥帕凡尼查兰亲自把摩诃摩耶理所应当的推向死亡。其二,女性自身在长期压抑与剥夺之后的驯服,世代累积的压迫已把服从在女性的意识形态中合理化,摩诃摩耶将要嫁给垂死的老婆罗门时,她没有一点反抗的表示、摩诃摩耶婚后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妇,她并不为此过于悲伤即可看出。其三,女性不仅被驯化,被种族摧残的自身也进化成种族的圣斗士。摩诃摩耶与罗耆波与其说是恋爱,不如说是罗耆波的单相思,起码是一种不健康的恋爱。摩诃摩耶天生庄重、高高在上的接受罗耆波的膜拜与爱恋,罗耆波处处充满千求万恳与对摩诃摩耶的畏惧。当罗耆波求婚时,摩诃摩耶不加思考的拒绝。罗耆波知道摩诃摩耶一摇头,便是主意已定,人间谁也无法扭过她来。最后两人又走到一起,其实是摩诃摩耶无家可归的无奈之选;其堪称是比“娜拉”更坚决的出走,对男权的义无反顾的抵抗,毋宁说是尊贵的光环、美丽的沙丽后隐藏的污点被低贱的崇拜者发现后的无地自容,是一种被僭越的负气出走。“恋爱是一回事,而结婚又是另一回事。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印度教社会“不道德的”宗教婚姻制度的实质。”[3]P(110)婚姻的悲剧根源于病态社会,但也赖于摩诃摩耶们对病态等级社会的维护。

《摩奴法论》是印度教最为崇拜并世世代代人人遵从不悖的法典,具有根深蒂固的世代威慑力,规定人们的行为举措,是世间正义。《摩奴法论》规定一个30岁的男子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贤妇应该敬夫若神。印度经典史诗《罗摩衍那》中的悉多同样是在很小的时候嫁给罗摩,被作为后世模范。之所以奉行早婚,是为了保证女孩的完全纯洁。男子对“洁癖”的情有独钟,“成就”了一个个女性的生死之殇。

小说《素芭》写了一个美丽聪慧的哑女的生活状态和遭遇,揭示其悲剧的命运。素芭是一个哑女谱写的婚姻悲歌。素芭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女儿,从小不会说话,她的两个姐姐都照例赔了钱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哑巴素芭成了父母的心头痛;她母亲也讨厌她,“无论如何,当孩子是个女儿时,对母亲来说,生孩子的耻辱显得更加严重”[4]P(10)母亲觉得素芭是自己身上的污点。素芭内心敏感,知道人们不喜欢她,总是偷偷地躲在一边,溜到水边,从大自然中寻取慰藉。小溪的微语、船夫的歌唱、叶响,鸟鸣都和她的心跳糅合在一起。素芭内心世界丰富多情,并不孤单,在沉默世界里自得其乐,牛棚里的两头母牛、几只山羊和一只小猫都是她的朋友,但悲的是这些“朋友”是无言的,不知道素芭的真实想法,这是无知己之悲。唯一的高级动物朋友浪子普拉达,素芭于她而言只是陪伴,可有可无,他只是都喜欢有个伴,当得知素芭将要出嫁加尔各答时,只是云淡风轻的开个玩笑,就又专心钓鱼去了。没有人怜惜呵护理解素芭,这是被弃之悲。出嫁被发现是哑女后,丈夫家“要娶一个会说话的妻子”。婚姻之悲成就了一个悲剧的素芭。

《女乞丐》中的家道中落又痛失爱女的的寡妇乞丐的描绘,最能凸显着泰戈尔的人文情怀。文中描写女孩科莫尔与奥莫尔青梅竹马相爱,但奥莫尔要去边陲学习打仗,科莫尔与母亲生活穷困潦倒,被迫嫁给早已觊觎科莫尔的莫洪拉尔,受尽欺凌。奥莫尔满怀信心的回来与科莫尔缔造美满生活,却发现物是人非,他觉得不应该妨碍这位出嫁的姑娘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第二天他就放下科莫尔走了。最终科莫尔含恨芳龄谢世。《河边的台阶》用优美的诗意化的拟人手法,写一个8岁做寡妇,十余年后才与“死了的”师尊丈夫相见但终魂归恒河女孩苦森。《骷髅》里年轻貌美的女人在丈夫生前整日提心吊胆,丈夫死后爱上温文尔雅的家庭医生什西锡卡尔,得知心上人另娶她人的夜晚,喜庆喇叭奏声震天,女人穿上巴拿勒斯的沙丽;把放在箱子里的所有首饰珠宝,统统拿出来佩戴上,生活唯一的希望破灭后也将自己的青春焰火熄灭。医生对她是有感情的,可是为什么没有与她结为连理,想必不仅因为大夫将在这场婚姻中得到一万二千卢比的遗产继承权,还因为她是个寡妇。《饥饿的石头》里描写到一群快乐的活泼的姑娘来河畔洗澡,寂静的山麓、河边的台阶、杳无人迹的宫殿,没有任何声息,景色美不胜收。但是这些昔日的姑娘在锦瑟华年里却是供贵族享用,这已然成了时代的悲音。泰戈尔以优美的散文化的语言默默控诉统治者的荒淫残暴与对无数清纯少女的残害。泰戈尔笔下芳龄謝世的女性皆是出于社会的逼迫,用生命了解生前的无奈与压迫,死是她们最好的归宿,在死亡的国度里,死去的女人都是伟大的,她们以死无声控诉男权社会对女性命运的戕害。

泰戈尔笔下也有一些真正走出牢笼的新式印度女性。《一个女人的信》中以第一人称塑造的出走的次媳姆丽纳尔,是真正的觉醒的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姆丽纳尔聪明坚强美貌,得天独厚的智慧并不被大家认同,美丽也逐渐被抛到九霄云外,只有她坚强的个性支撑着她对待家庭的苛待与最终选择的出走。可怜丑陋遭受欺凌的女孩宾杜被姆丽纳尔收容,但宾杜的悲惨命运彻底唤醒了姆丽纳尔,彻底的撕毁了挡住姆丽纳尔的黑幕。她以不再是那种对封建习俗俯首帖耳、逆来顺受的旧女性,而是一位坚决打破旧式家庭的幽禁、走向新生活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新女性。如文中所说:“今天,我面前展现的是蔚蓝色的海洋,我头上漂浮的是乳白色的云彩。” [5]P(52)这些姆丽纳尔决绝的出走成就了一个新女性。

泰戈尔笔下的女性多种多样,都充满着对女性的人道主义关怀。女性解放在印度必然步履维艰,她们头上的乌云经过千百年的累积,她们要反对的是千年的吃人的礼教和整个社会的残害。解放要用无数女性的血和泪去换取。尽管道路曲折,但是只要心中有光,这荆棘丛的花儿必然绽放。

参考文献:

[1]泰戈尔.泰戈尔经典诗选2[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2]姜景奎,魏明丽.泰戈尔文学作品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3.

[3]郑克鲁.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于桢桢.乌云和太阳——浅论泰戈尔短篇小说中女性的命运与反抗[J] .作家杂志, 2009(10).

[5]倪培耕.泰戈尔诗化小说·选本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泰戈尔小说
十二点钟
卑微背后的高尚人性
金色花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如此理解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泰戈尔《飞鸟集》解读诸法
泰戈尔作品在日本的译介情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