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芳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14)
坐落于南京东郊中山陵景区内的南京体育学院,其原址是民国时期的首都中央体育场。中央体育场是国民政府兴建的第一个大型体育设施,整个建筑群是民国建筑中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体育类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中央体育场自1930年开始筹建,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笔者依据中央体育场历史档案资料,结合有关的调查走访情况,对其建设、使用与维护等情况进行专题研究。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1928年成立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编制对南京进行现代化改造的《首都计划》。[1]民国时期体育发展的无序以及国民体质的孱弱,促使国民政府重视和强化学校体育,同时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为此,“国民政府在1929年4月16日颁布了《国民体育法》。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此法,国民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实施方案。”[2]1930年春,浙江省政府在杭州承办民国第四届全国运动大会,“英才毕聚,盛极一时,当时诸公复有戚于提倡体育之必要”[3]。在这些时代背景下,蒋介石提议组织1931年全国运动大会筹备委员会,提出要在南京兴建一座大规模的体育场,作为以后召开全运会的基地。1930年4月由国务会议决议,选择在首都郊外,总理陵园以东、灵谷寺以南1000余亩地内建筑永久性体育会场。选择此地是为了“为国表率,兼以地依陵寢,更可时存敬仰”。[4]也因为此地“北高南低,可以利用天然地势,建造不仅能节费省时,而其他各场地部位亦可排布自如,同时田径场内可以将足球场、200公尺直跑道包容于跑圈之内,此外复有各项球类赛场,分布其中,为备各项运动决赛,均能于场内举行”。[5]
地址选定后,因地面崎岖不平,民坟荒冢比比皆是,于是进行坟墓迁移等前期工作,同时筹委会约聘基泰工程司担任绘图设计与监督工作。在基泰工程司创办人关颂声和合伙人杨廷宝等的努力下,1930年9月将全部图样绘制完成。1931年2月利源建筑公司中标开工建设中央体育场。同年5月10日进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蒋介石亲自参加,奠基石放在田径场西司令台左下方,距地面五六尺的样子,基面镌有“中华民国二十年五月十日中央体育场奠基纪念”金色大字,书有“蒋中正”字样。“中央体育场”场名由监察院院长、第五届全运会名誉副会长、书法家于右任题写。1931年8月中央体育场主体工程完工,共耗资1433900元。
中央体育场建设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工程之一,是建远东最大的体育建筑群。其设计与布局等经过了深入的研究。“该场位于首都(实属“首都计划”的组成部分[6]),密迩陵园,其式样之选择颇费踌躇,陵园建筑,全采中国式样,该场既在园地之内,论理自宜一致,惟场内布置,尽为近代之需要,中国建筑史上无例可援,事实既难强合,而体育场之特性,在美观上恐未能尽量发挥,结果采用中国建筑之精神,而将其形体与装饰略加变化,使合于体育场之用。又以国人心理于体育一道,即一砖一瓦之微,靡不尽庄严肃穆之意出之,而同时安插自然,绝无牵强迹象。”[7]整个体育场采取对称的布局手法,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建筑外形采用我国传统牌楼式,水泥粉饰及细部装饰,庄严肃穆,安静自然,最终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紧凑的建筑群,其中包括田径、国术、篮球、游泳池、棒球、网球、足球、跑马8个赛场,可容纳60000多观众。
田径场为整个体育场的中心建筑,是核心部分,占地最广,位于全场的东南方向,南北长列,为椭圆形,东西两边各筑门楼一座,占地约77亩,场内设500米跑圈和两条200米直道,跑圈内为一标准足球场,南北两端设有篮球场、网球场,以备决赛使用。田径场有完备的排水系统,四周设有看台,看台的设计比较科学,每个人都能纵览全场,水泥台阶上铺有木板。看台下为运动员宿舍及浴室、厕所,北看台利用土坡,采用原土压实,上置看台。全部看台可容纳观众35000余人,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田径运动场。
田径场设东西两个主入口,有三个拱形花格铁门,门高5.5米,入口为大穿堂,长15.5米,宽12.2米。两旁设办公室及裁判员、记者等休息室,楼上为带大雨棚的司令台。门楼立面上部采用云纹望柱头和小牌坊屋顶做装饰,门前立有两个古铜灯。场内布置严整,观众只能从各区大门入座,无路可达赛场,故观众虽多但秩序井然。
中央体育场主建筑西入口两侧对称设两个旗杆,底座为混凝土结构,呈八角形,高2.44米。原旗杆系圆木制成,铜顶,总高19.81米,15米处设有木斗,斗内装有灯光,以备照明。修复后的旗杆保留原有底座,为钢质材料,高度11.18米。
国术场位于中央体育场中轴线南侧,与篮球场对称。平面呈正八角形,使四周视距相等,最远视距为18.2米,满足国术比赛要求。国术场正门朝北,立三开间牌坊与篮球场相对应,门上刻有于右任题写“国术场”场名,并设有大平台,平台上为武器陈列台,下面为运动员更衣室、休息室等用房。观众看台利用地势顺坡用水泥筑成,可容纳5400人,有8个出入口,门前各有售票亭。
篮球场位于中央体育场中轴线北侧,与国术场对称。赛场呈长八角形,就原有地势挖成盆形,盆底作比赛场,场地铺设光滑木地板,四周顺坡筑水泥看台,可容5000名观众。主入口处立三开间牌坊,门上刻有于右任题写的“篮球场”场名,有踏步上平台,平台下为运动员入场通道,两侧为运动员更衣室及浴厕等。全场设观众疏散口8个,均立有单开间牌坊作为疏散标志。
游泳池在田径场的西北面,在棒球场和西大门外转盘中心轴线上,是我国第一个50米标准游泳池,是当时远东最好的室外游泳池。游泳池由入口、泳池、看台三部分组成。入口为宫殿式建筑,五脊六兽庑殿琉璃瓦屋顶,长26.8米,宽13.4米,内设男、女淋浴更衣室,地下室装置锅炉和各种过滤池水设备。泳池长50米,宽20米,设有9条泳道,最浅处为1.2米,最深处为3.3米,可供跳水之用。池水引用蓄聚之山水和井水,另设自动循环换水装置,保证池水清澈、卫生。据记载“池四壁满缀电灯,池波微动,浮光耀金”。泳池周围为运动员休息平台,两侧为看台,看台利用土坡做水泥座位,可容纳观众4000人。设有观众疏散口8个,均立有单开间牌坊作为疏散标志。
棒球场位于游泳池对面,为扇形建筑,也是依山坡形势筑成。场地半径为85米,利用东西两面山坡作看台,看台可容纳3000人(亦有4000人之说)。为避免妨碍观众视线,场内运动员休息室地坪低于室外地面。场地四周以铁丝网围栏,入口正对本垒,场外设有两个正方形售票厅,由两牌坊门道至场内。
网球场在国术场之南,“与国术场、棒球场成一中线,而与进场大道成直角,每一赛场均设有高铁丝网,分别间隔,更衣室居南面高冈山,内分男女更衣、淋浴、厕所各室,并有茶点室一所,以备平时人往戏球,能得休憩之地。全场共有座位10550,门廊前则因土坡作洋灰座位数排,做法与他场略同。”[8]
跑马场在篮球场之西,宽度约等同于田径场,长度则倍之,场内无建筑物,四周仅为马道,道宽10米,总周长约1600米。足球场布置合适,形势与地佳,高耸的会场大门极为雄壮,但限于经费不足,暂时用的是木看台,而设备更为简陋,看台也太高。
中央体育场建造的直接目的是在1931年10月10日举行第五届全运会,但是因“九一八事变”和水灾等影响,运动会延迟。由此“中央体育场建成后由中山陵园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9]管理经费经中央政治会议核定月支2200元,在国家教育文化类第二预备费类动支,由中山陵园管理委员会承领管理。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日本侵略者不断挑衅的背景下,1932年12月全运会重新启动举办程序,决定于1933年10月10日举行。教育部主办此次全运会,向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商借中央体育场,由林森批准借用,借用期限为1933年8月1日至10月31日,共计3个月。“场地接收之后,以久未使用,为雨水冲刷,凝固坍塌不能用,场所多蓬篙没径,荒凉不堪。水管及蓄水池亦多毁损,经两月余之修缮经营,方可使用。”[10]又根据需要修建了沟道、停车场,“在国术场以西空地建造了临时商场一所,有数百间大小房屋,当时租赁一空。”[11]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第五届全运会在1933年双十节如期开幕,此次全运会参赛单位33个,运动员2697人,到场观众及外宾前后共达30万人。运动会10月20日结束,共计11天。运动会结束后,大会筹委会撤销,全部建筑设施及器械、物品、家具等移交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接收。
第五届全运会结束以后,因战乱等原因,中央体育场没能发挥国民政府所期望的全运会基地的作用,只是游泳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场地对外开放,除了达官贵人,百姓市民也来此游玩。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中央体育场被日本侵略军侵占,用作兵营和养马场。期间,足球场的大部分看台被毁。东北角的棒球场北边成为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共掩埋3000多遇难同胞,伪政府曾立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体育场由国民党军队接管。时任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王正廷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以中央体育场作为主场地举办第十五届奥运会。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中央体育场由解放军接管。
1956年在中央体育场旧址划出部分体育设施,创办了“南京体育学校”,校址由贺龙元帅亲自选定。1956年9月17日学校成立并开学,此校是江苏省第一所培养中等体育专业人才的学校,也是南京体育学院的前身,更是中央体育场自民国第五届全运会后,时隔23年的再次有效利用。1958年6月7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江苏师范学院的体育专科、省体干班、省体育学校三个单位合并成立南京体育学院。中央体育场转变为一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主要体育设施之一。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科研工作由此发展起来。当时田径、游泳、篮球、排球、马术、棒垒球等运动项目就在相应的场馆内训练,师生员工主要以看台下的房间作为办公场所、学生运动员宿舍、家属房等。但是,因为三年困难等原因,马术、棒垒球等项目撤销,跑马场、棒垒球场等逐渐荒废,大片的土地暂借给当地人民公社西洼子生产队种庄稼。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篮球场、国术场等也已经荒草遍地了。
1978年南京体育学院恢复办学,中央体育场又得以更好利用,其建筑与艺术等方面的价值逐步为世人所认识,其在近代中国体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逐渐显现。1990年以田径场为主体建筑制作的中央体育场建筑模型,用于亚运会期间的展示。在1990年开馆的中国体育博物馆,近代大厅中央就是“中央体育场”沙盘。1992年中央体育场被列入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编号:2008032)。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东郊丛葬地于1985年被南京市人民政府重新立碑(原碑已无存),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南京体育学院先后收回了棒垒球场、跑马场等土地,进行校园各类场馆建设,同时对有关场馆进行了改建。2000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投资930万元将篮球场原址改建为室内网球馆,设四片标准网球场,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新馆利用原盆式地形建造,保留入口三开间牌坊和八个疏散口单开间牌坊,外墙镶有斩假石仿古栏杆和花岗岩雕花石刻,将九个牌坊有机相连。南北立面采用玻璃幕墙,既为馆房采光,又将原牌坊映衬其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001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投资3064万元将原室外游泳池改建为50米标准室内游泳馆,建筑面积3982平方米。新馆保留了原宫殿式建筑入口和八个单开间牌坊,北端采用大面积玻璃,将原宫殿建筑立面映入馆内。这一设计既将新老建筑自然分隔,又使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中央体育场的修缮一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1989年,国家拨专款对中央体育场进行了修缮。南京体育学院在历年的校园环境整治与场馆维修过程中,都对中央体育场进行了局部修缮。主要有:对有关的门牌楼与牌坊的损坏处进行修补;对外立面涂刷高级外墙涂料,进行长久性保护;有的采取纠正措施,使其恢复原貌;对漏雨的地方采取局部防漏措施。近年来,对田径场东、西门楼进行了较大的修缮保护工作,在场馆改建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保护处理与修缮。尽管如此,中央体育场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如开裂、剥落,部分栏杆缺损等,局部地方还存在漏雨和沉降现象,个别地方长满青苔。
中央体育场是我国近代优秀建筑,它是在继承中国民族传统建筑样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的大胆创新。建筑群整体建筑风格与中山陵园廊庙建筑风格辩证统一,既超出寻常的尺度、规制,体现国家气象和神圣庄严的氛围,又兼顾了体育文化设施的城市功能和国民生活需求。它是积淀着体育文化传统、蕴涵着历史脉络的标志性建筑,是体育文化象征和物质载体。多年来一直是南京体育学院教学、训练的主要场所之一,是江苏省主要的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基地,曾培养了15位奥运冠军、88位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创造者。
在今后的开发、使用中,为了确保中山陵景区整体建筑、景观与中央体育场主建筑群风格上的一致性和空间视野上的开阔性,使景观、体育高校、大众体育与休闲等协调一致、有机结合,有如下建议:第一,中山陵景区和南京体育学院在体育公园建设与校园规划和建设中,要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有关规定制定文物建筑维护办法,对中央体育场这一历史建筑群逐步进行整体性修缮维护;第二,在建设“近现代体育博物馆”等工作中对中央体育场历史建筑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体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将中央体育场及周边区域打造成南京的体育名片和市民健身的重要基地。
[1][6]《〈首都计划〉:差点让南京成为华盛顿》[J].《东西南北》,2012年第11期,第66页。
[2]宋猛、汤卫东:《民国时期<国民体育法>的制定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第1期,第130页。
[3][4][5][7]《中央体育场建筑概况》,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筹备委员会编:《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中华书局,1934年9月版,第1页。
[8]《中央体育场建筑概况》,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筹备委员会编:《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中华书局,1934年9月版,第3页。
[9]《中山陵档案史料选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777页。
[10][11]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筹备委员会编:《二十二年全国运动大会总报告》(第一编筹备部分),中华书局,1934年9月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