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医学免疫实验课教学设计

2015-03-12 05:36周晓勃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模式

李 军,周晓勃

(1.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8 2.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部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1)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在于:学生在课前先在网络平台利用一些讲课的视频自己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与教师交流[1]。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很多,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等[2]。但是就医学免疫学课程而言,翻转课堂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第一,因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必须小班进行[3],而笔者的课堂上,一个班的人数往往超过百人;第二,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强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支持[3],目前的公共网络平台,可供学习的在线资料非常少。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医学免疫学的理论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围绕这一中心理念,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翻转课堂。在免疫学的课程体系中,实验课教学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每个班20人左右。这使笔者想到,利用现有的实验课平台,是否可以开展翻转课堂呢?因此,笔者重新设计了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1 实验课开始前的准备

对教师的培训:作者所在单位免疫学实验课一直沿袭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完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因此,实施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模式,首先应使教师对实施翻转课堂的目的和意义有充分的了解。此外,对教学的组织过程,讨论问题的深度、方向,及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均应达成统一的认识。在课前,笔者通过E-mail,及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讨论问题的设计:针对每次实验课的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①关于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的问题。每次课,都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本次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实验方法。这类问题非常直接,很容易找到答案。②基于同样原理的其他实验有什么?这类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会给予一些提示,如告诉学生实验的名称,让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体会理论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如在补体测定实验中,基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微量细胞毒实验,体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定向剔除实验等。③与实验相关的基础理论思考。这类问题从实验延伸到理论课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内容,使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如在进行ELISA实验时,从二抗能与一抗结合这一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制备二抗,与“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这个理论问题联系起来。

2 实验课的教学过程

将每班的学生按照座位分为4-5组。提前1周将问题分配下去,每组分配1个问题。每次课由1-2位学生汇报讲解。上课时,先由一组学生讲述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然后据此开始实验操作。利用实验间隙等待结果的时候,每组学生依次汇报所查阅的资料,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课堂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课堂讨论热烈。

3 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

实施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课前认真准备。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意见。共发放了约200份问卷,以了解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意见。表1显示了对各个问题选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用卡方检验方法比较了传统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区别,结果显示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由表1可以看出,新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多数学生的欢迎。学生认为新的方式使他们对课堂内容记忆深刻,有助于复习理论课的内容,有助于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上课的形式上,新的教学模式带来更轻松的课堂氛围,增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相互了解。新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向其他同学汇报学习成果的过程,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对思维的整理能力。有学生提出,现有的汇报机会太少,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对于课前准备是否占用过多时间的问题,98%的学生回答并未占用太多的时间。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准备的认真程度打分,算作平时成绩,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认为,以往单纯抄写实验报告的方式,既浪费时间,也没有让他们记住任何东西。

表1 针对教学方式改革的问卷调查(n=197)

表2 不同教师所带班级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

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由于知识的局限性,以及网络知识的零散性,学生在讲解实验原理的时候,常有切不中要害的情况,因此讲解时逻辑性不强,杂乱无章,难于理解。从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这个问题。23%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模式反而更能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在学生汇报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者再讲一遍,效果会更好。

为了了解教师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笔者对参加实验的教师所带班级选A(传统方法)和B(新教学方法)的比例进行了比较,采用多因素卡方分析的方法分析每个教师所带班级选A与选B是否存在差异(表2),结果发现,所有7个问题中,因教师不同,学生体验不同的问题主要是1,5,6,7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与学生对课堂的主观体验,与教师的交流情况有关。分析可能与教师的个性有关,有的教师个性外向,易于与人交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对问题2,3,4,各个教师所带学生的反应没有差异。这些问题是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学效果有关的。这个结果表明,教师的不同,不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因教师个人素质的不同导致的教学效果差异。

4 翻转课堂带来的思考

4.1 实验课堂很适合实施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模式相比,它更适合像免疫学这样的基础理论课程。在医学基础课程体系中,实验课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验课实施翻转课堂,不会额外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不需额外消耗更多的教学资源,可行性强,易于开展。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深入理解理论课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从教师的角度看,增强了对学生的了解。尽管学生学习的是同样的课程,准备的是同样的问题,但是在汇报时发现,每个班的侧重点都不同,理解上的困惑点也不同,针对具体的问题答疑解惑,教学效果更好。

4.2 学生并非“对学习兴趣索然”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听,不提问,也不响应教师偶尔的互动,看上去对学习兴趣索然。然而,在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问题的准备很认真,在汇报时,如果没讲清楚,常常会被其他学生打断,要求重讲。向教师提问的也明显比以往多,而且问题的质量很高。这说明以往的印象是错误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需要做的是把这种求知欲激发出来。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认为学生不爱学习,所以不提问,不理会教师的互动。但是在翻转课堂的实施发现,其实很多很容易理解的问题,学生根本没弄明白,不明白,更提不出问题。

4.3 教师更需要转变观念,更新自我,积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系统讲解,看似轻松了,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有的教师觉得,让学生半天讲不清楚,不如自己讲算了。笔者认为,学识所限,学生讲的肯定不如教师清晰和全面。但是,即使讲不清楚,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发现问题,再听教师讲解,学习效果比直接听教师讲好得多。对于教师而言,听学生讲,能够发现学生“卡壳”在哪里,讲解会更有针对性。

其次,教师要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对整个免疫学课程的教学要全面掌握,而不仅仅是掌握自己所带的那部分内容,要知道实验课的内容是如何与理论课联结,哪些内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例如,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课上,设计了一个问题:“二抗是如何制备的,为什么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具有信号放大的效应。”这个问题的解答,涉及到抗原章节“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抗体章节“抗体分子的结构,免疫原性”等知识点。尤其是“抗体分子的免疫原性原性”这个概念,历来是学习的难点。通过和二抗的概念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仅如此,要设计好问题,还要求教师自己对于免疫学实验技术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要有充分全面的了解。例如,进行移植配型用的微量细胞毒实验,用单抗清除体内淋巴细胞亚群的技术,其原理都是利用了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免疫学的教材里都没有提及,需要查阅器官移植等其他学科的参考书及免疫学研究的文献。在抗体制备的实验课上,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制备单抗的时候需要免疫。”即使是教师,也很少有人了解,这个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步骤,恰恰是将单抗生产推向工业化,使杂交瘤技术荣膺诺贝尔奖的重要步骤。因此,要设计好问题,教师首先要把视线从免疫学课本上放到更广阔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4.4 翻转课堂的设计应结合实际

目前流行的翻转课堂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4-5],还有自己录制视频或微课,或者利用电子书包等来学习[6]。录制视频或微课均需要专业团队配合及不菲的经费支持,电子书包尚未广泛推广,因此实施起来都比较困难。而笔者的方法是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去学习。这种考虑,一是因为免疫学这门课程一向被学生认为是最难的基础医学课程。因其专业性强,受众窄,实际上目前在公共网络平台并没有可供学习的视频资料。虽然在网上可以找到各种信息,但是在专业性及系统性方面,都不能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加之学生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方面都明显不足。面对网上林林总总庞杂的碎片信息,常常显得无所适从。以明确的问题作为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搜索的方向,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学习效果比只确定一个宽泛的学习方向好。用汇报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对思维的整理能力,加深理解。而且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同质性,即尽管不同班的教师不同,但是不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教师个体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实践表明,在实验课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是可行,且有益的教学模式,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好的效果。使实验课与理论课的联系更紧密,促使教师和学生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值得在医学实验课推广。笔者将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使实验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并能与教师充分交流的良好平台。

[1]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61.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3]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41-44.

[4]陆永利,陈蕾,杨红卫,等.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生理学实验教学尝试和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4(12):1047-1049.

[5]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6]沈书生,刘强,谢同祥.一种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07-111.

猜你喜欢
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