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

2015-03-11 14:13时风
小学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枪战虚拟现实鸡蛋

时风

大家都知道,虚拟的东西往往是假的,可自从有人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后,人们便能通过计算机技术把虚拟的一切“变成真的”。比如,利用“虚拟现实”的设备,你可以在空中随手抓只鸽子,还能体验鸽子在你手里“扑扑棱棱”的真实感觉。这便是“虚拟现实”技术要达到的效果:让人将“假的”体验成“真的”。“虚拟现实”技术“化虚为实”的能力有点儿像神话,所以又被称为“灵境技术”“人工环境技术”。

或许有人觉得“虚拟现实”与我们平时看的3D电影是一回事吧?不是的,3D电影只是让人的眼睛看到了“立体状态”的存在,当你伸手触摸时却没有任何感觉。而“虚拟现实”是比3D技术优胜几十倍的尖端科技。这项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信息处理等技术的最新成果,给人们制造出一种“有视觉”“有感觉”“有味觉”“有触摸感”的“真实世界”。换句话说,3D技术只是“虚拟现实”技术里“立体视觉”的组成部分。

“虚拟现实”最早源于美国军方的作战模拟系统,后来逐渐转为民用。在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信息技术专家的努力下,这项技术近年在普通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技术的核心功能是:用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让这种虚拟环境可以跟真实环境一样,影响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从而让人产生沉浸于这个“虚拟环境”中的“绝对真实”的感觉。这与看3D电影不同,因为3D电影有让人“置身环境之外”的感觉。

人在“虚拟现实”里可以直接观察、操作、触摸、检测周围环境及事物的内在变化,并能与之发生真实感的“交流”,所以这是一项让人和计算机很好地“融为一体”的技术。计算机给你提供的“物件”都是虚的,可是到你的“感觉”里却都跟真的一样。

要实现在“虚拟现实”里的真实感,最要紧的部件就是带有大量传感器的“可穿戴硬件”。比如,你的手上戴上一只传感器手套,计算机可以在你的视觉里“摆放”一个鸡蛋,你伸手去拿这个鸡蛋的时候,传感器会在你的手指上模拟出你碰触鸡蛋的感觉,这就是你不但能“看到”鸡蛋,而且能“摸到”鸡蛋的原理。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个虚拟的鸡蛋给砸碎,然后鼻子旁边的传感器可以给你模拟出鸡蛋被砸后飘出的腥味儿,让你在虚拟的现实里产生“味觉”。其实一切都是虚构的,可是因为传感器从中“作梗”,让一切“虚幻”在你的感觉里又变得绝对“真实”。

被“改变”的生活乐趣多多

有科学家放出“猛料”——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将会被“虚拟现实”接管。如果我们生活在“虚拟现实”世界里,会有多少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把珠穆朗玛峰踩在脚下

如果你不是一个登山爱好者,但有一天忽然“心血来潮”地想体验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感觉怎么办?在现实世界里,这样的“心血来潮”是无法实现的。但是有了“虚拟现实”,这个期望立即就能变成真实的体验。戴上一个立体显示头盔,然后穿上布满传感器的登山装备,接通计算机,你睁眼一看:自己已经站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了。立体图像很容易骗过视觉,让你产生了站在悬崖边上心惊肉跳的感觉;头部传感器开始制造缺氧环境,让你感觉呼吸困难;其他传感器则相互配合,制造低温感受,让你感觉寒冷刺骨。当然,手上的传感器还可以给你一个手握冰镐的感觉,脚部传感器制造出的“攀登感”同样非常逼真。虽然你只是在一间屋子里站着,但是“虚拟现实”提供的“真实场景”会让你感觉正艰难地行走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

相隔万里可以握手、拥抱

离家在外,最想念的是父母亲人。想回家见上一面,舟车劳顿是个大难题,然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亲人虽然相隔千里,也能近身拥抱。

戴上“立体显示”头盔,穿上有传感器的“可穿戴硬件”,并且将这些硬件接入互联网。看,爸爸妈妈就在眼前,虽然真实世界中你在北京,爸爸妈妈在上海。

赶紧伸手去握住爸爸的手吧。呵,“虚拟现实”传回了爸爸手上那温暖有力的“握感”。做出拥抱妈妈的动作,虽然妈妈并没有真的在你眼前,但是妈妈对你后背轻轻地拍打能真实地感觉到;妈妈亲切的话语你也真实地听到了,甚至妈妈掉到你手背上的眼泪你也能感觉到……

CS游戏越玩儿越逼真

大家都喜欢玩儿枪战游戏,CS游戏虽然在玩儿的时候很有“情景感”,但是这种“情景感”距离真实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玩家很难有“身临其境,融入其中”的感觉。因为缺乏这种感觉,所以枪战游戏只能算是一款游戏,不会成为玩家真实的“战争体验”。但有了“虚拟现实”之后,玩家在枪战游戏里的感受就会变得完全真实起来。手握鼠标的感觉会被手持机关枪的真实感觉代替,发热的枪管会烫手,敌人的“鲜血”也会“真实”地溅到你身上,当然如果你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也会感受到“剧痛”,甚至是“流血死亡”。总之,用“虚拟现实”打造的枪战游戏,“血战”的场景比真实还要真实,这么有真实感的枪战游戏,不知道你还敢玩儿不?

“破坏性”实验可以反复做

同学们都喜欢做实验,但是有些实验具有“破坏性”,会让你不忍心“反复做”。比如,解剖动物的实验,会让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成为“刀下鬼”。“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解救”这些小动物。同学们只需要穿戴上“虚拟现实”设备,然后就能在“虚拟”的状态里体验“真实”的实验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正在“挨刀”的小动物虽然是“假的”,但是你手上感知的“触感”和“形态”都是“真的”。这样的解剖实验并没有杀死一只真的动物,你却体验到了一次真实的实验过程。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同学们反复做一些“破坏性”实验,提升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医生、工程师、科学家在相应的“虚拟”环境里,体验“真实”的实验过程。

从上述诸多“虚拟现实”的应用来看,在未来,这项技术一定会发展得极为成熟。低成本打造的“虚拟世界”虽然并不真实存在,但是能被我们看到、听到甚至触到、闻到。我们的生活会轻而易举地被“虚拟现实”接管。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

让我们为研制“虚拟现实”技术的科学工作者鼓劲儿加油!期待我们能更早地将这项技术引入生活。

猜你喜欢
枪战虚拟现实鸡蛋
神奇的鸡蛋画
REALITY BITES
趴 下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认识鸡和鸡蛋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