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虹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戏曲广播《滑稽档案》节目,自2004年开播至今已经经历十个年头;整整400期,每期直播,每期点评一个段子,与观众互动交流。十年耕耘,十年坚持,用“档案”作对象,用赏析来推崇,以传承促创新,十年来挖掘、整理、传承了大量的滑稽段子;受到观众欢迎,培育成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优秀栏目之一。
十年前,上海的滑稽戏、独脚戏在经历了“文革”动乱时被“彻底砸烂”,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生气、焕发新春的曲折经历后,已经创作和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曲目。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滑稽戏、独脚戏以及一贯依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作为主要传播平台的“说唱”,却出现踟蹰不前、创作低迷的状况。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历来是上海滑稽展示身手的平台,尤其是“说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更是被称作培育和保护这些曲艺的摇篮。鉴于这种状况,我们觉得有责任通过电台拥有的音频资源,梳理、推崇弘扬真善美的滑稽节目,让历史说话,用传统的优秀的节目来激励和推动新人新作。《滑稽档案》栏目就是凭借这种认知应运而生,并且老树新花,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滑稽档案》初创时期就将特色定位于“评析”——以全新的理念评析滑稽作品,在评析中传播滑稽知识,提高听众的鉴赏能力。上海滑稽因为诞生在上海开埠后的清末民初,它的“传统”里免不了十里洋场的泥沙俱下;建国后创作的大量的新曲目也并不个个完美;因此对“档案”里的曲目如何恰如其分地“评”,又怎样切磋琢磨恰到好处地“析”,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切入口。我们始终注重挖掘作品的创作背景、评介演员的艺术风格,洞察段子的优劣;开掘“传统”作品健康、向上、积极的内涵,为内容服务的高超技巧;注意保护“新”作品讴歌新生活的积极性,为“新人新作”鸣锣开道。
去年在《滑稽档案》开播400期之际,我们借助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的舞台,在南京路步行街做了一期全开放的大会串式的专题演出和说解的直录,就是体现我们一贯宗旨的又一个尝试。这次演播以保护、传承和展示上海本土曲艺——“上海说唱”为主要内容,集中了滑稽说唱界优秀演员龚伯康、钱程、方艳华、林锡彪、刘福生、商福生、郭明敏等,以及活跃在说唱舞台的中青年演员殷志强、张健龄、戴齐绒、阮继凯。老一辈艺术家、《滑稽档案》的老朋友童双春、李青也到场祝贺。
这是一台精彩纷呈的“上海说唱展演”,体现《滑稽档案》的一贯风格,节目内容分成两类:
一类是传统的积累和传承,例如钱程整理、挖掘演唱的《暴落难》,原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传统说唱,滑稽界很多前辈都演过这个段子,苏州弹词、小热昏里也有类似的作品,内容是揭露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展示老上海的各种民俗;这一次钱程整理时集众家所长,在音乐上原汁原味地保存了滑稽原唱【苏赋调】叙事兼抒情的特点,又几乎收集了老上海所有的叫卖声,蔚为大观,使作品成了极有传承价值的精品。再如小刘春山弟子殷志强挖掘、继承乃师传统的“春山派”《金铃塔》(又名《老牌金铃塔》),以往听众都欣赏袁一灵“快唱”的绕口令和“贯口”,不知道绕口令“慢唱”也会另有一种韵味,殷志强的“春山派”《金铃塔》,唱来笃悠悠、甜滋滋,慢而不断,韵味十足,令人大开眼界。又如林锡彪领衔的“三人说唱”《热心人》,原是黄永生的优秀成名作之一,黄永生的徒弟们几乎个个会唱,在群众中也流传甚广;这一次林锡彪策划改成“三人说唱”,原来的故事情节、音乐唱腔全部保留,三人“跳进跳出”起脚色时省略了原来的“叙述”,使故事进展带快了节奏,又加强了演员“起脚色”时的表演成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有商福生、戴齐绒的《滑稽曲调联唱》,上海滑稽戏、独脚戏、上海说唱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常用曲调三家通用;但是长期以来,业界对自己基本曲调缺乏规范,甚至青年一代只知“拿来主义”,而不知自己的曲种究竟积累了哪些基本音乐,不懂如何丰富自己的音乐;《滑稽曲调联唱》展示了8种风趣、轻松风格的基本曲调,以演唱实践介绍了滑稽音乐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另一类是新编优秀节目,如龚伯康从近几年数十个新作中精选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轧朋友》,一如他一贯注重与观众互动的表演风格,这个作品有不少由听众来回答的环节,气氛热烈;方艳华、郭明敏从外国朋友的眼光来观察上海新貌的《欢迎你再来》;刘福生揭露网上行骗、提醒人们当心阿诈里的《网迷》;阮继凯的歌颂新农民新生活的《新“福来”》;年龄不足6岁的小朋友郏栩飞,在上海说唱研究会“课余”学艺不到半年,就不失稚嫩却又字正腔圆地演唱了《小八腊子绕口令》。
这次《滑稽档案》的广场实践更加贴近民众,晚上7点演出,下午4点不到就有众多听众排队等候入场;演出时对于主持人的分析、简介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一位老听众拉着主持人的手说:“《滑稽档案》10年,我听了10年,你们教会年轻人如何欣赏滑稽节目。好!愿你们越办越好!”
人们注意到了这次推出的别有风味的说唱《劝夫戒赌》,以及似曾相识的《新“福来”》。前者原是上海滑稽初创时期老牌滑稽王无能的一个“说唱”,滑稽名家笑嘻嘻当年曾经改编成双簧演出,但长期以来王无能的原唱和笑嘻嘻根据王无能原唱而改编的双簧,都已失传。这次我们组织力量,从《大戏考》里收集资料,先对原唱词进行梳理,删去了原作一些粗俗的词语,保留了“一个少妇怀抱孩子劝夫戒赌”的情节、情景和基本唱词,突出那个时代作为妻子的无奈的“规劝”,用“现身说法”来揭示赌博的危害,期盼对当下有种新的启迪,我们又选择了适合内容的滑稽基本曲调【探梅调】,作了复原性的演绎;以此揭露赌博害得家破人亡的恶果,让老段子焕发出的新魅力。《新“福来”》则体现了我们对继承传统的新人新作的扶持。上个世纪60年代,前辈杨华生曾经录播过一个说唱《福来》,这个节目电台经常播出,杨华生弟子刘福生至今还在传唱。原作者是松江的一位业余作者,作品曾发表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刊物《小舞台》上,当时由电台推荐杨华生演唱后,成了他的一个保留曲目。这个曲目在艺术上体现了杨华生“说唱”的一贯风格——串调,从一种滑稽曲调自然转入另一种滑稽曲调,或者从一个剧种的曲调自然转入另一剧种曲调,而转换和连接过渡又十分自然,不露痕迹,音乐元素丰富。这次由上海滑稽剧团青年演员阮继凯演唱的《新“福来”》,是由上海说唱研究会牵头,对原唱作了进一步发展的“新”老作品,原唱用第一人称,很亲切,形象地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的喜悦。《新“福来”》保持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改编了故事的时代背景,变成展示一个农民在“十年动乱”后获得第二次解放的欢快心情,歌颂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而在形式上又较好地保持、发展和弘扬了原唱音乐元素丰富的特色,在《新“福来”》里“串调”时更多地融入了越剧、沪剧、锡剧等地方戏曲的音乐,又选择了六七种滑稽基本曲调来丰富表现力。青年演员阮继凯以他嗓音洪亮圆润,演唱富有韵味,继承了杨华生老师的传统,既不失原汁原味,又让人觉得整旧如新。
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参与培育、传播,全体滑稽演员共同努力的说唱艺术,至今已以“上海说唱”的名字列入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各级政府对这一海派艺术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扶持措施,使这一艺术得以更加健康地发展。在第400期的展演中,《滑稽档案》介绍和宣讲“上海说唱”的起源、成长和现状;弘扬滑稽艺术蕴含的海派精神;策划选择的节目以展示“上海说唱”的成长过程、保护和传承为主线,引导广大听众从真、善、美的角度,欣赏海派特色浓郁的上海滑稽各种表演形式;为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