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敏
中国戏曲是以演员为主导的舞台艺术,表演人才(角儿)是戏曲最显著的征象。一位优秀的戏曲演员除了得体的外在条件,还必须具备嗓音天赋、演唱技巧、表演才能……简言之,就是唱、念、做、打的全面技能缺一不可。京剧尤甚。其中,麒派艺术对演员自身能力的要求更高。作为南派京剧的一面旗帜,麒派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艰难局面令人忧心。因此,建立健全麒派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抓好麒艺人才梯队建设迫在眉睫。
麒派艺术是动态的传承
遥望皮簧鼎盛的年代,麒派艺术风靡大江南北。崇拜周信芳的弟子众多,私淑者更是不可胜数。周信芳本人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始终不渝地以培养后辈为己任。建国前,号称“麒门十大弟子”的有:程毓章、高百岁、陈鹤峰、王瀛洲、于宗瑛、王富英、李如春、王少楼、徐鸿培与杨宝童。其中多是各团“头牌”。此外,著名的麒派传人还有:陈筱穆、王椿柏、刘文魁、刘泽民、孙鹏志、小王桂卿、陈鹤昆、李桐森、钱麟童、卞韵良、张铭声、吕君麟等。一度,南方京剧老生几乎形成“无生不麒”的局面。
1949年以后,周信芳又分批收了15位学生。他们是:李少春、李和曾、张学海、萧润增、逯兴才、管韵华、徐敏初、曹艺斌、董春柏、沈金波、童祥苓、孙鹏麟、明毓昆、李师斌与霍鑫涛。其中,有不少“京朝派”与“关外派”著名演员。周信芳之子周少麟,后来也“子承父业”,成了有名的“麒派老生”。此时,可谓麒派艺术的全盛时期。
其后,经过“文革”的冲击,周信芳先生和麒派艺术饱受摧残,麒派剧目绝迹舞台,麒艺人才培养也被迫中断。周信芳先生的过早离世,更使麒派艺术雪上加霜。到上世纪80年代初,“麒艺飘零”,原先遍布各地的麒门弟子大多垂垂老矣,或衰弱病故、或隐退梨园,能够重上舞台者寥寥无几。最为严峻的是,这一代人之后,后继者严重匮乏。人走艺绝!周信芳先生创演的六百余出麒派剧目,如今能够上演的不过十余出……
所幸的是,从政府到社会,众多有识之士充分意识到麒派人才的危机,为抢救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做了大量努力。经过8年艰苦筹备,周信芳研究会与上海京剧院联手编纂的《周信芳全集》大部分图书将正式出版。《全集》16册300万字,包括《剧本卷》、《曲谱卷》、《文论卷》等,对麒派艺术成就作了最全面、最系统的梳理与总结。
但是,与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相对凝固的艺术门类不同,京剧表演是一门“活”的艺术。表演艺术的真正传承,在于舞台生命的延续和接班人才的不断涌现。艺在人身,艺随人走,师徒相授,代代传承,是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这是任何一种书面复制、实物保存、甚至录影留声都无法替代的动态传承!
麒派艺术,一旦离开麒门传人与麒派剧目,就将被请进博物馆,供后人远远地观望、追忆、叹息。这决非我们所愿!
麒艺现状不容乐观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周信芳先生亲授的38位弟子仅存10余人,当时一些在世的麒门弟子,如李如春、徐鸿培、吕君樵、孙鹏志、刘泽民、李桐森、董春柏、小王桂卿、萧润增、小赵松樵等,也曾多次示范演出,并在历届“麒艺班”担任教师,传承麒派艺术。高难度的艺术传承并非几个研习班教学所能完成,现状难以令人乐观。作为麒派艺术大本营,“文革”后,上海京剧院十余年间无麒派老生,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从湖南引进陈少云,尴尬局面才得以扭转。
记得上世纪 80年代末,在不足20名的第三代麒派传人中,陈少云、裴永杰二位堪称佼佼。后来陈少云继承了大量传统麒派剧目,基于对麒派艺术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他已形成“外朴内秀”的表演风格,成为当今麒派艺术的领军人物。除继承了一批麒派名剧外,陈少云创演的《狸猫换太子》、《成败萧何》、《金缕曲》、《宰相刘罗锅》等新编戏受到广泛欢迎,得到艺术界的高度评价。
历史上,武汉是麒派艺术频繁活动的第二重镇,裴永杰自加盟湖北京剧院后发展势头令人兴奋,他排演的《牛子厚》、《楚汉春秋》等剧目得到业内认可,受到当地麒迷观众的热捧。
再往下,能得到社会公认的新一代麒艺传人就屈指可数了。在历年为青年京剧人才提供展示平台的“青京赛”、“学京赛”等赛场上,麒派老生缺位数届。目前,新生代演员中,上海的鲁肃、郭毅、于辉等青年麒派演员通过前辈的悉心教导,业务皆有长进,总算在第七届青京赛上取得一金二银的好成绩,为麒派艺术争了一口气。但他们毕竟还很稚嫩,一时难挑大梁。在京津及其他地区,“小演员”难以引起重视。
麒派艺术,这份标志着近代京剧艺术高峰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能够薪火相传,不被湮没?责任谁担?
麒门薪火任重道远
事实上,努力一直在进行。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上海举办过三次麒派艺术研习班:
1984年的“麒派艺术进修班”。主教老师是张信忠、李如春、徐鸿培、李伯麒、张泰华、赵晓岚、刘斌昆等麒派弟子以及长期与周信芳先生同台合作的老伙伴,计镇华、王全熹、周公谨、小赵君甫等25名学员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18个京、昆院团,继承学习了《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斩经堂》、《明末遗恨》(《夜访》《撞钟》)、《乌龙院》、《清风亭》等剧。该班于当年9月开班,为期三个月。
2001年“麒派艺术研修班”。主教老师徐鸿培、刘泽民、小王桂卿、萧润增、张信忠等,为陈少云、王全熹、裴永杰、奚中路等来自全国5个省、市,6个京、昆院团及戏校的15名学员传授了《未央宫》、《唐太宗马陷淤泥河》等剧目。该班于当年7月开班,为期两个月。
2008-2009年的“周信芳艺术传承研习班”。主教老师小王桂卿、赵麟童、张信忠、萧润增、杨建忠(小麟童)、王全熹、周公谨、陈少云等,裴永杰、朱玉峰、范永亮、傅希如、田磊等20名学员学习、演出了《四进士》、《战潼台》(《闯围》《救驾》)、《打銮驾》等剧目。
值得称道的是,在总结前两届“麒艺班”经验基础上,2008-2009年的“研习班” 打破了以往短训班的办班方式,着眼人才选拔,以剧目传承为抓手,根据师资和生源情况,设立上海、吉林、天津、福建等几个基地,分散播种,集中培养;以戏传艺,以艺树人。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并为以后更多流派传承班的开办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届“麒艺班”为推动麒派艺术、培养京剧接班人作了积极努力,也取得一定成绩。然而我们发现,这种以麒派艺术普遍培养演员的方法,大多数学员并非专攻麒派的老生,多从麒派艺术中汲取丰厚营养,极大地提高了本行当的业务素养,的确可喜。但是,真正宗麒的老生数量仍然继续锐减,麒派断层的危机依然时时威胁我们事业的发展。
基于此,在上海文教结合办与上海市文广局的支持和组织下,从2010年起,正式启动了“京剧麒派人才培训五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吸收、挖掘优秀麒派人才,进行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对长期的传承计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对麒派尖子演员进行强化培训,经过五年努力,姚中文、郭毅、鲁肃、于辉等中青年人才浮出水面,才有第七届“青京赛”中收获一金二银的佳绩。
麒派艺术博大精深,对于寄予厚望的新生力量而言,五年的培训只能是初窥门径,想要成为合格的麒派艺术接班人,成为继陈少云之后的麒门才俊,尚且任重道远!
走出误区直面困难
麒派要发展,必须有传人,青年高端人才关乎麒派艺术的兴衰。为此,还要厘清几个问题。
首先,目前社会上对麒派艺术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对麒派艺术认识肤浅。一些人将麒派艺术简单理解成“不重演唱而专注表演”,因此“好嗓子不必学麒派”。这实在是对周信芳先生的大不敬!要知道,麒派神韵在苍劲醇厚、朴质无华、雄浑刚健。虽曾有过倒仓经历,而周信芳先生在唱、念中宽厚、苍劲、老辣的风味,岂是寻常“好嗓”所企及?!所以,我认为还应该是静下心来研究周先生的艺术特点。
另外,在戏校的教育中,存在流派学习的认知误区。就戏曲基础教育而言,确实应该以扎实的基本功学习为主。就连周信芳先生本人也主张“青年演员不要过早地学什么流派,学习路子越宽越好,不仅跟本行当老师学,也要跟其他行当老师学”。这里,“早”的度是什么?我以为在戏校的中专阶段,前几年一定得不分行当、不分流派地夯实基础。但在高年级便可分流。一方面,经过前几年的基础学习,学生对京剧艺术及行当流派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从年龄段来看,这期间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求知欲强、精力旺盛的时候,如在此时分行归类,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晚一二年,则可能错失最佳学艺时机。
第二,麒派艺术传承之难还在人才的标准高。麒派艺术对演员的要求极高,甚至苛刻。不仅要求有个头扮相,还要有嗓子、有武功基础,周信芳先生对青年人才的要求是“学文戏的要学几出武戏。老生也好、小生也好,没有腰腿功、没有武功的底子,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演员”。此外,麒派艺术非常重视内心体验和外形表现相结合,对表演的分寸有极高要求。周先生认为“麒派是唱出来的,是用心唱、用灵气演”。怎样用“心”、用“灵气”?听起来比较玄,其实内中包含除了京剧技艺、人生阅历之外,更有文化修养、艺术鉴赏与感悟等多方面因素。已故京剧艺术家小王桂卿先生晚年曾感叹:“学麒派太难!我学了几十年麒派,到现在还只能算是业余。”虽是自谦之辞,从中亦可见麒派艺术的精深奥妙、难以掌握,往往使后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第三,培养缺位。
一是有关方面对麒派艺术重视度不够。没有切实将培养麒派艺术接班人放在重要位置。其实,人才稀缺匮乏已成为困扰麒派艺术传承的难题,制约麒艺发展的瓶颈。人才梯队的建设,优秀人才衔接有序和新秀辈出,是艺术绵延光大的根本保证。传承与发展麒派艺术不是少数人或部门的事。必须依靠学校、剧院与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努力,这是由麒派艺术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定位所决定的。
再者,师资长期缺失。随着自然规律,一批老一辈艺术家、周先生的弟子们相继去世,带走了一些技能和剧目,使眼下京剧舞台上“麒艺凋零”。给麒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带来极大困难。新时期以来,上海戏校竟然没有一位麒派专业教师为学生传戏授艺。实在是不应该!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区还能怎样?!
怎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符合时代要求的麒派高端艺术人才?我以为,艺术人才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目前,青年麒艺接班人从数量到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舞台的需要、观众的要求。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麒派艺术人才断层的问题,对麒派艺术进行高水平的抢救与传承。麒派艺术的精华与活力主要在传承人与教师身上,要珍惜仅存不多的宝贵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培养一批优秀的麒派传人,培养标志性的领军人物,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从几届麒研班的师资情况来看,教师的年龄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少,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为麒派艺术薪火相传奉献才智的诸位传道者。张信忠、赵麟童两位老师,虽八十高龄仍心系麒派,情牵弟子;王全熹、周公谨、逯兴才三位老师年过七十壮心不已,全心投入; 陈少云、裴永杰两位堪称“壮年”,也都年届花甲,在频繁演出的同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青年的重任。我们为他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更为师资断层的现实备感焦虑。因此,麒艺人才的培养,重在师资力量的延续。
我们希望宣传主管部门更加关切、重视麒派艺术,保护麒派人才。在宣传、评论麒艺人才的同时,帮助观众提高对麒派艺术的鉴赏能力。让那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麒艺学习者,经受社会与时代的检验,以此推动麒艺人才蓬勃成长。